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他为何不去求情?

日期:2024-03-30 11:37:4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提起清朝最大的贪官,很多人都会想到“和珅”二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

提到大清王朝有一个人他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他自以为天下没人能治得了他,他甚至盲目地认为皇帝都离不开他。只可惜,前朝皇帝刚刚去世,新帝便迫不及待地将他兴师问罪

这个自以为是的人就是清朝巨贪——和珅。

都知道,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乾隆前脚刚走,和珅便被嘉庆皇帝列举的20条大罪匆匆埋葬。和珅从被抄家入狱到死,只有短短的5天。这里便出现两个问题:

嘉庆为何急匆匆要将和珅扳倒?

聪明一世的和珅,为何不早做打算,不给自己留后路吗?

就像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总的来说,和珅是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见棺材不掉泪。

和珅出身寒微,不过他喜好读书,而且他对读书改变命运深信不疑。不论是四书五经还是,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他都非常精通。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和珅都是妥妥的一枚学霸。

时任直隶总督的冯英廉,他慧眼识才,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和珅。这一年和珅18岁。和珅19参岁时加科举考试,可惜的是名落孙山。有人会问,和珅完全可以依仗老婆走上仕途,不过和珅不是那种吃软饭的男人。

和珅退而求其次,根据“满人可入宫当侍卫”的规定,进宫当了侍卫。

和珅的聪明可不仅仅表现在他学富五车,主要是他情商高。有一次他在乾隆面前耍小聪明,被乾隆看中。从此以后,这一对君臣之间上演了一出“黄金搭档”的戏码。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位承上启下的皇帝,他在位时期“康乾盛世”达到顶峰,但到了乾隆执政后期,他迷恋武功,穷奢极欲,曾不惜国库空虚六下江南,名义上是视察各地,背地里却是游山玩水,而且所到之处百姓负担沉重,导致民怨沸腾

乾隆执政时期,和珅起到了重要的“平衡”作用。和珅不仅能在朝堂上平衡各方权势,尤其在捞钱方面,更是一等一的高手。

众所周知,身为君主最恨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那么和珅如此贪腐,乾隆是被蒙在鼓里了吗?当然不是!

在荧幕上,和珅曾对身陷囹圄的纪晓岚说出了一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经典对白。纪晓岚是站在看问题的角度,而和珅是处在解决问题的角度,理想的丰满怎么也抵不过现实的骨感。

乾隆在花钱这个问题上必须仰仗和珅,毕竟国库的钱供他吃喝玩乐的数目有限,为了一己之私,他就会把手伸向和珅。和珅不会变钱,他只能通过变相贪污,来满足主子的私欲。于是,乾隆对于和珅的贪,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于此,和珅在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和珅是官场中的人精,很懂生存之道,那么他在有生之年不会给自己留后路吗?肯定不是。

乾隆去世后,嘉庆曾在朝中表态:“朕方倚相公(指和珅)理四海事,汝等何可轻也。”

也就是说,我堂堂一个皇帝处理国事都要依仗和珅,你们可别天天挑和二的毛病,你们算老几啊!嘉庆这是话里有话,很明显,他非常憎恶和珅。

嘉庆为何是这样的态度?怎么说和珅也是前朝老臣,虽然谈不上是肱股之臣,但他在朝中却有很大的影响力。

嘉庆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非常看不惯和珅的做派,甚至天下只知道有个“二皇帝”和珅,却不知道有个太子爱新觉罗·颙琰。

乾隆在位60年,之后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嘉庆,自称太上皇。两年后,乾隆一命呜呼,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朝堂力量重新洗牌。

和珅的贪婪无度、结党营私、打压政敌、排除异己等,这些无法无天的做法,让嘉庆实难再忍。和珅总以为和皇帝结了亲家,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殊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且在嘉庆没当太子之前,和珅曾站到了十五阿哥的对立面,等到他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

嘉庆把这些罪状汇集到一起,那就是和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这样的权臣如果不除,新帝将寝食难安。

说起来嘉庆皇帝就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本质上就是一个接盘侠。乾隆后期,清廷腐败日益加剧,而且财政赤字严重,整个大清就是一个烂摊子。乾隆自知没什么留给嘉庆,索性把和珅留给儿子,毕竟和珅会抓钱,会办事,而且是个忠心护主的臣子。

但乾隆也有顾虑,他甚至算定了嘉庆会血洗和珅。果不其然,乾隆尸骨未寒,他的宠臣便被嘉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囚禁起来了。

那么和珅难道没有想过如何化解与嘉庆的矛盾吗?也许是他已经算定自己难逃一劫,也许他也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也许是心存侥幸。总之,和珅一没有想到乾隆会走得如此仓促,二没有想到嘉庆会如此狠心,自己的报应会来得如此之快。

和珅没有审时度势,在乾隆面前,他可以肆意妄为,对他人颐指气使,根本不把那些阿哥们放在眼里。在处理一些事务方面,和珅可谓面面俱到,但有些事一旦轮到自己的头上便开始变得糊涂起来。

www.zxzidian.com和珅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激流勇退,甚至也没有在嘉庆面前示弱,而且和珅更没有吸取前朝教训,他也不看看,古往今来,哪一个贪官会落得好下场?说起来,只能是聪明一时而抱憾一世。

古语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和珅也许在自尽之前才能明白,自己一世聪明,却一时糊涂。但这又能怪谁?如果把和珅放在今天,那么某榜上会有他的名字也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