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欹石怎么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欹石怎么读音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 qī ]:倾斜,歪向一边:~侧|~倾。
[ yī ]:文言叹词,表示赞美:~欤休哉。
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黛玉的三首诗,“咏菊”被评为第一,“问菊”被评为第二,“菊梦”被评为第三。
所以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
说到写菊,就不得不提到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且周敦颐也在《爱莲说》提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菊”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且先来看这首“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欹”:qi【55】阴平,通“倚”,意思是“倾斜,歪向一边”。
想创作诗歌的心思从早到晚地困扰我,让我也觉得十分无可奈何。(所以)我就绕着篱笆倚着石头在自己的心里面默默地思索诗句。
表面上是说“我作诗是因为这作诗的念头像梦魇一样困扰着我”,实际上是委婉地表达出自己作诗拥有很多灵感的意思,而且自己也十分喜爱作诗。
因为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可以“不疯魔、不成活”。
天赋和努力的结合体。
或许这就是陆游在《文章》那首诗中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意思了吧。
若是一个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只要有了灵感,便可以在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好像就是生来为他们准备好的,不然何来出口成章的妙语连珠呢?
当然,天赋和灵性确实是因人而异的东西。每个人也会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会有上天赏赐的那一份独属于你的特殊的礼物,只是要看你能不能发现的了了。
这里黛玉用了一个“诗魔”。
他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甚至到了“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手肘生茧)的地步,还真的是活生生的“不疯魔、不成活”的例子。
所以,也可见黛玉在作诗方面是十分热爱和刻苦的。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热爱。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能激发出人没有发现的属于自己的潜能。
而且无论是“绕着篱笆”还是“倚着石头”都在斟酌诗句,可见是对作诗着了迷。
当然,这次黛玉是“魁夺菊花诗”,但她在上一次“咏白海棠”的时候却是居了第二位。
因为李纨评诗的时候说固然她的诗“风流别致第一”,但论“含蓄浑厚”,应当让宝钗当第一。
我想这个孤傲自尊的林妹妹心底应该是不服气的,所以这次就准备更加好好表现了。
“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毫端”在这里是指“笔下”的意思。
我的笔下蕴藏灵秀,让我对着寒霜描绘(菊的风姿),口舌之间含着香气,让我对着明月吟咏(菊的风采)。
黛玉的“ 毫端蕴秀”和“ 口齿噙香”倒是显得十分郑重其事。
就像古人读书前有“净手洁案”这个说法:拿书读书前,务必先洗手,清洁桌案。
对佛经和一些圣人所作的经典,更是要沐浴焚香后在清洁的桌案上阅读。
这其实是一种对自己喜欢和信仰事物的情怀,所以才会郑重其事,甚至是漱口沐浴焚香。
或许也是有“心诚则灵”的想法吧。
“临霜”和“对月”品尚菊花的风姿就像刘文典在月光下面和学生讲《月赋》这篇文章。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终究要身临其境才能更生一番美情。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这里的“素”可以解释成为“向来”的意思。
“秋心”就是指“秋天的情思”。
整张纸上都是我由于怜惜自己而写下的我向来自有的幽怨,(只是)从这只言片语中谁又能理解我诉说的有关秋天的情思呢?
在这里黛玉是自比这些“秋菊”。
“秋菊”在问“谁解诉秋心”,其实是黛玉在问“谁解(我诉说的)秋心”?
春天是百花争艳,春景正好的时节,只是菊花偏生是秋天开放的,偏生是开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的。
秋风瑟瑟,菊花却在寒风中开得热烈,不畏风雨的吹打。
黛玉是想诉说什么呢?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一从”是“自从”的意思,“平(pián)章”是“平正彰明”的意思。
自从陶县令(陶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为菊花声张了它的美誉之后,菊花的高风亮节就自古流传开来了。
陶渊明爱菊的事情人尽皆知。
陶渊明是一个隐士,所以他爱的菊花也是有“隐士的清高”的,花和人仿佛就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黛玉赞美菊花的“清高脱俗”,也就是她自己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
不过她也会羡慕菊能遇上陶潜这样一个知己,能够把它的“高风亮节”从古传播到今的知己。虽然她不需要别人来对她“逢人说项”,只是至少不要被人议论不好的话就好。
因为黛玉的敏感多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她是非常害怕听到对自己不好的议论的。
但实际上不管别人误不误会一个人,肯定是有人喜欢那个人有人不喜欢那个人的,谁又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呢?
可惜时代也不一样。
那个时候女孩子都是要遵从“三从四德”,哪怕别人的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是一盆脏水泼在身上。而且又总是众口铄金,人言可畏的,所以黛玉的不得不折磨自己也是不得不自尊的表现啊。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黛玉希望有人能懂她,能理解她的“高风亮节”,理解她的“孤标傲世”是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想法吧。
她虽然寄人篱下,可是她是一个十分讲究自尊的女孩子。
菊花虽然在深秋中开放,只是它可以耐得寒风冷冽,或许这也是黛玉羡慕的生命力。
因为黛玉总是说自己是薄命的,所以看到菊花既可以在深秋中开得旺盛又美丽的时候,还是会羡慕的。
qī yī。qī 声母是q,韵母是i,读一声;yī 声母是y,韵母是i,读一声。
一、释义
1、[qī]:同“攲”,倾斜,歪向一边。
2、[yī]:同“猗”,文言叹词,表示赞美。
二、出处
唐·杜甫《重题郑氏东亭》诗: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译文:崩裂的巨石斜倚着山树,清清的涟漪荡漾着水面的苔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