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李商隐写的诗还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李商隐的诗如下: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5.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无题》
6.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无题》
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
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暮秋独游曲江》
9.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10.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
11.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板桥晓别》
12.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曲江》
13.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离亭赋得折杨柳》
1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
15.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
拓展:
1.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无题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在李商隐用于交际的诗作中,写给令狐绹的几首(《酬别令狐补阙》《寄令狐郎中》《酬令狐郎中见寄》《寄令狐学士》《梦令狐学士》《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特别引人注意,为解释他与令狐绹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李商隐《东还》诗脍炙人口,赏读该诗,可看出李商隐所表露归去寻师学仙只是一句托辞,所谓学道不过借此疏解自己内心不平与感叹自己命运的不幸,更有面对朝政种种荒淫无道的愤慨以及对正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唐王朝的哀叹。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本文整理了李商隐最有名的几首诗,欢迎阅读。
《忆梅》
怔怔住天崖,悠悠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上年花。
《天涯》
春天在天涯,天崖日又斜。
莺啼若有泪,为湿最大花。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古 诗 有很多,先从最常知的几篇说起吧。
1.无题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隋宫
3.韩碑
4.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5.嫦娥初十榕城
6.初食笋呈座中
7.杜司勋策
8.花下醉
9.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10.贾生 [李商隐] 11.龙池 [李商隐] 12.齐宫词 [李商隐] 13.霜月 [李商隐] 14.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15.梦天 [李商隐] 16.为有 [李商隐] 17.瑶池 [李商隐] 18.夜雨寄北 [李商隐] 19.咏史 [李商隐] 20.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李商隐] 21.安定城楼 [李商隐] 22.筹笔驿 [李商隐] 23.春雨 [李商隐] 24.二月二日 [李商隐] 25.锦瑟 [李商隐] 26.哭刘蕡 [李商隐] 27.马嵬 [李商隐] 28.南朝 [李商隐] 29.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李商隐] 30.送崔珏往西川 [李商隐] 31.重有感 [李商隐] 32.昨日 [李商隐] 33.骄儿诗 [李商隐] 34.登乐游原 [李商隐] 35.听鼓 [李商隐] 36.北青萝 [李商隐] 37.蝉 [李商隐] 38.风雨 [李商隐] 39.哭刘司户蕡 [李商隐] 40.凉思 [李商隐] 41.落花 [李商隐] 42.晚晴 [李商隐
]
李商隐作品《李义山诗集》。《李义山诗集》共三卷,存诗约六百首。诗人李商隐以途中见闻,展现了甘露事变后灾难重、民不聊生的社会实况,并追溯唐王朝治乱盛衰的历史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指出祸乱的根源。
李商隐有哪些好的作品
李商隐写的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爱情诗,更是为人传诵,他的代表作有《无题》、《锦瑟》、《夜雨寄北》、《北楼》等。
李商隐作品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人物介绍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无题诗
[编辑本段]
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7]里所收诗歌的统计,基本可以确认诗人写作时即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
《无题》(八岁初照镜)
《无题》(照梁初有情)
《无题二首》(昨夜星辰;闻道阊门)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飒飒东南;含情春畹晚;何处哀筝)
《无题》(相见时难)
《无题》(紫府仙人)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重帷深下)
《无题》(近知名阿侯)
《无题》(白道萦回)
《无题》(万里风波)
另有5首在目前通行的诗集中经常被标为“无题”的(五律“幽人不倦赏”、七绝“长眉画了”、“寿阳公主”、“待得郎来”、“户外重阴”),经冯浩、纪昀等人考订,认为多半是由于版本问题而产生的原题丢失情况,并非真正的无题诗。
有些研究者(如杨柳[9])认为李商隐诗集中部分有题目的诗也应该属于无题诗一类,理由是这些诗的题目往往是从诗的首句中取前几字为题(如《昨日》、《日射》等),或者诗题与内容本身毫无联系(如《为有》、《一片》等)。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李商隐诗集中可以归入无题诗的就有近百首之多。所以此说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许多人倾向于将《锦瑟》、《碧城三首》、《玉山》等诗与无题诗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在写法和意境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隐晦的笔触表现一种微妙复杂的感情。事实上,正是这种一言难尽的情形,使得无题诗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都试图对这些诗的真正含义作出解释。然而没有一个人的注解能够非常令人信服的阐明诗中的涵义。
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总结了前人关于无题诗的笺注工作[10],从中可以看出诸家观点之大不同:“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持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至实有寄托者多,直做艳情者少,夹在不分,令人迷乱耳。”
文章
[编辑本段]
李商隐的写作,除诗歌以外的成就被论及得较少。事实上,他是晚唐时期最重要骈体文作家之一。这种文体注重文辞的对偶,并使用大量典故,广泛使用在唐代官方文件中。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培养下,成了一位骈体文的专家,为许多官员代笔起草过奏折、书信等文书。《旧唐书·文苑传》说李商隐“尤善为诔奠之辞”。由于当时章奏中使用的骈体文,要求词藻华丽,又要表述准确,因此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长写作骈体文的李商隐,养成了用典的习惯,因此被认为这是他的诗歌中喜欢用典的原因[3]。
李商隐曾将其骈体文作品编订为《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20卷共832篇。根据《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的记载,李商隐的文集,除了自编两集,还有另外一些。但前述这些文集,都没有流传下来。目前可以看到的李商隐的文章,是朱鹤龄、徐炯、冯浩、钱振伦、钱振常、张采田、岑仲勉、刘学锴、余恕诚等人,先后从《全唐文》、《文苑英华》、《唐文粹》等书中搜辑、考证而得到的。最新的汇编文集《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刘学锴、余恕诚,中华书局,2002)中收入了352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是骈体文,也有少量被称为“古文”的散体文。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对李商隐的骈体文评价很高,认为只要《樊南文集》存留,唐代的骈体文就算全部遗失也不可惜。
关于李商隐写的诗还有哪些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