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江村事事幽体现在哪里和江村即事解释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江村
杜甫(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清江:指成都浣花溪。抱:环绕。幽:幽静安闲。棋局:棋盘。
“多病所须唯药物”:有些版本为“但有故人供䘵米”。
译文:
清清的浣花溪水绕村而流,长长的夏日,事事幽静安闲。
梁上的燕子自来自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
年老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针做成钓钩。
多病的身体现所急需的只有药了,除了这此身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赏析: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夏,作于成都草堂。
首联:“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上句写眼前之景,草堂在浣花溪畔,但只见浣花溪水清清,弯弯曲曲抱村而流,“抱”字读来倍感亲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贴切,而又形象。“长”字透出夏日时光的悠远闲适,“事事幽”与“长夏”互为因果,因“事事幽”而夏日闲,夏日闲而夏长,“幽”字为全诗之眼,后面紧接着写具体的幽。诗人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景物中。人、物合一,情景交融。
颔联:“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自去自来”突出了燕子的自由自在,“相亲相近”也表现出了水中鸥的无人打扰,人与自然就这样和谐共处。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然古人做诗最忌字重复,虽然诗中有两个“自”两个“相”字, 却并不觉得有重复拖沓之感,虽近似口语,然读来却倍觉亲切。
颈联:“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老妻”“稚子”形成鲜明对比,隐含着生命的延续。此联继续写幽,你看这是多么悠闲的时光,妻子闲来无事,在纸上画着棋局,淘气的幼子,将针弯成钩准备去钓鱼。将针弯成钩得需要多少时间啊。“画”“敲”二字,极具动感。隐藏了一段极悠长的时光。诗人含笑望着妻子、孩子,画面温馨而美好。
尾联:“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此时是穷困的,生活没有着落,且又多病,所需只有药物,再无它求。诗人经安史之乱后,终于能有一个住处,家人团聚,虽前途未卜,然内心终是释然。
此诗笔调轻松,以生活中极平常的生活场景,勾勒出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虽多病穷困,然而依然笑对生活。
参考书目:《杜甫集》杜甫著 张忠纲解读 袁行霈 主编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江村》阅读理解1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4分)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4分)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2分)
【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湾清流绕宅而过(2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出诗人的自适与惬意。(2分)
(2)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环境和人事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现出漂泊异地的窘迫,一旦供禄米发生问题,一切都谈不上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抱”字既是实写景物,即江流围绕村庄流淌,又将清江拟人化,好像特别喜欢这个村庄似的,把村庄环抱起来,表达出作者对于江村的喜爱 之情。本题可以据此回答。
(2)试题分析:“幽”即清静的意思,梁上的燕子因为江村的'幽静,没有拘束地在梁上去来;水中的白鸥在这样的环境里相亲相近,怡然自得,家中的妻子找纸画棋局,孩子敲针作钓钩,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趣味,这些趣味唯有在心情安然闲适的时候才能得到,作者看到家人安乐,自然又感到平静中的快乐。本题可据此回答。
(3)试题分析:前面六句写了一幅完美的江村幽夏图,但最后两句提到了美中不足,即没有米禄,没有生活来源。作者说,如果有人给我米禄,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作者是如此地容易满足,小小的江村就能让他找到这么多的清景乐事,但就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也并非易事,作者仍要为生活发愁,这对于才高八斗的杜甫来说,实在是太悲哀了。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江村》阅读理解2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3分)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3分)
(4)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9. (1)【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2)【参考答案】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
(3)【参考答案】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
22.“事事幽”体现在哪里?请简要作答。(2分)
23.尾联两句,有人说是幸词,有人说是苦情。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全诗作分析。(4分)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优雅、恬静,长期的动荡生活使诗人深受离乱之苦,如今重又找到安静之处,栖身之所,重又与家人团聚,怎能不让诗人为此感到欣喜和满足呢?那梁间的春燕,那水中的白鸥,那痴情的老妻,那天真无邪的稚子,都让诗人感到无限的欢乐和惬意。
这种欢乐与惬意是表面的,而骨子里正隐藏着多少悲苦之情,诗人能享受这种村居之乐,是靠亲朋老友接济的禄米。贫寒困窘诗人要靠他人的接济才能生活下去,这不能不让人伤感。
杜甫的咏怀诗多在结句忽转凄婉,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 在结句也不免吐露落落寡欢之情,读之顿生怅惆之感。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就是事事幽的体现。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