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翁是谁,放翁是谁的作品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放翁是谁,以及放翁是谁的作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放翁是哪位诗人呢?

放翁指的是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他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陆佃曾官至尚书右丞。父亲陆宰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是一位爱国名士,因力主抗金而被主和派弹劾罢官。陆游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但从小热爱读书。18岁时回家乡,曾向诗坛名宿曾几学诗。

绍兴中应礼部试第一,秦桧孙秦埙没能拿第一而屈居第二,秦桧对此耿耿于怀。殿试时,秦桧利用职权把陆游除名,并惩办了主考官。从此陆游失去以功名进身的机会。1155年,秦桧死,他才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升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敕令删定官、枢密编修官等职。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后被弹劾罢官。

此后又先后任镇江府、建康府、隆兴府、夔州等地通判。不久又入宣抚使王炎幕府,提出抗金收复失地大计。王炎回京后,他又在蜀地做了几年地方官。淳熙三年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参议官。

未几,朝廷又先后任命他为严州知州、军器少监、礼部郎中、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等职,官至宝章阁待制致仕。晚年仍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但最终未能实现其报国壮志便与世长辞了。

文学成就

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时有“小太白”之称。他一生创作了数万首诗,今存九千三百多首,大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时政之灰暗。他的诗风格慷慨激昂,雄浑豪放,情辞并茂,感人肺腑。

他在诗歌方面贡献最大,在词和散文方面亦有建树。他的作品不仅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世世代代热爱祖国的人们。

陆游,为什么自号“放翁”?

原因:

陆游认为恢复中原一定要先收复长安,要王炎在汉中积蓄军粮,训练队伍,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进攻。但是,当时临安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北伐的打算,川陕一带的将领大多骄横腐败,王炎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更谈不上按照陆游的意见出兵,陆游满怀希望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

陆游的抗金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

扩展资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游

放翁指谁???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 “气吞残虏”。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

陆游的诗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方法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他的绝大多数的篇章都是南宋时代的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因此有人把他的诗誉为“诗史”;同时他在创作理论方面也主张写实,要从事社会实践,他说:“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正象所有杰出的作家一样,在他的作品中也常常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方法的不同程度的结合。他在揭示现实的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时候,总是把他的社会理想、强烈的爱憎和明确的褒贬体现在作品之中。在白天,他目睹民族侵略、权奸误国的现实,不禁满怀激愤,渴望上马杀敌,报仇雪耻;这样的渴望不能实现,他就假托在夜晚的梦寐中去追求。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