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5位丞相,为什么朱元璋要灭掉其中4位?

日期:2024-03-30 11:47: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以后,一共册立过5位宰相,他们分别是徐达、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那么明初5位丞相,为什么朱元璋要灭掉其中4位?

这5个人里,除了徐达善终以外,其他4位都被老朱给做掉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老朱早就想废除宰相制度了,这几个人算是撞在枪口上了。

徐达为啥没事儿?因为徐达是武将出身,虽然担任过左丞相,可一天正事儿都没干过,纯粹就是挂个名而已。

洪武四年,李善长退休以后,朱元璋跑来找刘伯温,希望他能出来干丞相的工作。刘伯温多鸡贼啊,他早就知道老朱想要废除宰相制度,这是在找替死鬼呢!因此他死活不肯干。

于是老朱又让刘伯温推荐几个合适的人选,甚至亲口提出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3个候选人。这事儿多缺德啊,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嘛!刘伯温只好用各种借口搪塞过去,认为他们3个都不适合干丞相的工作。

其实刘伯温是厚道人啊,他知道谁当丞相,谁就要被老朱做掉。这3个人也不算什么大奸大恶之人,没必要置他们于死地。结果这3位还真的都出事了。

一、杨宪摆错了自身位置,让他干特务,他还真把自己当丞相了。


杨宪是靠什么起家的?当然是情报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干特务的。早年杨宪常常负责出使张士诚、方国珍等诸侯,在他们的阵营当中,安插了不少朱元璋的人。

等到朱元璋拿下浙江以后,他将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任命为浙东行省右丞,总领浙东军务。可与此同时,老朱又把杨宪任命为李文忠的副手,暗地里向杨宪交底,浙东的事务,杨宪可以说了算,李文忠只是去历练的。

杨宪心领神会啊,领导这是让自己又干上老本行了啊!只不过这回要监视的对象,是老朱的外甥李文忠。

果不其然,杨宪到任以后,立马发现李文忠和张士诚的旧部走得非常近,而且有图谋不轨的嫌疑。因此立马把这事儿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果断将新投靠李文忠的几个人都给诛杀了,可以说,李文忠在浙江的一举一动,杨宪都能准确无误地告诉老朱,这也是老朱最看重杨宪的地方。

术业有专攻,干特务的,你就好好干特务呗,杨宪居然还有其他非分之想

洪武元年,杨宪进入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洪武四年,徐达退休,李善长接任左丞相,杨宪顺利成为了中书右丞相。洪武五年,李善长生病暂退,杨宪则升任左丞相,成为了正儿八经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实老朱当年让杨宪进入中书省,就是希望杨宪能发挥所长,把特务工作干到底,成为老朱在中书省里的眼睛。

只要老朱能看透中书省里的一切,那么他似乎也不会急着废除宰相制度了。毕竟,宰相也捏在老朱手里。

不过很可惜,杨宪进入中书省以后,立马就飘了。他觉得自己也是宰府之臣,将来出将入相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所以说,杨宪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宰相。

这下好了,杨宪不仅没有再向老朱透露什么机密,反倒是和中书省那帮人混成了一路货色。你说老朱还留你干什么?让你小子打入敌人内部,没想到你小子跟敌人混成一个阵营了?

尤其是杨宪打算挑战一下李善长的地位,这可把老朱彻底惹怒了。杨宪算哪根葱?居然打算扳倒李善长?这不是痴人说梦嘛!

明朝历史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杨宪被杀的原因,但很明显,逃不过这么三点原因:

第一,忘了老本行,失去了利用价值。

第二,飘了,开始任人唯亲

第三,挑战李善长,被李善长集团反戈一击

由此可见,杨宪被杀,一点儿也不冤枉。

二、汪广洋,纯粹是被“老好人”的人设给害了。

朱元璋曾经将汪广洋比作自己的张子房、诸葛孔明。由此可见,汪广洋这个人的智商绝对非常高,办事能力应该也不差。

可问题是,汪广洋却习惯做一个老好人。

事件一,包庇朱文正。

当年在江西的时候,汪广洋在朱文正手底下做官。朱文正凭借镇守南昌城一举成名,从而开始变得骄纵。这些情况汪广洋应该是清楚的,但是他没有及时向老朱报告。

估摸着是因为,汪广洋认为老朱和朱文正是亲叔侄,自己从中挑拨离间,不会有好结果。可等到朱文正打算投靠张士诚时,一切就都晚了。

事件二,包庇杨宪。

杨宪担任中书左丞的时候,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做了不少坏事儿。汪广洋当时担任中书右丞,对杨宪的行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这种爱惜羽毛的行为,在朱元璋看来,无疑是罪大恶极的。其实不光朱元璋看不惯汪广洋,就连杨宪也觉得汪广洋这个人没意思,曾多次让人弹劾汪广洋,将其一直贬谪到了海南岛,直到杨宪死后,汪广洋才被调回来。

事件三,包庇胡惟庸。

等到杨宪被处决以后,胡惟庸进入中书,成为了中书右丞。汪广洋虽然官职比胡惟庸大一丢丢,可他却不管事儿,整个中书机构,都由胡惟庸说了算。

这还得了?因此胡惟庸开始呼风唤雨作威作福,甚至有毒杀刘伯温的嫌疑。汪广洋应该是知道这件事的,可老朱询问他的时候,他却表www.zxzidian.com示:有这事儿?

这可把老朱给气炸了,你贪酒好色、包庇胡惟庸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敢欺君犯上了?新账旧账一起算,汪广洋又被老朱贬谪到了海南。等汪广洋上路以后,老朱立马又补发了一道诏书给汪广洋,指责他的累累罪行,这显然是催命符啊!无奈之下,这位老好人只能选择自缢而亡。

三、胡惟庸之死:欲令其亡,先令其狂。

胡惟庸就比较出名了,毕竟人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史料记载,胡惟庸被杀,主要是因为他准备谋反。不过说实话,就算借10个胆子给胡惟庸,他也不敢在老朱眼皮子底下造反。

老朱在那个年代,绝对是真命天子一般的神人,他是刀山火海里走过来的人,胡惟庸是没法比的。而且老朱的心眼贼多,胡惟庸在老朱跟前,那就是一张白纸。胡惟庸再怎么蠢,也不至于想要撼动老朱的地位。

那么胡惟庸为何被杀呢?主要是因为老朱要彻底废除宰相制度,胡惟庸成了这场变革下的牺牲品。

胡惟庸成为中书省丞相以后,朱元璋就不管事儿了,他什么都交给胡惟庸来处理。以至于后来胡惟庸开始将部分事情瞒着朱元璋不报,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很显然,老朱在纵容胡惟庸,让他在朝中尽情地呼风唤雨,积累怨恨。一旦大家对胡惟庸,乃至对丞相这个职位怨恨到极点的时候,老朱就可以操刀了。

甚至可以说,胡惟庸与倭寇联络,向北元称臣,勾结功臣集团等事情,老朱也是一清二楚,只是一直等着没发作罢了。


直到有一天,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摔死了,胡惟庸将马车夫给杀了。老朱得知以后,居然让胡惟庸偿命。好家伙,事出有因,且让当朝丞相为一个马车夫偿命,亏老朱想得出来。由此可见,老朱要动手了。

没多久,占城国的使者前来拜见朱元璋,可胡惟庸居然不让使者和朱元璋见面,自己代表皇帝和使者聊得挺欢。

好嘛,新账旧账一起算,老朱终于操刀了。这回老朱不仅诛杀了胡惟庸,还将受牵连的3万多人,一起诛杀,彻底镇住了全天下的所有臣民。就连元老李善长,也被牵连而死。法不责众?在老朱这儿不存在!

终章:废除宰相制度。

事儿都办完了,老朱觉得差不多,他召集群臣询问:你们现在还觉得宰相制好吗?开国5个宰相,4个作奸犯科!看来宰相的犯罪率实在是太高了,要不咱们撤了宰相这个职务好了!

群臣连连点头,认为老朱说得对。

趁热打铁之下,这事儿就算是办成了。老朱心满意足地废除了宰相制度,自此过上了累死累活的集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