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濮安懿王怎么读和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在哪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北宋倒有几个排行第六的王爷,但是南宋皇帝多数没有儿子或儿子很少,因此没有行六的王爷。
整个宋朝即排行第六、又封王爷的只有两人(宋哲宗也排行第六,但没有被封为王爷):
镇恭懿王元偓:宋太宗赵光义第六子。字希道。姿表伟异,厚重寡言,通晓音律端拱元年出阁,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至道二年,拜洪州都督、镇南军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后,加同平章事,封彭城郡王。后加检校太傅,进封宁王。之后历封检校太尉兼侍中、太尉、尚书令,护国、镇国、成德、安国、镇宁等军节度使。相继改封相王、徐王。天禧二年春,受惊悸,中风而死,年四十二岁,赠太师、尚书令、邓王,谥恭懿。后来又追改封为密王、苏王、韩王。徽宗时又改封镇王。
景王杞:宋徽宗第六子。初授武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冀国公。大观二年改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文安郡王。政和中,授检校太保,迁太保,改授护国、武昌军节度使,进封景王。后与徽、钦二帝一同为金后所掳北上。
元偓只有一子:允弼。赵杞被掳北上,因此其后代不详。
----------------------------------
允弼,八岁召入禁中,令皇子致拜,允弼不敢当。御楼观酺,得与王子并坐。皇子即位,是为仁宗。允弼累迁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判大宗正事,封北海郡王。”英宗时,拜中书令,徙王东平。神宗即位,拜太保、凤翔雄武军节度使,朝朔望。熙宁二年,丁母忧,悲痛不胜丧,固辞起复。母葬有日而允弼病笃,顾诸子以不得终大事为恨。薨,帝临哭之恸,辍朝三日,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相王,谥孝定。
允弼性端重,时然后言。诸宫增学官员,允弼已贵,犹日至讲席,延伴读官读《孟子》一节。领宗正三十年,与濮安懿王共事,相友爱,为宗属推敬。
儿子成为堂叔的养子后,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儿子虽然成了别人的养子,但无法断绝和亲生父亲的父子关系,也不能改变生父的父亲“名分”。
但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养子”对“生父”的称呼问题,却在1000年前的北宋王朝,引起了一场空前争议。上至太后、皇帝,下至朝臣权贵,两种不同的意见充斥朝堂,一直争吵了18个月。
期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台谏官员和以韩琦、欧阳修为代表的宰执官员引经据典,各不相让,甚至大搞人身攻击,互相打压,最终两败俱伤:台谏官员多人被贬,宰执官员看似取得胜利,但声望大损,欧阳修还因此惹上了一桩乱伦丑闻,不得不自请贬职离朝。
一场养子与生父的称呼之争,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起因:英宗即位,为父争名,“濮议之争”拉序幕
这场争端发生在公元1064年北宋英宗时期。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先简单介绍一下宋英宗的身世。1063年北宋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病逝,宋英宗赵曙继位。宋仁宗一生无子,赵曙是他的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13子,4岁时就被仁宗做为继嗣收养于宫中,由曹皇后抚养。
赵曙聪明伶俐,好学上进,很受仁宗和曹皇后喜爱。但仁宗收养堂侄赵曙,只是碍于自己没有亲生儿子,而暂时将其作为继嗣,内心并不甘心将皇位传给侄子。四年后,仁宗果然有了皇子,于是赵曙又被送回濮王府。“四岁,仁宗养于内。宝元二年,豫王生,乃归濮邸。”(《宋史》)
但好景不长,几年后,仁宗亲子病亡,赵曙又被接回宫中。后来又经历了仁宗生子、赵曙被送回;皇子病亡、赵曙再被接回等几次反复,期间又从没有明确立赵曙为太子,搞得赵曙提心吊胆。
赵曙的皇室继嗣身份迟迟不定,又反复进宫出宫,不但给他自己带来了巨大压力,也成了仁宗和曹皇后身边部分宦官及朝廷大臣的取笑对象,由此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仁宗病亡前正式立其为太子时,吓得赵曙都不敢进宫,以为刚去世的父亲守孝为名婉拒,后在朝臣劝说和朝廷多次崔促下才进宫接受太子之位。而他得罪的部分朝臣和皇室亲信宦官,也借机在仁宗和皇后面前说他的坏话。
赵曙也知道,他和仁宗的宗亲关系并不算近,自己的皇嗣之位很不稳固。所以一直胆战心惊。甚至仁宗去世,曹皇后宣布他即位时,还吓得东躲西窜,朝臣和宦官们强按住他才穿上龙袍登基。
长期胆战心惊的宫廷生活,使英宗精神压力太大,即位不久就病了,由曹太后临朝听政。直到一年多后才病愈亲政。亲政刚半个月,宰相韩起就上了一份奏表,提议朝廷讨论赵曙生父濮安懿王的名分问题。
作为英宗来说,经历了这么多波折,现在终于坐上了皇位,身体也痊愈了,当然希望父以子贵,给生父追谥一个皇帝名号。(巧合的是,真宗时期,其父也曾被作为皇帝继嗣被接入宫,后来皇帝有了皇子,又被送出。)
但考虑到自己刚即位,根基尚浅,仁宗去世只有14个月,担心遇到阻力,英宗拒绝了这一提议,下诏说等两年后守孝礼制结束再议此事。
第二年4月,韩琦、欧阳修等大臣再次提出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英宗于是下令有关部门讨论此事。
按照宰执官员韩琦、欧阳修等人的意思,应该称呼已故的濮安懿王为皇考(对去世父亲的称呼),英宗本人当然也这么想,因为一旦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给父亲追谥皇号。
没想到这一提议却在朝廷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司马光等为首的台谏官员极力反对称皇考,认为按照儒家礼制,应该称“皇伯”。
如果认濮安懿王为父亲,那么去世的仁宗是什么名分呢?在世的曹太后又算什么?
双方围绕该称“皇考”还是“皇伯”展开了激烈争论。从而引发了一场长达18个月的“名分”之争,史称“濮议之争”。
2、过程:新旧两派,你争我斗,一波三折成闹剧
在这场“名分”之争中,太后、皇帝、朝臣重臣纷纷上场,分成立场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韩琦、欧阳修等宰执官员支持称“皇考(亲)”,符合英宗皇帝的心意,而司马光等台谏官员认为应该称“皇伯”,和曹太后同一立场。
双方引经据典,针峰相对,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事情的经过也一波三折,充满了戏剧性。
起初,支持派(因思想较为开放,支持皇帝,亦称新党)因为有英宗的支持,以为胜券在握。英宗为了面上好看,特意下诏让大家讨论。没想到以司马光为首的绝大多数朝臣均持反对意见。
台谏官员蔡伉痛哭流涕,跪求英宗反对称濮王为父,并说如何称呼濮王,关系到国家兴亡。御史中丞贾黯看到支持派渐占下风,气病身亡,死前仍留下遗书,请英宗一定要称其生父为伯父。
吕诲、范纯仁等反对派更是联名上奏,指责欧阳修为取悦皇上而“首开邪议”,并对韩琦、欧阳修进行人身攻击,把他们归类为“小人”——一场称呼之争逐渐演化成了人身攻击。
眼看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曹太后不得不亲自出面,严厉指责韩琦等人,认为英宗不应称濮王为皇考。英宗一看形势于己不利,只好决定暂停讨论此事。反对派后来居上,反败为胜。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韩琦、欧阳修等人意识到曹太后意见的重要性后,开始私下做曹太后的工作。
1066年正月,英宗又把韩琦召来商议“名分”之事,并议定称濮王为皇考,由欧阳修亲手起草两份诏书,一份给皇上,一份送太后,之后召集朝臣再次讨论。
正当新旧两派争论不休的时候,宦官送来了有太后签押、同意英宗称濮王为“皇考”的诏书。“既而内出皇太后手诏曰 :“吾闻群臣议请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见施行。吾载阅前史,乃知自有故事。······可令皇帝称亲,濮安懿王称皇,王氏、韩氏、任氏(濮王的三位夫人)并称后。”(《宋史》)
曹太后的诏书令反对派大惑不解,也措手不及。英宗借机终止了讨论,下诏称濮王为亲,但不称皇,算是退让了一步。争论了一年半的“称呼”问题就此告一段落。
曹太后为什么突然改变立场,成了一个谜。有的说是韩琦、欧阳修设计,她被英宗劝酒喝醉误签;有的说是韩琦、欧阳修私下笼络太后亲近的宦官,一起说服了太后,但正史均无确切记载。
事已至此,反对派再无翻盘的可能了,但事情却并没结束。台谏官员继续对韩琦、欧阳修等人大肆攻击,称其“诖误圣心”、“欺君负国”,以辞职要胁,与其势不两立,并将欧阳修指为首恶,请求朝廷对其治罪。
表面上取胜的韩、欧等支持派奋起反击。韩琦、欧阳修也向英宗上奏:既然御史们与臣等难以并立,若陛下认为臣等有罪,就留下御史,我们走;若陛下认为臣等无罪,就该将他们贬逐。英宗最后终将吕诲等三御史贬出京城。但他知道这三人并没什么大错,因此对身边人特别强调
“不宜责之太重。”
即便如此,也难息众怒。司马光等人看到同僚被贬,马上联合所有台谏官员集体辞职,声援三人。英宗进退两难,最后采取安抚策略,将反对派主要人物司马光调离台谏职位,进为龙图阁直学士;将王珪提拔为参政执事。
事情至此好像圆满解决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宗还没来得及正式认爹,第二年突然病逝,只当了四年皇帝、却花了一年半时间给父亲争来的“名分”,最终未能如愿,一场养子与生父的称呼之争成了最终成了一场闹剧。
3、影响:两败俱伤,英宗得益,礼仪之争藏玄机?
“濮议之争”孰是孰非,历史上多有争议,多数人将司马光等保守派的表现,与后来宋神宗重用王安石推行熙宁变法,司马光等保守派再次大力反对阻挠结合起来,抨击司马光等人思想保守。
其实,这两件事有着本质的不同。就英宗朝的“濮议之争”,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北宋重视文治,推崇儒学,以仁孝礼仪治天下。宋英宗以仁宗继子之名,继承皇位,体现了皇位的正统合法性。如果追认自己的生父为父、皇,一来是对仁宗的不敬,二来也简接否认了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英宗即位前政局并不稳定,曹太后和一班前朝老臣精心筹划才顺利登基。即位后身体不好,期间又与临朝听政的曹太后产生矛盾,朝廷暗流涌动。
如果贸然认父,既会以“小孝”失“大孝”,失信于天下,又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皇室子弟利用,导致政局不稳。
因此,司马光等绝大多数富有政治经验的老臣,才会宁愿冒着坐罪的风险,极力反对英宗称生父为“皇考”。
当然,这场名分之争,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结合当时朝廷的形势,背后也暗藏着朝臣之间的权力争夺,和英宗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而实施的权力制衡谋略。
从朝臣权力看,北宋实行崇文抑武,即文治国策,这就造成了文人士大夫权力过大,直言敢谏,有时皇帝都无可奈何。
为了防止文官权力影响皇权,宋真宗时就加强了台谏制度,使台谏官员和宰执官员相互监督制衡,实行所谓的“异论相搅”——“真宗用寇准,人或问真宗,真宗曰:“且耍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诽。”(《续资治通鉴长编》)
因此,宋真宗给予谏官很大的权力,上至皇帝将相,下至文武百官,他们都可以随时监督监察。宋仁宗时又专门设立了独立的谏院,与御史台合称台谏,虽然达到了台谏与宰执官员的相互制衡,但这又导致了台谏势力的过大,以及台谏官员与宰执官员的权力之争。
从前面介绍的英宗的身世和经历中不难看出,英宗即位时,既有太后临政,又有前朝老臣,还有觊觎皇位的宗室势力,他的皇位并不稳固,皇权也受到影响,迫切需要培植自身政治势力,削弱太后、前朝老臣及其他宗室势力,以稳固自己的皇位和统治。
精明的韩琦、欧阳修等执政官员无疑是看透了英宗的心思,所以英宗刚一即位,就急切地提出了“濮议”奏请——既能借机向刚亲政的英宗靠拢,又在与台谏官员的权力争夺中占得先机。
急于收拢皇权的英宗,当然不愿放过这一培植自身政治势力、与太后抗衡的机会。
于是在一片反对声中,通过适时暂停、继尔推进的节奏,一步步挑起谏官与宰执官员的争斗,使其“异论相搅”,在两败俱伤中削弱双方的势力,最终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使自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尽管英宗借“濮议之争” 实现了对太后势力、朝臣权力的削弱,加强了皇权,但这场史无前例的朝廷内讧也给北宋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影响:贬逐官员,使朝廷一时损失了不少忠直能干的人才。
参与“濮议之争”的官员,多为执政能力较为突出的人才。除了反对派的吕诲等直言敢谏之臣被贬逐,支持派的欧阳修也因此而名望大损。
曾因在“濮议之争”中支持欧阳修而被其亲自提拔的一个官员蒋之奇,看到欧阳修名声受损,为了与他划清界限,诬陷欧阳修与儿媳吴氏通奸——“之奇始缘濮议合修意,修特荐为御史,方患众论指目为奸邪,求所以自解,及得此,遂独上殿劾修,乞肆诸市朝。”(《续资治通鉴长编》)
虽然后来查无实据,但饱受传闻非议的欧阳修不得不自请贬职。
两派相争,朝臣内讧,荒废了朝政,也为后期大规模的党争埋下了隐患。
“濮议之争”中,为了一个“名分”问题,朝臣权贵结党结派,由最初的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演变为相互漫骂、人身攻击,为后来愈演愈烈的党争埋下了种子;而朝臣官员们整天纠缠于“称父称伯”的宗法礼制争论,无暇顾及北宋朝廷存在的国贫兵弱、西夏侵扰等内忧外患,也加速了北宋国势的衰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宋的国运。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是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是北宋第五位皇帝。
宋英宗幼年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
嘉祐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
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
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六岁,在位五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
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身世背景
宋英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真宗赵恒弟弟赵元份的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濮安懿王”的称号是仁宗后来加封的)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到明道元年(1032年)正月三日,宋英宗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幼年过继
宋仁宗赵祯自己没有儿子(三个儿子全部早夭),于是在景佑二年(1035年),幼年的英宗被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
赵宗实(后来的英宗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仁宗把它交给宗正,英宗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
景祐三年(1036年),赵宗实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
宝元二年(1039年),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出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
立为太子
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豫王赵昕早逝。皇祐二年(1050年),赵宗实(后来的英宗赵曙)的官职升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
嘉佑三年(1058年),濮安懿王逝世后,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赵宗实所得到的,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人。宗室子弟中有人借了金带却拿铜带还,主管的人把这事告诉他,赵宗实说:“这真是我的带啊!”便接受下来。曾让殿前侍者给他卖掉犀带,那犀带值钱三十万,被弄丢了,赵宗实也不追问。
嘉佑三年(1058年)6月,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又向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仁宗说后宫又有怀孕的,此事等等再说。结果没多久,后宫确实生产,但是个女孩。当时赵宗实刚好因生父赵允让逝世服丧。
嘉祐六年(1061年)农历十月十二日,朝廷打算起用赵宗实担任秦州防御史
宋英宗、知宗正寺,赵宗实以守丧期未满而推辞。赵宗实四次上奏推辞,朝廷才允许他继续守丧。守丧完毕之后,赵宗实又被授给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他再次推辞。嘉佑七年(1062年)农历八月,朝廷允许赵宗实罢去宗正一职,又担任岳州团练使。
嘉祐七年(1062年)农历八月初四,赵宗实被立为皇太子;初九,改名赵曙。
赵曙听到诏命后称病,推辞当皇太子,请潭王宫教授周孟阳撰写奏疏,周孟阳做了些劝诫,赵曙连忙拜谢。奏疏上了十多遍,仁宗没有同意,下诏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人前往劝告服从命令,于是众臣到赵曙卧室扶起他送入皇宫。赵曙才答应做皇太子,并告诫舍人说:“谨慎地守好我的屋舍,皇上有了后嗣,我就回来。”
农历八月三十日,赵曙出现在清居殿。从此以后,赵曙每天两次朝拜仁宗,有时还到皇宫内服侍仁宗。农历九月,赵曙被封为齐州防御史、巨鹿郡公。
登基为帝
嘉祐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曹皇后发布遗诏,任命赵曙继承皇帝位。文武百官进入宫廷,痛哭哀悼。韩琦读仁宗遗诏制命。赵曙到东殿接见文武百官。四月初二,在全国大规模赦免,赐给百官爵加一等,奖赏各军。
赵曙想为仁宗守丧三年,命令韩琦代理军政事务,宰相大臣等不答应,赵曙才收回成命。四月初四,赵曙生病。派韩贽等人向契丹报告英宗即皇帝位的消息。四月初五,尊奉曹皇后为皇太后。四月初八,下诏请求皇太后共同处理军国要事。四月十四日,皇太后到小殿垂帘听政,宰臣又到小殿帘前上奏国事。四月十四日,制作受命宝印。四月十六日,任命皇子赵顼为安州观察使、光国公。
两宫失和
赵曙即位之初,由于生病便由曹太后来垂帘听政。一些宦官不断向曹太后说赵曙的坏话,致使两宫嫌隙萌生,关系颇为紧张。
为了调解两宫矛盾,韩琦和欧阳修先对曹太后说:“您侍候先帝仁宗这么多年,天下谁不知道您是一个又贤德、又宽厚、又仁慈、又通达的人,为什么现在会和儿子过不去呢?他是个病人,您不至于和他一般见识吧。难道您希望别人象议论天下其他继母那样去议论您吗?”
他们又对赵曙说:“自古以来,天下贤明的君主不计其数,人们为什么唯独称颂舜为大孝子?难道其他人都不孝顺?当然不是。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父母作的不好而子女依然孝敬有加,那才值得称道啊。过去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您还不清楚?您只管尽您作人子的孝心,相信太后一定不会亏待了您。”在大家的劝解下,两宫之间的矛盾得以逐步缓和。
病愈亲政
治平元年(1064年)农历五月,赵曙病体恢复,曹太后撤帘还政。赵曙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他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赵曙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中国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父、母丧后两周年(即第二十五个月)举行的祭礼)再议。
治平元年(1064年),京畿、宋、亳、陈、许、汝、蔡、唐、颍、曹、濮、济、单、濠、泗、庐、寿、楚、杭、宣、洪、鄂、施、渝等州,光化军、高邮军发生大水灾,赵曙派遣使臣巡视,疏治河道,赈济抚恤灾民,免除灾民赋税。
同年,西蕃瞎毡的儿子瞎欺米征归附宋朝。
治平二年(1065年)农历四月初九,韩琦等再次提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于是,赵曙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的“濮议”事件。
治平三年(1066年),中书大臣共同议事于垂拱殿,当时韩琦正在家中祭祀,赵曙特意将其召来商议,当时即议定(赵曙生父)濮王称皇考,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交给了皇上一份。到中午时分,太后派了一名宦官,将一份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省,韩琦、欧阳修等人打开文书,相视而笑。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书,多了太后的签押。
赵曙便立刻下诏停止讨论。同时又将宰相与执政们召来,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绪,以稳定时局。赵曙最后同意了欧阳修等人的意见,将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
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初八,赵曙生病,同年十二月在宰相韩琦的建议下,立长子赵顼为太子。
因病去世
有一天,英宗对神宗说:“按照国家的旧制度,士大夫的儿子有娶皇帝女儿的,公主们都因身价高升而避开公婆的尊长地位,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我总是在想这件事,醒时睡时都为此感到不安,怎么能因为富贵的缘故,而违背一般的人伦长幼之序呢?可以下诏有关部门改掉这个规矩。”遇上患病,英宗没有实现这一愿望。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英宗因病驾崩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癸酉,葬英宗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
为政举措
政治
英宗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鉴于仁宗以来的弊政,英宗向执政宰辅们提出了裁救积弊的问题,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还下诏将各品级官员的转迁年限加以延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冗官”现象给朝廷财政造成的压力。为广纳人才、为国选贤,英宗命宰执大臣推荐才行之士以充馆职。
经济
宋英宗执政时,封桩库、左藏库等国库空虚。以宋英宗治平二年为例,这一年宋朝岁入虽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银两,官费、军费等支出却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银两,入不敷出。
文化
英宗还非常重视读书和书籍的编写整理。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历年图》进呈给英宗,英宗对此大加赞赏。
治平三年(1066年),英宗任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英宗同意司马光选聘助手成立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不仅如此,英宗还批准提供皇帝专用的笔墨、缯帛,划拨专款,供给书局人员水果、糕点,并调宦官进行服务。英宗的批示,极大地改善了司马光编修史书的条件,使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自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司马光为了报答英宗皇帝的知遇之恩,在此后漫长的19年里,将全部精力都耗在《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编纂上。
历史评价
《宋史》赞曰: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及其临政,臣下有奏,必问朝廷故事与古治所宜,每有裁决,皆出群臣意表。虽以疾疹不克大有所为,然使百世之下,钦仰高风,咏叹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晋王广、唐魏王泰窥觎神器,矫揉夺嫡,遂启祸原,诚何心哉!诚何心哉!
史书记载
《宋史》卷十三
轶闻故事
裁决医官
仁宗暴亡,医官应当负有责任,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英宗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
其他一些医官,唯恐也遭贬谪,便在英宗面前求情,说:“先皇起初吃这两人开的药还是很有效的,不幸去世,乃是天命,非医官所能及。”
英宗正色道:“我听说这两个人都是由两府推荐的?”
左右道:“正是。”英宗便道:“如这样,我就不管了,都交给两府去裁决吧。”
众医官一听,都吓得魂飞魄散,暗暗惊叹新皇帝的精明与果断。
仰慕苏轼
宋英宗赵曙在未即位前便听说过苏轼,十分仰慕。继位后,宋英宗本想按照唐朝的惯例将苏轼召入翰林院,授予他知制诰职务。但宰相韩琦却说:“苏轼是能成大器的,今后必然会被皇帝所重用,只要朝廷好好栽培他,那么全国的文入学士都会为皇帝效劳。那时,人小所向,也就不敢有人对此有异议了。倘若现在突然重用苏轼,天下士大夫恐怕会怀疑他的能力,这对苏轼是极为不利的。”
宋英宗又问韩琦:“让苏轼修起居注怎么样?”韩琦说:“修起居注与知制诰官职性质相同,官品接近,恐怕也不太合适。”宋英宗只好任命苏轼在史馆试用。
家庭成员
家世
曾祖父:宋太宗赵光义
祖父:商恭靖王赵元份
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
母亲:仙游县君任氏
后妃
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生宋神宗赵顼、岐王赵颢、嘉王赵頵、宝安公主、寿康公主。
修容张氏。
昭仪鲍氏,初封永嘉郡君,元丰八年四月为才人,元符三年正月进美人,崇宁元年十一月卒,赠昭仪。
贵仪张氏,初封仁寿郡君,元丰八年四月为才人,元符三年正月进婕妤,大观二年二月进修容,政和元年十月卒,赠贵仪。
子女
儿子
宋神宗赵顼
吴荣王赵颢
润王赵颜,早亡
益端献王赵頵
女儿
长女:嘉祐八年,封德宁公主。治平三年,进封徐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治平四年,进陈国长公主。元丰八年薨,追封燕国大长公主,谥惠和。元祐四年,追封秦国大长公主。徽宗追封为魏国大长公主,又改惠和大长帝姬。
次女:嘉祐八年,封宝安公主。宋神宗登基,进舒国长公主,改蜀国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公主逝世后追封越国长公主,谥贤惠。后进封越国大长公主,累改秦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魏国大长公主。
三女:与魏国大长公主一同出生。初封寿康公主,改祁国公主、卫国公主,下嫁张敦礼。进冀国大长公主,改秦国大长公主、越国大长公主、楚国大长公主。政和三年,改贤德懿行大长帝姬。宣和五年逝世。
四女:舒国公主,早亡。
宋朝(北宋)开国皇帝 (太祖)赵匡胤(“胤”读yìn)
【年号】建隆(960~963年)、乾德(963~968年)、开宝(968~976年)
【生卒】927~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终50岁。葬于永昌陵(今河南省巩义市)
【在位】960年~崩,共17年,称帝时34岁。
【生平】赵匡胤出身军人世家。公元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是为后周太祖,赵匡胤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后传位于养子柴荣,是为后周世宗。赵匡胤深得世宗赏识,升至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禁卫军老大),世宗死后恭帝即位,显德七年正月初四(960年)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在陈桥驿站(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被众将士黄袍加身高呼万岁,拥其为帝(史称“陈桥兵变”),遂返回都城开封废恭帝,自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改元建隆(赵匡胤当年在“陈桥兵变”中称帝应该是并非自愿,对之前部下的小动作可能是不知情的。甚至在登基后还有意将帝位还与后周)。
太祖登基后成功地通过“杯酒释兵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防止军队政变),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之后的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终宋一朝,没有军事政变发生。
太祖生活简朴但并不吝啬,总能将钱花到刀刃上。关心人民疾苦,宽减徭役,保持水土、治理环境。
太祖性格温厚。由于自己的皇位是从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处夺得,登基后颁布圣旨优待柴宗训母子,赐柴氏“誓书铁券”(相当于免死牌),立誓碑遗训留给后世皇帝,遗言三条中的一条即“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从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然而,建隆三年(962年)柴宗训被迁往房陵(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居住之后,时任房州太守的辛文悦(赵匡胤的启蒙老师)马屁拍错了地方,于开宝六年(973年)三月把柴宗训杀害(当时他只有20岁)。赵匡胤“闻之震恸”、“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皇帝”,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之后柴氏家族能够与大宋朝共存亡,并得以升迁。(个人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做人应像赵匡胤!)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太祖与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清晨暴死。太祖当时身体状况很好,突然死得不明不白。《续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依现存证据,世人多认为是赵光义弑兄篡位,连赵光义的后代皇帝也都认可这一说法。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自东周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重文抑武和宽宏大量。太祖统一中国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了向文官治国的转变,未杀有功大臣。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太祖制定了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堂上鞭打大臣,不准辱骂公卿。宋朝不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比较宽容。但太祖执政后太过重文抑武,这也使得整个宋朝外强中干,和外族战争屡吃败仗。
尽管执行“重文抑武”的政策,但太祖本人从小练就一身武功,武艺高强,传我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长拳”即由其创立。“大小盘龙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节棍”)也是他发明的。宋太祖赵匡胤应该是我国所有皇帝中武功最高的(可能也是唯一真正会武功的)。
因为太祖当年是归德节度使,掌管宋州(今属河南省商丘市),故称帝后国号定为“宋”。太祖死时尚未统一中原,大业是由其弟太宗完成的。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传位】太祖暴崩,二弟(晋王)赵光义即位(非正统传位)。宋朝(北宋)第二位皇帝 (太宗)赵炅(太祖赵匡胤二弟),(“炅”是多音字,这里应该读jiǒng,明亮的意义,如“炅炅有神”)
【年号】太平兴国(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雍熙(984年十一月~987年)、端拱(988~989年)、淳化(990~994年)、至道(995~997年)
【生卒】939年~至道三年三月(997年),终58岁。
【在位】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一日~崩,共22年,登基时38岁。
【生平】原名赵匡义,太祖称帝后为避讳更名赵光义,本人登基后更名赵炅。
太宗比兄(太祖)赵匡胤小12岁,陈桥兵变时有他一个(时年22岁),参与了太祖统一天下的大业。
即位后,继续进行始于后周世宗时的统一事业并最终完成,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急功好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太宗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现已知的种种迹象表明,太宗是其兄太祖之死的头号犯罪嫌疑人!太宗兄弟排行居中,本与皇位无缘。世人又多疑太宗“烛影斧声”涉嫌谋杀兄长赵匡胤以篡帝位,连太宗的后代皇帝也都认可这一说法。
从(真宗)赵恒起至南宋(高宗)赵构的宋朝皇帝都是(太宗)赵炅的后代。从(孝宗)赵昚起之后的南宋皇帝都是(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这绝不仅仅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也就是说宋朝皇室也认可当年“烛影斧声”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一说法,而给死去的太祖一个合适的处理结果。
太宗晚年“身带旧疮,每年发作,痛苦殊甚”,多年后疮发去世。
【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传位】三子(韩王、襄王、寿王)赵桓宋朝(北宋)第三位皇帝 (真宗)赵恒(太宗赵炅三子)
【年号】咸平(998~1003年)、景德(1004~1007年)、大中祥符(1008~1016年)、天禧(1017~1021年)、乾兴(1022年)
【生卒】968~1022年,终55岁。葬于永定陵。
【在位】997~1022年,共25年,登基时30岁。
【生平】原名赵德昌。从真宗起至南宗高宗期间的宋朝皇帝都是太宗赵炅的后代。真宗也是一位诗人。
在位期间治理有方,宋朝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力比较强盛。
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即发生在真宗时期,故事里面被换的“太子”即为真宗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赵祯。当然这个故事本身是虚构的。事实上,赵祯当年被刘皇后抢走并没有故事里那么复杂夸张,并且从头到尾也与包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谥号】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传位】六子赵祯宋朝(北宋)第四位皇帝 (仁宗)赵祯(真宗赵恒六子)
【年号】天圣(1023~1032年十一月)、明道(1032年十一月~1033年)、景祐(1034年~1038年十一月)、宝元(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康定(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庆历(1041年十一月~1048年)、皇祐(1049年~1054年三月)、至和(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嘉祐(1056年九月~1063年)
【生卒】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嘉佑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终54岁。葬于永昭陵。
【在位】1023~崩,共42年,登基时13岁。
【生平】本名赵受益,立为皇太子后改为现名。
仁宗死前遗诏丧事从简。去世后全国百姓自发哀悼,连敌对国辽国皇帝(道宗)耶律洪基也握着大宋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还将仁宗赠送的御衣下葬为衣冠冢年年纪奠。
【。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传位】侄(钜鹿郡公)赵曙(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孙、(濮安懿王)赵允让十三子)宋朝(北宋)第五位皇帝 (英宗)赵曙(仁宗赵祯侄、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孙、(濮安懿王)赵允让十三子)
【年号】治平(1064~1067年)
【生卒】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15日,终36岁。
【在位】嘉祐八年(1063年)~崩,共5年,登基时32岁。
【生平】即位后因尊生父还是仁宗为皇考的争论(濮议),和群臣、太后争论十多月。后因体弱,疑为心脑血管疾病驾崩。
【大事】治平三年任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神宗元丰七年成书,神宗亲作序。
【传位】长子赵顼宋朝(北宋)第六位皇帝 (神宗)赵顼(英宗赵曙长子),(“顼”是多音字,该读xū或xù,他到底叫几声我还真不敢肯定,个人感觉应该是一声,否则他的儿子赵煦读音不就和他父皇一样了吗)
【年号】熙宁(1068~1077年)、元丰(1078~1085年)
【生卒】庆历八年(1048年)~元丰八年(1085年),终38年。葬于永裕陵。
【在位】1067年~崩,共19年。登基时20岁。
【生平】对宋朝积贫积弱深感忧心,而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其推行变法,振兴大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但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二十年后以失败收场。
【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传位】六子(延安郡王)赵煦宋朝(北宋)第七位皇帝 (哲宗)赵煦(神宗赵顼六子)
【年号】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绍圣(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
【生卒】1076年~元符三年(1100年),终25岁。葬于永泰陵。
【在位】元丰八年三月(1085年)~崩,共15年。登基时10岁。
【生平】登基时由高太后执政,任用保守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深感不满。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一带),重用革新派章惇、曾布等人,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传位】无子嗣,传位于弟赵佶宋朝(北宋)第八位皇帝 (徽宗)赵佶(哲宗赵煦弟、神宗赵顼十一子),(“佶”读jí)
【年号】建中靖国(1101年)、崇宁(1102年~1106年)、大观(1107年~1110年)、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重和(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宣和(1119年二月~1125年)
【生卒】元丰年间(1082年)~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终54岁。被俘后病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照当地习俗火葬(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在位】1100~1125年,共25年,登基时19岁。
【生平】徽宗生前积极致力于发展书画艺术,广收字画古物,扩充翰林图画院(宫廷书画院),培养选拔书画人才。徽宗本人的艺术造诣相当相当高,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作品非常多,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很多,并且都是国宝级的。自创书法字体——“瘦筋体(瘦金体)”(这种毛笔字体看上去像是用钢笔写的,看上去很“清爽”,属于“楷体”的一个变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即为徽宗本人用瘦金体所书。关于徽宗在艺术方面成就,即使使用本篇文章全部篇幅来介绍也不一定够用。
徽宗对足球运动(蹴鞠)也很感趣,草民高俅(史上确有其人)因也踢得一脚好球而深得徽宗喜爱,在徽宗登基后最终被提拔为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这点很多文献及文学作品(如《水浒传》)中都有提到。
【大事】见“(钦宗)赵恒【生平及大事】”
徽宗时,爆发了著名的方腊起义及规模较小的宋江起义,根据这两个历史事件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于明朝初年经艺术加工后被写成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一般认为作者是罗贯中,或其老师施耐庵,或由二人合作完成。
【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传位】长子赵恒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 (钦宗)赵桓(徽宗赵佶长子)
【年号】靖康(1126年~1127年四月)
【生卒】1100~1156或1161年,终60岁左右(死期不详)。
【在位】1126~1127年,共2年,登基时27岁。
【生平及大事】宣和七年(1125年),金人南下入侵,徽宗无法应对,于腊月急忙传位于儿子赵恒,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并带了蔡京、童贯、蔡攸等一帮亲信逃命到南方。赵桓接过了父亲徽宗的乱摊子,即了皇帝位,是为钦宗。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他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后来听从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向金人求和。靖康元年(1126年),徽宗回到了都城东京(汴梁)。同年八月,金人再次大兵压境并于十一月兵临东京城下,钦宗入金营下跪求降,但未果。靖康二年(1127年),钦宗二次入金营谈判,但从此被扣留。同年四月,金人将被俘的钦、徽二帝及皇子、皇孙、后妃、公主、宫女、大臣(包括秦桧)、内侍、僧道、医卜、娼优、百工、技艺、民间少女等共3000多人以及掠夺的巨多金银财宝、古玩字画等等等等返回金国。这一事件史称“靖康之变”。同年,(金太宗)完颜晟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册封宋臣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北宋就此灭亡。
靖康二年七月,二帝被上迁到中京(今北京)。
靖康三年(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达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城区)。二十四日,二帝著素服跪拜太祖庙,行“牵羊礼”,在乾元殿拜谒金太宗。(金太宗)完颜晟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二帝迁往韩州(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偏脸城)。
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徽宗病死于五国城,死后被金人焚烧制成灯油。
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钦宗去世。死因众说纷纭,《大宋宣和遗事》中说是金国皇帝完颜亮叫当时57岁的钦宗和81岁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钦宗从马上跌下来,被马乱践而死(耶律延禧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五年后的绍兴三十一年(正陵六年,1161年)钦宗死讯才传到南宋,这使得对于钦宗去世于1156年还是1161年也产生争议(耶律延禧是辽国末代皇帝,也为金国俘虏。但《辽史》则称其早在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就病死了,死时只有54岁,而不是《大宋宣和遗事》中说的81岁,二者差了相当大)。
故,钦、徽二帝至死也没有回到大宋国土。
【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传位】宋(北宋)亡后,其弟(康王)赵构南迁都城称帝,另起炉灶延续赵宋王朝,统治南部残存的半壁江山,史称“南宋”。=============== 北宋至此灭亡,我中原淮河以北大片国土被外族侵占,人民涂炭。 ===============都城临安时期,史称“南宋”
(公元1127~1279年,共153年,历9帝)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 (高宗)赵构(徽宗赵佶九子、钦宗赵恒弟)
【年号】建炎(1127年五月~1130年)、绍兴(1131~1162年)
【生卒】1107~1187年。终81岁,为宋帝之最,这个寿命在我国所有的帝王里可以排在第四,即使在医疗卫生水平发达的今天也算是高寿了。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宝山)。
【在位】1127年~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共36年,登基时21岁。
【生平及大事】靖康之变时(1126年),(康王)赵构以亲王身分在金营中为人质,但金人怀疑他并非皇子而被遣还。之后金人马上发现是自己看走眼了,遂以大兵追赶,但最终还是被赵构逃脱到了南方,事后他自己还虚构了一个荒诞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来告诉别人是神灵助他大难不死。种种经历使得赵构的后半生对金人闻风丧胆。
绍兴十一年,被金人关押在五国城的高宗生母韦氏托人送信给高宗,高宗在得知生父徽宗已死后,以能接回自己母亲为条件与金国订立和议誓约,即《绍兴和议》。金人提出的条件包括杀岳飞等人,以防止十万岳家军攻入黄河以北。
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高宗和宰相秦桧以“莫须有”(大概可能吧、也许有吧的意思)的罪名杀岳飞、岳云父子及部将张宪于都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至此,高宗和宰相秦桧以称臣赔款,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为代价,签定《绍兴和议》,两国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高宗也于处死岳飞后立刻马不停蹄地成功迎回生母韦氏。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绍兴和议》被(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禅位给养子(太子)赵眘,是为孝宗。孝宗登基后马上为岳飞等人平反,赵构却没发表任何意见,既不支持,也不阻挠。这也就说明,对于岳飞的错杀,高宗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高宗和其父徽宗一样,也为我国著名书法家,只要没什么大事就天天练字。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早年即以高宗书法为榜样。
【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传位】元懿太子夭折后无子嗣(高宗当年逃命时被金人吓得没了生育能力),传位于养子赵眘。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 (孝宗)赵昚(高宗赵构养子、太祖赵匡胤次子(秦王)赵德芳的七世孙,秀安僖王赵子偁子),(“眘”读shèn,同慎)
【年号】隆兴(1163年~1164年)、乾道(1165年~1173年)、淳熙(1174年~1189年)
【生卒】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27年11月27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终67岁。葬于永阜陵。
【在位】1162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共27年,登基时35岁。
【生平】本名赵伯琮,入宫时更名赵瑗、过继高宗时更名赵玮、立为皇太子时更为现名。
孝宗是宋朝较有作为的皇帝。登基后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平反岳飞,谥号武穆,追封为鄂国公。并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
虽然不是高宗亲生而只是养子,但孝宗对养父仍非常孝敬,被尊为“孝宗”名符其实。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又禅位于太子,是为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高宗服丧。
尽管孝宗本人很孝,但他的儿子光宗却不像他这样。与父不和,长年不去探望孝宗。为此孝宗郁闷致病而崩。
从孝宗起之后的南宋皇帝都是(太祖)赵匡胤的后代。
【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传位】禅位于三子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 (光宗)赵惇(孝宗赵昚三子),(“惇”读dūn)
【年号】绍熙(1190~1194年)
【生卒】1147~庆元六年(1200年)春,终54岁。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宝山)。
【在位】1189~绍熙五年(1194年),共5年,登基时43岁。
【生平】体弱多病,没有安邦治国之才,是一们比较昏庸的皇帝。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光宗历来就与孝宗不和,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得病,光宗既不请人看病也不去探望,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的允许,发动政变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赵扩主持完爷爷孝宗的葬礼后登基称帝,是为宁宗。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传位】次子赵扩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 (宁宗)赵扩(光宗赵惇次子)
【年号】庆元(1195年~1201年)、嘉泰(1201年~1204年)、开禧(1205年~1207年)、嘉定(1208年~1224年)
【生卒】1168~1224年,终58岁。葬于永茂陵。
【在位】1194~崩,共31年,登基时27岁。
【生平及大事】因其父光宗不守孝道,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的允许,发动政变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赵扩主持完爷爷孝宗的葬礼后登基称帝。
金银。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成为宁宗的宰相兼枢密使,独揽宋朝大政。史弥远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官职。
宁宗时期,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宁宗还恢复理学地位。
【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传位】宁宗先后有8个儿子,但都未及成年就夭折了,他立赵竑为养子和太子,但因为赵竑对史弥远专权不满,因此宁宗崩后宰相史弥远废黜了赵竑,另立宁宗养子赵昀为皇帝。宋朝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 (理宗)赵昀(宁宗赵扩养子),(“昀”读yún)
【年号】宝庆(1225年~1227年)、绍定(1228年~1233年)、端平(1234年~1236年)、嘉熙(1237年~1240年)、淳祐(1241年~1252年)、宝祐(1253年~1258年)、开庆(1259年)、景定(1260年~1264年)
【生卒】1205~1264年,终60岁。
【在位】1224~崩,共41年,登基时19岁。
【生平】本名赵与莒,过继沂王时更名赵贵诚,过继宁宗后更为现名。本不是皇子,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篡诏废太子赵弘,而立赵贵诚为帝,是为理宗。
【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传位】元子嗣,传位于侄赵孟启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南宋第六位皇帝 (度宗)赵禥(理宗赵昀侄),(“禥”读qí,同“祺”)
【年号】咸淳(1265~1274年)
【生卒】1240~1274年,终35岁。葬于永绍陵。
【在位】1264~1274年,共10年,登基时25岁。
【生平】原名赵孟启,1251年赐名赵孜,1253年立为皇子后赐现名。
【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传位】次子赵隰宋朝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第七位皇帝 (恭帝)赵隰(度宗赵孟启次子、端宗赵昰之弟、宋末帝赵昺兄),(“隰”读xí)
【年号】德祐(1275~1276年四月)
【生卒】1271年~1323年,终52岁。
【在位】1274~1276年,共3年,登基时3岁。
【谥号】孝恭懿圣皇帝
【传位】兄赵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 (端宗)赵昰(恭帝赵隰兄),(“昰”读shì,同“是”)
【年号】景炎(1276年五月~1278年四月)
【生卒】1268~1278年,终10岁。葬于永福陵(今广东省江门市)。
【在位】1276~1278年,共3年。被立为帝时7岁。
【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传位】弟赵昺宋朝(南宋)末代皇帝 (永国公、信王、广王、宋卫王、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赵昺(度宗赵禥子、端宗赵昰弟),(“昺”读bǐng,光明的意思)
【年号】祥兴(1278年五月~1279年二月)
【生卒】1271~1279年,终8岁。
【在位】1278~1279,共1年。被立为帝时7岁。
端宗死后,南宋军心涣散,无心恋战,当时陆秀夫在碙州梅蔚(今香港大屿山梅窝或广州市)拥立赵昺做皇帝,改元“祥兴”,并逃往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市南海滩)避难。元朝命令大将张弘范大举进攻崖山的赵昺小朝廷。当时的宋军还未到岸,一行人还在海上。宋军水师在张世杰的指挥下进行顽抗,在崖门海域里与元朝军队交战,史称“崖门战役”,结果宋军全军覆灭。
公元1279年3月19日,43岁的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背着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殉国,二人壮烈牺牲。随行十多万军民在敌军面前不做亡国之臣、与国家生死与共,相继跳海殉国。宋王朝灭亡。
楚王即楚国的君王,在文学作品中多指在阳台梦遇巫山神女的楚怀王或楚襄王。楚王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国君的称呼,因为楚国八百年历史悠久,楚国历代国王声名显赫在秦朝覆灭以后也被各个朝代当做爵位封号。秦代以后的历代封王中,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
曹魏楚王
曹操之子曹彪(195-251),三国时魏国人,字朱虎,216年,曹彪被封为寿春侯。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魏国立,222年为弋阳王,同年升吴王。魏明帝即位,升迁,封为白马。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楚王。251年,太尉王凌谋划立曹彪为帝,却被司马懿识破。因同谋罪,被司马懿赐死,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
西晋楚王
楚隐王司马玮,晋武帝第五子,八王之乱的代表人物,后被
楚隐王司马玮
惠帝皇后贾后所杀
司马玮(公元271年~公元291年6月13日),字彦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是八王之乱代表人物。晋永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东晋楚王
桓玄,东晋权臣,谋反,自立为楚王,后来称帝,是为“楚武悼帝”,也称为“桓楚武悼帝”
南北朝楚王
编辑
刘浑,刘宋文帝第十子,封爵“武昌王”。平常喜欢作乐,一天竟然与下属戏作缴文,自立为楚王,被人告发,自杀
拓跋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封“楚王”。后来改封为广阳王。
高俨,(557年-571年),字仁威,北齐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北齐后主高纬同母弟。高纬出于妒忌居然杀了高俨,又假惺惺地追封他为楚王。(《北齐书》:“三年春正月己巳,祀南郊。辛亥,追赠故琅邪王俨为楚王。”、“明年三月,葬于邺西,赠谥曰楚恭哀帝,以慰太后。”)
刘徽,中国五胡十六国前赵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匈奴人。刘曜子。光初二年(319年)封楚王。
隋唐楚王
编辑
隋朝楚王
李子通,反隋自立为楚王,后自立为帝,国号:吴,为杜伏威所灭。
楚王
王世伟,王世充的兄长,王世充自立为帝,封他为楚王。
郑文秀,萧铣部将,萧铣称帝后,封他为楚王。
唐朝楚王
杜伏威,反隋义军首领,降唐,封楚王,后封吴王,暴毙。
朱粲,反隋义军首领,自称迦楼罗王,后又自立为帝。619年正月,闹饥荒有吃人的记录;闰二月,降唐后被封为楚王;四月,唐朝派段确慰劳朱桀,段确在宴席上讽刺朱桀吃人,使团全部被朱桀煮而食之,投王世充。621年,王世充投降,朱桀被斩首。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渊反隋,李智云被俘,处死。李渊称帝后追封楚王。
李宽,唐太宗李世民第二子,过继给李智云为子,楚王。无子。
李祐,唐太宗第五子,武德八年(公元626年),高祖诏封宜阳郡王。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太宗诏封楚王。贞观二年正月(公元629年),封燕王。贞观十年正月(公元638年),封齐王。贞观十七年(公元645年),以“谋反罪”贬为庶人,赐死。
李灵龟,唐宗室李世都之子,过继给楚王李宽为子,楚王。子李福继嗣,降爵为楚国公。
武士让,武则天(又名武曌)的伯父、武士彠的兄长,武则天称帝时,追封他为楚王。
李隆基,楚王,后登基为帝,即唐玄宗。
李俶[chù],楚王,后登基为帝,即唐代宗李豫。
李易,楚王,后薨。
赵匡凝,赵德諲子,天祐元年封楚王。
楚王像
五代楚王
编辑
马楚楚王
马殷,本是唐朝武安军节度使。后梁时期封楚王,后来建立了“楚国”,史称“马楚”。
第一任楚王,马殷,896年4月~930年11月。
第二任楚王,马希声,马殷次子,930年11月~932年7月。
第三任楚王,马希范,马殷三子,932年8月~947年5月。
第四任楚王,马希广,马殷七子,947年5月~950年12月。
第五任楚王,马希萼,马殷五子,950年12月~951年9月。
第六任楚王,马希崇,马殷九子,951年9月~10月。
后晋楚王
石重信(918年—937年8月5日),字守孚,后晋高祖石敬瑭次子。为人敏悟多智而好礼。天福二年(937年)二月,范延光、张从宾反,石重信被杀,时年二十岁。天福七年(942年)正月,加赠太师,追封沂王。出帝天福八年(943年)五月,易封楚王。
楚王
两宋楚王
编辑
宋朝楚王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赵元佐,宋太宗赵炅[jiǒng]嫡长子,被封为楚王。
赵元偁[chēng],宋太宗赵炅第七子,被封为楚恭惠王。
赵宗辅,宋英宗之兄濮安懿王第四子,被封为楚王。
赵颢,字仲明,初名仲糺,宋英宗赵曙次子,先后封安乐郡公、祁国公、东阳郡王、昌王、雍王、扬王、冀王、楚王、燕王、吴王。
钟相,靖康二年(1127)初反,自立为楚王,后被岳飞所灭。
高遵甫,高琼之孙,高继勋子。由于高遵甫女是宋英宗皇后,故死后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楚王。
孟昶,后蜀末主,初名孟仁赞,字保元,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公元965年(乾德三年)正月,投降北宋,被封楚王,不久便暴毙。(《新五代史》载则是封秦国公,死后追封楚王。)
辽朝楚王
楚王耶律隆裕,辽景宗耶律贤第三子。
楚王墓地
耶律涅鲁古,小字耶鲁绾,秦王耶律重元子。性阴狠。兴宗一见,谓曰:“此子目有反相。”重熙十一年,封安定郡王。十七年,进封楚王,为惕隐(官职)。清宁三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七年,知南院枢密使事,说其父重元诈病,俟车驾临问,因行弑逆。九年秋猎,帝用耶律良之计,遣人急召涅鲁古。涅鲁古以事泄,遽拥兵犯行宫。南院枢密使许王耶律仁先等率宿卫士讨之。涅鲁古跃马突出,为近侍详稳渤海阿、护卫苏射杀之。
王继忠,本宋将,咸平六年(1003年),契丹几万骑兵向南侵犯,王继忠虽勇战,但最终被契丹俘获。宋真宗听到这一消息后感到震动,开始认为王继忠已死,优诏赠大同军节度,增加等级送给财物以帮助办丧事,以他的四个儿子为官。景德初年,契丹请和,命令王继忠上奏奏章,才知道他还活着。王继忠曾附奏表请求召回他,皇帝因盟书约定各无所求,不想背叛盟约,赐诏书晓谕旨意。契丹主待王继忠很优厚,更改他的姓名为耶律显忠,又改名耶律宗信,封楚王,后不知王继忠所终。
萧孝忠,重熙十二年,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
萧革,《辽史》:“以北院枢密使郑王萧革为南院枢密使,徙封楚王。”
韩德让(941年-1011年),赐名“耶律隆运”。统和四年(986年),率军击败北宋北伐的曹彬和米信部队,被封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
萧孝先,字延宁,小字海里。统和十八年,补祗候郎君。尚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重熙初,封楚王,为北院枢密使。
西夏楚王
国相任得敬把持西夏军政要权,胁迫夏仁宗封其为“楚王”,仪同夏主
金朝楚王
金显宗完颜允恭,初封楚王,大定二年,进封为皇太子。大定二十五年六月病逝,赠谥号宣孝太子。大定
楚王像
二十六年,册立太子之子完颜璟为皇太孙。章宗即位后,追谥号为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 ,庙号为显宗
元朝楚王
1.牙忽都,拔都之孙,大德十一年十一月癸亥(1307年11月27日)由镇远王进封,封地不详,为金印兽纽王,至大三年(1310年)薨
2.朵列帖木儿,牙忽都之子,至大三年袭封,延祐三年(1316年)废黜,天历二年复封
3.八都儿,朵列帖木儿之子
4.燕帖木儿,八都儿长子
明朝楚王
第一任楚昭王朱桢,1370年-1424年在位
第二任楚庄王朱孟烷[wán],1424年-1439年在位
第三任楚宪王朱季堄[nì],1440年-1443年在位
楚王像
第四任楚康王朱季埱[chù,也读shú],1444年-1462年在位
第五任楚靖王朱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