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的凉州是哪里 凉州词中的凉州在哪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凉州词的凉州是哪里,以及凉州词中的凉州在哪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诗词中常出现的“凉州”是哪?为何现在没有城市叫“凉州”?

《凉州词》我们一定是都听过学过,但是呢,我们没有人知道凉州这地方到底在哪里。其实凉州在我们古代,并不是指一个城市或者是都城,而是指一个区域,一片地区,这就有点像,古时候的荆州和扬州一样,当时的荆州和扬州是指一整片的区域是,它是包含了如今的荆州市和扬州市和周围的一些地区,而现在的城市是没有凉州这个城市,但是却有一个凉州区位于甘肃武威市,但是这个凉州区和古时候的凉州虽然同名,但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凉州这个地方名最早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那时候天下被分为十三个州,每个周都有一位刺史。而在当时的甘肃地区因为存在一个的凉州刺史部,,所以就开始有了凉州这个地名,其实凉州从字面的意思上就会知道这个地方的特点。

首先从名字上说,它给人一种很荒凉的感觉,所以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在当时的边塞地区,是汉族和塞外民族的交界地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北边疆地区,因为地处偏远,气候常年处于低温,所以才叫做凉州。

但是凉州这个地名在汉献帝的时期,其实就消失了,因为当时政策的原因还有一些地区归属的原因,凉州并入了雍州,所以扬州就在古代的时候就除名了,只剩下一个雍州。但是到了魏文帝的时候,又将雍州进行了拆分,凉州分了出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后来经过朝代的更替,凉州这个名字变换了几次,直到国民政府宣布废除州府制度之后面凉州这名字就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再后面凉州这个地方也渐渐的变成了武威这个级行政区,一直延续到现在。

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凉州,古地名,即甘肃省西北部的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史有“ 四凉古都,河西都会” 之美称,素有“银武威”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

古代的凉州在什么地方?为何边塞诗中频频出现?

"凉州",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凉州大曲》和《凉州词》点缀了这片西北之地的苍凉。

历史的长河也冲刷掉盖于其上的黄沙,磨亮了它的悲壮。这种苍凉与悲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今天的“凉州”只是甘肃省武威市下辖的一个区,而在古代,凉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西北地区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西汉元朔三年(前126),汉武帝将西北一片气候寒凉的土地从"雍州"改名为"凉州"。这个"凉州",也就是《凉州府志备考》的"主人公"。其下管辖地,包括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安定郡、北地郡、张掖郡、张掖属国和居延属国。

东汉建立后,刘秀最初在这里重新设立"雍州",治所在武威姑臧。但不久后他又撤销雍州,设立凉州牧。一开始凉州的治所还是在姑臧,但后来又被改到了天水冀县。

两汉时期,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处在河西走廊核心的凉州,自然也成了丝绸之路的咽喉。从丝路流向中原的药材、香料、金银铜贵金属、石蜜、葡萄酒等,从中原流向中亚乃至欧洲的丝绸、瓷器等,都把凉州作为物流中转站。

在世界贸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一个地区借由物流能发展到何种地步,新加坡就是一个典例。所以我们也不难想象,当时的凉州是多么的人声鼎沸,夜晚的大漠会因为凉州变得多明亮。

不过在凉州的热闹之下,始终藏着民族与时代的危机。在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整个河西地区基本都在凉州的控制之下。所以在这个时段里凉州一直都是羌族的主要活动地区。在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后,凉州一带涌现了一大批参与镇压起义军英雄豪杰。后来起义是平定了,但参与镇压起义的势力却高涨,羌人便是其中一支。

势力的壮大让原本就和汉族矛盾重重的羌人"接过了"黄巾军的叛乱之"职",开始更大规模和更频繁地挑起动乱。故而河西一带的其他民族,也越来越依附强大的羌人。这为河西在三国时期成为多家争抢之地埋下了伏笔。

且在羌人壮大的同时,一些汉人也趁乱在凉州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的大军阀。韩遂、董卓便是这样的例子。

而在进入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家对立的时期,作为沟通中亚和西域的通道与关中的屏障,凉州又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南边的蜀汉想北上,东边的曹魏想西进,河西的羌人想自立。建安十九年 (214),"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虽然以朝廷的名义控制着凉州,但这种控制脆弱得连曹操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所以他在凉州苦下功夫,进行了多方面的政策改进。

南边的蜀汉对曹操在凉州的势力也看得很清楚。诸葛亮在刘备请他出山时就开始强调西北羌人的势力。刘备也将凉州视作一统天下的一个关键点,曾直言:"须得凉州, 当以荆州相与"。所以他们努力拉拢河西的羌人,意图联手"兴复汉室"。有趣的是,蜀汉虽然并未掌控凉州,却任命过魏延、姜维至少两位凉州刺史,尽管他们都没能上任。

建安二十二年 (217),曹操将汉中的割据势力张鲁收到麾下,准备借此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凉州的势力。

也正是因为曹操即将加强对凉州的控制,刘备才出兵汉中,被托孤的诸葛亮才继续北伐,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才坚持北上。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转站,在进入东汉末年的乱世之前,凉州人民通过修筑大量水利工程让干燥少雨的凉州也成为了一座安居乐业的乐园。

但在羌人一次次的叛乱之中,"边民死者不可胜数,并、凉两州遂至虚耗"。更可惜的是,东汉朝廷的应对政策是把凉州、并州一带的百姓强行往关内迁。人们原本种下的庄稼被匆匆收割,好不容易建起的房屋也被拆除。

而其他的青年男女,男性入伍,女性也忙于军备物资的转运,农业陷入更大的危机。

在战争投入越来越大,凉州物价越来越高,有效劳动力越来越匮乏的时候,东汉朝廷甚至还有过放弃凉州的念头。要不是虞诩、李脩等人率领群臣坚决抵制,凉州,乃至西域,很可能就此脱离中原王朝的版图。而后三国动乱,凉州分裂。

三国之后,西晋末期,凉州又被刺史张轨占领,成了割据政权前凉的核心地带。

河西之地,于东汉末年的疆域而言不算很大,却是时人一颗不可割舍的明珠。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