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风昔出自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凤昔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风 赋
文 / 宋玉
风,起于青萍之末,觉轻渺而欣然;飘荡于八荒四野,拂万物而盘旋;升降于云际本土,志高远而固磐。春夏秋冬,无穷变幻;急旋缓舞,姿态万千。或柔情似水,含情脉脉;或雄姿勃发,气壮河山;或如泣如咽,如歌如诉;或咆哮怒号,动地惊天。
春意朦胧,寒微复暖。阴阳交泰而野苏,天地缠绵而气旋。柳丝轻摇,始发和风于端倪;枝叶吐翠,再萌温馨于绿裳。感柔弱且和煦,拂画帘之悠闲;转朱阁以逍遥,消陋室之怆然。脉脉兮暖风薰醉花千树,悠悠兮春梦随云雨丝眠。
夏悄临若,满目青山。回旋郊原与林莽,集聚三春之婵媛。疾风劲草,伴白日以低摇尘雾;岸芷汀兰,舞落霞以起伏云烟。优游于杨柳枝叶,跌宕于千里山岚。摇远山以翠碧兮,动幽草以绿烟;吹近水以涟漪兮,幻影斜以鱼欢。
秋来萧瑟,凄凉澹澹。遍拂百草于色衰,飘摇落叶以漫天。比肩凄雨,丝丝淋漓于红绡帷幕;扶摇翻卷,翩翩侵淫于长夜不眠。无情于黄叶哀戚,咆哮于旷野林泉。扰落霞以无奈兮,遮晓月以云藩;弄萧萧以满目兮,化潺潺以水寒。
冬寒料峭,狂啸攀缘。吟诵萧飒以万物悄隐,席卷飞雪以鳞甲漫天。或候寒夜,惊惶暖阁之凄凉惨淡;或荡晓窗,凌厉严冬之随伴霜寒。聚散左右兮,幻莽野之荒凉;志在萧杀兮寰宇冰封,迫使江河兮凝固容颜。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闻之亦冁辕;风荡荡兮云漫天,猛士歌之亦绵延。
风凄凄兮夜无眠,美人柔之亦冰寒。风历历兮梦无缘,佳人托之亦空烦。
宋玉,战国时楚国郊郢(钟祥)人,大约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90年)岁次辛未,卒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岁次乙卯,是著名楚辞文学家,稍晚于屈原,在文学史上历来屈宋并称。他天资聪颖,才华出众,而且长相秀美,风流倜傥,是楚国有名的美男子,自古以来有“美如宋玉,貌若潘安”之说。在政治上不得志,仅在楚顷襄王时托请友人推荐作过文学侍从之类的小官,曾向顷襄王进谏、献策,都未被采纳。
�
宋玉的从政经历主要是在郊郢兰台,春秋战国时期,郊郢兰台上宫殿辉煌,史称“兰台之宫”。兰台的得名,西晋张华《博物志》称起源于舜帝。舜帝南巡曾驻帐于郢中高台,并亲手种下兰花蕙草,于是楚人便将此台取名为兰台。据《史记·楚世家》载:“郢中立王……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以为顷襄王。”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岁次癸末,秦白起攻占楚郢都纪南城,楚顷襄王把国都迁往河南陈地。为了收复楚国失去的土地,楚顷襄王经常南巡郊郢,在兰台宫与大臣们商议兴楚大计。这时宋玉就伴楚王游览,对问于兰台之宫,产生了著名古典“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巫山神女”、“大王雄风”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日:“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浸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淋慓;清凉增欷;清清冷冷,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风没有生命,本无雄雌之分,但王宫空气清新,贫民窟空气恶浊,这乃是事实。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对风的感知不同,生动、形象、逼真地描述了“雄风”与“雌风”的截然不同,反映了帝王与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前者骄奢淫逸,后者凄惨悲凉。寓讽刺于描述之中,意在言外。
【译 文】
楚襄王在兰台宫游览,宋玉、景差随侍。
有风飒飒吹来,楚襄王便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爽快啊!这是我和平民百姓共同享有的么?”宋玉回答说:“这只是大王您一个人独自享有的风罢了,平民百姓哪里能与大王共同享有它呢?”
楚襄王说:“风是天地间的一种气流,普遍而畅流无阻地吹送而来,不分贵贱高低吹到每一个人身上。现在你单单以为是我一个人享有的风,难道有什么理由吗?”宋玉回答说:“我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枳树弯曲的枝丫上会招来鸟雀做窝,空穴之处会产生风。鸟窝和风是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出现,那么风的气势也自然会因环境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楚襄王说:“风最初从哪里开始发生呢?”宋玉回答说:“风在大地上生成,从青苹这种水草的末梢飘起。逐渐进入山溪峡谷,在大山洞的洞口怒吼。然后沿着大山弯曲处继续前进,在松柏之下狂舞乱奔。它轻快移动,撞击木石,发出乒乒乓乓的声响,其势昂扬,象恣肆飞扬的烈火,闻之如轰轰雷响,视之则回旋不定。吹翻大石,折断树木,冲击密林草丛。等到风势将衰微下来时,风力便四面散开,只能透入小洞,摇动门栓了。大风平息之后,景物鲜明,微风荡漾。”
“所以那清凉的雄风,便有时飘忽升腾,有时低回下降,它跨越高高的城墙,进入到深宫内宅。它吹拂花木,传散着郁郁的清香,它徘徊在桂树椒树之间,回旋在湍流急水之上。它拨动荷花,掠过蕙草,吹开秦衡,拂平新夷,分开初生的垂杨。它回旋冲腾,使各种花草凋落,然后又悠闲自在地在庭院中漫游,进入宫中正殿,飘进丝织的帐幔,经过深邃的内室。这才称得上大王之风呀。”
“所以那风吹到人的身上,其情状仅只是让人感到凉飕飕而微微发抖,冷得使人倒抽冷气。它那样的清凉爽快,足以治愈疾病,解除醉态,使人耳聪目明,身体康宁,行动便捷。这就是所说的大王之雄风。”
楚襄王说:“你对大王之风这件事论说得太好了!那平民百姓的风,是否可以说给我听一听呢?”
宋玉回答说:“那平民百姓的风,在闭塞不通的小巷里忽然刮起,接着扬起尘土,风沙回旋翻滚,穿过孔隙,侵入门户,刮起沙砾,吹散冷灰,搅起肮脏污浊的东西,散发腐败霉烂的臭味,然后斜刺里吹进贫寒人家,一直吹到住房中。”
“所以那风吹到人的身上,其情状只会使人心烦意乱,气闷郁抑,它驱赶来温湿的邪气,使人染上湿病;此风吹入内心,令人悲伤忧苦,生重病发高烧,吹到人的嘴唇上就生唇疮,吹到人的眼睛上就害眼病,还会使人中风抽搐,嘴巴咀嚼吮吸喊叫不得,死不了也活不成。这就是所说的平民百姓的雌风。”
青萍就是水草
1.关于风的诗句 要出处和作者
刘禹锡 【琴曲歌辞·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卢照邻 【含风蝉】 高情临爽月,急响送秋风。
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 李商隐 【风】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
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唐彦谦 【春风四首】 春风吹愁端,散漫不可收。
不如古溪水,只望乡江流。 唐彦谦 【春风四首】 新花红烁烁,旧花满山白。
昔日金张门,狼藉馀废宅。 唐彦谦 【春风四首】 回头语春风,莫向新花丛。
我见朱颜人,多金亦成翁。 唐彦谦 【春风四首】 多金不足惜,丹砂亦何益。
更种明年花,春风自相识。 罗隐 【春风】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李峤 【风】 落日生苹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杜甫 【秋风二首】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
吴樯楚柁攻乏掇何墀蛊峨坍法开牵百丈,暖向神都寒未还。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杜甫 【秋风二首】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2.求30首写风的古诗句
1、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史记·刺客列传》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宋 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高适《别董大》 22、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 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2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唐 杜甫《赠花卿》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春夜喜雨》 南北朝·江晖: 边城风雪至,客子自心悲。 唐·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岑参: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唐·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宋·晏殊: 春风不解禁扬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唐·赵嘏: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宋·程致道: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唐·杜甫: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李贺: 东风方来满眼春。 唐·李白: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明·丰坊: 东风一夜吹桃萼,桃花吹开又吹落。开时不记春有情,落时偏道风声恶 宋·杨万里: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来一味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晌.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提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之多少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3.20首完整关于“风”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8、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描写东风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描写南风的诗句: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描写东风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描写南风的诗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4.有关风的诗句 并标明作者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咏风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秋风辞》——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朔风诗》——曹植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咏风》——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秋风二首》——杜甫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吴樯楚柁牵百丈,
暖向神都寒未还。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
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大风》——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春风》——王安石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池暖水香鱼出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风咏》——吕温
微风生青苹,习习出金塘。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
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
《未央风》——王建
五更先起玉阶东,渐入千门万户中。
总向高楼吹舞曲,秋风还不及春风
《边风行》——刘禹锡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
《风》——李商隐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5.有关风的诗句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朔风诗》——曹植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颠狂红叶上阶飞。
兰有秀兮菊有芳,渐入千门万户中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咏风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欢乐极兮哀情多。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春风》——王安石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池暖水香鱼出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风咏》——吕温
微风生青苹,习习出金塘。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
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
《未央风》——王建
五更先起玉阶东。
总向高楼吹舞曲,怀佳人兮不能忘。
北风不惜江南客。
泛楼船兮济汾河,更入破窗吹客衣。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秋风辞》——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咏风》——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秋风二首》——杜甫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吴樯楚柁牵百丈,
暖向神都寒未还。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百蛮。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传戍鼓长云间。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
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大风》——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
6.带风字的古诗古诗
诗句是: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4、冬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6、春风不相识,何时入罗帏.
——李白《春思》
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
10、秋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13、秋风: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4、秋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大风起兮云飞扬.——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宋 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22、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 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2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 杜甫《赠花卿》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7.描写风的诗句
【标题】:春风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内容百】:--------------------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池暖水香鱼出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标题】:秋风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秋风吹客樯,节物叹遐方。
岁事忽云暮,吾行殊未央。
霜清汉水绿,日落楚山苍。
此去三巴路,无猿亦断肠。度
【标题】:初冬风雨骤寒作短歌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东园日淡云容薄,纶巾朝暮阑干角。
北风动地万木号,不料一寒如此恶。
岂惟半夜雨打窗,便恐明朝雪平壑。
绿酒回虽漓亦复醉,皂貂已弊犹堪著。
所嗟此身老答益穷,蹭蹬无功上麟阁。
久从渔艇寄江湖,坐看胡尘暗幽朔。
万鞭枯胔愤未平,纛下老酋何足缚。
要及今年堕指寒,夜拥雕戈度穷漠。
风起于青萍之末---出自楚国宋玉《风赋》,原句“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也就是说,彼此消长之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然也就不可能长久了。
宋玉·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安生始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花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憯惏栗,清凉增欷。清清冷冷,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浑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鬰邑,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风起于青萍之末
应该是见微知著 ,一叶落而知秋也
古句古为今用,现在一般指某种倾向。
例:近期你的谣言太多了,风起于清萍之末,还是自我反省一下为好。
顺便提一下风赋说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
楚襄王在宋玉和唐勒的陪同下游兰台。忽然一阵清风吹来,楚襄王,说:“好痛快,这么清凉的风。寡人与普天之下老百姓共有也。”宋玉说:“大王你错了,哪有共有的风呢?”宋玉告诉楚襄王,风有雄、雌之分;富贵人得到的是雄风,可以“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回穴冲陵,萧条众芳。”富贵人便可“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发明耳目,宁体便人。”而贫贱人得到的是雌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至于室庐。”这种风吹到人身上,不是叫人心烦意乱,“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啖齿昔嗽获,死生不卒。”
《诗经·小雅·采薇》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背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佚名原作,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的。“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先秦称《诗经》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婴)、毛(苌)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作者司马迁,全文是: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古诗大意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赏析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现在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革命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曾引用这句诗,激励革命战士对敌斗争的勇气,渲染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种慷慨悲壮气氛。
典故:荆轲刺秦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