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左传有哪些古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左传有哪些古诗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关于教育的诗句
1、《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译文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数洞雹水薯帆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2、《长歌行》两汉: 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4、春秋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颤蔽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5、《剑客 / 述剑》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2.有关教育的诗句有哪些
1.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3. 《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4. 《赠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5. 《问说》
清代:刘开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3.关于教育类诗句
无题
丝尽春犹在
烛化意更稠
板上种桃李
硕果满神州
无题
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谁知鬓上雪
日月渐入无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更种花。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师蚕
教子教女,
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
甘乳一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桃李满天下。(出去不祥)
4.有关教育的诗句大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流.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5.有关教育的诗句有哪些
1、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译文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2、勤学宋代:汪洙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译文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
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3、书院宋代:刘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译文努力学习就像农人努力耕作,是勤劳还是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就算书的种类繁多,只要努力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4、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读书宋代: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文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
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6.关于教育类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译文: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3、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 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译文: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代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7.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 而是移风易俗。体现社会本位论。
2、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4、学而时习之——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5、温故而知新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
原文为: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体现巩固性教学原则。
8.形容教育的诗句
《赞美老师》 你献上一朵花, 我献上一朵花, 让我们编织个大花环, 献给亲爱的老师妈妈。
是您给了种子, 太阳般的温暖; 是您用汗水, 把幼苗浇灌。 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闪烁着迷人的光华; 你的歌声像春天的小溪, 把欢乐带给了大家。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老 师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 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 而我们再着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 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 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9.有关于古人的教育的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
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
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
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
《左传》十句名言,鉴古知今,蕴藏处世的智慧!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所写,同《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一、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爱护子女,就要拿道义和正直教化他,不要让他染上邪恶。
二、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左传·文公六年》
备豫:预备、防备。不虞:预料之外。防备发生意外的事,这是古人留下的好遗教。
三、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偷取别人的财物,尚且称其人为盗贼,更何况是那些贪图上天功劳,自认为是自己力量的人呢?
四、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勤俭是有德行之人共同举杯的品质,而奢侈是万恶之中的大恶。勤俭是每个人都应举杯的高尚品质。
车轴和车辅之间相互依靠,脸颊和牙床互相依存,悄铅如果嘴唇消失了,牙齿便会感觉到寒冷。国家如此,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也是如此。
六、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言语是身体的纹饰,身体将要隐藏起来,哪基消里还用的着语言呢?如果想要言语,这样便是求显露了。
七、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皮都已经不存在,毛发有将会安附在什么地方呢?这句话与成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词义相同。
八、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筚路:柴车。穿着破烂的衣衫,驾着柴车去山林中创业。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九、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搏运知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
君子说的话,诚实而有依据,所以不会招来怨恨。小人说的话,虚伪又无根据,所以会遭致埋怨。
十、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左传·文公十八年》
食:养育。礼仪是用来观德行的。德行是用来处理事情的,事情是用来衡量功劳的,功劳是为了养育万民的。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出处:《左传·哀公十七年》 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武伯问于高柴曰:「诸侯族竖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卫石魋。」武伯曰:「然则彘也。」
用此典故的古诗词
赠课兆蚂大会诸公
宋代:陈造
书社他年事,寻盟未厌烦。
须吾执牛耳,助子跃龙门。
凌厉先诸彦,从容即万言。
隽功科举外,暇日要物手深论。
憩红诗课戏题一待于后
清代:曾国藩
铅山不作桐城逝,海内骚坛委寒灰。
龙蛰虎潜断吟啸,坐令蚯蚓鸣惊雷。
慈红先生颇好事,欲拓诗国疆土恢。
号召英豪执牛耳,大搜燕冀选龙媒。
走章驰檄遍都市,纷纷吟札如云来。
较量锱铢判殿最,岂有鱼目换珠胎!倾身爱才剧如命,酬字金帛布成堆。
达官贵人不好士,先生此举真豪哉!嗟余楚狂百无用,长安十载餐黄埃。
作确无钱柱自苦,乞米有帖长空回。
臣朔饥死殊儒饱,古来颠倒何足哀!偶然涂抹为新句,画眉深浅乖时裁。
鬟髻飘零有谁惜?锥刀角逐吁可略。
豚蹄果逐髯车祝,一笑取醉三百杯。
《左传》引用《诗经》诗句:
1.桓公六年——诗云:“自求多福”
2.桓公一二年——诗云:“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3.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
4.庄公二二年——诗云:“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5.闵公元年——诗云:“岂不怀恨,畏此简书。”
6.闵公二年——…许穆夫人赋载驰。……郑人恶高克,是帅师次于河上,欠而不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
7.僖公五年——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
8.僖公九年——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文王之谓也,又曰:“不僭不贼,鲜,鲜不为则。”
9.僖公一二年——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10.僖公一九年——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11.僖公二〇年——诗曰:“岂不夙夜,谓多行露。”
12.僖公二二年——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曰:“敬之散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
13.僖公二三年——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
14.僖公二四年——作诗曰:“长棣之华,鄂不骅骅,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 于墙,外御其侮。”……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诗曰:“自诒伊戚”
15.僖公三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16.文公二年——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又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者姿…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诗曰:“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17.文公三年——诗曰:“予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夙夜匪懈,以事一夫。”孟明有焉!“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公赋嘉乐。
18.文公四年——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敬主之谓也。”……君子曰:“诗云:‘惟彼二国,其政不获,惟此四国,爰究爰度。’其秦穆之谓矣?”……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
19.文公六年——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诗曰:“人之云云,邦国殄瘁。”
20.文公一〇年——诗曰:“刚亦不吐,柔亦不首搏绝茹。毋纵诡随,以谨罔极。”
21.文公一三年——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于此!”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公达拜。
22.文公一五年——诗曰:“故不相畏,不畏二天。”……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23.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24.宣公九年——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25.宣公十一年——诗曰:“文王既勤止!”
26.宣公一二年——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戟干戈,载橐弓失!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诗云:“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27.宣公一五年——故诗曰:“陈锡载周。”
28.宣公一六年——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9.宣公一七年——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30.成公二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31.成公四年——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
32.成公七年——诗曰:“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33.成公八年——诗曰:“女也不爽,士二其行,士也妄极,二三其德。”……诗曰:“尤之未远,是用大简。”
34.成公九年——公享之,赋韩奕之五章,……又赋绿衣之卒章而入。
35.成公一二年——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36.成公一四年——故诗曰:“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友匪傲,万福来求。”
37.成公一六年——故诗曰:银薯“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38.襄公二年——诗曰:“其惟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诗曰:“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39.襄公三年——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40.襄公四年——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民,使臣弗敢与闻。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臣不敢及。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重拜。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必咨于周。’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礼为度,咨身为诹,盗南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
41.襄公七年——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诗曰:“请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诗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42.襄公八年——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认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43.襄公一一年——诗曰:“乐旨君子,殿天下之邦。乐旨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
44.襄公一三年——其诗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其诗曰:“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45.襄公一四年——诗曰:“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46.襄公一五年——诗曰:“嗟我怀人,知彼周行。”
47.襄公二一年——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48.襄公二二年——诗曰:“慎尔侯度,用戒不虞。”
49.襄公二三年——诗曰:“乐旨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50.襄公二五年——诗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51.襄公二六年——晋侯赋嘉乐,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子展相郑伯,赋淄衣。……国子赋辔之柔矣,子展赋将仲子兮,今后乃许归卫侯。……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商颂有之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52.襄公二七年——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子展赋草虫……伯有赋鹑之贲贲……子西赋黍苗之四章——子产赋隰桑……子大叔赋野有蔓草……印段赋蟋蟀……公孙段赋桑扈……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君子曰:“‘彼己之子,那之司直。’了喜之谓乎?‘何以恤我,我其收之?’向戌谓之乎。”
53.襄公二九年——诗云:“王事靡监,不遑启处。”……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墉、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其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诗曰:“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54.襄公三十年——诗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又曰:“淑慎尔止,无载尔伪。”
55.襄公三十一年——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诗曰:“谁能执热,逝不以濯。”……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卫诗曰:“威仪棣棣,不可迭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56.昭公元年——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晋乐王鲋曰:“小旻之卒章善矣,吾从之。”……令尹享赵孟,赋大明之首章,赵孟赋小宛之二章。……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赵孟赋瓠叶,子皮遂戒穆叔。……穆叔赋雀巢,赵孟曰:“武不堪也!”又赋采蘩曰:“小国为蘩,大国省穑而用之,其何实非命。”子皮赋野有死麇之卒章,赵孟赋常棣,且曰:“吾兄弟比以安,樠也可使无吠。”……诗曰:“无竞维人。”……诗曰:“不悔鳏寡,不畏强御。”
57.昭公二年——季武子赋绵之卒章,韩子赋角弓,季武子拜曰:“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有望矣。”武子赋节之卒章。……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58.昭公三年——诗曰:“君子如社,乱庶遄己。”
59.昭公四年——诗曰:“诗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60.昭公五年——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61.昭公六年——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曰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曰:“宋子维诚,毋俾城坏,毋独斯畏。”……诗曰: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62.昭公七年——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公曰:“诗所谓:‘彼曰而食,于何不减’者,何也。”……诗曰:“ 在原,兄弟急难。”又曰:“死桑之威,兄弟孔怀。”……诗曰:“君子是则是效。”……诗曰:“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
63.昭公八年——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 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64.昭公一〇年——诗云:“陈锡哉周。”……诗曰:“德音孔昭,视民不佻。”……诗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65.昭公一六年——诗曰:“宗周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如我肆。”……夏,四月,夏四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子 赋《野有蔓草》。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子产赋《郑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叔赋《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其能终乎?”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萚兮》。宣子喜曰:“郑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宣子皆献马焉,而赋《我将》。
66.昭公一七年——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
67.昭共二十年——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瑕无言,时靡有争。”……故诗曰:“德音不瑕。”……《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従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68.昭公二一年——诗曰:“不解于位,民之修塈。”
69.昭公二三年——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70.昭公二四年——诗曰:“瓶之罄矣,唯 之耻。”……诗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71.昭公二五年——宋公享昭子赋新宫,昭子赋车辖。……诗曰:“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72.昭公二六年——诗曰:“唯此文王,小心翼翼,昭示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才国。”……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敌,民卒流之。”……诗曰:“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76.昭公二八年——诗曰:“民之多辟,无自立辟。”……诗曰:“唯此文王,弟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国,克顺可比,彼此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77.昭公三二年——诗曰:“敬天之怒,不敢对豫;敬天之渝,不敢驰驱。”……故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78.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79.定公九年——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施何以告之,取其忠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敝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 。”
80.定公一〇年——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涉佗亦遄矣哉!”
81.哀公二年——诗曰:“爰始爰谋,爰弃我龟。”
82.哀公五年——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不守其位而能久者鲜矣。商颂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
83.哀公二六年——诗曰:“无竞维人,四方其顺之。”
《左传》的全称是《左氏春秋》。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此腊旁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评价: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森橡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贺循将其评价为“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与《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作品。
具局型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提取码: fyhp
《左传》不是古诗,实质上是握庆一部独立姿衡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迹皮做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