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有哪些诗 惠崇的古诗有哪些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惠崇有哪些诗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惠崇的古诗有哪些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宋惠崇作品有哪些

惠崇(965- 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僧人,擅诗、画。现有诗作《北宋九僧诗》、画作《沙汀烟树图》、《秋浦双鸳图》《溪山春晓图》等传世。

惠崇春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赏析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惠崇的诗作

北宋初年,有僧侣9人、以诗著名,他们是:建阳惠崇、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其中惠崇尤多佳句,为九僧之首。

九僧专精五律,多写生活琐事与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锻炼推敲,力求精工莹洁。其佳句多在颈联,如宇昭的“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希昼的“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即见称于欧阳修。

《九僧诗集》,欧阳修时已不传。神宗元丰初,司马光复得之。有毛氏汲古阁本、丁福保医学书局本《北宋九僧诗》,后者即据前者影印。

九僧中,惠崇最杰出。他有《摘句图》一百联,为人传诵。他的《访杨云卿淮上别墅》,可为五律代表。他的五言诗作,佳句颇多,撷取数例如下 。

“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咏池露》)据李颀《古今诗话》,宰相寇准请惠崇到自家花园赛诗,抓阉分题。惠崇拈得“池上鹭月”的题目,于是绕行池径,默默地苦心思索,忽然用两指指向天空,微笑地说:“已得之,已得之,此诗功在明字,凡五押之不倒,今得之。”用“照水”来喻“明”,由“明”而反衬“照水”之远,明中见远;“栖烟”蕴含着“远”,却是透明的。他把光与色有机的调和在了一起,给人以清新脱俗的美感。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河,指淮河。烧痕,烧荒后所留的痕迹。意思是说,远观淮河,看到河水冲过山冈滚滚而来,讲冈势一断为二;观望四野,看到曾被野火焚烧过得草地上,春风在吹拂着,青草又拱满地皮。虽取自司空曙、刘长卿的诗句合成而来,但雄浑工致,自然大气,气势磅礴

“河冰坚度马,塞雪密藏雕。”(《塞上》)河已被坚冰冻覆,军马在风雪中过河;雪厚而密的积压在要塞上,那里有眼光锐利地雕在隐藏。一种大战前的造势由这两句诗铺展开来,给人一种淤积的凝重。

“繁霜衣上积,残月马前低。”(《早行》)这是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没有身临其境,是很难捕捉到这种场景的。这是一个很早很早就出发赶路的人,繁霜厚厚的积存在了衣服上,那个正在下落的残月,已经坠落到马的前面。“残月马前低”,这个意象,没有持久的冬天早起赶路的经验,是很难观察到的。

“禽寒时动竹,露重忽翻荷。”(《杨秘监池上》)这一联很是精妙!如果你在冬天观察野宿的飞鸟,你就会看到这种现象,天非常冷,没有风,所谓干冷干冷,你驻足在一片竹林里,你谁会听到栖息在竹子上的鸟儿在卷动翅翼、活动腿脚,而露珠在荷叶上因自身的重量,而滑落,进而使荷叶翻动起来,这种现象,我们也是经常能够观察到的。他把这些意象凝聚在十个字里,非常的传神,非常的精炼。

还有许多,都很精警,录在下面供欣赏。

“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送远上人西游》)

“鸟归杉堕雪,僧去石沉云。”(《宿东林寺》)

“露下牛羊静,河明桑柘空。”(《田家秋夕》)

“秋近草虫乱,夜遥霜月低。”(《秋夕怀长公》)

“寒禽栖古柳,破月入微云。”(《秋夕怀汪白诗》)

“扇声犹泛暑,井气忽生秋。”(《晚夏》)

“落潮鸣下岸,飞雨暗中锋。”(《瓜州亭子》)

“马渡冰河阔,雕盘喷日高。”(《维邢道中》)

“惊蝉移古柳,斗雀堕寒庭。”(《国清寺秋居》)

“井含春气碧,楼转夕阴清。”(《宫中词》)

“河来天上阔,云度月边轻。”(《七夕》)

“云阴移汉塞,石色入秦天。”(《太一山》)

关于惠崇有哪些诗和惠崇的古诗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