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颔联好在哪里 商山早行颔联写景特点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商山早行颔联好在哪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商山早行颔联写景特点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商山早行赏析颔联

《商山早行》赏析颔联

《商山早行》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液清缓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闹模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正拆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1、颔联是人们称道的佳句,有何特色?2、诗是如何写出早行的?3诗中哪句是虚写,有何作用

1.此联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写早行情景,宛然在拿悄目,起到了状难写之境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冲凳表的效果,是千古传唱的名句。元代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即仿效这种写法。

2。“凫雁满回塘”紧承上句“杜陵梦”,写梦里回到长安城南的杜陵,那里回曲的池塘里,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家乡的春天已经到了,此联与首联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一散敏旅片生机,春风拂面,池水渐暖,洋溢着喜人的气氛,这是以喜景反衬悲景,与首联的“悲”字相呼应。

3.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以想象之景传达家乡之美好,传达出思乡之情

商山早行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它好在哪里

描绘了这样两幅画面:五更时分,雄鸡报晓,天边的明月照着那山乡的茅店旅舍;结满白霜的明裂板桥上,已留下了一双双清晰的脚印。这两幅画面的组接,既简练又含蓄,突出了早行激顷闭的特点,刻画了旅人乎让凌晨赶路的凄冷感受和寂寞心情。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