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贺新郎上片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和贺新郎本词用了什么典故?分别是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这首词是辛弃疾落职闲居信州铅山(今属江西)时的作品,是为瓢泉新居的“停云堂”题写的,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辛弃疾“独坐停云”,触景生情,信手拈来,随成此篇,反映了词长础拜飞之读瓣嫂抱讥人落职后的寂寞心境和对时局的深刻怨恨。
这首词是辛弃疾落职闲居信州铅山(今属江西)时的作品,是为瓢泉新居的“停云堂”题写的,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辛弃疾“独坐停云”,触景生情,信手拈来,随成此篇,反映了词人落职后的寂寞心境和对时局的深刻怨恨。
刘过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脸。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获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此词作者“自跋”云: “去年秋,余试牒四明,赋赠老娼,至今天下与禁中皆歌之。江西人来,以为邓南秀词,非也。”
上片写对昔日旧情的眷恋怀念。开头四句从相如、文君着笔,既突出了女主人过去一段难忘的恋情,又刻划了隐秘的心理。“老去”犹言老来,“怎生消遣?”意谓如何消解。暗示由于时光流逝而年老色衰的不幸遭际。“衣袂”二句,一写相恋之地;一写缠绵之情。“空有”,只有,更见温存。接着通过“料”字的假设、推测,突出两人之间感怀伤神的情态。“一枕”以下四句,转写对当前环境的感受,“一枕新凉”,独眠客舍,听到的是梧桐叶落,一片秋声;看到的是残灯冷晕,形影相吊。自吁自怜,黯然伤神,抒写到此似无以为词,但以“记初见”一缕相思之情作结,传神入妙,那良宵初度的欢聚之情仍萦怀于心,思念难已。因而,把眼前的离恨悲苦,衬托得倍加深沉。“记初见”与上“料彼此”相应。
下片写今日之惆怅愁苦心绪。换头承上接下、“不放”,犹言不教也。帘不卷,充满了独自担负孤寂的情怀,其凄苦自不待言。一到日暮,种种无赖意绪,更使人难堪,以致热泪潸潸盈脸。“人道”三句,写多情之恼,酒难消愁,只得“托意焦琴纨扇”。“焦琴”即焦尾琴; “纨扇”化用汉班婕好失宠“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的典故,如陆机《婕好怨》就有“寄情在玉阶,托意惟纨扇”之句。因此,“纨扇”常常是红颜薄命、恋人失宠的象征,其身世飘零沦落之感见于言外。结处作者以白居易《琵琶行》的情节,婉言相告,不要抒发“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否则恐怕只能增加萧瑟落寞之感。最后反跌出“云万叠,寸心远”,将情景融为一体,情思悠悠,象云山千重万叠,把抽象的情感写得真实形象,也表露了作者对这位“老娼”身世的无限同情。
词人以缠绵的抒情笔调,来描摹情态,展示内心世界,流溢着今昔之感,缱绻之情,另有一副面目。语言清畅明快,不作雕饰,而当时性情口吻,如现纸上。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