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有哪些名词人 金代人物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金代有哪些名词人和金代人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京剧中各种角色及名人有哪些

1、生

戏曲行当名。生的名目最初见于宋代南戏,泛指剧中男主角,相当于北杂剧的“正末”行当。历代戏曲界均沿用此名目,将剧中“净”、“丑”行以为的男性角色统归于生行,生行便成为戏曲表演行当中的主要类型之一。

名人:程长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市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程长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历任“精忠庙”庙首镇春,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

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2、旦

戏曲行当名。旦之名始于宋杂剧,即宋杂剧中的“装旦”。在元代杂剧中,旦行又分为“正旦”、“小旦”、“搽旦”等。其中“正旦”同“正末”是两个并重的主要行当,正旦扮演剧中的女主人公。明清以后,旦行泛指扮演舞台上的女性角色的行当。

名人: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

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散数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3、净

净亦名“花脸”。戏曲行当名。净之名源于宋金北杂剧中的“副净”。原来扮演亦插科打诨、滑稽调笑为主的喜剧角色,后世渐专工扮演性格粗犷、性情豪放、形象高达的男性角色。

在舞台上,以宽宏厚实的声腔,大幅度的身段动作,刻画粗犷、豪迈的人物形象。讲究工架大,勾大花脸的脸谱。

名人:早期正净的代表人物是何桂山,扮相雄伟,脸谱简洁大方,嗓音浑厚峭拔。他是京昆两门的净角演员,他的弟子有裘桂仙、金秀山等。

金少山是著名京剧演员金秀山之子。幼年随父学艺,在继承父亲铜锤唱腔基础上,吸引了架子花脸的唱、做,突破了两者严格的分工界限。在吐字、行腔、气口等技巧的运用方面也较一般铜锤花脸细微,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4、丑

戏曲行当名。从宋元杂剧到现代,各戏曲剧种都有这一行当。因为在鼻梁上先抹一小白粉方块,然后勾画脸谱,所以俗称“小花脸”以区别于“大花脸”。又同净行中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故又俗称“三花脸”、在舞台上,专门扮演行动滑稽、语言幽默。

相貌丑而不怪,很风趣的男性角色。有时也扮演性格奸诈。内心险恶、吝啬卑鄙的任务。要求语言清脆,吐字清晰,重做功、念白。根据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丑行又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类。

扩展资料

舞台上某个人物一出场,通过这个角色所属行为的特点,包括化妆、服装、表演和声音上的特点,观众立刻就对这个人物冲旅首的“共性”有所认识和理解,然后再通过演员的具体表演和台词,逐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戏曲塑造人物的特殊表现手法。

戏曲划分行当以后,对于演员,可以按照行当的要求,集中学习、掌握演唱和表演的特点。对于观众,熟悉行当的特点以后,就可以更便捷地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能更好的欣赏演员的舞台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旦净丑

五代时期比较出名的诗人词人有哪些?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唤行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伏链谨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主要词作有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清平乐(雨晴烟晚) 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冯延巳词全集

韦庄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韦庄属于晚唐诗人,但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唐亡,力劝王建称帝,王建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为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因此亦可算是五代十国时期诗人。韦庄词向无专集。《全唐诗》从《花间集》、《尊前集》、《草堂诗余》等辑录54首。刘毓盘辑有《浣花词》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 近人向迪琮编有《韦庄集》,收韦诗300多首,词55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印行,较为通行。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弦上黄莺语’(见《菩萨蛮》),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称其词“骨秀”,评价他说缺基“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古代四大美女各是什么朝代的,有什么故事

1、王昭君:西汉。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缺握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2、貂蝉:东汉末年。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兆扮羡

3、西施:春秋时期。西施浣纱是记录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一个叫西施的浣纱美女在河边浣纱时,鱼儿看见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4、杨玉族拍环:唐朝。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贡上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花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花娘”。

同样生活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辽,金之间有何关联?

说到底:就是草原上的白色人种一帮,与黄色人种一帮。

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古今差异很大。个人认为,在唐朝之前,如月氏、匈奴、突厥、鲜卑这些游牧人,可能以白色人种为主,或者说黄白混杂。而到唐以后兴起的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则是一黄色人种为主,白人已经很少了。

首先,我们要讲五胡乱华时期的羯族,这个民族一般认为是匈奴的底层,早期信仰拜火教(即金庸小说里的明教),后期改信佛教。

羯人的体貌特征,就是白皮肤、高鼻、深目、多须,不一定是金发,黑发更多一些。陈寅恪曾认为羯人就是古代的月氏人,月氏人也有鼻梁钩曲的特征,而他们早期就生活在甘肃一带,后来才被匈奴驱赶到阿富汗。王仲荦则认为羯人就是戚悉《隋书》上的石国,即今天的塔什干,也是白人、信拜火教。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上世纪童超提出的,羯人是康居国的游牧人。历史上的康居国,曾经割下古波斯王居鲁士头颅、令波斯王大流士远征惨败、令亚历山大大帝被迫穿上中亚服饰采用怀柔政策,是一个活跃在中亚的尙武民族。而且,羯人和月氏人差不多,也是白种人。

在肯定羯人、康居人和月氏人都是白种人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看匈奴人,他们其实是一个同一个大的种族,即白人。

(刘渊画像)

这里,我们不妨来看西晋时期已经汉化的匈奴人刘渊,中原很多人看到他,都非常惊奇,并且相互转告说:"这人的形体、相貌不一般,是我从来没见到过的。"为什么惊奇?因为他和汉人相比,个子特别魁梧,胡须长而多——这不是白种人的特征么?

与匈奴有血缘关系的,还有一个鲜卑,张籍《永嘉行》中的“黄头鲜卑入洛阳”,苏东坡云:“赤髯碧眼老鲜卑,回策如萦独善骑。”以及五胡时代的见证人、前秦苻坚,就把慕容家的人称为“白虏”。东晋的晋明帝,曾在黎明时分亲自侦察叛将王敦的营区,士兵向王敦报告,说黄胡须的鲜卑人出现了。这其实就是因为晋明帝的老妈是鲜卑女子,所以他继承到这些的体征而已。

(没纯仔迹有晋明帝的图片,只能用这个来替代)

所以,鲜卑人,其实也是白种人,或者说至少有一部分是白种人。

至于后来兴起的突厥人,同样是黄白混血人种! 突厥的核心皇族是阿史那家族,阿史那其实就是“狼的后裔”之意,但同时又有蓝色之意。虽然有人出做并于某种需求竭力否认,但事实这就表明了突厥人是白种人的血统。譬如史书对突厥木杆可汗样貌的记载:"状貌奇异,面广尺余,其色赤甚,眼若琉璃"。眼睛像琉璃,也就是蓝色水晶石模样。

到这里,黄白混血人种在草原上的霸权就开始瓦解了,到唐末五代,一个叫做契丹的民族成为草原霸主,而契丹人,基本上就是黄色人种了。之后的女真人、蒙古人,更不用说。

但是,直到成吉思汗那会,草原上依旧有白人存在,那就是铁木真连娶两个老婆的塔塔尔人。塔塔尔人其实就是鞑靼,蒙古人是黄色人种,所以把草原上的白色人种称为塔塔尔人。但是后来,汉人又把鞑靼这个名词与蒙古混淆,以至于出现了两种鞑靼人,一种是草原上的白色人种即塔塔儿人,一种是草原上的黄色人种即蒙古人。

好在,塔塔儿人至今仍以中国的少数民族存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在国内共有3556人,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如果你看到他们,就能明白他们是怎样的鞑靼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