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王阳明的何陋轩在哪里,以及王阳明陋室名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清清滇黔韵·安顺之旅·阳明洞·洞古山深含至乐
在修文县城东约1.5公里的龙冈山上,有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洞,原名东洞,人称“阳明洞”或“阳明小洞天”。洞从山腰开面,洞口朝东,洞厅前后两进,面积约90平方米,是王阳明当年居住和创办龙冈书院的地方。
王阳明,名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年轻时曾隐居在绍兴的阳明洞,自称阳明子,故人们叫他王阳明,二十七岁中进士,任南京兵部职方主事。明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排除异己,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逮捕入狱,王阳明上书营救,触怒刘瑾,被谪为龙场驿(今修文县城)丞,正德三年(1508)抵龙场谈喊。“初居无室,居龙冈丛棘间,迁于东峰石穴,即阳明洞也”。王阳明是个心性豁达的人,一个既暗且湿的山洞竟使他又惊又喜,艰苦的生活条件反而成了他砥砺学问、著书立说的动力。他经常端坐洞中默记旧日所读诗书,总结心得体会,苦苦思索,孜孜探求,终于“悟”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真谛,从而确立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撰写了《居夷诗》一卷、《五经臆说》四十六卷、《杂著》二十三篇。后来,“龙场民悯其阴湿,相与伐木,作室于丛棘之右,名曰‘何陋轩’”。(明代曹学佺《贵州名胜志》)室名为王守仁亲取,出于《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王守仁在这里穷且益坚,随遇而安。他曾作《龙冈漫兴》抒怀:“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陋有,身虽吏隐未忘忧。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拟把犁锄从许子,漫将弦诵止言游。”
在这期间,王阳明还设坛为远近山民子弟宣道讲学。他以古洞为校舍,办起一间“山洞书院”——龙冈书院。他制订学规,要求学生以“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作为准则。他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他除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外,还教音乐,带学生做游戏,寓教于乐。他提倡学生向老师提问,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认为,“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因是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王阳明的教育活动对当时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年后,即1510年,王阳明离开龙场。
明清以来,阳明洞一直为人们所景仰。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龙冈书院被改建为“王文成公祠”,其他建筑物物毁也一再翻修,增添房舍,广植花木。今天来到阳明洞,穿过高耸的门楼,可以看到翼角高翘、四面环廊的房子,那就是“何陋轩”。轩内的墙壁满是清代名宦的刻石,内容均为辑录王阳明记述龙冈的诗篇和文章。其中乔用迁的手录《玩易窝记》字体由颜体化出,自成一格,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何陋轩右侧下方,是“阳明小洞天”,刻在洞顶的“小洞天”三个字是清代云贵总督李星沅的手迹。这里小洞连大洞,大洞顶刻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题的“阳明先生遗爱处”。洞中十分潮湿,石钟乳滴下的水珠打湿了满洞苔藓,王阳明在他的诗中曾这样描绘:“白云晚忆旧岩洞,苔藓春应遍石床。”洞外平台的右端,有两株相传是王阳明手植的柏树。继续登高,可见一座双层攒尖顶的六角亭,传说为当年王阳明抚琴赏景处。亭前立有清云贵总督贺长龄手录王阳明《君子亭记》。亭周围原遍植茂竹,王阳明认为竹有君子之德、之操、之时、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亭前有古梅一株,据说为王阳明手植。亭岩壁下有蒋介石的题刻:“知行合一”。君子亭对面的“王文成公祠”正殿塑有王阳明坐像,大门石柱两边镌有楹联:“三载栖迟,洞古山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纬是全才。”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张学良曾被拘禁于祠里东配殿楼上约三年罩侍备。
王阳明的学说在国外、特别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有人曾记述王学传入日本的情景:“盖王学传于日本,日出之乡莫不精究良知之理、知行合一之用。其后一战胜俄,西乡大将军等多有佩‘一身低首拜阳明’印章者,乃感文成之教能保其国,厥功伟矣……”光绪年间,日本东宫宗亲偕武官高山、金子等到阳明洞访问,并请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题诗一首:“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他们本想将此诗刻碑置于阳明洞,后因交通不便,来自日本的观光者不易追攀,改立于贵阳扶风山阳明祠。
来到龙场那年,王阳明36岁。
不夸张地说,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活下来。
此前,王阳明任职兵部,是个京官。
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逮捕戴铣、薄彦徽等官员。王阳明义愤难平,向明武宗上书直言。
皇帝看没看王阳明的奏折我不知道,反正刘瑾是很认真地看了。刘瑾非常生气,后果非常严重:王阳明被打入大牢,杖责四十。
这种刑罚,身体不好的人根本扛不住。当时戴铣被廷杖三十,直接死于杖下。
王阳明的运气还算好,至少他活了下来。
但刘瑾的心肠可就没那么好了。随后,王阳明被贬官,担任贵州龙场驿站站长(龙场驿驿丞)。1508年,他抵达龙场。
驿站站长是个几品官?对不起,没品。
当年的龙场,是一个荒芜的小村落。关于这个村落,《阳明先生年谱》里有这么两句描述: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
一句话,郑巧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而且,这里住的基本都是少数民族兄弟,语言根本不通。只有少数从中土逃亡过去的人,估计可以帮忙做下翻译。
说白了,这就是个彻彻底底的蛮荒之地。
既然没让你死在眼皮底下,那就让你死在万里之外吧——刘瑾当时应该是这么想的。
在龙场,活下来也确实不容易。
龙场的普通一天。
王阳明突然看到了三个从北京来的人——一名吏员带着儿子和仆人途经龙场,在一户苗族人家里住了下来。
王阳明隔着篱笆看到他们,想去拜访下(这地方来个外人确实难得)。但当时正值阴雨,天也有点黑,王阳明想想就算了。第二天一早,王阳明派人通报,却发现三人已经走了。
中午,有人告诉王阳明,蜈蚣坡下面死了个老人,旁边有两个人哭得很伤心。王阳明有些伤感:肯定是吏员死了。
黄昏,又有人来说:“城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
第二天,又有人从蜈蚣坡来,说:坡下有三具尸体。
这位不知名的吏员,和他的儿子、仆人,全部死在了龙场的荒郊野岭。
这位吏员大概也是因为被贬官,而从北京前来的。类似的经历让王阳明心生不忍。他带上僮仆将三人一一安葬。
僮仆开始有些不愿意,王阳明说:我与你,就像他们一样啊。僮仆听完,潸然泪下。
埋葬好三人后,王阳明写下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祭奠文字:《瘗旅文》。在王阳明看来,吏员之死,几乎是必然的。
王阳明说,你们一路饥渴劳顿,筋骨宽斗疲惫,而又外临瘴疠,内存忧郁,怎么能免于死亡呢?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死,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啊。
确实如此,“职业生涯”的巨大落差,身体的高度疲喊袭惫,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心理和身体上的多重煎熬,真的很少有人能扛下来。就算扛下来了,也得脱好几层皮。
但王阳明却异常坚韧地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在这个是人就得脱几层皮的地方,他不仅没有走向“死地”,反而完成了生命中的“脱胎换骨”。
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翻译一下:我没有一天自怨自艾,恐惧忧伤。
秘诀很简单:心态好。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确实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身体状态。遭遇重大挫折时,撑下来的人,往往靠的是那“一口真气”。
道理很简单。但关键的问题是,这口“真气”该怎么练呢?
从王阳明的经历来看,他能保持这样的心态,有几点可能是最重要的。
第一,多了解世道人心,但同时,多培育内心信念。
简单的生活往往令人向往。但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承受某些事件的打击,也很可能是因为简单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没有想到世道人心可能会如此复杂。
和靠技术吃饭的很多现代人不同,在王阳明的时代,一般读书人能期望的最好职业就是从政。明朝官场,那可真是个世道人心的“万花筒”啊,是非善恶,云波诡谲……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1481年中状元后,便官授翰林修撰。这一年,王阳明九周岁。在耳濡目染中,王阳明对明朝官场应该了解得非常清楚。
当遭遇不公、打压时,一个人如果缺少对世道人心的了解,恐怕会很容易想不开——命运为什么会对我如此,人性为何竟会这样;但同时,如果缺少自己的信念,恐怕也只能强行自我宽慰,甚至失去对世界的信心,转头用同样的行为伤害他人——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但王阳明有自己的信念。他的信念,是儒家的君子人格。
来到龙场之后,王阳明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王阳明想知道,如果孔孟这样的圣人面临类似处境,又会怎么做?
王阳明是找到了答案的。在龙场,王阳明将新建的小木屋命名为“何陋轩”。随后,他又在附近建了座“君子亭”。
读过《陋室铭》的人都知道,“何陋”这个典故出自《论语》。王阳明引用这个典故,确实非常贴切。
《论语》记载,孔子想搬到九夷(淮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在“有人”看来,中原才有灿烂的华夏文化啊。蛮夷之地,怎么能去?但孔子不这么看。
龙场,同样是“南蛮”之地。而龙场的小木屋,也绝对算得上“陋”了。但王阳明却叫它“何陋轩”。
君子人格,是支撑王阳明龙场生活的重要精神力量。
第二,放下身段,找事去做。
刚到龙场,王阳明的随从就抑郁了。
知道龙场苦,不知道有这么苦啊。
翻山越岭,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浑身疲惫。到龙场后,估计大家最想做的事就是:先赶紧睡上一觉。
睡觉?对不起,没地方睡。
什么,驿站不是有建制的吗?驿丞怎么可能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不好意思,这个,真没有。
洪武年间的建制,如今只剩下虚名。
不知道在谁家凑合了几夜,反正到龙场没多久,随从们就扛不住了,纷纷病倒。
这时候,王阳明心甘情愿当起了“仆人”。他亲自烧水、劈柴、煮粥,伺候这些病号;还经常唱点家乡小调,讲讲幽默段子,宽慰仆人们。在王阳明的悉心照料下,仆人们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
但是,身体好有什么用呢?人家派你来,就是折腾你的,没打算让你干正经事。
行,你不让我干事,我就自己找事做。
第一件事:没房子?那就盖房子。王阳明和仆人开始搞起民生工程。先把自己的茅草庵盖好,然后,教会当地人盖房子。自此,龙场第一次有了土木结构的房子。
第二件事:没政务?那就读书、育人。王阳明在山上挖了个洞穴,改成居室,取名“玩易窝”,在这里研读《周易》。
然后,王阳明办起了教育事业。很多学子仰慕王阳明,纷纷前来求教。王阳明带着他们,一边畅游山水,一边随处传道,真是不亦乐乎。
除此之外,王阳明还干了不少事。比如说,贵州水西地区少数民族叛乱,他就写信警告当地少数民族最高长官安贵荣。后者听从王阳明的劝告,出兵平息了这场灾难。
可以说,在龙场这几年,只要能干的事,王阳明都想办法干了。
人是要有所寄托的。心里的精神力量是基础,在此之上,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做事,来充实自己。
对于一个习惯了好生活的人而言,放下身段去做一些琐事,一开始并不那么容易。
但承认现实,从能做的事做起,才是走出困境,重新开始的第一步。
第三,别把生命的意义,寄托在外物之上。
科举时代,不少读书人都将当官(顺便发财)作为人生目标。一旦官场失意,人生仿佛失去方向,很难不陷入抑郁之中。
而对王阳明来说,科举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标。
有一次,王阳明科举落榜。同舍中也有考生落榜,并以此为耻。王阳明于是说:世人以不得第为耻,而我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不管上榜还是落榜,我都不动心。
这话今天听起来有点像在唱高调。不过,王阳明说这话时,确实是非常诚恳的。
《孟子》说过:我四十不动心。
如果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内心当然会随着外在得失而不断起伏。
王阳明也很重视科举,他认为这是做事业、养父母的一个条件。但这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事,是做第一等人:圣贤。而成为圣贤,同样不靠外人。
千圣皆过影,良知是吾师。
良知来自内心,意义源于自己。
社会是一个组织,要在组织中取得成功,本质是需要满足他人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的价值和意义,也确实在满足他人中得到体现。
但我们可能也会忘记一点:事业遭遇挫折,失去组织中的位置,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意义就消失了。
真正的意义,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寻。
生活不讲道理。谁都难免遭遇挫折。
我们有时确实可以在挫折中进步;甚至由于被逼到墙角,爆发出想象不到的能量。
但事情并不会自己这样发展。挫折不会负责教你成长。
面对挫折,不管有多少希望,我们只有一条办法: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它。从现实出发,自己找路去走。
对龙场的王阳明来说,他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真正道路。
为此,他日夜端居澄默,苦心思索。
龙场,一个普通的深夜。
人们都已入睡。万籁俱寂。
最终,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王阳明先生从噩梦中惊醒,不是恐惧而是狂喜地喊叫起来:我知道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从前向心外寻求真理,大错特错。一切真理,皆在我们心中,不在心外。
这就是龙场悟道,它标志着阳明心学就此诞生。
一直以来,提到龙场悟道,大多数人都认为,王阳明悟透的“道”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这八个字,浓缩为三个字,则是“心即理”——心外无理。
看上去特别简单、直观的三个字,怎么可能帮助日后的王阳明创建那么伟大的事功?
其实,“心即理”没那么简单。
首先,如果一切道理、真理、天理都在我心中,那么我从心而做的任何事就符合真理,遵循天理。凡是符合真理、遵循天理的事情就是伟大的事,做出伟大事业的人就是伟人。
你发自真诚地爱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件伟大的事。否则,纵然你位高权重,却不以良知为行事准绳,你所做的事纵然再惊天动地,也不能称为伟大。
人人皆可伟大,人人皆可为圣贤。
其次,如果一件事是伟大的事,那么你做这件事时,心中是充满狂热使命感的。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不忘初心,你就会奋勇向前,担当精神会保证这件事的成功。
再次,倘若人人皆可为圣贤,那大家就是平等的。当你为人处事自大时要记得,你不比别人优越;当你自卑时也要记得,你不比别人差。当有人压迫你时,你要勇于反抗,自尊无畏的精神,是阳明心学的灵魂。
最后,如果一切真理、天理都在我心中,那么,我们就不必耗费时间向外求取真理,这样,就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不过,“心即理”容易让人想歪,既然真理、天理在我心中,我从心而作的任何事就是伟大的事。那么,杀人抢劫是否也符合天理?
王阳明告诉你,从心而做,不是随心所欲。在我们内心深处有个东西叫良知,它随时监控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只有被它认可的事,才是伟大的事。
而之所以说,真理、天理在我们心中,也无非是我们心中有个监督官——良知。
这不能怪有人多想,因为1508年王阳明创建心学时,他还没有把“良知”这个词汇作为其学说的正式概念。直到13年后的1521年,才有“良知”和“致良知”概念的诞生。
心外无理,意味着真理不在我们心外,不在权威人士那里,这也就是说,我们对流行于世的那些所谓真理,必须要有怀疑的态度,看它是否和我们的心相契合。
要勇于挑战与我心不契合的权威,不以权威之是非为是非。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扛着自己的脑袋,但不是每个人的脑袋都装着自己的东西。我们脑子里装了很多别人的东西,必须要以良知作为判断,它是否符合真理,遵循着天理。
我们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意志,惟有如此,我们才是真正的人,而不是乌合之众中的一个傀儡。
王阳明心学的基石“心即理”,是其龙场悟道所悟出的最简易明快的“道”。这个“道”就是一,这个“一”就是做自己的主人,不做他人的奴隶。
你肯用心,必有真理出现。王阳明说,你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必然会产生孝顺父母的理,你真有忠诚君主的心,必然会产生忠诚君主的理。孝和忠这种理,不必去外寻求,它就在我们心中。
所以,世间一切事,就怕你用心,但凡你用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因为真理会自现。如果你不用心,那再简单的事也不会被解决,因为真理不会出现。
王阳明说,心,在物为理。即是说,心,必须要去事情上呈现,才有真理出现。如果你不行动,你的心不过是个器官,真理永不可能再现。
你只有行动起来,才有真理出现,才是真的“心即理”。
王阳明心学被称为行动哲学,缘起就在他龙场悟道的起脚——心即理——处。
栖霞山是横亘于稻田中的一座小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冈山。这座山上除有阳明洞外,还有何陋轩、君子亭、祠等。石级曲经两旁,绿树夹道,环境幽美。何陋轩是王守仁初来修文时的居穴。当时龙场(修文)老百姓见王守仁住在这既阴又湿的石洞中,便伐木为王守仁修建屋宇。居住室名由王守仁当年所取名称。出处是《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现轩内墙壁,嵌有清道光年间乔用迁、许大纶书录王阳明《玩易窝记》、《何陋轩记》、《宾阳堂序》所刻广四通石碑。半山腰上有一个溶洞,原称东洞,可容百人,王阳明先生常在此冥思苦索,《五经臆说》大概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后人把它称为“阳明小洞天”。洞旁的石梯两边,有两株参天古柏,相传是王阳明先生‘亲手所咐尘雀植,至今仍然枝叶繁茂。洞口的崖壁上,有安国亨题刻的“阳明先生遗爱处”七字。这“遗爱”,是永恒的爱,是无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它充分表达了贵州人民对王阳明的思念之情。彝族安氏土司与王阳明有深厚的情谊,安贵荣雪里送炭,经常派人给他送米、送肉、送鸡鸭和柴薪,还馈赠金帛鞍马。后来安贵荣有废除“龙场九驿”之意,王阳明耐心规劝,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便有了三封《致安宣慰书》。
住的日子久了,王阳明与当地百姓渐渐亲密起来。他们对王阳明的遭遇深表同情,
主动为他伐木修建房屋。房屋虽然简陋,但可遮风避雨。这些与他非亲非故的人,给他无私的援助,使他非常感动,感受到人间确有真情在,萌发了“致良知”的思想。感动之余,他欣然写了一篇《何陋轩记》,取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意思,将此住室命名为“何陋轩”。
往前是立在小山岩上的君子亭,亭子周围栽种了许多竹子,以竹子衡早的优良品性来比喻君子的节操,故名君子亭。他在《君子亭记)中,叙述了这件事情。亭前有一株古梅,据说也是阳明先生手植的。在君子亭下的岩壁上,刻有“知行合一”四字,点明了王阳明学说的精髓,是蒋介石第三次重游阳明洞时所题。在君子亭后的院落内有宾阳堂,这是王阳明与学生和乡人们会聚的地方。在宾阳堂里见到东方日出,仿佛重见天日,看见光明,感到温暖,于是喜出望外,对天跪拜,写下了《宾阳堂记》。正是这些善良、忠厚的人们,使王阳明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度过了生死的关头。是龙场人民给了他新生的力量,给了他奋斗的勇气,给了他“悟道’的灵感,从而产生了阳明心学。 三潮水是一股清泉,出自山麓岩洞内,经龙嘴石注入池中。池宽12平方米,形如半月,距洞仅6米,中有大石龟一个。遇潮则池水奔腾,水量猛增,溢至龟背淹没而止;退潮后,又复涓涓细流,声响俱寂。池上建有“潇洒”亭,供人观潮、憩息,中有碑石刻前人记游诗文,碑侧一孔,以口吹气,发海螺声。旁为潮水寺。明未永历年间(1577-1661年),右佥事御使钱邦芑曾隐居于此,更名知非庵。附近有珍珠井,水涌如珠玑串串,晶莹发亮。白马潭众流挹注,传有神物藏身其间。潭上有蔚为大观的“万卷书岩”。四周山峦稠集,石径曲折,观音、玉兔、金龟诸山,形象生动,林木苍翠,风景秀丽。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潮水”,其保护对象包括知非寺古建筑和三潮水间歇泉及其相关建筑物。“潮水寺”改称“知非寺”乃钱邦芑所为。钱邦芑,字开少、丹徒人。南明永历中,以御史巡按四川。 知非寺,原称潮水寺。南明时期,一位大官来此隐居,改名知非寺。寺庙规模宏伟,有三大殿、四厢房、两山门及仓库、凉亭、茶厅等各式古代建设十八楹。寺左为三潮水。三潮水下方的石池子约宽一丈见方,修成扇形,三尺多深。池中有只石乌龟。水从山脚岩缝中流出,出水处安一龙嘴。时有小鱼从龙嘴游出。潮水时,水如大腿一般粗;不潮时,只有筷子那么细。每次潮三四分钟,淹过龟背即停。一般一天潮三次;天亮一次,中午一次,傍晚一次,因此称为“三潮水”。其实,发水季节一天不只潮三次。枯水季节,不一定潮。冬腊月和正月,通常不潮。发春水以后开始潮。人都以为碰到来潮好征兆,从前要烧香、磕头谢来潮。相传清代有个贪官来看三潮水,等了几天几夜都不潮,可他一走便潮,气得他把龙嘴砸了。此事激起公愤,他被迫打了一个安上。此龙嘴在“破四旧”兄渣时又被砸烂了。今已修复,相当壮观。
永历六年(1652年)受任抚黔。因坚持拒附孙可望,于永历八年(1654年)在修文三潮水祝发为僧,号大错和尚。“知今是而昨非”。遂改寺名“知非寺”。当年寺前竖月石雕碑坊,额刻“知非禅林”4字,并镌石联一副:“举足宜行中正路;入门俱是过来人。”钱邦芑在知非寺住不多久便移居湄潭西来庵,旋迁余庆之蒲村。从此以后,隐居僻处,纵情山水,以诗文自娱。在浦村怪石嶙峋处筑湖建亭,沿湖植柳,结庐以居,名“大错庵”,并在石林丛中摩崖题刻“他山”,“钱开少放歌处”等数十方。 就在龙冈山顶,王阳明办起了龙冈书院,召集学生讲学。他离开高州时,在镇远曾经给他的学生写过一封信,提到了17个人的名字,这是他亲自传授的第一批弟子。以后,又应贵州学政席书的邀请,到贵阳文明书院首次讲解“知行合一”学说。王阳明学说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书院,龙冈书院一江西濂溪书院一浙江稽山书院,构成了王阳明学说的传播路线。他的教育思想,也发端于龙场,《龙场诸生问答》和《教条示龙场诸生》两篇奠基之作便是在这里写的。
明朝嘉靖年间,在龙冈书院旧址上修建王阳明祠。清代乾隆年间改为王文成公祠,祠为四合院结构,正殿上有王阳明像,壁上有不少石刻、碑文和匾联。
正殿旁的右厢房,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被软禁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许多苦难的岁月。蒋介石的用意,是想让他学王阳明,在此“悟”道。张学良一直被关押到抗战胜利前夕,才转移到桐梓,以后被押解到台湾。 在离城12千米的蜈蚣山麓,埋着三座土坟,人称“三人坟”。有吏目携带一个小孩和一个仆人从北京来,不幸死于蜈蚣坡下。王阳明见此惨状,深表同情,将其尸骨掩埋。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不朽的《瘗旅文》,哀吏目客死他乡之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的不幸,如泣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者莫不黯然垂泪。王阳明一生写过许多文章,被选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两篇是在贵州写的。前面提到的《瘗旅文》就是其中之一,另一篇是受安宣慰之托所写的《象祠记》。王阳明在贵阳的行踪,有文明书院、来仙洞、南庵、南霁云祠、白云堂、易氏万卷楼、太子桥、二桥、三桥、蔡氏楼、远俗堂等,游客可到贵阳去寻访他的足迹。在贵阳扶风山,也建有阳明祠,同样是贵阳人民纪念他的地方。
犹如研究孔、孟必到山东,研究二程(程颢、程颐)必到河南,研究朱熹必到江西一样,研究阳明之学,不能不到贵州,不能不到修文,不能不到阳明洞。
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
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
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漏让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原文: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氏兆,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
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矱,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
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扩展资料
何陋轩记的评价
此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三。《明史.王守仁传》说,王守仁抗章救戴铣等人,“(刘)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獠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这篇《何陋轩记》,就是为此而发。
文章以亲身经历,赞扬了苗族、仡佬族(獠)人民正直纯朴、乐于助人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
相反,他们比之于中原的那些“狡匿谲诈,无所不至”的人来,倒是“未琢之璞,未绳之木”,等待着大匠去雕琢,也就是用“典章文物”去影响他们,清除其“崇巫而鬼事”的陋俗。文章剖析精微。在封建士大夫中,能排除对少返核局数民族的偏见,实在很难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何陋轩记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