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颜真卿与哪些诗人相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颜真卿与哪些诗人相识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欧阳询和颜真卿是不同时期唐朝诗人。欧阳询是唐朝,颜真卿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李游称,也称四大楷书,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哪橡销(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代如桐赵孟頫。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问题:李白的《将进酒》,诗歌里面写的是与谁在喝酒?为什么他豪情万丈?
前言
李白的将进酒中,写了两位好友的名字:岑夫子,丹丘生。大多数读者都沉浸于诗仙营造的意境之中,可能不太在意这两个人,其实李白的这两位好友可不简单。
我们先欣赏一下李白的这首《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腔乎君酌。五花马,千链圆拦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岑夫子,大名叫叫做岑勋;丹丘生,全名叫做元丹丘。这两位都是李白经常往来晏游的好友,在李白的诗歌中也常常见到这两人的名字。
一、岑夫子,《多宝塔感应碑》的作者
岑夫子,大家感到熟悉是因为李白的《将进酒》。其实李白写给这位好友的诗还有:《送岑征君归鸣皋山》、《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鸣皋歌送岑徵君》。
例如《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 。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征君,是对不受朝庭征辟的士人的称呼,看来这位岑夫子是一位隐士。
学习书法的人都少不了临颜真卿的《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这篇文章的开头写道:
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南阳岑勋,就是这个岑夫子。颜真卿写的这幅书法作品,其文章作者就是李白的这个好友。
关于岑勋,历史上的记载很少。李白在《送岑征君归鸣皋山》中写到: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岑公相门子,相门之子岑勋,其父名叫岑仲休,武则天时期为润州溧水令,睿宗时官至商州刺史。
岑勋的伯父岑羲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岑羲的伯父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岑长倩。岑羲的爷爷是唐太宗时期宰相岑文本。岑文本、岑长倩、岑羲所谓唐代一门三相 。
岑羲拜相以后 兄长岑献担任国子监司业,弟弟岑仲翔、岑仲休(岑勋)担任州刺史,岑氏家族数十人官居要职。岑羲曾经担心物极必反,但是并没有收敛,结果因与太平公主图谋叛乱被唐玄宗诛杀。
岑勋虽是相门之后,但是自己并没有在朝中任职,估计是受到了岑羲的牵连,也许是看透了官场的险恶。
二、丹丘生
丹丘生,名叫元丹丘。
他是李白最重要的朋友之一,他是李白一起求仙隐居的道友。
元丹丘和李白二十岁左右时就认识了,他们曾一起在河南颖阳嵩山隐居。李白写给元丹丘的是更多:有《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题元丹丘颖阳山居》《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因叙旧以寄之》《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居》等共十四首。
其中《题元丹丘颍阳山居》的诗序中有所介绍:
"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映郁,有佳致焉。自从之游,故有此作。"
在《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中,也有诗序:
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岩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
据说李白能够结棚胡识玉真公主,很可能就是元丹丘引荐。李白还通过他结识了著名的道人胡紫阳。
三、李白的豪情
李白写《将进酒》的时候,已经被赐金放还,在漫游梁、宋诗,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
当年李白被召入长安,本以为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后:功成拂衣去,再去实现他的寻仙之梦。可惜理性与现实差距太大。唐玄宗从来就没有把他当作一个治世的能臣来看待,也没有给他施展的机会。
李白在在政治上被排挤,被打击,便借饮酒来发发牢骚,排遣一下胸中的郁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里其实有一些消极的成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两句豪气冲云,但也是一种无奈的呐喊。
李白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因此在安史之乱中,接受了永王李麟的征召,出山要建功立业: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
可惜李白政治头脑并不灵光,李麟被定性为叛乱,因此李白受牵连被发配到了夜郎,差一点老死夜郎。
结束语
李白的两位好友,都是其江湖上的隐士或道友。李白求仕不成、求仙不得,借饮酒赋诗来舒缓心中的郁闷。
但是诗中却表现了他的自信、孤高,以及那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悲愤之气却以豪放之笔写出,这是诗仙李白独特的本事。
@老街味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宋之问为这两句诗害了刘希夷吗?
观唐习律56 大隐隐朝市 姚合为什么能在牛李党争中左右逢源
当然是陕西了!陕西历代名人
周秦时期
1崇侯虎:商代末期诸侯,崇国国君。封地在今西安西郊沣河西。与周文王同时期。曾对殷纣王进谗言使殷纣王将周文王囚禁于幽里。后被周灭。
2姬旦:既周公,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也就是今天的岐山县,故称周公。武王死后辅佐成王。制礼作乐,为西周制定官制和其他各种典章制度。
3姬发:既周武王,西周开国君主。周文王之子。灭殷商建西周。
4姬鲜:管叔姬鲜,周武王弟。为周初三监之一。初封于管,即现在的郑州。改碧乱成王继位后周公旦摄政。管叔不服,发动叛乱。周公东征杀管叔。
5伯禽:周公单张子。周公被封于鲁,因辅佐成王,故由伯禽代为治理鲁地。
6尹喜:周大夫。函谷关令。爱好天文星象之术。在终南山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其地遂得名为楼观,既今楼观台。
7赢渠梁:既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
8赢驷:秦惠文王。孝公之子。继位之初杀商鞅,但未能废除商鞅之法。
9赢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十三岁时继秦王位。后免吕不韦相国职,开始亲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并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秦。
10蒙恬:秦名将。祖先为齐国人,祖 父,父亲皆为秦将。秦统一后率3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直道。后胡亥与赵高矫诏杀扶苏,并逼蒙恬自杀。相传蒙恬发明了毛笔,但可能应为毛笔的改良者。
11扶苏:秦始皇长子。因不同意焚书坑儒,被始皇派往蒙恬部去监军。后被胡亥等人设计害死。葬于今绥德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
1 杜预:西晋将领,学者。他认为忘战必危,勤于讲核档武,又博学慧蠢多能。当时被称为“杜武库”。
2 僧肇:俗姓张,京兆人。既今西安。东晋佛学哲学家。鸠摩罗什弟子之一。
3 智猛:新丰人。既今临潼区新丰镇。后秦时期曾到天竺取经。
4 王子直:南北朝时西魏著名将领。任车骑将军,平凉州叛乱。废帝元年拜使持节大都督行瓜州事。
5 韦孝宽:南北朝时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东南。西魏及北周著名将领。
6 宇文沂:本为朔方人,后徒京兆。北周及隋著名将领。因隋文帝多疑罢其官,随心怀不满,图谋反隋,事泄被杀。
7 王述:京兆霸城人。今西安市东郊。北周时任广州刺史。隋开皇初,献平陈之计,修造战舰,为上流之师。后以行军总管击南宁,未至而卒。
两汉时期
1 田何:西汉经学大使。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始皇焚书,[易]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2 宣曲任氏:长安宣曲人,西汉大富商。其祖原为秦督道粮仓的管理人员。秦亡时,人们争抢金银珠宝。只有任氏储存大量粮食。后因此起家。但家风优良。
3 刘彻:西汉武帝,景帝之子。实行推恩制。分全国为十三州。禁止私人铸钱,统一币制,制五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放弃和亲政策,和匈奴之间连年作战,击溃匈奴主力。派张褰出使西域。兴修水利。推行代田法。创建太学。为史上一代明君。
4 窦婴:西汉大臣,文帝窦皇后从兄子。因与武帝丞相田汾争地等原因被杀。
5 苏建:西汉将军,苏武之父。建朔方。因与赵信共率部三千多骑与匈奴数万骑相遇,激战一天多,赵信投敌,苏建逃回,按律当斩,武帝赦其死罪但贬为庶人。后又代郡太守,死于任所。
6 张汤:西汉杜县{今西安东南}人。审理陈皇后巫蛊案和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罗织株连,处死数万人。建一武帝改革币制,铸五铢钱。后被迫自杀。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且都是俸禄和皇帝赏赐所得,足见其廉洁。
隋时期
1 虞庆则:隋京兆人。隋代大臣。封鲁国公,后任右武侯大将军。讨平岭南人李贤反叛回程途中被诬谋反而被杀。
2 于仲文:北周至隋时期京兆人。北周及隋代大臣。著有[汉书刊繁]等书。
3 韦师:隋京兆杜陵人。隋代任吏部侍郎,山东河南十八州安抚大使。一生为官清廉。
4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将。突厥可汗入侵,但闻其名后不战而退。史追击百余里,杀敌数千。后因遭杨素妒嫉被诬陷而死。
5 张定和:万年人,今西安东。隋朝著名将领。后从炀帝征伐吐谷浑,挺身登山,被乱箭射死。
6 宇文恺:原籍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人。主持修建宗庙,宫殿,陵墓,广通渠等,并策划修建隋新都大兴城。后又奉命修建东都洛阳城。其设计理念对当时及后世周边国家都城的设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7 李密:京兆长安人。隋末瓦岗军领袖。后投唐,公元618年被以谋反罪击杀。
8 王世充:隋新丰县,今临潼区人。隋代将领。唐武德四年,兵败降唐,后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唐时期1
1 李世民:公元559年生649年卒,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源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劝其反隋。李渊称帝将李世民封为秦王。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即皇帝位。为史上一代明君。
2 殷开山:京兆府,今户县人。唐初大将。从征王世充,病死于途中。
3 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史有[房谋杜断]之美称。世称唐之贤相。贞观四年病逝。
4 韦仁寿:京兆万年人。为官廉洁能干。
5 长孙皇后:唐太宗皇后。长安人。遗命不厚葬不起山陵。与太宗合葬于今礼泉县之昭陵。
6 姚思廉:京兆万年人。唐代史学家。
7 法顺:雍州万年人。隋唐时僧人,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华严宗初祖。
8 颜师古:京兆万年人。博览群书,学识广博,是著名的训诂学家。
9 唐临:长安人。历任大理卿,刑部尚书等职。凡唐临审理案件犯人无一有异议。
10 张俭:京兆新丰人。唐初为右卫郎将,代州都督,营州都督,后封皖城郡公。
11 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初封宜都王,徒封越旺,魏王。后因谋为太子,贬为顺阳王。
12 阎立德:京兆万年生人。唐代著名建筑学家兼工艺家。唐著名离宫别馆基本均出自他手。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
13 阎立本:京兆高陵生人。阎立德之弟。主持修订多种医书,对中国医药学有相当影响。
14 窥基:京兆长安人。唐右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开国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之侄。唐代高僧,师从于玄奘法师。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窥基舍利塔在今长安县兴教寺。
15 韦待价:京兆万年人。官至兰州刺史。多次同吐蕃作战,升任凉州都督。
16 李贤:唐高宗子,武则天所生。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为太子。后被武则天流放巴州,被迫自杀。
17 周兴:长安人。唐酷吏。后被来俊臣所逼流放于岭南,路上被仇家所杀。
18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官拜凤阁侍郎。因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俊臣也被下狱,两人同天被杀。
19 来俊臣:唐雍州万年人。酷吏。后被武则天所杀。
20 怀素:京兆府人。律宗三派东塔宗创始人。
21 王孝杰:京兆新丰人。为唐时大将,后战死于讨伐契丹之作战中。
22 李重润:中宗李显长子。因有人诬告其余其妹永泰公主及妹婿武延基议论张易之兄弟与武则天之事,被武则天棒杀。
23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因不苟言笑吏民皆敬畏。官至尚书右仆射。后被太常卿姜皎所陷害,忧郁而死。
24 韦皇后:长安人。唐中宗李显皇后。中宗复位后,听信上官婉儿诱劝预效法武则天之所作所为。后被李隆基所杀。
25 法藏:原籍西域康居,后随祖父迁来长安。华严宗实际创始人,被尊为三祖。
26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则天所生。初嫁薛绍,后嫁武攸暨。
27 韩思复:京兆长安人。任吏部侍郎,襄州刺史。一生为官清廉。
28 韦景骏:京兆万年人。任房州刺史。
29 李隆基:又称唐明皇。睿宗之子。他统治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后因安史之乱,返回长安后被肃宗迁居于西内太极宫最终抑郁而死。
30 韩休:京兆长安人。任礼部侍郎虢洲刺史。
31 李尚隐:原籍赵郡,徒京兆万年。曾任桂州都督,广州都督,五府经略史。
32 韩朝宗:京兆长安人。任荆州长史,高平太守。
33 王昌龄:京兆人。唐时诗人。
34 韩干:京兆蓝田人。盛唐时著名画家。被誉为画马神手。
35 张萱:京兆人。盛唐时画家。现存世的{唐后行从图}是他的作品。其{捣练图}现存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唐时期2
1 韦述:京兆杜陵人。唐代史学家。并著有[高宗实录][御史台记][两京新记]等二百余卷
2 于休烈:京兆高陵人。擅写文章,开元初进士及第。后升至工部尚书。卒年八十一岁。
3 怀素:原籍长沙,徒京兆。俗姓钱。擅草书,以“狂草”出名。今西安碑林藏有怀素草书名碑[千字文]及[东陵圣母帖]
4 颜真卿:京兆万年人。开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次史,刑部尚书等职。为官刚直不阿,直言敢谏。后官至太子太师封鲁国公。唐德宗时李西列叛乱,他奉命前去劝谕李西列,后被李杀害。颜真卿以书法闻名。存世碑刻有[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行书有[争坐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
5 韩晃:京兆长安人。历任吏部外侍郎,镇海军节度使,后封晋国公。好古琴,喜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文苑图][五牛图]今存于故宫博物院。
6 第五琦:京兆长安人。著名理财家。封扶风郡公。
7 韦皋:京兆万年人。任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南康郡王,检校太尉。多次击败吐蕃,使西南少数民族多数内附。
8 惠果:京兆万年人。唐代名僧。后常住青龙寺,向来唐求法的僧侣授密宗教义,日本僧人空海在此学成后归国创立了日本真言宗。
9 杜黄裳:京兆万年人。唐名臣。封河中节度使。曾劝宪宗整顿纲纪,削平藩镇。
10 程异:京兆长安人。一生为官清廉,死后家无余钱。
11 韦丹:京兆万年人。颜真卿外孙。任容州刺史。造福一方。死后老幼思之不忘,皇帝刻石记功。
12 薛涛:京兆长安人。唐代著名女诗人。
13 杜牧:京兆万年人。唐代著名诗人。历任黄州,池州,湖州,睦洲等地刺史。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14 韦正贯:京兆万年人。任太子校书郎,调华原尉。一生为官清廉。
15 鱼玄机:京兆长安人。唐代著名女诗人。
16 韦庄:京兆杜陵人。唐末文学家。写[秦妇吟]长达1366字,是现存唐代最长的一首七言古诗。但其笔迹传世少见。
17 杜光庭:京兆长安人。唐末五代时期道士。晚年隐居青城山。今存世著作有二十余种。
18 卫贤:京兆人。五代南唐著名画家。有[雪宫图][蜀道图][盘车水墨图]等传于世。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高士图]和上海博物馆的[闸口盘车图卷]也均出自他手,为稀世珍宝。
宋元明清时期[1840年前]
1 杜汉徽:京兆长安人。宋初名将。善骑射。后晋,后汉,后周时期戍守边州,屡破辽兵。任天长军使,雄武军使。后因病而卒。
2 王意见:京兆万年人。宋代诗人。任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刑部尚书等官职。七十九岁无疾而终。
3 李成:京兆长安人。宋初画家。先世为唐宗室。[宣和画谱]推他的山水画为古今第一。
4 许道宁:京兆长安人。五代,宋初画家。今存世作品有[松山行旅图][秋山萧寺图]。
5 刘谦:京兆长安人。宋史学家兼诗人。曾任荣州刺史,后奉诏修撰[五代史]著有诗集一卷。
6 杨砺:京兆户县人。官至翰林学士。但一生清苦。死后真宗冒雨致祭。
7 李建中:京兆人。宋代大书法家。后居蜀地官至太府寺。自称崖夫民伯。
8 史序:京兆长安人。宋代天文学家。任翰林院主簿,监丞。
9 种世衡:京兆长安人。宋朝名将。开清涧县城。深得当地军民爱戴,死后军民画像苦祭。
10 石苍书:京兆人。宋代书法家。曾任承事郎等官职。
11 薛绍彭:京兆长安人。宋代书法家。今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藏有薛绍彭题诗石刻。
12 吕大钧: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人。北宋学者。著有[乡约][四书注][成德集]等书。
13 赵瞻:凤翔周至[今西安市周至县]人。任侍御史等官职。著有[春秋论][奏议][文集][西山别录]等书。
14 吕大防: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任盐铁判官,太长博士,后官至宰相。
15 吕大忠: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任县令,知州,河北转运判官,陕西转运副使等职。任陕西转运副使之职时,将[石台孝经][开成石经]以及当时长安一代遭受破坏的历代石碑细心收集。移置到府学北边[今陕西碑林博物馆]地址。并选择干燥坚固地基稳固排放,且修建了房屋,廊亭,安排了放置次序,使得这些珍贵文物得以保存至今。为今之碑林博物馆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其功流芳千古。
16 吕大临: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北宋学者。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著有[礼记解][程门问答][易章][论语解][孟子讲仪][考古图]等书。所著[考古图]为我国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17 种师道:京兆长安人。北宋末年名将。官至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使,京畿两河宣抚使,统领各路勤王兵。宋军兵威始振。金兵闻其名而退兵。
18 成宗道:京兆长安人。宋代名画家。工画人物,兼擅长刻石。
19 扬恭懿:京兆高陵人。元代学者。元世祖曾派耶律郎申敬来召,以疾辞。后又数次召用,皆不赴。为元代关学复起的重要人物。
20 红字李二:京兆人。失却原名,以艺名称世。元杂剧家,秦腔艺人。与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合作编写杂居[开坛阐教黄粱梦][岳阳楼]等剧。
21 王真: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将。因屡战有功,被提升为都指挥使。后在对敌作战中身受重伤但仍杀敌数十人,环顾左右说:“我义不死于敌手”。遂自杀。后成祖继位,追封金乡侯。
22 王通: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将军。金乡侯王真之子。任武义伯加太子太保。
23 李锦: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学者。当时关中许多学者均出自他门下。
24 雍泰: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官至户部尚书。一生为官刚正清廉。
25 吕楠:高陵人。理学家。历任翰林院修撰,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毕生著述甚丰,有[四书因向][周易说翼][尚书说要][毛诗说序][春秋说志][礼问内篇外篇][史馆献纳][南省奏稿][诗乐图谱][史约][高陵志][解州志][泾野文集]等。
26 王九思: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著名学者。传世刻印书籍有[吕氏春秋][国语][左传][六子全书][太白山人集][玉坡奏议]等。为明代陕西私人刻书中的一位著名人物。
27 冯从吾:西安府长安[今西安市]人。明代著名学者。历任尚宝卿,副都御史,工部尚书,创立关中书院。著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关学编][古文集选]等书。
28 梁化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县]人。清代将领。顺治三年武进士。因战功卓越,升江南提督,封三等男。
29 张勇:陕西洋县人后徒居长安。清朝将领。历任云南提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升太子太师一等候。死后赠太师。
30 赵宏印:陕西神木人。清朝将领。因战功卓越授左都督,在苏州十二年,盗贼敛迹,官民安宁。死后,郡人祀于名宦寺。
颜真卿,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创立“颜体”楷书,为4大书法家之首。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歼带摹。有的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1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4大书法家之首。
柳公权,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4大家”。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1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1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1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东改键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
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氏歼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妈妈来劝他吃饭。妈妈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妈妈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妈妈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一作许昌人。三国曹魏时大臣,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唐张怀《书断》),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的名将曹操也曾向他讨教过书法。
钟繇从小聪明好学,十一、二岁时,曾不辞辛劳跟着书法前辈刘德升(字君嗣)到山东南部的抱犊山临摹秦汉摩崖石刻。他白天与人闲谈时,也常用物画地练字长达数丈;晚上睡在床上,还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划,三年后终于书法大进。三国鼎立后,钟繇与韦诞、曹喜、邯郸淳等书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钟繇在韦诞家中看到一卷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九势八字诀》,非常爱慕,要求韦诞借给他拿到家中看看。但韦诞出于对《九势八字诀》的珍宝,只同意他在家翻阅,不肯让他携宝出门。后来韦诞死了,知情者暗地掘开他的坟墓,得到了这卷墨宝《九势八字诀》。钟繇便用重金将它买下,终日拿在手中,连大小便时也披览。有几次他去厕所,因揣摩间架入迷,半天没有出来,急得有人到处寻找。钟繇一生活了七十九岁,他临终前曾捧着《九势八字诀》谆谆嘱咐儿子钟会(字士季)说:“吾精思三十余载。行车未尝忘此,常读他书未能终,惟学其字,每见万类,悉书象之。若止息一处,则画其地,周广数步;若在寝息,则画其被,皆为之穿。”(唐蔡希综《法书论》)这段话,可说是他一生学书经验的总结。
颜真卿与哪些诗人相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颜真卿与哪些诗人相识过、颜真卿与哪些诗人相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