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陈亮有哪些作品 南宋陈亮诗词最好的一首诗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南宋陈亮有哪些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宋陈亮诗词最好的一首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诗人陈亮的简介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人。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

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年少聪颖,博览群书,纵论古今,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1178)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70余首。

陈键磨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孝宗,反对偏安定命,痛斥秦桧□邪,倡言恢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他的政论文、史论,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古论》等,提出任贤使能、简法重令等革新图强言论,无不以功利为依归。其哲学论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为永康学派的代表。他提倡实事实功,有益于国计民生,并对理学家空谈尽心知性,讥讽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他还与多次进行论辩。所作文章,说理透辟,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自称"人中之龙,文中之虎",可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甲辰答朱书》)。

陈亮有词74首。他的.爱稿态斗国词作能结合政治议论,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词作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水心集》卷二十九《书龙川集后》)。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念奴娇〕《登多景楼》: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以及〔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等,其爱国愤世之情,慷慨激烈气势磅礴,与词风相近似。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陈亮作词,曾自述:本之以方言俚语,杂之以街谭巷歌,抟搦义理,劫剥经传,而卒归之曲子之律,可以奉百世豪英一笑。(《与郑景元提□》)所作除爱国豪壮之词外,亦有艳丽、闲适、应酬和投赠、祝寿之作,其中如〔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虞美人〕东风荡□轻云缕等,颇为清幽闲淡,疏宕有致。然而他的应酬、祝寿之词则大都无甚新意,但不作一妖闭谈语、媚语(毛晋《龙川词跋》)。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龙川文集》40卷,今不见传本。有明成化刻本30卷,明万历、崇祯刻本,史朝富刻本,均为30卷。通行本有《国学基本丛书》本,《四部备要》排印本。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陈亮集》。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陈亮《外集》词4卷,今不传,现存《龙川词》,有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明毛晋汲古阁本。《四库全书》、《续金华丛书》、《四部备要》均用汲古阁本。《全宋词》用毛刻并据明钞校正,又加辑补。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千古诗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千古诗词

1、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铅歼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陈亮《水调歌头》

2、天下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陈亮

3、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4、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5、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

6、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陈亮《水龙吟》

7、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陈亮

8、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里藏——陈亮

9、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陈亮

10、色能荒人之心,酒能败人之德——陈亮

11、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2、毅借农而立——陈亮

13、天下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移也——陈亮

14、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陈亮

15、色能荒人之心,酒能败人这德——陈亮

16、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陈亮

17、“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陈亮《六经发题·书经》

宋代林逋的千古诗词名句

宋代林逋的千古诗词名句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2、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林逋《长相思》

3、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

4、岁月已往者不可复,未来者不可期,见在者不可失。——林逋《省心录》

5、余花落处,满地烟和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林逋《点绛唇》

6、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林逋《省简液心录》

7、心槐咐冲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林逋

8、"为善如负重爬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马走坡,虽不加鞭策,而足不能制。——林逋《省心录》"

9、强辩者饰非,谦恭者无争。——林逋

10、其二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澄鲜祇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林逋《山园小梅》

11、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林逋

12、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13、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林逋

14、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

15、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晨任我攀——林逋

16、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17、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林逋《省心录》

18、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林逋

19、器满则溢,人满则丧。——林逋

20、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林逋

21、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林逋

22、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2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林逋《绛唇点》

24、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林逋

25、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林逋

26、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林逋

27、山中寄招叶秀才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

28、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

29、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林逋《点绛唇》

30、人以巧胜天。——林和靖

31、父善教子者,教子孩提。——林逋

32、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33、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林逋

34、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林逋

35、知不足者好学,耻不问者自满。——林逋

36、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林逋

37、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存之本。——林逋

38、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林逋

39、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林逋

40、少不勤劳,老必艰辛。——林逋

41、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42、相思令·吴山青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43、咏秋江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44、霜天晓角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林逋《霜天晓角》

歌颂美好爱情的千古绝唱古诗词

歌颂美好爱情的千古绝唱古诗词(篇一)

1.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2.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3.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贺铸《西江月》

4.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佚名《西洲曲》

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7.一寸相思千万缕,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8.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9.“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10.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1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留光相皎洁 ——《车遥遥篇》范成大

1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秋风词》

13.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4.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清稗类钞》

15.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16.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17.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18.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19.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歌颂美好爱情的千古绝唱古诗词(篇二)

21.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李白《荆州歌》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4.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楼》

2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6.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27.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28.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29.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乐府《古相思曲》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3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33.曲未终人已散,酒未醉心已碎。

34.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35.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36.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3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39.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0.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让人心醉的那些古诗词和千古名句

让人心醉的那些古诗词和千古名句

爱情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6、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7、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思

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9、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离别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5、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6、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7、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8、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怀念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昔时。

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6、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9、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陈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是南宋词人陈亮的作品。词借写春景,抒发词人忧时伤国的情怀。上片写春日清明旖旎的景色洞槐,以层楼画帘为立足点,由近而远,平莎花草,郊野云烟,春光无限。下片写闺中寂寞、离愁别恨,由南楼雁鸣,引起对往昔“金钗斗草、青丝勒马”的追忆,而往事如烟,令人不胜幽怨。最后又回到现实,疏烟淡月,子规悲啼,心境更加凄苦。

作品原文

水龙吟·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作品注释

⑴水龙吟:词牌名,出自李白诗句“笛水龙吟奏水龙吟”。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

⑵闹花:形容繁花似闹。繁花,盛开的花。“层楼”,原本作“楼台”,据别本改。

⑶东风软:指春风吹来使人感觉酥软。东风,指春风。

纳仔友⑷平莎(suō):平原上的莎草。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⑸茸: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

⑹金浅:指嫩柳的浅淡金黄颜色。

⑺迟日:指春日。《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⑻催花:催动百花开放。

⑼阁雨:停雨。阁,犹搁,停止。

⑽芳菲:芳华馥郁。

⑾金钗斗草:拔金钗作斗草游戏,古代女子的一种嬉戏。宗懔《荆楚岁时记》:“竞采百药,谓百草以蠲除毒气,故世有斗草之戏。

⑿青丝勒马:用青丝绳做马络头。古乐府《陌上桑》:“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⒀罗绶分香:临别以香罗带贻赠留念。秦观《满庭芳》词:“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罗绶,罗带。

⒁翠绡(xiāo)封泪,翠巾裹着眼泪寄与对方,典出《丽情集》记灼灼事。翠绡,绿色的薄绢。

⒂疏烟淡月:稀薄的烟雾和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⒃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作品译文

盛开的花丛深处,耸立着高楼,东风从半卷的画帘吹入,令人觉得分外柔软。春天已经回来,苍翠镀上阡陌,平莎长得娇嫩,垂杨轻轻地飘荡着金线。春日催开百花,云烟淡淡地搁住新雨,刚刚感到微寒,忽又稍微和暖。可恨这繁华似锦的世界,游人还未欣赏,却全都交给了黄莺和飞燕。

寂寞时登上高处眺望边远,转向南楼又听一听凄切的归雁。回想拔下金钗挑斗绿草,牵住青丝勒紧征马,别后已象风云飘流分散。只有丝带还飘荡着芳香,翠绿的薄绸还残留着眼泪,有多少的幽恨愁怨?正在为离愁伤感却又是稀薄的烟雾中透出淡淡的明月,远处传来杜鹃悲切的叫声令人肠断。

作品鉴赏

这首词初看起来,是一首伤春念远的词。上阕写春光烂漫,又作转折,说春色如此美妙,却无人欣赏。下阕开头既已点明全词的“念远”主旨,接下通过回忆,写昔日邂逅的情境与别后的“幽怨”,后又回到眼前,烟月迷离,子规声咽,一片凄清景致,更增几多戚历离愁。陈亮乃南宋气节之士,其创作绝少儿女情长。故有人认为此作寄托了恢复之志。

起首用“闹”字烘托花的精神情态,同时总揽春的景象,与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句相比,毫不逊色,加上东风软(和煦),更烘托出春光明媚,春色宜人。“平莎茸嫩”,用茸嫩形容初春的草,贴切恰当。”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这些都是春归大地后带来的春景、春色。荟萃如此多样的美好景色,本可引人入胜,使人目不暇接而留连忘返。可是歇拍四句却指出:在今朝,游人未曾赏玩这芳菲世界,只能被啼莺语燕所赏玩。莺燕是“能赏而不知者”(《草堂诗余正集》沈际飞语),游人则为“欲赏而不得者”(同上)。

过片两句,因寂寞而凭高念远,向南楼问一声归雁。从上片看,姹紫嫣红,百花竞放,世界是一片喧闹的,可是这样喧闹的芳菲世界而懒得去游赏,足见主人公的处境是孤立无助的,心情是压抑的。雁足能传书信(见《汉书·苏武传》),于是鸿雁充当了信使,因为征人未回,向南楼探问归雁消息。金钗三句,谓昔年赏心乐事,而此时已如风消云散。罗绶三句,谓难忘别时的恋情,难禁别后的粉泪,难遣别久的幽怨。几多幽怨,数不清的牢愁暗恨。正销魂三句,有两种断法,一断在“魂”字后,另一断在“又是”后,两者都可,而后者较恰当。因为一结要突出“又是”之意,用“又是”领下面两句,由于又看到了与昔年离别之时一般的疏烟淡月、子规声断,触发她的愁绪而黯然销魂。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动人们别恨乡愁。

这首词上片,作者几乎倾全力烘托春景的无比美好,而歇拍三句,却来一个大转折,指出人们以不能游赏美好的春景为憾事,以如此芳菲世界被莺燕所占有为惋惜,才领会前面之所以倾全力描绘春景者,是为了给后面的春恨增添气势。盖春景愈美好,愈令人惆怅,添人愁绪,也就是春恨愈加强烈。杜甫所谓“花近高楼伤客心”(《登楼》),“感时花溅泪”(《春望》),即为此种思想感情的反映。下片似另出机杼,独立成篇,其实不然,它是全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下片有岭断云连之妙。上片因春景美好反而引起春恨,这是客观景物与内心世界的矛盾,而所以铸成此种矛盾的,伤离念远是一个主要因素,下片就是抒写离愁别恨的,因而实与上片契合无间。从赏心乐事的一去不返,别后别久的十分怀念,别时景色的触目销魂,都在刻画主人公的感情深挚。可是作者是一位“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黄宗羲《宋元学案·龙川学案》)的铁铮铮汉子,他写作态度严谨,目的性明确,每一首词写成后,“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叶适引陈亮语)。所以很难想象他会写出脂粉气息浓郁的艳词。据此,才知下片的`闺怨是假托的,使用这类表现手法在诗词中并不鲜见,大率以柔婉的笔调,抒愤激或怨悱的感情。此种愤激之情是作者平素郁积的,而且与反偏安、复故土的抗金思想相表里,芳菲世界都付莺燕,实际的意思则是大好河山尽沦于敌手。为此,清季词论家刘熙载评这几句词:“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艺概》)以小词比壮语,不觉突兀,是因其精神贴近之故。

陈亮传世的词七十多首,风格大致是豪放的,所以明代毛晋说:“《龙川词》一卷,读至卷终,不作一妖语、媚语,殆所称不受人怜者欤!”(《龙川词跋》)后来他看到此篇及其他六首婉丽之词,修正自己的论点,曰:“偶阅《中兴词选》,得《水龙吟》以后七阕,亦未能超然。”(《龙川词补跋》)其实毛晋本来的论点还是对的,无须修正。作家的作品,风格、境界可以多样。陈亮词的基调是豪放的,但也出现一些婉约的作品,毫不足怪。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辛弃疾《摸鱼儿·暮春》,情调岂不缠绵凄婉,但毕竟与周(邦彦)、秦(观)不同,苏、辛和陈亮的词,和婉中仍含刚劲之气,所谓骨子里还是刚的。

词牌简介

水龙吟,词牌名之一。出自李白诗句“笛奏龙吟水”。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此调句读各家不同,《词谱》分立二谱。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的以苏轼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九句都用一字豆。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后结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

作品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句或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注:“()”表示这里面的字可平可仄。

作者简介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70余首。

宋代诗人陈亮的主作品是什么?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汝能,后改虚察名亮,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差陪茄学家。才气超迈,喜谈兵。主要作品有《龙川文集》《龙川词》。乱没——常识文学篇。

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译文及鉴赏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是南宋词人陈亮所作的一首词。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译文及鉴赏,欢迎大家参考!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宋代: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译文

年华老去我能向谁诉说?看了多少世事变幻,是非颠倒!那时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无几,年青人已不知复仇雪耻。如今在世的,当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婴儿!宋金议和有着多少的悔恨,世间哪有南北政权平分土地的道理。胡女弄乐,琵琶声声悲。

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怎堪离别。只有你(辛弃疾),与我有许多相同的见解。我们天各一方,但只要双方不变初衷,则无须多问挂念。希望不会缺少知音。炼丹一旦成功,就要牢牢拾取,点铁成金。龙虎丹炼就,就可功成迸裂而出。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注释

贺新郎:后人创调,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辛幼安:辛弃疾,字幼安,淳熙十五年(1188年)末,辛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与陈亮,因作此词相和。

和见怀韵:酬和(你)怀想(我而写的词作的)原韵。

凭谁说:向谁诉说。

神奇臭腐:《庄子·知北游》:“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言天下之事带谨变化甚多。

夏裘冬葛:《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箑(shà):扇。本指冬日穿葛衣、用扇子,夏日寄裘皮,是与时不宜。此喻世事颠倒。

犹未燥,当时生发:陈亮《中兴论》云:“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谢,生长于戎,岂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为我自生发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为南朝故地?故文帝既得而复失之。”生发,即胎毛。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

二十五弦: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应上片末句之“汉宫瑟”。乌孙公主与王昭君之和亲,均以琵琶曲表哀怨,故此处之瑟实指琵琶。

月:以月喻地。

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演然流泪。”《皮树蔓·枯树赋》作“树犹如此”。

妍皮痴骨:《晋书·慕容超载记》:“超自以诸父在东,恐为姚氏所录,乃阳(佯)狂行乞。秦人贱之,惟姚绍见而异焉,劝兴拘以爵位。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由是得去来无禁。”此处指己才不为人识,遭鄙弃而被埋没。妍皮,谓俊美的外貌:痴骨,指愚笨的内心。李虚

伯牙弦绝:《吕氏春秋·本味》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知其志在太山、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此处是将辛弃疾引为知音。

九转:《抱朴子·金丹》:“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转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赏析

陈亮在作词中善于用典使事,这使他的作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大大增加内容。他运用历史典故,不同于其他词作者,有其独特的方法,那就是不拘限于原来的历史故事,而是取其一个侧面,死事活用,以衬托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读他的词,必须反复揣摩,才能领略其深刻的涵义。这首词就是这样。

词的上片主旨在于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写知音难觅,而年已老大,不惟壮志莫酬,甚至连找一个可以畅谈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词人借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他先言世事颠倒变化,雪仇复土无望,令人痛愤;下片则重叙友谊,二人虽已老大哪行燃,但从来都是志同道合的,今后还要互相鼓励,坚持共同主张,奋斗到底。

上片先借《庄子·知北游》中“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和《淮南子》所说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来指说世事的不断反复变化,并且,越变越颠倒错乱,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希望。控诉了南宋朝的是非不分。朝廷数十年偏居江南,不图恢复,对人们心理有极大的麻痹作用。经历过“靖康之变”的老一辈先后谢世,后辈人却从“生发未燥”的婴孩时期就习惯于南北分立的现状,并视此为固然,他们势必早已形成了“无仇可雪”的错误认识,从而彻底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战斗力。这才是令人忧虑的问题。上片最后四句,重申中原被占,版图半入于金之恨。词以“二十五弦”之瑟,兼寓分破与悲恨两重意思。《史记·封禅书》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一如圆月平分,使缺其半,同是一大恨事。末再以“胡妇弄,汉宫瑟”,承上“二十五弦”,补出“多少恨”的一个例证。汉、胡代指宋、金。而说汉宫瑟为胡妇所弄,又借以指说汴京破后礼器文物被金人掠取一空的悲剧。《宋史·钦宗本纪》记载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人掳徽、钦二帝及皇后、太子北归,宫中贵重器物图书并捆载以去,其中就有“大乐、教坊乐器”一项。只提“胡妇弄,汉宫瑟”,就具体可感而又即小见大地写出故都沦亡的悲痛,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愤慨自在其中,同时对南宋朝廷屡次向金人屈躬卑膝,恢复大业坐失良机的现实,也就有所揭露、鞭挞。读到这里,再回头去看“老去凭谁说”一句,益感词人一腔忧愤,满腹牢骚,都是由此而发的。

下片转入抒情。所抒之情正与上片所论之事相一致。词人深情地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过片一句“树犹如此堪重别”,典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桓温北征时,见当年移种之柳已大十围,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堪重别”即“岂堪重别”,陈、辛上饶一别,实成永诀,六年之后,即绍熙四年(1127年),陈亮就病逝了。虽然他当时无法预料这点,但相见之难,却在意料之中。这一句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上承“老去凭谁说”自然引出的。下句“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又正是对岂“堪重别”原因的解释,也与词首“老去”一句遥相呼应。这句正面肯定只有辛弃疾才是最能理解他的唯一知己。据辛词《虞美人》题下小序记,此次陈亮别后,弃疾曾追赶到鹭鹚林,因雪深路滑无法前进,才悻悻而归。“行矣置之无足问”一句,就是针对这件事宽慰这个远方友人的,也是回答对方情深意切的相思。句后缀以“谁换妍皮痴骨”,意为自己执着于抗金大业,尽管人们以“妍皮痴骨”相看待,终不想去改变它了。“妍皮痴骨”出自《晋书·慕容超载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谚语原意本谓:仪表堂堂者,其内心必不愚蠢。姚兴以为慕容超虽貌似聪隽,而实则胸无智略,便说谚语并不正确,对慕容超的行动也不限制。词人借此来说明,即使世人都说他们是“妍皮裹痴骨”,遭到误解和鄙视,他们的志向也永不会变。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友情乃愈可贵,所以就自然地发而为“但莫使伯牙弦绝”的祝愿,将两人的友情跟抗金的共同志向联系到一起,使这种感情升华到圣洁的地步。然后,话题一转,写出“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这两句至理名言,实际说的还是救国之道。

全文中词人“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的精神十分令人感动。其中,词人信手拈来历代相传的炼丹术中所谓经过九转炼成的丹砂可以点铁成金的说法,表达出尽管寻常的铁也要炼成精金的恒心,比喻只要坚定信心,永不松懈,抓住一切时机,则救国大业必能成功。最后,再借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之状,以“龙共虎,应声裂”这铿锵有力的六个字,刻画胜利时刻必将到来的不可阻止之势。至此,全词方戛然而止。这最后几句乃是作者与其友人的共勉之辞,也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创作背景

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陈亮约朱熹在赣闽交界处的紫溪与辛弃疾会面。陈亮先由浙江东阳到江西上饶,访问了罢官闲居带湖的辛弃疾。恰好收到陈亮索词的书信,辛弃疾便将《贺新郎》录寄。陈亮的这首“老去凭谁说”,就是答辛弃疾那首《贺新郎》原韵的。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作者介绍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