⒈ 事迹。
⒉ 行为;品行。
⒊ 行事,做事。
⒋ 指社会伦理关系。
⒈ 事迹。
引《管子·正世》:“夫五帝三王所以成功立名,显於后世者,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事行不必同,所务一也。”
《北齐书·李希光传》:“萧轨、王敬宝 事行,史闕其传。”
明 宋濂 《故温州路总管府判官宣君墓志铭》:“彦照 之事行,其都凡如此。”
⒉ 行为;品行。行,旧读xìng。
引《荀子·儒效》:“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
《韩诗外传》卷二:“上之人所遇,色为先,声音次之,事行为后。”
《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卢光启》:“唐 末举人,不问事行文艺,但勤於请謁,号曰精切。”
⒊ 行事,做事。
引《荀子·王制》:“立身则从佣俗,事行则遵佣故。”
⒋ 指社会伦理关系。
引《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以象事行,宫为君,商为臣。”
孔颖达 疏:“以象事行者,谓使人法象五声,是事行也;若宫象君,商象臣,角象民,徵象事,羽象物,是以象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