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出自哪里 允矣古词意思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出自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允矣古词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诗经·小雅·车攻》:宣王驾车去夏猎,诸侯齐聚逞英姿

这首诗写的是周宣王会同诸侯举行田猎的场面。

第一节,“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我的狩猎车已经修好,我的马儿也已备好。驷马雄壮,直奔东方而去。

第二节,“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我的狩猎车已经备好,驷马都很强壮。东边的圃地有草场,驾车过去去打猎。

第三节,“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天子在夏天狩猎,点选步卒之际人生嘈杂。车上插好龟蛇旗和旄尾旗,在敖地搏杀野兽。

第四节,“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驾着四匹雄马,驷马步态和谐。(诸侯们穿着)红蔽膝金马靴,络绎不绝地赶来朝会。

第五节,“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射箭的)扳指护臂已戴好,弓箭都已经调试。射手们集合到位,等着帮我抬射杀的猎物。

第六节,“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四匹黄骠马并驾,两侧的骖马直行不偏。驾驭有法不失节奏,诸侯竞射不虚发。

第七节,“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马儿萧萧鸣,旆旌猎猎动。步卒驭手静悄悄列队,君王后厨能不充盈。

第八节,“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天子结束狩猎回城,只听见车马却嘈杂没有人语声。真是贤明的君主,必定成就伟业!

攻,修缮、修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攻”字,取的就是此意。同,齐,选配力量相当的健壮马匹来驾车。庞庞,马高大强壮的样子。

言,句中语气词。徂(cú),往。东,东都洛阳。田车,狩猎车。孔,甚。阜(fù),高大肥硕的样子。

甫,通“圃”,地名,在今河南中牟西,当时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洛阳周边还没有开发。行狩(shòu),行狩猎之事。

之子,那人,指天子。苗,毛传:“夏猎曰苗。”选,通“算”,清点。嚣(áo)嚣,声音嘈杂。

旐(zhào),绘有龟蛇图案的旗。旄,饰牦牛尾的旗。敖,山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奕奕,马从容而迅捷的样子。赤芾(fú),红色蔽膝。金舄(xì),用铜装饰的双层底的鞋。这些都是诸侯大臣的服饰。

会同,会合诸侯,是诸侯朝见天子的专称,这里指诸侯参加周天子的夏日狩猎活动。有绎,绎绎,连续不断而有次序的样子。

决,用象牙和兽骨制成的扳指,射箭拉弦所用。拾,皮制的护臂,射箭时绑在左臂上。

佽(cì),“齐”之假借字,齐备之意。决、拾,射者所用工具,决以钩弦,拾以护臂,即扳指护臂衣,用手指相比次调弓矢。

调(tiáo),调和、相称。同,合耦,指比赛射箭的人找到对手。举,取。柴(zī),即“紫”,或作“胔”,堆积的动物尸体,这里指打猎收获的猎物。

四黄,四匹黄色的马。两骖(cān),四匹马驾车时两边的马叫骖。猗(yǐ),通“倚”,偏差。驰,驰驱之法。舍矢,放箭。如,而。破,射中。

萧萧,马长鸣声。悠悠,旌旗轻轻飘动的样子。徒御,徒步拉车的士卒。不,语助词。无义,下句同。惊,“警”之假借字,机警。

大庖(páo),天子的厨房。于,往。征,行,此处指田猎归来。允,确实。君子,指天子。展,诚然,的确。大成,成大功。

全诗八节,描写了周宣王夏日狩猎的全过程。第一节开篇,写车马盛装以待,周王准备前往东方狩猎;第二、三章点明狩猎地点是圃田和敖山;第四章专写诸侯来会,各个服饰华美,显示了宣王中兴、平定外患之后的强盛。第五、六两章描述射猎的场面,诸侯及随从士卒驾车不失法度,射箭百发百中,暗示周朝军队战斗力强。第七章写田猎结束,收获颇丰,气氛由紧张而缓和。第八章写射猎结束整队收兵,称颂军纪严明。

本诗的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叙事简略,但是却不乏细节,雄壮的气势,令人惊叹。

诗经专题第179篇,总第179篇。

《礼记.缁衣》诗解6言信行诚

《 礼记. 缁衣》 诗解6言信行诚

题文诗:

茍有 其 车 , 必见其轼 ; 茍有 其 衣 , 必见其敝 ;

人茍或言 , 必闻其声 ;人 茍或行 , 必见其成 .

是刈是濩 , 为絺为綌 , 服之无 斁 ,不厌不虚.

从言而行 , 言不可饰 ; 从 行 而言 , 行不 虚 饰 .

君子寡言 , 行以成信 , 言不可行 , 君子弗言 :

行不可言 , 君子弗行 . 君子真诚 , 谨言慎行 ,

言 必 有物 ,言诚 行实, 不大其美 ,不 小其恶 .

愼尔出话 , 敬尔威仪 , 自圭之玷 , 尚可磨也 ;

斯言之玷 , 不可为也 . 无言不雠 , 无德不报 .

允 信 君子 , 展也大成 . 上帝 真情, 割制其义 ,

文王 诚 德 , 大命厥躬 . 先民是程 , 大 道为常 .

温温恭人 , 惴惴小心 . 战战兢兢 , 如履薄冰 .

罔爵恶德 , 民立正事 . 黩予祭祀 , 时谓弗 敬 .

事烦则乱 , 事神则难 .至恒至常,至常至德,

至德至正,至正至真,至真至道,至道至情,

真情常在真德恒常; 不恒其德 , 或承之羞 ;

人而无恒 ,无恒不正,不正情虚,至德不致.

  全文:

子曰:「茍有车,必见其轼;茍有衣,必见其敝;人茍或言之,必闻其声;茍或行之,必见其成。《葛覃》曰:『服之无射。』」子曰:「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诗》云:『自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小雅曰:『允也君子,展也大成。』《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 

  分段释解:

子曰:「茍有车,必见其轼;茍有衣,必见其敝;人茍或言之,必闻其声;茍或行之,必见其成。《葛覃》曰:『服之无射。』」

  郑玄注: 子曰:“苟有车,必见其轼;苟有衣,必见其敝。人苟或言之,必闻其声;苟或行之,必见其成。言凡人举事,必有后验也。“见其轼”,谓载也。敝,败衣也。衣或在内,新时不见。 ○ 轼音式。敝,郑婢世反,败也,庾必世反,隐蔽也。人苟或言之,一本无“人”字。不见如字,又贤遍反。《葛覃》曰:‘服之无射。’”射,厌也。言己原采葛以为君子之衣,令君子服之无厌, 言不虚也 。 ○ 覃,徒南反。射音亦,注同。厌,於艳反,后皆同。令,力呈反。 [疏]“子曰”至“无射”。 ○ 正义曰:此明人言行必慎其所终也;将欲明之,故先以二事为譬喻也。 ○ “苟有其车,必见其轼”者,言人苟称家有车,必见其车有载於物,不可虚也。言有车无不载也。 ○ “苟有其衣,必见其敝”者,言人苟称家有衣,必见其所著之衣,有终敝破也,不虚称有衣而无敝也。 ○ “人苟或言之,必闻其声”者,既称有言,必闻其声,不可有言而无声也。 ○ “苟或行之,必见其成”者,人苟称有行此事,必须见其成验,不可虚称有行而无成验也。 ○ “《葛覃》曰:服之无射”者,此《周南·葛覃》之篇,美后妃之德也。《诗》之本意,言后妃习絺绤之事,而无厌倦之心。此则断章云,采葛为君子之衣,君子得而服之无厌倦也。言君子实得其服而不虚也,引之者 ,证人之所行终须有效 也。 ○ 注“衣或在内,新时不见”。 ○ 正义曰:以经云“苟有其车必见其载,苟有其衣当言“必见其著”,今乃云“必见其敝”,以求初新著时,或在内里,人不见也。其敝破弃,时乃始见,故云“必见其敝”。

     子曰:「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诗》云:『自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小雅曰:『允也君子,展也大成。』《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

郑玄注: 子曰:“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从,犹随也。 ○ 行从,下孟反,下“则行”,下注“以行”同。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以行为验,虚言无益於善也。寡,当为“顾”,声之误也。 ○ 寡音顾,出注。《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玷,缺也。言圭之缺,尚可磨而平之,言之缺无如之何。 ○ 玷,丁箪反,又丁念反,下及注同。摩,莫何反。《小雅》曰:‘允也君子,展也大成。’允,信也。展,诚也。《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奭,召公名也,作《尚书》篇名也。古文“周田观文王之德”为“割申劝宁王之德”,今博士读为“厥乱劝宁王之德”。三者皆异,古文似近之。割之言“盖”也,言文王有诚信之德,天盖申劝之,集大命於其身,谓命之使王天下也。 ○ 奭音释。周田观文,依注读为“割申劝宁”。召,尚照反,亦本作卲。近,附近之近。王,于况反。 [疏]“子曰”至“厥躬”。 ○ 正义曰:此一节明重言行之事。 ○ “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者,从,随也。谓言在於先,而后随以行之,言当须实, 不可虚饰 也。 ○ “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者,谓行在於前,言随於后,论说於行,则 行当须先实,不可虚饰 也。 ○ “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者,以其言行相副之,故君子当顾言而行,以成其信也。 ○ “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者,必须以行为验,不用虚辞。为此之故,则人不得虚增大其美事,而减小其恶事。由美恶大小皆验於行也。 ○ “《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此《大雅·抑》之篇,刺厉王之诗也。白圭之玉玷缺,尚可磨而平之。此言语玷缺,不可为而改之,是“无如之何”也。 ○ “《小雅》曰:允也君子,展也大成”者,此《诗·小雅·车攻》之篇,美宣王之诗也。 允,信也,言信实矣 。君子,谓宣王。 展,诚也;诚,实矣。而“大成”,大平也。 引之者,证言信为本。 ○ “《君奭》曰:昔在上帝”者,此周公告君奭之辞也。上帝,天也。言往昔之时,在上天也。 ○ “周田观文王之德”,周,当为“割”;田,当为“申”;观,当为“劝”。言文王有诚信之德,故上天盖 申重奖劝文王之德 。 ○ “其集大命于厥躬”者 ,以文王诚信,故天命之。引之者,证言当诚信也。 ○ 注“奭召”至“下也”。 ○ 正义曰:案《周书序》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君奭》经云:公曰“君奭”。是“奭”为召公名也。谓周公既致政,仍留为大师。召公谓其贪於宠禄,故不说也。 周公以善告之,名篇为《君奭》 ,故云《尚书》篇名也。云“古文周田观文王之德,为割申劝宁王之德”者,以伏生所传,欧阳、夏侯所注者为《今文尚书》,以卫、贾、马所注者,元从壁中所出之古文,即郑注《尚书》是也。此“周”字, 古文为“割”;此“田”字,古文作“申”;此“观”字,古文为“劝”: 皆字体相涉,今古错乱。此文《尚书》为“宁王”,亦义相涉也。云“今博士读为厥乱,劝宁王之德”者,谓《今文尚书》读此“周田观文王之德”为“厥乱劝宁王之德”也。云“三者皆异,古文似近之”者,三者,谓此《礼记》及《古文尚书》,并今博士读者,三者其文各异,而古文“周田”为“割申”,其字近於义理,故云“古文似近之”。云“割之言盖也”,割、盖声相近,故“割”读为“盖”,谓 天盖申劝之 。孔《尚书》犹为“割”,谓 割制其义 ,与此不同。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 

郑玄注: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於人乎? 恒,常 也。“不可为卜筮”,言卦兆不能见其情,定其吉凶也。 ○ 与音馀。《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犹,道也。言亵而用之,龟厌之,不告以吉凶之道也。《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恶德,无恒之德。纯,犹皆也。言君祭祀,赐诸臣爵,毋与恶德之人也。民将立以为正,言放效之疾。事皆如是,而以祭祀,是不敬鬼神也。恶德之人使事烦,“事烦则乱”,使事鬼神又难以得福也。“纯”,或为“烦”。 ○ 兑音悦。毋音无。放,方往反。效,户教反。《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差,犹辱也。侦,问也。 问正为侦 。妇人,从人者也,以问正为常德则吉。男子当专行干事,而以问正为常德,是亦无恒之人也。 ○ 侦音贞,《周易》作“贞”。干,古半反。

[疏]“子曰”至“子凶”。 ○ 正义曰:此一节明为人臣之法,当有恒也。 ○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者,南人,殷掌卜之人,有遗馀之言称云:人而性行无恒,不可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得知无恒之人,而况於凡人乎。 ○ “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者,《小雅·小旻》之篇,刺幽王之诗。言幽王性行无恒,数诬卜筮,故云我龟既厌倦於卜,不於我身告其吉凶之道也。引之者,证无恒之人不可以为卜筮也。 ○ “《兑命》曰:爵无及恶德”者,此《尚书》傅说告高宗之辞,云祭祀之末,爵人之时,无复及此恶德之人。恶德,无恒者也。 ○ “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者,纯,皆也。言若爵此恶德之人,则立之以为正事,在下必学之。若每事皆爵此恶德之人,而以祭祀,是不敬鬼神也。言无恒之人,不可祭祀也。 ○ “事烦则乱”者,言若使无恒恶德之人主掌祭祀,其事则烦,事烦则致乱也。 ○ “事神则难”者,若使恶德之人事其鬼神,则难得其福。 ○ “《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者,《恒卦》九三爻辞。言人若不恒常其德,故承之羞辱。引之者,证“ 人而无恒”,其行恶 也。 ○ “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者,此《恒卦》六五爻辞。侦,正也。言恒常其德,问正於人,妇人吉也。以妇人不自专,常须问正於人,故得吉。夫子,男子也,当须自专权干於事,若问正於人,失男子之道,故为凶。引之者,证男子之无恒德,其行恶也。 ○ 注“纯犹”至“福也”。 ○ 正义曰:“言君祭祀,赐诸臣爵,无与恶德之人也”者,此经直云“爵无及恶德”,必知因祭祀赐诸臣爵者,以下云“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故知因祭祀也。云“事皆如是,而以祭祀,是不敬鬼神也”者,言於祭祀之末,不可爵此恶德人也。 ○ 注“羞犹”至“人也”。 ○ 正义曰:此“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者,是《易·恒卦》巽下震上,九三爻辞,得正互体为乾,乾有刚健之德,体在巽。巽为进退,是“不恒其德”也。又互体为兑,兑为毁折,是将有羞辱也。云“问正为侦”者,此“恒其德侦”,《恒卦》六五爻辞,以阴爻而处尊位,是天子之女。又互体兑,兑为和说。至尊主家之女,以和悦干其家事,问正於人,故为“吉”也。应在九二,又男子之象,体在巽,巽为进退,是无所定而妇言是从,故云“夫子凶”也。

参考译文:

【经文】 子曰:“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 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诗》 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①。’《小雅》曰:‘允 也君子,展也大成②。’《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 集大命于厥躬③。’” 【今注】 ①以上四句出自《诗经·大雅·抑》。②以上二句出自《诗经·小雅·车 攻》。前一个“也”字,《毛诗》作“矣”。展:诚。③以上三句出自《尚书·君 奭》。奭(shì):召公的名。《君奭》是周公给召公的信。昔在:今本《尚书》作 “在昔”。“周田观”,郑玄认为当作“割申劝”。割:通“盖”,发语词。申:慎重。 劝:勉励。 【今译】 孔子说:“依照所说的去做,那么所说的话就无法掩饰;照着所 做的去说,那么所做的事也无法掩饰。所以君子不必多讲话,而只 是用行动来证实他的信实,这样人民就不能随意地夸大他的优点, 而掩饰他的缺点了。《诗经》说:‘白玉上面有污点,还可以琢磨干 净。但说出的话有了毛病,可就再也无法挽回了。’《小雅》说:‘信 实的君子,真诚而有大成就。’《君奭》上说:‘以前上天慎重地奖励 文王的德行,才将伟大的使命降在他身上。’” 【经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 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 《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①。’ 《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 乱,事神则难②。’《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 吉,夫子凶③。’” 【今注】 ①以上二句出自《诗经·小雅·小旻》。②以上六句与今本《尚书·说命 中》的文辞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是错乱脱缺所致,这里只能依文解说。纯而祭 祀:郑玄说别本“纯”或为“烦”。今本《尚书》作“黩于祭祀”,黩就是烦,“而”、 “于”古通用,所以“纯”当依别本作“烦”。③以上五句出自《易经·恒卦》,前 二句九三爻辞,后三句六五爻辞。侦:《易经》作“贞”,贞卜。妇人吉,夫子凶: 孙希旦《礼记集解》:“引《易·恒卦》九三爻辞,以明无恒之取羞;引六五爻辞, 又以明所谓恒者,当因义而制其变通,而不可如妇人之专一也。” 【今译】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三心二意,就不能替他卜 筮。’这大概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谚语吧! 这种人的吉凶连龟筮都不 知道,何况是凡人呢? 《诗经》说:‘连我的灵龟都厌烦了,再也不肯 把吉凶的道理告诉我了。’《说命》说:‘爵禄不要赏赐给德性不好的 人,如果赐爵与人,立他为卿大夫,就一定要选那些有恒心而行正 道的人。不断地祭祀求神,是最大的不恭敬;事情烦杂了,就扰乱 了典礼,事奉鬼神也就难以得福了。’《易》说:‘如果不使德性有恒, 就会受到羞辱。’又说:‘依恒常之道行事,女子贞卜,则吉,男子贞 卜,则凶。’”

周颂·载见原文_翻译及赏析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旗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先秦·佚名《周颂·载见》 周颂·载见

先秦 : 佚名

诗经祭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诸侯初次朝周王,求赐王朝新典章。蛟龙旗帜随风扬,车上和铃响叮当。马辔铜饰光灿灿,美丽饰物闪光芒。相率拜祭先王灵,孝敬祭品请神享。祈求神明赐长寿,保佑日子用安康,赐予幸福无穷量。文武兼备诸侯公,先王赐予你多福,使你事业永辉煌。

鉴赏

按周时庙制,太祖居中,左昭右穆,文王为穆,则武王为昭,故称昭考。因此,“载见辟王”的辟王便是成王。“载”训始,助祭诸侯的朝见则在成王即位之时。成王是由周公辅佐即位的,只是名义或形式上的君主,实权则掌握在摄政的周公之手,诸侯助祭的隆重仪式当亦是周公一手策划安排,其用意自然是让成王牢记先王遗训,继承并光大先王遗业。周公极尽摄政之职,时时注意对成王的规劝乃至管教,《尚书》中的一篇《无逸》便是明证。诸侯“曰求厥章”,恐怕年幼的成王也无法应付,只能由周公作出权威性的答复。旧说《周礼》为周公所作,法度典章他当了然于胸。如此看来,《周颂·载见》的祭祀对象与《周颂·雝》不同,祭祀时的背景也大不一样。《诗经传说汇纂》所说“一以显耆定之大烈弥光,一以彰万国之欢心如一”的祭祀目的,便道出了成王新即位的时局特点与急务。

和《周颂·雝》所描写的“肃肃”“穆穆”的神态不同,《周颂·载见》重点在于描写助祭诸侯来朝的队伍,朱熹评之曰“赋”也。诗中“龙旗阳阳”四句,确实具有赋的铺叙特点:鲜明的旗帜飘扬, *** 连续不断响成一片,马匹也装饰得金碧辉煌,热烈隆重的气氛,浩大磅礴的气势,有声有色;八方汇集,分明是对周王室权威的臣服与敬意。周颂中的许多祭祀诗,是只求道出目的,不惜屡用套语,丝毫不考虑文学性的,而《周颂·载见》却安排了极为生动的铺叙,在一般说来枯燥乏味的颂诗中令人刮目相看。这也足以说明,在有助于实现政治目的的情况下,统治者不仅不排斥,而且会充分调动积极的文学手段。

创作背景 《周颂·载见》是一首祭祀乐歌,产生于周成王时期,其祭祀对象是周武王,是周成王初即位,率领前来朝见的诸侯拜谒武王庙祭祀求福的诗。《毛诗序》谓“始见乎武王之庙也”,朱熹《诗集传》亦云“昭考,武王也”,后世诸家于此无异辞。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镟言归,复我邦族。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镟言归,复我诸兄。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镟言归,复我诸父。——先秦·佚名《小雅·黄鸟》

小雅·黄鸟

先秦 : 佚名

诗经 , 写鸟抒情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先秦·佚名《车攻》

车攻

先秦 : 佚名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

诗经狩猎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先秦·佚名《诗经·国风·郑风》

诗经·国风·郑风

先秦 : 佚名

诗经 , 写雨 , 怀人民谣

佚名《车攻》原文及翻译赏析

车攻原文: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车攻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的狩猎车早已整治坚利,供我驱驰的马儿早已备齐。看那四匹雄马有多健壮啊,驾起车竟直奔往东部郡地。我的狩猎车早已准备完善,看那四匹雄马有多么强健。东都洛邑有很大一块圃田,驾起车奔往那里打猎射雁。天子在夏季安排狩猎活动,点数步卒随从一派喧哗声。车上遍插龟蛇旗和旄尾旗,驾起车去敖那里打猎兜风。驾驭四匹雄壮宝马来狩猎,这四匹马儿跑起来多和谐。诸侯们穿着红蔽膝金马靴,从四方赶来会朝络绎不绝。射箭的板指护臂早已戴上,强弓和羽箭也已调适停当,射手随从们都已 *** 到位,就等著帮我把猎物来抬摃。只见四匹黄骠马齐驱并驾,辕两侧的骖马照直往前拉;驭手驱车进退转旋皆有法,天子诸侯显身手箭不虚发。猎罢得宽余马儿萧萧长鸣,旌旗猎猎随晚风轻轻飘动。步卒驭手们静悄悄地列队,君王后厨并不于是否充盈。大队人马井然有序转回程,只闻车马行进不闻人语声。君王是多么仁义可信赖啊,一定会成就伟业天下治平!

注释 1.攻:修缮。2.同:齐,指选择调配足力相当的健马驾车。3.庞庞:马高大强壮貌。4.言:句中语气词。徂(cu):往。东:东都洛阳。5.田车:猎车。6.孔:甚。阜(fu):高大肥硕有气势。7.甫:通「圃」,地名,在今河南中牟西。8.行狩(shou):行狩猎之事。9.之子:那人,指天子。苗:毛传:「夏猎曰苗。」10.选:通「算」,清点。嚣(ao)嚣:声音嘈杂。11.旐(zhao):绘有龟蛇图案的旗。旄:饰犛牛尾的旗。12.敖:山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13.奕奕:马从容而迅捷貌。14.赤芾(fu):红色蔽膝。金舄(xi):用铜装饰的鞋。舄,双层底的鞋。15.会同:会合诸侯,是诸侯朝见天子的专称,此处指诸侯参加天子的狩猎活动。有绎:绎绎,连续不断而有次序的样子。16.决:用象牙和兽骨制成的扳指,射箭拉弦所用。拾:皮制的护臂,射箭时缚在左臂上。佽(ci):「齐」之假借字,齐备之意。决、拾:射者所用工具。决以钩弦,拾以护臂。即扳指护臂衣。佽(音次):用手指相比次调弓矢。《传》:决:钩弦也。拾:遂也。17.调(tiao):调和,相称。18.同:合耦,指比赛射箭的人找到对手。19.举:取。柴(zī):即「紫」,或作「胔」,堆积的动物尸体。20.四黄:四匹黄色的马。21.两骖(cān):四匹马驾车时两边的马叫骖。猗(yǐ):通「倚」,偏差。22.驰:驰驱之法。23.舍矢:放箭。如:而。破:射中。24.萧萧:马长鸣声。25.悠悠:旌旗轻轻飘动貌。26.徒御:徒步拉车的士卒。不:语助词。无义,下句同。惊:「警」之假借字,机警。27.大庖(pao):天子的厨房。28.于:往。征:行,此处指田猎归来。29.允:确实。君子:指天子。30.展:诚然,的确。大成:成大功。

车攻鉴赏

这是一首记述天子会同诸侯田猎故事的诗篇。《诗经》中涉及田猎的诗篇有许多,而描写场面之宏大,当首推此诗。全诗八章,艺术地再现了举行田猎会同诸侯的整个过程。

第一章是全诗的总冒,写车马盛备,将往东方狩猎。战马精良,猎车牢固,队伍强壮,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与自信。第二、三章点明狩猎地点是圃田和敖山。在那里人欢马叫旌旗蔽日,显示了周王朝的强大声威。第四章专写诸侯来会。个个车马齐整,服饰华美,显示了宣王中兴、平定外患、消除内忧后国内稳定的政治状况。第五、六两章描述射猎的场面。诸侯及随从士卒均逞强献艺,驾车不失法度,射箭百发百中。暗示周王朝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第七章写田猎结束,硕果累累,大获成功,气氛由紧张而缓和。第八章写射猎结束整队收兵,称颂军纪严明。赞语作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田猎过程依次道来,有条不紊,纹丝不乱。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射猎的场面及各种不同的景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写射猎,仅用四句十六字就绘声绘色地将大规模的场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凝炼传神;「萧萧马鸣,悠悠旌旆」,画出一幅队伍归来的景象,尤意境宏大而优美,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车攻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叙述周宣王朝会诸侯,在东都举行田猎的诗。《毛诗序》云:「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覆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造车徒焉。」《墨子·明鬼篇》说:「周宣王会诸侯而田于圃,车数万乘。」清人胡承珙还援引史实对《序》说详加证明:「成康之时,本有会诸侯于东都之事。《逸周书·王会解》首言成周之会。孔晁注云: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竹书》成王二十五年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皆其明证。宣王中兴,重举是礼,故曰复会。」(《毛诗后笺》)古代天子举行田猎活动,常有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作用,周宣王会同诸侯狩猎,当有政治军事的特殊目的。周王朝在厉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礼仪制度遭到破坏,诸侯亦心离王室。宣王继位后,志在复兴王室,一面治乱修政,一面加强军事统治。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田猎,一则和合诸侯,联络感情,二则向诸侯显示武力。 诗词作品: 车攻 诗词作者:【 先秦 】 佚名 诗词归类: 【诗经】、【狩猎】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