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关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关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四年级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描写菊花的古诗如下:
1、《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都是盛开在秋天,它们从来不屑与百花争春,坚强而独立的开在稀疏的篱笆旁,却有着别样的情操意趣,它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会被风吹落于地上。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诗人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气节,诗人是托物言志。
2、《菊花》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这样的场景就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我只顾着在篱笆前观赏菊花的美丽,竟然没发现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在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了。这首诗用平淡、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菊图,诗人的笔法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第三句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一句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3、《不第后赋菊 / 菊花》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他最后也如他的诗中描写的那般,浩浩荡荡的带着黄金甲杀进了长安。此诗虽然四句,但是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现在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菊花的古诗,欢迎大家的阅读。
关于菊花的古诗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唐·李商隐《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元稹《菊》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菊的介绍
菊为多年生 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 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菊为多年生宿根 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菊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的原祖。或认为 野菊是菊的原始祖先,或认为 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 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品种。
可以肯定,菊的来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菊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染色体极其有限。仅记录到菊是6倍体,2n=54。菊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 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
描写菊花的古诗如下:
一、《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写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诗人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二、《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意趣盎然,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三、《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写秋景,寄乡愁之作。作为一位明慧睿智而又经历了生活磨炼的女词人,晚年的她终于以豁达的心胸撇开凄凉感伤的情绪的折磨,唱出了“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趁着东篱黄菊盛开,何不把酒临风,欣赏这傲寒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