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有取代朱允炆成为皇帝

日期:2024-03-30 11:48:5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朱允熥是明太祖之孙,为太子朱标第三子,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可朱允熥的地位要比庶兄朱允炆稍高,家世也比他要好不少。

一,出身皇室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允熥(teng)出生于明朝首都南京,为皇太子朱标与太子妃吕氏之子,所以朱允熥一生下来就是嫡次子,地位仅次于嫡兄朱雄英,但要高于庶兄朱允炆。朱允熥刚生下来仅数日,其母吕氏就难产而死,所以他自小就没有见过母亲几面。

庚寅,皇太子妃常氏薨,上素服辍朝三日,中宮素服哀临,皇太子服齐衰……(明太祖实录·卷一百)

吕氏去世后,朱标按礼要为妻子服丧一年,但由于他是皇太子,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所以实际服丧时间并没有那么长,只需三个月即可。同时朱标在服丧期间不能参加饮宴,不能吃肉,不能行房。

建文太后吕氏,寿州人。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一)

但奇怪的是,常氏是在当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2月11日)去世,而朱标的妾室吕氏就在当年成为了皇太子妃,也就是说常氏去世仅一个月左右,吕氏就被扶正。这是很不正常的,朱标要扶正吕氏至少也得等服丧之后才行。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与朱标就有了防范淮西集团尾大不掉的担忧。

常氏是明朝开国名将鄂国公常遇春之女,虽然常遇春早已去世,但当时淮西集团尚在,他们大多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常遇春作为淮西集团的重要人物,他的女儿及外孙必然受到淮西集团的鼎力支持。

吕氏的地位与常氏相比则差了不少,虽然她的父亲吕本也是淮西人士,在当时做也到了正二品的礼部尚书。但吕本在朱元璋手下一直从事的是文职工作,从基层逐渐升迁,本身就没有上过战场,自然也没立过战功,所以在朝堂的影响力远不如常遇春。何况吕本之所以能成为高官,主要也是靠着女儿成为了皇亲。

二,错失皇位

洪武十五年(1382年),年仅七岁的朱雄英去世,朱标因此失去了嫡长子,他这一系继承人的问题由此凸显出来。按理来说朱允熥是原配常氏之子,成为朱标的继承人无可置疑。但此前吕氏已被扶正为妻,所以朱允炆也由庶子变为嫡子,加之其年龄较大,自然也有可能成为朱标的继承人。

淮西勋贵自然是支持朱允熥,况且他的舅公永昌侯蓝玉(常氏舅舅)当时是大明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在对北元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在军中很有威望;两个舅舅常茂、常升也都在军中领兵。而朱允炆的外祖父吕本刚刚去世,又只有吕氏一个女儿,支持朱允炆的人自然是少得可怜。

不过当时朱元璋身体康健,朱标还是青年皇储,所以朱标的继承人这个问题还并不突出,也可以等到朱标即位后再解决。可朱元璋显然不是一个喜欢把隐患留给后代处理的人,在此前就已经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铲除企图专权的胡惟庸及部分淮西勋贵,并大肆分封诸子为王,让他们拱卫皇帝。

凡朝廷无皇子www.zxzidian.com,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皇明祖训)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去世,明朝储位由此空悬。朱元璋在深思熟虑之后,立即立了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朱元璋的这一做法,严重违背了他自己制定的《皇明祖训》。根据“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的原则,朱允熥一出生就是嫡子,显然比刚出生下来就是庶子而后才变嫡子的哥哥朱允炆更有优先继承权。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迅速动手除掉了大将蓝玉,显然是担心自己死后,朱允炆无法驾驭他。就这样朱允熥不仅错失皇位,还彻底与之无缘。可见朱元璋之所以不立朱允熥,就是担心他死后年幼的朱允熥会被外戚势力及淮西勋贵所操控。

三,惨遭杀害

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封弟弟朱允熥为吴王,但因为削藩而并未让其前往富庶的封地杭州。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夺位,因为朱允熥是建文帝的弟弟而贬他为广泽王,迁往较为贫苦的福建漳州。朱允熥自然对叔叔朱棣此举十分不满,于是就被朱棣废为庶人,关押到凤阳囚禁。

于是太宗遣兵取之,穗仓卒不及发,遂就执至京,锢西门内,时永乐十五年也。是时建文二弟,惟庶人允熥一人在,自穗有此举,是年即以讣闻。盖上虑不逞者复欲借以干纪,不得不除之也。(万历野获编·补遗一)

永乐十五年(1417年),谷王朱橞图谋篡位,便准备打着侄子建文帝的名义造反。随后朱棣派人逮捕朱橞并将其囚禁,接着为了清除隐患,避免有人再打着建文帝的名义造反,于是处死了侄子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