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哪里人 谢翱作品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谢翱哪里人和谢翱作品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姓谢的名人有哪些?

1、谢安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

2、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3、谢灵运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著名晋、宋期间诗人。

谢灵运他是谢玄的孙子,袭爵封康乐公,后世习惯称他为谢康乐。谢灵运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出生后不久就寄养在钱塘杜家,十五岁时回到建康,所以小名曰客儿,后世又称之为谢客。生平谢氏和王氏同为东晋以来的高门领袖。

4、谢庄

谢庄:(公元421~466年),字希逸;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出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著名南朝宋大臣、文学家。谢庄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的族侄,曾官至吏部尚书。

5、谢赫

谢赫:(公元479~502年),著名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善作风俗画、人物画,着有《古画品录》,为中国最古的绘画论着。他评价了公元三~四世纪的重要画家。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

6、谢冰心

谢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笔名悲君、婉莹、男人、冰心等;祖籍湖北咸宁,出生于福建福州隆普营。著名现代文学巨匠。

谢姓的来源介绍

谢姓主要源于任姓和姜姓,相传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 历史 ,姜姓谢氏也已有2800年历史。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谢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谢姓简介

谢姓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东西谢营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为得姓始祖。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古时主要聚居在唐河、南阳、永昌、会稽、下邳、九江、章陵、陈郡、阳夏、康乐、东山、梅县区、大埔等地。谢姓是 当代中国 第二十四位大姓,在广东、江西、湖南最有影响;谢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72%,总人口大约在870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湖南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福建、安徽、湖北、广西、台湾七省区,又集中了37%的谢姓人口。

谢姓源出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据《姓谱》、《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二、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据《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

三、他姓。该姓两唐书《谢偃传》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即今河南卫辉市)人,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应诏对策高第(即考试成绩优秀),被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太宗的称赞。谢偃的祖辈本姓直勒,《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

谢姓迁徙分布

中国的谢姓,发源于河南,申被楚灭后,楚把谢姓人一部迁到淮河上、中游一带,后又把其中部分再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楚国亡后,谢姓一部南迁潇水流域,一部入重庆涪陵。汉魏时期,原潇水谢姓的谢夷吾发迹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一带,后裔谢嫁女于孙权,使自己的家族变为皇亲国戚;而中原的谢缵与其子孙均显贵于曹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谢衡为代表的谢姓人(谢缵后裔)从北方渡江南下,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迁会稽始宁,其子谢鲲迁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谢鲲弟谢褒,因担任会稽郯县令而迁居郯县(今浙江省嵊县),这支谢姓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以谢安、谢石、谢玄、谢琰为代表,并且使得原分为南北的谢姓获得了新的交流,同时阳夏还有一支谢姓迁康乐(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又有谢姓北上西迁至陕西冯翊郡,南迁居四川成都、彭水、云南永昌一带。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在以前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其中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都在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原一带进一步繁衍播迁,唐僖宗时,谢衡后人中还有一支迁江西宁都。宋时,有会稽山阴谢夷吾之后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元明清时,南方各省的谢姓人,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北方,并诞生了许多知名人物和著名家庭,江西宁都的谢新(谢衡后裔)随文天祥收复梅州后,任梅州令,谢新之子谢天佑,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姓在闽、粤之地的开基始祖。谢姓入台,始于明末,同时也有谢姓人迁吕宋(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清同治年间,有广东南海丹山的谢姓迁美国旧金山,至此,谢姓人广布全国各地。如今,谢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四省谢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谢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二。

谢姓姓氏 文化

郡望

《徐孝穆集笺注》六卷(陈徐陵撰、清朝吴兆宜注)记载了魏晋南北朝以来谢氏家族的十二大郡望:

汉晋以来,谢氏见于史册者以陈郡、会稽为盛,陈郡本支载在《陈国阳夏谢氏谱》,会稽山阴则亦难谱,仅就知者谱也。夷吾为山阴之始,盖山阴之祖。其后则有谭、赞、渊、厷、煚、承、崇、斐、秀等俱仕吴;端、风、奉、聘、輶、胜、沉、敷(隐)等俱仕晋,;达仕梁而歧、峤仕陈。两族以外可见者尚有:一曰南阳,则有宛与章陵,宛有景仕吴,章陵有该仕汉。二曰冯翊,盖北地扶风一族也,扶风有谢服,汉末为为将,改为射咸,其子孙则有坚、援仕蜀。三曰下邳则有安仕汉,四曰汝南则有甄、廉、季孝俱仕汉,五曰东郡则有弼仕汉,六曰彭城则有慈仕吴,七曰九江则有曼卿善毛诗仕汉,八曰庐江有奇仕魏,九曰牂牁则有暹仕汉,十曰敦煌则有艾仕前凉。

堂号

谢姓以郡望为堂号外,还有威怀、安晋、东山、宝树堂号。“威怀”和“安晋”的堂号出自东晋名臣谢安,谢安名望很高,才气超人。桓温梦想篡位,扣押谢安,要求他合作,谢安坚决不屈服。桓温失败后,皇上拜谢安为尚书仆射,淝水之战,谢安与其侄子谢玄以少用多,击溃苻坚大军,使晋朝转危为安。谢安的忠诚和威风使朝廷上下、外国邦联都敬佩他、怀念他、惧怕他。这就是“威怀”和“安晋”堂号的来历。

陈留堂:是谢姓最早发祥地,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陈留县。

会稽堂:是谢姓在东晋时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苏省东部和浙江省西部。

东山堂:东山位于浙江省上虞县之西南,在晋室谢安末出任征讨大都督前隐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蔷薇洞、池屐池等遗迹。另在浙江临安之西 ,及江苏省江宁之北各有 一座东山,当谢安征讨玁狁建功后,曾在江宁之东山修建别邸,迄今江宁东山山顶仍有一寺庙古迹,寺中祀奉为谢安遗像。

宝树堂: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见其庭园中有 一株雄传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晋书·谢玄传》:“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代文人王勃撰《滕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

谢姓家族名人

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阳夏人。少有重名,征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为桓州司马。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谢安侄子,阳夏人,字幼度,具经国才略,以精锐八千,破前秦苻坚百万大军于淝水,拜前,封康乐县公,卒谥献武。

谢缵:魏朝时典农中郎将。陈国阳夏人(今河南省太康)迁居会稽山阴,生子衡,官为国子监祭酒,寓居于始宁之东山(会稽在隋朝有建郡治),谢缵实为会稽东山一脉之始祖,其后人遂有会稽郡之称。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谢鲲子,东晋太傅谢安从兄,陈郡阳夏人,东晋名臣,曾从后赵国夺得玉玺,政绩卓著。

谢赫:南齐著名画家,著有《古画品录》,提出了中国 绘画 史上“六法”,成为后世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遵循的法则。

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长溪(今属福建省福安)人,后徙居浦城(今属福建)。南宋爱国主义诗人和散文家。著有《唏发集》、《天地间集》等。

谢迁:浙江省余姚人,明朝贤相,三朝元老。成化十一年中状元,授修撰职。明孝宗时,以少詹事入内阁,参预机务,随即加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辅政时 天下 皆称之为贤相。武宗嗣位,加少傅,后以年老而辞归。卒谥文正,著有《归田稿》。

谢丕:字以中,号汝湖。是明代著名大学士谢迁(谢阁老)的仲子。于明代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举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第二年三月,即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月考取乙丑科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探花)授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卒赠礼部尚书。

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山东省临清人,明代文学家、诗人、诗论家,为“后七子”的初期代表人物,著有《四溟集》和《四溟诗话》等。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省)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易、书、诗三传行于世,并著诗文六十四卷,但大多失传,明代辑有《叠山集》五集,现存于弋阳县图书馆。著有《文章轨范》、《叠山集》等。

登西台恸哭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古代散文名篇,一作《西台恸哭记》。南宋谢翱作。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恸乎丞相(即文天祥)”、“恸乎宋之三百年”(元张丁《登西台恸哭记注》)。为避元统治者的文网,词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登西台恸哭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登西台恸哭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资料,仅供参考。

登西台恸哭记文言文原文

登西台恸哭记

作者: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选自《晞发集》

〔宋〕谢翱

登西台恸哭记文言文翻译

早先我的老朋友唐宰相鲁郡公在南剑州地方设立办事机构,我以普通老百姓身份投军在他麾下。明年,在漳江边上与他分手。又过了一年,公因事路过张睢阳庙和颜杲卿驻军处常山一带,慷慨悲歌,后来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追随诸先烈游于黄泉。如今他的遗诗都留在人间,可以为证。

我自恨自己一死之后只能空着两手与鲁郡公相见于地下,幸而还偏偏记得与他分别时的言语,每当想到这些情景时,就会在梦中重温一遍。有时遇到山水林池台榭及云霞草木,与我们分手时的情状恰巧想像时,就令我徘徊留连仔细察看,悲痛异常而不敢哭泣。又过了三年,我经过吴县——吴县是公早年办公的府治所在地,对着姑苏台第一次为鲁郡公痛哭。又四年之后,我再次在越王台哭他。又五年之后即今天,我在严子陵钓台又设祭大哭。

昨天,我与友人甲、乙及丙四人相约,第二天聚会。中午,雨还没停,我们在江边雇了条船;然后上岸,瞻仰严子陵祠堂,又在祠堂旁边僧房内休息。但见坏墙枯井,好像进入坟墓当中。回到船中,与船夫一道置办了祭祀用具。过了一会,雨停下,我们登上西台,在荒亭角上安放了牌位,然后下拜,跪下行礼。祝诵完毕后,又大哭三声,然后再下拜,起立。这时我又想起自己年轻时,经过这里一定要来祠堂瞻拜。起初来的时候,是跟随先父一起来的。如今我也快要老了,面对山河大地,风云人物,依恋不舍,如有所失。于是又对着东方哭拜不止。这时,有云从南边飘来,阴湿郁结,云气罩住了林木,好像加重了悲哀的气氛。我用竹如意敲着石块,制作了楚歌来招他的魂,歌词是:“魂灵啊,你早上要飞往何方?晚上归来时,关塞一片昏黑。你化为朱鸟虽然有了嘴,却能吃到什么?”歌毕,竹如意与石块俱已碎裂了,于是大家就相对感叹。我们又登上东台,把青石抚摸一遍,然后回到船中休息。船夫方才因我痛哭过而感到惊奇,说:“刚才有巡逻船在此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别处?”因此就摇船到河中心,设酒举杯相劝,各自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傍晚,雪飞风寒,舟中不可久留,就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又写诗怀古。到了明天,风雪更大了,我就与甲在江边分手,仅与丙两人一同归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方始到家。

这以后,甲寄来书信与赋别的诗歌,信中说:“这天风急浪高,船夫拼命摇橹

,耽搁了很久才渡过河。过河之后,真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游的伟观。”我说:“唉!自从阮籍死后,空山之中已有千余年没有哭声了。这事是否有神灵相助当然不能确知,但这次聚游确实是件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实在是很可悲的。”我曾经想模仿司马迁作《秦楚之际月表》的体例作《季汉月表》。现在也许没有人能了解我的用心,但后代人一定会了解我的用心。这里我应当把此事记下来,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将来把它附在记载季汉事迹之后。

今天是先父登严子陵钓台后的第二十六年。先父名某字某,他登台这年是乙丑年。

登西台恸哭记作者简介

谢翱(1249—1295)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建宁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谢翱有《晞发集》、《西台恸哭记》,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登西台恸哭记鉴赏

这是一篇缅怀抗元英雄、高扬民族正气的记叙性散文。文章作于文天祥就义八年以后,由于作者情感的长期积淀,历久弥深;加之在元人的高压统治之下,有许多话不敢明言,内心极度压抑,一旦形诸文字,愈觉悲壮动人。

谢翱哭悼文天祥,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作者早年献身抗元斗争,投奔于文天祥麾下,与文天祥有着特殊关系——既是其亲属,又是其亲密战友。在与文天祥的交往中,他对文天祥的人格、气节,有着比一般爱国志士更深一层的理解,心灵上也有更多的默契,因此,对于文天祥的壮烈殉国,他有着痛彻肺腑的深刻感受。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三哭”,来展示这种情感基础:始哭于姑苏夫差之台,是因为文天祥曾在苏州开府执事,他的临难死节,也在始哭的这一年;继哭于会稽越王之台,因为当年文天祥奉命使元,经过越王台,曾为勾践兴越灭吴事迹而赋诗述志;又哭于子陵之台,表明对文天祥这位故人高风亮节的无比景仰之情。

作者通过祭奠文天祥,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民族感情,这是恸哭的主要情感内涵。在本文中,作者通过不同角度,来表明其爱国情怀:

一是在祭奠前回忆当年与文天祥壮烈话别,“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其中蕴蓄着斯人已逝,而己犹独存,江山虽在,而人事全非的感慨,故云“徘徊顾盼,悲不敢泣”,“今予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

二是在祭奠中穿插了一段遇元军巡逻船的事件:“榜人始惊予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这用以暗示元统治者戒备森严,实行着恐怖统治,表示了对异族统治的强烈仇恨。

三是在祭奠后表示欲著《季汉月表》(实际指代《季宋月表》),通过详细记述宋末史事,表达以宋为正统的不忘故朝之心,以及兴 汉灭夷、扶宋抗元之志。“今人不有知予心,后之人必有知予者”,就暗示了作者此举的深刻用意。

凡此种种,都有力表明:作者为文天祥恸哭,实是为抗元事业终遭失败而恸哭,为祖国河山陷于敌手而恸哭,为三百年宋朝一旦覆亡而恸哭。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高风亮节,爱国志士谢翱的沦亡之痛,具有巨大的激励力量。因为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象征,是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它能激发起生活在异族统治下的人民不甘奴役、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又能鼓舞从奴役下解放出来的人民,努力建设新生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章的艺术特色:

一、细致真切的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

作者写登西台祭奠文天祥的经过,一一记明时间、地点,祭奠之处“毁垣枯wa,如人墟墓”,把读者带人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去;然后以庄重之笔记祭奠场景:“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着力于表现祭奠气氛的庄严肃穆。中间又有心理活动的描写:“念予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予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通过祭奠时作者的所念所思,将过去与现在相联系,将亡父与文天祥相联系,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体现出祭奠者感情的凝重深挚。

二、简略传神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

如果说场景描写与心理描写是对祭奠活动的直接表现,那么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就是对祭奠活动的间接烘染。作者写祭奠时的两个动作细节,先是“乃以竹如意击石”,以助悲歌,再是“竹石俱碎”,呈现出祭奠人心中难抑的悲愤,虽是寥寥数笔,却极为传神。又写“有云从西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明日,益风雪”,以风惨、云黯、雪凛的苍凉阴惨景色,多方面地反复渲染烘托祭奠时的悲剧气氛,与祭奠人内心的惨痛哀伤相得益彰

三、言此意彼的影射笔法

福建历史上的优秀诗人

异族诗人蒲寿晟

元代的泉州港,涨潮声中万国商,由阿拉伯人蒲寿庚担任泉州市舶司,而蒲寿庚的弟弟蒲寿晟,即是当时颇为知名的异族诗人。蒲寿晟原任广东梅州知州,入元以后,蒲寿晟即长期生活在泉州法石山,过起超然物外的隐居生活。有人曾写诗这样评价他的隐居生活:“诛茅法石巅,知己有青天。猿鹤寻前约,山林续旧缘。烟霞来枕上,风月绕林边。窗前多载竹,相期晚节坚。”俨然一个中华隐居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

僧人诗人释大圭

释大圭,晋江人,本姓廖,字恒白,号梦观。中年出家当了和尚,是泉州历史上颇能体察民情、造诣很高的和尚诗人。而在闽南一带,至今还流传颇多跟释大圭相关的故事。他不但能诗会文、而且武艺超群还会看风水、断吉凶。他是百姓口中奇异的和尚,也是泉州乃至福建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其诗集《梦观集》颇能反映泉州历史而成为重要的资料。

布衣诗人黄克晦

黄克晦,明代,字孔昭,号吾野,泉州惠安人。一生布衣,诗、书、画称三绝。据说他曾经在永春闭门苦读十年,才成就了一生的诗名。由于厌恶官场黑暗,吏治腐败,他一生到处游走,结交名士,决意远离官场是非之地,所到之处,咏景抒情,和名士唱酬,留下了不少诗歌。

郑寀因一首诗得设福安县,韩阳而为县治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在现霞浦洪山设温麻县,管辖现今连江向北到政和的闽东北。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或武德六年将温麻县分为两县——在连江设温麻县,在霞浦设长溪县,现福安管辖地为长溪县西北的二乡九里。宋嘉定十年(1217)乡人以长溪县西北乡地僻难治,请求分县,未果。八年后,宋宝元元年(1225)长溪县令范夔也建议在长溪西北部设县,县治设在韩阳坂。但因县治设在哪里为好,朝庭悬而未决,公文来往而未果。时间一拖二十年,宋淳祐五年(1245),恰逢乡人郑寀(穆阳西铭村人)为朝庭殿中御史,也热心于在长溪西北设县,并挚意韩阳坂为县治。因而献诗给宋理宗:“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四面罗山朝虎井,一条带水绕龟湖。形如丹凤飞衔印,势似苍龙卧吐珠。此处不堪为县治,更于何处拜皇都。”

宋理宗常与郑寀议事,颇得信任。郑寀以诗代奏折请求韩阳坂设县治,宋理宗表示同意,并御批:“敷赐五福,以安一县”因得“福安”两字为县名,而县治在韩阳坂成为不争的事实。郑寀成为福安在中国版图上永远留下名字的第一功劳者。

薛令之因一首诗福安有御赐村名,现有省级古文化名村

薛令之24岁中举后,在朝庭官拜左补阙兼太子侍讲,与贺知章同为太子的老师。当时宰相李林甫当权,飞扬跋扈,对太子(别称东宫)经常排挤打击。薛令之感慨时事,作《自悼》诗题壁:“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题难琯,羹稀箸易宽。无以谋朝夕,何由保岁寒?”

这首诗表示作者对自己的清苦明显不满,对当政者的歧视深为愤慨,其更深层次的含意还在于对世道的担忧。唐玄宗闲游东宫,看了这首诗很不高兴,当即在《自悼》诗旁也题四句:“啄木嘴距长,凤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玄宗皇帝的题词指责薛令之,下了逐客令。薛令之认为得罪了皇帝,皇上已不容,就托病辞官回到石矶津。他在家穷研经书,躬耕劳作,生活清贫。唐玄宗知道后曾下令长溪县令拨给田赋供其开支。但薛令之按生活所需供取,从不多拿,剩余还国库。十几年后,唐肃宗即位,怀念东宫旧臣,下旨召薛令之入朝,可是薛早已逝世。肃宗感念他这位老师,敕封老师的家乡名为“廉村”,村前的溪名为“廉溪”,村后的山名为“廉岭”,以表彰他的一生“清风劲节播千古,明月芳声振万年”。自石矶津敕封名为廉村后,该村的文化水平翘首福安,从宋大观三年(1109)至宝佑六年(1253)的144年间,廉村陈姓进士及第15人,占福安宋代进士的五分之一,而使廉村遐迩闻名

谢翱因诗奇节义,福安出了个“南宋翘楚”诗人,享誉中国文坛

这位诗人叫谢翱。他生于宋淳祐九年(1249),出生地为福安穆阳樟坛坂。他17岁上京(杭州)考进士不中,随父出游。28岁散家赀集乡兵投奔在延平的文天祥抗元,转战汀、漳、潮。文天祥兵败被执敌营,坚强不屈而捐躯。对文天祥的死,谢翱悲不自禁,睹物伤情,常失声痛哭,避居潮阳乡下。31岁后出游浙南永嘉、括苍(今温州、丽水)、会稽(今绍兴)、杭州一带,永不仕元。至元二十五年,40岁的谢翱在浙西成立“汐社”,以诗会友,继续从事抗元活动。至元二十七年,文祥死节之后八年冬,谢翱上严光钓鱼台与诸友吊文天祥,北向哭祭,作招魂歌,以竹如意击石,石为这碎,并作《西台哭所思》: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泪落吴江水,随潮至海回。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

柳永啊、李纲、朱熹他们也是福建的,不用我介绍了吧

唐代的时候,莆田县黄石东村女子江采苹,因长得如花似玉,被选进宫,奉待明皇。由于采苹平时喜爱梅花,于是唐明皇便称她为“梅妃”。梅妃写得一手好诗,留传到今最著名的便是《谢赐珍珠》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这首诗表面上是感谢唐明皇赐赠她一斛宝贵的珍珠,而实质上却对唐明皇另选杨贵妃入宫,把梅妃贬入冷宫的不幸,发出了满腔的愤恨和哀怨。此诗很快被乐工谱成曲子定名为《一斛珠》而流行于世。

 唐末五代,长乐女子陈金凤,是“开闽始祖”王审知的媳妇。一年端午节,她到西湖观赏龙舟竞赛,触景生情,便作了一首《游乐曲》:“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又红;波淡淡,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诗中充满了民歌风味,富有音乐节奏。

宋代的时候,浦城县徐嗣元的女儿名叫徐彩鸾,字叔和,从小爱好文学,特别喜欢文天祥的作品,每次朗诵《六噫歌》,总是感动得“欷歔泣下”。元代至正十五年(1355年),外寇侵扰浦城,徐彩鸾随父逃到山里避难,想不到途中被强盗劫持。强盗拔刀要害其父,徐彩鸾上前挡道:“愿代父死”。强盗释放了她父亲,便把她捆绑,拖到一个偏僻处,企图奸污,当行至桂林桥时,她从地上拾起一块木炭,在壁上题了一首《被掠诗》:万水千山去路赊,青鞋踏破几层沙。登山绝顶重逢岭,渡水尤深又复涯。雁子只传夫与子,鱼书难寄母与爹。回头遥望乡关远,云下峰前是我家。写毕,厉声怒斥强盗,然后投溪自尽,表现了她坚贞不屈,有才有节。

宋代南平有一个女诗人名叫连倩女,她善于托物咏志,见景抒情。例如,她写的一首《题竹帘》七绝诗,就很细腻纤弱,有思想深度,读后令人回味:绿筠劈破条条直,红线径回眼眼奇;为爱如花成片段,致令直节有参差。

宋代的大谢和小谢指的是谁

大谢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小谢谢朓464~499),南朝齐诗人.错了。宋代是指宋朝,宋分北宋,南宋。

大谢谢枋得(1226-1289)南宋诗人。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入侵,朝政腐败,廊庙蠹朽。枋得每与人谈论时事,便慷慨激昂,以忠义自许。尽管谢枋得有安邦济民之志,但却报国无门,夙愿难酬。宝佑四年(1256年)他与文天祥、陆秀夫同榜考中进士,因在对策时抨击了祸国殃民的宰相董槐、宦官董宋臣,被录在乙科,只授了个管理户籍、赋税的抚州司户参军。他一怒之下,挂冠而去。次年再试,得中兼经科,授建宁府(今福建建瓯)教授。还未到任,便逢蒙古兵南侵,他殚精竭虑,协助大将赵葵守御饶(今江西波阳)、信(今江西上饶)、抚(今江西抚州)三州。蒙古兵久攻不下,只好解围而去。枋得运筹擘画,保全城池,本应受到旌赏,然而宰相贾似道却诬告他挪用军费,枋得沉冤莫白,只得倾尽家产还债。景定五年(1264年),枋得主持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漕闱考试,出的题目是“权奸误国,赵氏必亡”,权奸指的便是窃弄国柄的贾似道。贾似道恼羞成怒,给他安了个讪谤罪,贬谪兴国军(今湖北阳新),直至咸淳三年(1267年)才遇赦放归。贾似道见他嵚崎磊落,是个奇男子,便派人笼络他,而枋得不屑一顾,宁愿老死户牖之下,也不肯摧眉折腰随波逐流

德佑元年(1275年),权奸贾似道被贬谪出朝,蛰居多年的谢枋得才被起用为江东提刑兼江西招谕使、知信州。其时烽烟蔽日,鼙鼓震空,元军沿江东下,如入无人之境,宋将望风迎降,枋得却以一支孤旅,矢志抗元,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惜的是他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他率领的那些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抵挡不住凶猛剽悍的蒙古铁骑进攻,因此一败于安仁(今属湖南),再败于信州。翌年春天,临安陷落,恭帝被俘,益王赵昰逃往福州,南宋覆亡。山河破碎,疮痍满目,枋得无处栖身,只得隐姓埋名,进入建宁唐石山中,以卖卜为生。他每日身披麻衣,足穿白鞋,东向大哭,吊祭宋朝天子,山坳农夫称他为狂人。后来人们知道他是抗元志士,便延请至家教子弟读书。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天下底定,元朝大赦,枋得定居福建,打算终老林泉,与烟波钓徒为伍,终其余生

元朝统治者为笼络汉族士大夫,世祖忽必烈命程钜夫到江南访求人才,程钜夫荐宋朝遗士30人,枋得也名列其中。但他无意仕元,自然不肯接受荐举,给程钜夫写信说:“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某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岁之母在堂耳。”(《上程雪楼御史书》)不久,福建行省丞相忙兀台又奉旨相召,枋得婉拒说:“上有尧舜,下有巢由,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宋史·谢枋得传》)忙兀台见他不肯屈节,一笑置之,不再相强。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江西行省丞相管如德再次奉旨赴江南搜求人才,降元的宋朝丞相留梦炎荐举谢枋得才堪重任,枋得写信讽刺他说:“若贪恋官爵,昧于一行,纵皇帝仁恕,天涵地容,哀怜孤臣,不忍加戮,某有何面目见皇帝乎?”(《上丞相留忠斋书》)拒不赴召。次年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又一次荐举他,枋得表示:“宋室逋臣,只欠一死……惟愿速死,与周夷齐、汉龚胜同垂青史,可以愧天下万世为臣不忠者。”(《与参政魏容斋书》)魏天佑仍然不肯放过他,强迫他北上大都。枋得自知不免,临行之日,他以诗明志:“云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岂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表示此番北上是要扶植纲常,效法东汉末拒绝王莽征辟,绝食而死的龚胜和饿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些素不相识的宋朝遗民纷纷写诗勖勉,鼓励他坚持气节:“俯仰元无愧今古,英雄何必尽公卿”?“肩上纲常千古重,眼前荣辱一毫轻”。“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一文钱”。好友刘洞斋见他鹑衣百结,敝屣烂裳,赠他一套寒衣,他拒而不受;长子熙之自信州前来探望,他杜门不见,答以诗曰:“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真是激昂慷慨掷地有声

自离建宁后,枋得二十余日不肯进食,竟然不死。渡过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后,每日仅食枣5枚,一连几月都是如此,弄得瘦骨嶙峋,孱弱不堪。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一日,枋得一行抵达大都,风尘未洗,便询问谢太后葬所及恭帝所在再拜痛哭。元朝官员故意指着文天祥就义处让他看,他说:“当年集英殿赐进士第幸同榜,今复得从吾同年游地下,岂非幸耶?”(《昭忠录·谢枋得》)四天之后,元朝统治者见枋得病势垂危,将他迁入悯忠寺。他看见墙壁上的曹娥碑,哭泣着说:“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宋史·谢枋得传》)曹娥是东汉末民间女子,其父因迎神溺死江中,曹娥义不独生,也投江而死。民女尚知节义,枋得熟读圣贤诗书,自然不能腆颜事敌。降元的留梦炎使人送来饭菜,枋得怒掷于地,绝食五天后,终于壮烈殉国,终年64岁。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谢枋得大义凛然,不肯屈膝降元,保全了民族气节,为历史平添了一段佳话,不愧为民族英雄!

俯仰无愧天地,忠义萃于一门。枋得的父亲应琇任浔州(今广西桂平)佥判,因忤奸相董槐,被迫害而死;伯父徽明代理富阳(今属浙江)县令,抗元壮烈殉国;兄长君禹与元兵战于九江,被俘不屈,尽节而死;弟君烈、君泽同死于国事;母亲桂氏被元兵拘系,逼其交出儿子,她大义凛然,怒斥敌酋,元兵无可奈何,只得释而不问;妻李氏亡命贵溪(今属江西)山坳,被元兵搜出,囚于建康,自缢于狱中,一女二婢也不屈而死;另一女葵英得知父母双亡,遂鬻妆奁造桥,桥成后投水而死。谢枋得阖家尽节,可谓满门忠烈!

小谢谢翱(1249-1295)南宋诗人,字皋羽,号晞发子,出生在福安穆阳樟南板(今福安市穆云乡樟垄村)。其幼年受良好家教,熟读历史上忠诚英烈之传记,养成了封建文人落拓不羁的个性与坚贞气节。少年时曾随父迁徙浦城生活。1265年赴临安参加进士科考,试进不中,落魄于漳,泉二州。此时正逢元丞相伯颜举兵攻占临安,南宋政权分崩离析。然而,这位忧患馀生的爱国青年当悉知文天祥在南剑州(今南平市)建立都督府,遂变买家产,募乡勇数百前往投效,并且担任“咨议参军”等职务。跟随文公转战漳、梅、赣诸州,他们一路进军,势如破竹,接连收复了会昌等许多县城。

此举震惊了元朝朝廷,元世祖即令大将张弘范率领两万多人马,分水陆两路南下。潮州一战,文天祥兵少势孤,被迫退守海丰的一座荒山岭;元军星夜直趋,文天祥被俘押往大都。1283年,文天祥就义消息传遍九州,谢翱北望凭吊,恸哭失声。顷因元朝政权趋于巩固,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此时的谢翱改称粤人,自号晞发子(道士);携带文公生前赠送的玉带砚,流亡浙江的永嘉、丽水一带,继续对元朝统治者进行消极抵抗活动。先后在越山、西湖等地组织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诗社“月泉吟社”、“汐社”;联合了一批正直的知识分子,像郑思肖、邓牧、林景熙等,互相唱和,抒发亡国之痛。1295年,时值文公逝世八周年,他又同友人登西台凭吊,并且吟作《楚歌》以招魂,其悲愤抑郁之情勃勃于言表。1295年浪迹一生的他最终定居杭州西山,同时娶刘氏为妻。次年,因患肺结核去世,享年47岁。

遵其遗嘱葬于西台,对于他的人格和才华深为景仰的人们,纷纷赴场以诗文殉。并捐建“许剑亭”以示纪念。谢翱一生怀才不遇,且渴望收复失地,重振宋室的愿望亦未能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与散文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笔耕,创作丰富。可惜由于位卑以及年代久远等原因,许多作品已散佚。目前,南京图书馆馆藏仅有《许剑录》、《晞发集》两部。明清两代的文学家宋廉、黄宗曦、杨慎、纪晓岚等,都对他以及他的作品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被誉为“南宋翘楚”、“宋末诗人之冠”。谢翱一生与西台结下生死之缘。自1265年赴临安试进时,与其父一起途经严陵,首次登西台凭吊。此后他多次登览西台,写下不少诗章词文;其中最著名的有《西台哭所思》、《登西台恸哭记》。从黄山旅游乘车蜿蜒而下至新安江畔的岔柏坞,再转乘帆船,行约十余里,就到了富春山;山上的“严子陵钓台”也随之一目了然。船至峰下登岸,顺着一条石阶而上,江山明丽,浮云挽袖;左转右折,即抵达钓台。钓台有东西二台,两相对峙,背靠青山,下临绿水。

东台地势平坦,相传是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垂钓处。严光与刘秀是同窗学友,他为了躲避故交光武帝的“用才”,而反穿羊皮袄于此种田垂钓。东汉以降,许多大文豪都到这里朝拜过,多有吟诵。连在离乱之中的李清照经过钓台时也写了诗。正因为严光逃脱现实的宿命个性,于是才有了那一幅“独钓寒江雪”的千古不朽图画。钓台的右边是西台,也称哭台;是以谢翱冒死哭文天祥而得名的,可见谢翱一哭之痛。西台的风景比东台还好,极目望去,群峰叠嶂,郁郁葱葱;近处的山色是浓绿、墨黛;远处是翠绿、鳖青;再远处就是几抹淡墨。俯视台下,碧绿的江水,婉转向东流去。江上有缓缓移动的片片白帆;江边一阵阵汽轮的鸣号声,给这景物幽深的所在,增添了时代的音响。若从易学的角度而论,西台确实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传说文革十年浩劫中,谢墓坟倾碑倒,荒草丛生,石亭亦惨遭破坏。幸好近年来当地政府多次拨款修建,且例入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如今的西台已成为富春江上的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西台上有一座石亭,就是当年人们为纪念谢翱而建的“许剑亭”。原有的柱楹上的金字石刻已不知毁于何代,今存系近年重新补遗修整的。亭的左侧,树立着一块青石碑,碑文写到“粤谢翱之墓”。墓的四周茂林修竹,风物宜人。

关于谢翱哪里人和谢翱作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