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司马光为谁所作 司马光的西江月为何人所作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西江月司马光为谁所作,以及司马光的西江月为何人所作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求古诗 西江月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遣兴 )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一)西江月.无题 (黎默)

下笔春愁秋病,无端砌典堆词。

如今有了作诗机,一摁鼠标及第。

急急加精固顶,匆匆青眼相推。

莫明其妙是佳辞,嗨矣诗人利器。

 (二)东江月·嘻嘻 (岁月河)

网海天天觅乐,心中常有清歌。

跟帖总爱泛凌波,回首无人似我。

岁月匆匆易逝,友情长绕心河。

影圆谁与受清和?寂寞东篱烟锁。

(三)西江月.无题 (文狼)

岁月匆匆来和,风华绝代诗吟。

网词点滴隐嬉戏,一起游乐无定。

相见欢如归去,友情回应多情。

笙歌数里酒为馨,深院清听远景。

(四)用岁月河原韵兼示文狼兄(黎默)

赏罢东江明月,又听西岸放歌。

且将岁月驾轻波,网上悠游忘我。

休说去年旧事,莫言逝者如河。

湘南春气正融和,销尽鬓旁黛锁。

(五) 西江月.南江月(岁月河)

赏罢双江明月,文狼黎默文扬。

洞庭湖畔万花香,唯我不能飞上。

缥缈潇湘月冷,怅望归路天长。

山高举酒待何方,几度思君欲往。

(六)北江月·次韵岁月河 (古藤)

慷慨高歌一曲,白山黑水激扬。

清泠月下梦仙乡,我欲乘风直上。

谁有如椽大笔,翩翩搅动波长。

珠帘翠幕便诗狂,纵或瑶池不往。

(七)东江月·步韵和古藤 (柳丝雨)

湖畔诗歌万曲,东西南月激扬。

清风树下醉三乡,笔墨青云之上。

道是神峰如黛,巍然托起瀑长。

珠帘翠雨趁轻狂,心向瑶池飞往!

(八)西江月·次韵《南江月》(黎默)

谁挽南楼桂魄,西江懵懂楫扬。

风流小令亦流香,伴影扶摇直上

网送三湘文墨,春薰云梦波长。

人间天上是何方?纵便瑶池不往。

(九)北江月·河水乱灌 (岁月河)

湖畔坐听一曲,清歌今古无双。

灯前读你文激扬,多少诗情俯仰。

纤指翩飞无寄,夜寒鬓影敲凉。

波长难洗楚魂伤,惟有屏前复访。

(看你们还用什么来和,嘻嘻……)

(十)西江月·我说岁月河(黎默)

随你四方揽月,任凭踏遍九江,

换来换去又何妨。天上一轮清朗。

白垩已经过去,当今正好春光。

无边沧海又田桑,莫作楚魂悲怆。

(十一)岁月河:今晚没月了,嘻嘻....

邀我泛舟湖上,从容相伴九江。

春寒月冷又何妨,醉泛词波诗浪。

只是不尽人意,人前羞涩书囊。

清流何处辨微茫,笑我凭空遥想。

(十二)那搬个月亮来挂着(柳丝雨)

圆月东西南北,相随左右前头。

云开数丈笔锋游,醉倒天边锦绣。

诗海浪花几朵,句多句少和酬。

童叟不觉梦中留,把酒且观师友。

(十三)西江月.右江月(古藤)

江月何时染血?江花何日带愁?

刑天起舞一时稠,穷苦齐声怒吼。

江月何其明烨,江花何事明眸?

黑拳高举霸王锄,天下工农坐就。

(十四)西江月.右江月(野叟)

左衽非关名位,缘求天下公平。

工农唤起万千兵,斧钺镰刀争胜。

今已神洲初定,运筹帷幄中兴。

小康路上要扶行,图个繁荣昌盛

(十五)西江月.前后江月(柳丝雨)

江头江尾源长,寻根探底几番。

才知前后两盈波,江月勾通你我。

唇齿相依情谊,行云流水漫歌。

友邻千载共平和,胜似风光在握。

(十六)西江月.雪江月 (牧鹤山人)

月映清江江雪,雪融弯月江天。

风花雪月满栏干,雪月风花乱侃。

月魄雪魂江转,雪莹月静江寒。

雪笺月下绘婵娟,岁月雪痕淡淡。

(十七)西江月. 寒江月(牧鹤山人)

独钓溪弯一角,半船残雪初融。

月轮又上小桥东,冷冷清霜谁共。

乍暖乍寒烦恼,如诗如画朦胧。

凇花雪挂孕葱葱,顿解大江冰冻。

(十八) 戏和《西江月》.问江月(岁月河)

独坐寒窗一角,且听风雨从容。

相思犹恨不相逢,寂寞枕边谁共?

饮酒自斟醉少,离愁写尽长空,

卷帘将暮问东风,岁月何多幽梦?

(十九)西江月;春江月(牧鹤山人)

百里桃花戏水,一时柳絮飞天。

诗朋赌酒醉江边,渔火飘飘梦幻。

不觉清风涂画,但知碧水如蓝。

古今多少月光篇,谁敢全唐压卷!?

(二十)西江月;秋江月(牧鹤山人)

每到中秋一夜,便邀老友三盅。

漫云陌路不相逢,网上晨昏也共。

万里流霞同醉,满怀愁绪抛空。

泛舟击橹唱西风,回首故园绮梦。

(二十一)西江月•夏江月

谁祭楚王项羽,皆怀诗祖屈原

龙舟如箭健儿欢,两岸旌旗招唤。

闻鼓锦鳞惊散,伴云倦鸟留连。

踏青赏景醉忘还,新月一弯初诞。

(二十二)西江月;冬江月(牧鹤山人)

狗拉爬犁绝景, 雾凇雪柳奇观。

请君年底到呼兰,明月冰灯相伴。

大野风帆移动,园中情侣缠绵。

游人偏爱五更寒,玉阁琼楼拍案。

(二十三)西江月;西江月、东江月(牧鹤山人)

万里东西江月,一襟宽广胸怀,

天然造化巧安排,遍洒清辉脉脉。

漫道如封如闭,已然半解半开,

融冰化雪扫阴霾,百卉繁荣可待。

(二十四)西江月;临江月(牧鹤山人)

鲜鲤家蔬村酒,扁舟野渡甜瓜。

悄然篝火几声蛙,柳月清光摇洒。

溜网蚊虫叮咬,讴歌雀鸟惊哗。

东方渐渐露微霞,难得一回消夏!

(二十五)西江月;长江月(牧鹤山人)

万里江流星野,一团月漫山川。

曾经赤壁满硝烟,也载雄兵百万

三峡平湖唱晚,六朝胜地听澜。

楚河汉界妙机玄,苦海回头是岸

(二十六)西江月;问江月(牧鹤山人)

千里云山独览,万年江月一弹。

孰能风雨共缠绵,江渚渔樵难断。

几度人寰桑变,何时笔墨雷喧。

怎寻桂酒慰飞船,宇宙深深谁探。

(二十七)西江月.网中月(岁月河)

牧鹤山人戏水,一时江月接天。

诗朋摇橹棹歌连,如醉如痴梦幻。

月夜流思濡墨,疑神展纸著篇。

心依网海颂河山,喜得春风送暖。

☆西江月 主旨是什么

请补充一下具体是哪一首西江月

------------

3.【西江月 宋·苏轼】

顷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鉴赏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渳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词人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通过描写杜鹃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晴的提示。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4.【西江月 贺词1 宋·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2,边头将士干戈3。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4。

今日楼台鼎鼐5,明年带砺山河6。大家齐唱大风歌7。不日四方来贺。

注释

1.贺词:这是贺当国权臣韩侂胄生日的词。世传此词为“辛幼安寿韩侂胄词也”,但吴师道认为是刘过所作,见《吴礼部诗话》。

2.尊俎:同樽俎,盛酒食的器具。刘向《新序》:“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这句是说朝廷里有许多善于运筹决策的谋臣。

3.边头:即边界。这里指宋、金两国交界的边境。这句是说前方猛将如云,枕戈待命北伐。

4.《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欤?’孟子曰:‘可。’”燕,这里借指金国。这句是说南宋可以出师伐金。

5.楼台:台省、府第,这里指宰相府第。鼎鼐:鼎与鼐都是古时的烹调器具,古代把宰相管理国家比喻为用鼎鼐和羹调味,所以后来就以鼎鼐代指相位。

6.带砺山河:《史记 高祖功臣侯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说即使有朝一日黄河狭如衣带,泰山小于砺石,封国也不会灭绝。厉,通砺,磨石。此句预祝明年战胜敌寇,晋封更高的爵位,传之子孙。

7.《大风歌》: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回乡时所唱的歌。这里指胜利的凯歌。

鉴赏

韩侂胄在宁宗嘉泰四年(1204)决定北上伐金,在当时得到了包括辛弃疾在内的许多爱国之士的支持,但同时他们也希望作好充分的准备,以期获得全胜。

刘过在这首词中借贺生日预祝北伐的胜利,语带双关,把韩侂胄个人的成功与国家的胜利联系在一起。词作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与豪情,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词中运用了许多典故、熟语和口语,读来亲切明快而不失雅致,十分切合为人祝寿的情境。此词语言流利、洒脱,近于辛弃疾的词风,充分体现了刘过作为辛派词人的特点。

5.【西江月 宋·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鉴赏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今天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

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还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席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

这首小令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席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月斜人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6.【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 清·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说明

林黛玉初见贾宝玉,作者对宝玉的外貌作了一番描绘,接着说:“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就是这二首。

注释

1.皮囊——外表,长相。佛家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

2.草莽——杂草,无用之物。这句意思是:肚子里没有儒家那套仕途经济学问。

3.潦倒——困顿。

4.世务——一般社会的一套人情世故。程高本作“庶”,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今从甲戌、庚辰诸本。

5.文章——这里特指那些“诗云子曰”儒家书籍和八股之类的时尚之学。

6.偏僻、乖张——偏僻,行为不端正而偏激;乖张,性情古怪。这里说宝玉言行违背社会伦理,不合中庸之道

7.乐业——对家业感到满意。

8.不肖——不像(肖)自己祖先的子孙,即所谓逆子。

9.寄言——告诉。

10.纨袴、膏粱——指代富贵人家子弟。纨袴,细绢裤。膏粱,见《好歌注》注。

11.莫效——不要效法。

鉴赏

这两首词里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等,看来似嘲,其实是赞,因为这些都是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

在曹雪芹的时代,经宋代朱熹集注过的儒家政治教科书《四书》,已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具有莫大的权威性。贾宝玉上学时,贾政就吩咐过“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然而贾宝玉对这些“最要紧的东西”偏偏“怕读”,以至“大半夹生”,“断不能背”。这当然要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草莽”、“愚顽”、“无能”、“不肖”了。但贾宝玉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读的书却爱如珍宝;他给大观圆题额,为芙蓉女儿写诔文,也显得很有才情。在警幻仙姑的眼中,他是“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可见,思想基础不同,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也不一样。

贾宝玉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贾宝玉这些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偏僻”、“乖张”、“大逆不道”的言行,正是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而“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那种傲岸倔强的叛逆性格的颂扬。

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他毕竟是一个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他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情世故,不追求功名利禄,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剥削阶级生活。所以,一旦富贵云散,家道败落,也就必然“贫穷难耐凄凉”了。

细究词意,宝玉后来不幸的遭遇,是与他始终不改其“偏僻”、“乖张”的行为有关的(当然,贾府之败还与王熙凤等人的劣迹有关)。他挨父亲板子那次,贾环告他逼淫母婢,这还不过是“手足耽耽小动唇舌”,然已足使“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旦真正遭到“世人诽谤”,后来当然要严重得多。袭人曾因宝玉“心迷”黛玉,错向她诉说了“肺腑”之言,而“吓得魄消魂散”,禁不住掉泪暗想:“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如何处置,方可免此丑祸!”(第三十二回)看来,在曹雪芹笔下,这个所谓“不才之事”和由此招来的“丑祸”确是没有能够避免,因此宝玉才会落到我们在《好了歌注》中已说过的那种“贫穷难耐凄凉”的境地。

宝玉惹出祸来,“累及爹娘”,这才叫做“孽根祸胎”,(第三回脂批:“四字是血泪水盈面,不得已,无可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才可以在这首词中用“古今不肖无双”这样重的话。倘若他如续书所写,能接受老学究讲经义的开导和钗、袭(居然还有黛玉!)的劝谏,终于去读《四书》、学时艺、考科举,改“邪”归“正”,这还能说他是“愚顽”、“偏僻”、“乖张”吗?他在“却尘缘”之前,自己既能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了个“贵子”继承祖业,“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怎么还能说他是“天下无能第一”呢?该说他“于国于家有望”才是!从封建观点看,如此终于没有“辜负”“天恩祖德”、“师友规训”的回头浪子,岂不正可作为“纨绔与膏粱”效法的榜样吗?可见,续书所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不但使我们在理解曹雪芹这两首词时产生矛盾,而且也歪曲了《红楼梦》原来的主题思想。

7.【西江月 南宋·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8.【西江月 北宋·黄庭坚 (二首)】

1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黄庭坚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山谷贬谪黔州之后。词中以作者戒酒后重又开戒饮酒之事为题材,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企图借酒浇愁的意念和及时行乐的狂放旷达胸怀。全词感慨世事人生,带有诙谐玩世的情趣,又使人触摸到作者内心的隐痛,读来意味无穷。

开头两句“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破空而来。以议论破题,一扫传统词的绸缪婉转调。这一对仗句浓缩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是他阅历过人世沧桑以后产生的深沉感慨,但它又以“歇后”的形式出之,颇有出奇制胜之妙与诙谐玩世之趣。它们分别化用了韩愈的两句诗——韩愈《遣兴》云:“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又《赠郑兵曹》云:“当今贤俊皆周行,君何为乎亦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韩愈的两句诗经过他的组织,竟成为一联工整的对偶,足见点化之妙。

“远山横黛蘸秋波”句是指酒席宴上,侑酒歌女的情态。“远山横黛”指眉毛。《西京杂记》称:“(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又,汉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见伶玄《赵飞燕外传》。“秋波”则指眼波。此句“蘸”字下得奇巧,它描绘出一幅黛色远山傍水而卧的美景,引起人们对女子眉眼盈盈的联想。“远山”与“秋波”文人的笔下已被用得烂熟,而着一“蘸”字则光彩顿生,境界全出。尽管有宾客、歌女劝酒,但作者因戒酒不饮,而见笑于人,故上片以“不饮旁人笑我”作结。

下片由“不饮”转为“劝饮”,起因为对花伤春。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前句写群花凋零,好似一个病躯瘦弱之人,“等闲”,意谓“无端”,显然这写的是暮春花残之时。后句写春愁撩人,无处排遣,“遮拦”即“排遣”之意。所谓“春愁”不光是指伤春意绪,而有着更深的意蕴,它是作者宦海浮沉、人生坎坷的经历中所积淀下的牢骚抑郁、愁闷不平的总和。所以接下来说:“杯行到手莫留残。”还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吧!这一句也是化用韩愈《赠郑兵曹》中的诗句,而“留残”则又本于庚信六言诗《舞媚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末句“不道月斜人散”,“不道”意为“不思”、“不想”,多用为反辞,犹云“何不思”、“何不想”,此句是说何不思月斜人散后,无复会饮之乐乎。

这首词字面上明白如话,实际上处处巧用成语典故,语言颇多转折,故而深刻地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愁闷抑郁。

2

西江月 黄庭坚

月仄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

君诗秀绝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

莫将社燕笑秋鸿,处处春山翠重。

黄庭坚词作鉴赏

这首《西江月》词八句,两句一组,分为四组意思。上下片前两句写自己,后两句及惠洪。写自己处前虚后实,写惠洪处前实后虚。每片两意过接处,纯以神行,不著痕迹。山谷为江西诗派始祖,此篇亦是以诗法为词。《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引录其语云:“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

每作一篇,先立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所谓”不凿空强作,待境而生“,就是有情事,有感受要写,才写。此首虽是和韵词,而有实事,有真情,绝非泛泛应酬之什。写法上虽短篇亦有层次,有曲折。上片由衡阳舟中的自己,转到长沙旅次的惠洪,用以连结的枢纽就是不久前的接席论诗,与此时的便道寄词。下片由南行途中的湘水流域匝月勾留,回溯导致此行的生平政治遭遇,瞻望还要走下去的千里程途。

首句“月仄金盆堕水”语本于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又苏轼《铁沟行赠乔太博》诗:“山头落日侧金盆。”仄同侧,金盆山谷词中形容圆月,加以“堕水”二字,切合湘江夜宿舟中所见。次句“雁回醉墨书空”说出了春到衡阳这点意思。衡山有回雁峰,其峰势如雁之回转。

相传雁南下至衡阳而止,遇春而回飞向北。又雁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称雁字。首两句成工整对偶,以律诗锻炼之笔,写水天空阔之景,点出眼前时地,而逐客迁流,扁舟迫窄,种种感慨,已暗藏其中。

三四句转入酬答惠洪之意:“君诗秀绝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因其词而及其人,因其人而称其诗,说诗兼代说人。作者称道他人之诗之美,常巧设比喻,此处赞惠洪之诗秀绝,如园里青葱,得雨更为鲜绿。惠洪是诗僧,有《石门文字禅》三十卷,大半为诗,其中颇多清隽之篇,作者此处所称,亦非虚誉。

至于园葱之喻,王梵志诗亦云“喻若园中韭,犹如得雨浇”,想同本于俗谚。“想见衲衣寒拥”是说惠洪苦吟时的情状。意似调侃,实见亲切。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感慨生平,也是应答惠洪来词“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句意。上句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事。作者曾供职秘书省,又为史官,京师十年,友朋文酒之乐,亦甚称意,而后一贬黔州,再谪宜州,后者且为黜降官最重的除名编管处分,所去又是南荒之地,前后比照,宜有“梦魂人世”之感。“杨花”句说自己转徙流离,有似柳絮随风飘荡,不由自主。但是作者处逆境已久,能够看得开。他对这次与惠洪的分别,各奔前程,说是“莫将社燕笑秋鸿,处处春山翠重”。燕、鸿皆候鸟,因时迁徙。燕,春社来,秋社去(春社为春分前后,秋社为秋分前后);《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彼此皆如社燕、秋鸿,各去所要去的地方,一例奔忙,莫以彼而笑此。心头诚然沉重,却以轻倩之语出之。“处处春山翠重”句,祝惠洪此行能履佳境,也有自为开解之意。南方草木,当也是美好的,只要心地宽阔,亦何妨处处皆春。

这首词极尽曲折吞吐之能事,巧用典故,表露旷达胸襟。全词有语尽而情未尽之妙。

9.【西江月 北宋·贺铸】

携手着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

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孤舟枕上。

贺铸词作鉴赏

此词爱情词中的佳作。全词用笔句句紧逼,用意层层深入沉郁顿挫,情厚意婉,将主人公与恋人的别后相思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

上片首二句以极其工整的对句,温馨旖旎地写出了男女欢会这样一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态:一对情侣,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的小园深径里携手赏花,夜静人寂、凉风习习的幽雅斜廊上扶肩待月,卿卿我我情意绵绵。这两句极其生动而概括。

接下来两句一反起首二句追忆欢会时的热烈缠绵,陡然转入今日回想时的悲凉,形成感情上的巨大落差,从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产生了动魂荡魄的艺术效果。“怅怅”,迷惘不知所措貌。上句以一“已”字,突出了惜别之际,稍作延伫,已经若有所失、怅然迷茫的悲哀;下句又以“不堪”二字相呼应加倍写出今日回想时的痛心疾首,凄婉欲绝。这两句与李商隐《锦琴》诗中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谓意境相类,但各尽其妙。

下片四句层层深入地具体说明往事不堪回首的原因。第一句“欲”字,是说自己主观上的愿望。和心上人分别之后,羁宦天涯,见面固然已属痴想;然而谁料就连互通音问,互慰愁肠这一点愿望也由于人如天远,书无由达而落空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主观的愿望被客观的现实无情地击碎,这种情况下去回想旧日的欢会,这是一“不堪”。

第二句“难”字,是客观环境对自己所造成的影响。“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一个人对着孤灯,凄清寂寞,无聊赖,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分离的痛苦,当然会产生长夜如年那样难以销磨的无限感慨。这是二“不堪”。第三句“小窗风雨”是耳边所闻。听着风雨敲打窗扉之声,词人不禁肝肠俱碎。“碎”字极炼而似不炼,情景两兼,可称得上是著一字而境界全出。这是三不堪。第四句收束全词,以“更”透进一层,指出以上之种种,全发生,“孤舟枕上”,把羁旅愁思、宦途枨触与恋情打成一片。这是四“不堪”。

10.【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说明】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下片笔锋一转,进入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赶路或寻地避雨的心情。第三、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译词】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

使它惊飞不安,

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

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

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

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

醉绕江梅。故园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潜能会。

司马光名言名句

司马光名言名句

1、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3、小事不糊涂之谓能,大事不糊涂之谓才。

4、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5、任贤必治,任不屑必乱,必然之道也。

6、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7、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8、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9、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

10、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11、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1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3、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14、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15、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16、不受非分之赐,则廉耻立。

17、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18、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19、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20、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21、小人多欲则求妄周败家丧生。

22、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23、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24、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25、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26、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27、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28、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9、忍小忿而存大信。

30、有贤不能和,与无贤亦同。

31、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32、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能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33、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34、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35、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3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37、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38、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9、口有蜜腹有剑。

40、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41、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42、英雄无用武之地

43、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4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45、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46、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47、人之患,在于不读史。

4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9、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50、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51、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52、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法而富强。

53、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54、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55、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56、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57、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58、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5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60、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61、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62、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63、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64、人主自威,则众谋不进。

65、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分离,以至于败。

66、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67、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6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69、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70、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

71、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72、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73、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74、举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75、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76、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77、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78、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79、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80、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

司马光《家范》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赏析

司马光《家范》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赏析

宋司马光《家范》。

1.正家以正天下。

《诗经》称赞周文王的品德说:首先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再推及兄弟身上,以至于达到齐家治国的目的。

这都是圣人所强调的先端正家风然后端正天下世风的道理。

中国古代注重家教的传统,常被近代人指斥为宣扬封建等级制度,殊不知尊老爱幼是人类来自天性的基本职责,也是培育人类爱心的最初的起点。

当然,中国传统家教的意义远不止此,它还提出了家国同构的道德建构的基本模式。

这种模式不是简单地把治家等同于治国,把治家经验移植为治国方略,而是要对家庭的感情类比推广到社会中来,并把家庭视为社会结构最基层的单位,使每个人首先在家庭单位中培育适应和处理社会事务的品质和能力。

这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家庭教育。

中国传统家教是世界教育史上把家庭教育同社会教育完美结合起来的优秀典范。

2.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君子减少欲望,就能不受物质的奴役直道前行。

小人减少欲望,就能使自身谨慎、节约费用,远离犯罪和家庭富足。

所以古人说:节俭是各种道德共同推行的准则。

奢侈必然产生贪欲。

君子多贪欲,就贪恋富贵、扭曲道义并速招祸患。

普通平民多贪欲,就过多妄求,胡乱花费乃至灭身败家。

所以贪欲者当官必定受贿,为民必成盗贼。

一味沉迷于物质享受,人就会变成物质的奴隶。

只有压下贪欲,才能站在物质之上独立为人,才能保持一种人间最宝贵的直道而行的自由精神。

平民选择奢华,不仅会荡尽已有的艰辛积累,而且会把豪宅变成牢笼。

当权者听任贪欲膨胀,不仅出卖国家的纲纪,而且会把公权用作魔爪。

司马光提出的关于贪欲者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的论断,当今之人应引以为鉴。

3.夫爱之当教之.使成人。

自古以来,爱子却不知教子而使他们陷进危亡、羞辱和惑乱的例子能数得清吗?爱孩子就应该教育他,使之顺利成长。

爱他们却使他们陷进危亡、羞辱和惑乱,哪里是真能爱他的孩子呢?人们爱他的孩子,大多说孩子还小还不懂事,等他们长大之后再教育他们。

这等于培养有害树木的早期萌芽,却说等它长到合抱之粗再砍,到那时再砍不是更吃力吗?又如同开笼放鸟然后再来捉它,解缰放马然后再来追捉它,哪里比当初不开笼放雀、不解缰放马更为容易呢!

爱子就要教子,教子就要趁早,这是中国古代家教思想的两条重要原则。

今人爱子,大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等于听任幼稚的孩童来统治成熟的家长;或者以孩子还不懂事为由,拒绝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这其实错过了施加教育的最佳时期。

孩子的禀性一旦形成并定型就磐石般难以转移了。

古代家教把教子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家庭,这比一味依赖学校教育的教育模式无疑要更加完备和更加深谋远虑

4.为人妻者。其德有六。

作为妻子她的品德要具备六点:一为温柔顺从,二为清洁卫生,三为心宽、不妒忌他人,四为俭朴节约,五为恭谦、谨慎,六为勤奋劳动。

当今社会强调男女平等,自然也对妻子这一角色应具备的优良品德有所忽视。

唯有柔顺和恭敬,才能化解纷争、培育和气,且不失女性的本色与风度。

如果在一些琐事上与丈夫争强斗胜一决雌雄,那么最终撕裂的是家庭,受伤的是孩子。

唯有器量宽宏,才能为丈夫闯荡世界守住一扇安稳而温暖的家门。

如果心怀嫉妒,刻薄狐疑,会赶尽丈夫身边的一切朋友,无异于自坏家声、冷落门庭。

唯有清洁、节俭和勤劳,才是细水长流蓬荜增辉的持家之道。

可以说,贤惠的妻子主导着一个家庭的生机与和气。

司马光的千古名言

1、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2、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

3、"二十八打天下,戒马一生,驰骋千里,只为梦萦??司马光《资治通鉴》"

4、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5、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司马光《资治通鉴》

6、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司马光

8、不爱其亲,焉能爱自己??司马光《家范》

9、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司马光

10、"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初夏》"

11、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12、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司马光《家范》

13、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司马光

14、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司马光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6、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司马光

17、家庭和睦之道:忍忍忍??司马光《家范》

1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19、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司马光

20、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司马光

21、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司马光《西江月》

22、忍小忿而存大信?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

23、【原文】《周易》:离下巽上。家人:利女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司马光《家范》

24、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司马光

25、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司马光

26、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司马光

27、口有蜜腹有剑?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

28、"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

29、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司马光《瞑目》

30、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31、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司马光

32、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司马光《唐纪十?太宗贞观六年

33、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34、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35、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司马光

36、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司马光

37、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水,纵骑猎鸣沙。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司马光《塞上》

38、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司马光

39、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司马光

40、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司马光

41、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司马光

42、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

43、暂来还似客,归去不成家?司马光

44、”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

45、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司马光《家范》、《涑水家仪》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司马光《家范》、《涑水家仪》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司马光《家范》、《涑水家仪》。

1.唐河东节度使柳公绰,在公卿间最有家法。

唐代河东节度使柳公绰,在公卿之间以最有家法闻名。

他的家门东边有个小书房,除了上朝的时间以外,每天早晨一起来就走到书房中去,他的儿子仲和郢等,都衣冠整齐地站在中门以北向他问早安。

柳公绰无论是办理公事还是私事,迎送宾客,以及与弟公权和其他堂兄弟加餐用饭,从早到晚都不离开小书斋。

傍晚掌灯时分,就依次让子弟每人捧着经史书在灯前朗读一遍,然后讲解做官和治家的方法,有时也谈论文章或听弹琴,直至夜深人静

开始回房睡觉,儿子们又在夜色中站在中门之北向他问安。

这种习惯一直坚持了二十余年,没有一天改变过。

如遇上饥荒的年份,儿子都吃粗食。

柳公绰说:从前我兄长侍奉先父,身为丹州刺史,借口学业未成,而不肯吃肉,我不敢忘怀。

如姑姐妹及侄女中有孤寡的人,即使关系疏远,也为他们选婿嫁人,都用雕花的木器做嫁妆,用带花的绢帛做嫁衣。

常言说:一定要等嫁妆齐备再结婚,哪里比得上不错过出嫁的时机呢?到柳公绰死后,儿子柳仲、柳郢都遵照他的家法办事。

这是古代家教具体展开的基本模式,你可以粗暴地把它看成封建家族宗法制的典型,也可以把它视为一幅中国古代家庭实行家教的民俗画卷。

如果抛开一切政治偏见和文化偏见,客观地审视其中的细节,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家教与现代学校管理及单位行政管理模式又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中国古代家庭把将要在学校和单位中接受的管理模式移用到家庭中来进行提前培训。

从这个意义上看,古代家教模式对于教育子女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2.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

作为家长,一定要谨慎遵守礼法,用以管教诸多子弟及家中人员,给他们分配职责,指派事务,并督促他们把事情办理成功。

制订节约用财的制度,在衡量收入的基础上安排支出;掂量自家的穷富程度,来决定全家老小的衣食、喜事和凶事费用,一切都要显示自家的品德节操,但又不能不公平统一。

要阻止并减去一切不必要的费用,禁止奢华的习气;经常保持略有节余,以防备不测之事的发生。

治家要突出治字,就是要给家人分派职事,并责其成功。

这固然是出于振兴家业的需要,但同时也是以家庭为单位为社会培育合格的公民。

这种家国同构的公民教育模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创。

司马迁名言名句

司马迁名言名句

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3、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4、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

7、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8、不识其人视其友。

9、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酒极则乱,乐极生悲

12、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14、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15、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6、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1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8、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19、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0、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21、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22、窃钩者诛,窃国者矦。矦之门,仁义存。

2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24、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2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6、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27、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2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3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2、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3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34、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35、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36、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7、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

3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9、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0、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41、民人以食为天。

4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3、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5、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4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47、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48、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49、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50、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司马光名言名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