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蔽芾甘棠暗示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蔽芾苷棠读音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甘棠遗爱
出自《诗经·周南》
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后,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幼,幸好有两个贤臣辅佐他。这两个贤臣,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召公配合周公做工作,他为辅佐周朝呕心沥血,政绩也非常显赫,因此大家又尊称召公为召伯。
召公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到基层去,深入各地方去办公。有一次,召公到他的分地召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南)去办公。当时天气炎热,召公就不在屋里待着,而是每天在一棵甘棠树(在今岐山县刘家塬村学校内)下办公。召公在当地待了不少天,处理民间事务;他办事非常认真公正,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他走了之后,老百姓十分怀念他,说:"这样的好官太少了。不仅到我们百姓中来,而且就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办完了公,也不吃我们老百姓的东西,也不喝我们老百姓的东西。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像他这样的话,不就太好了吗?"
由于百姓非常怀念他,所以不许任何人动他曾经办公过的那棵甘棠树。《诗经》里有一段描述这件事情:"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什么意思呢?"蔽芾甘棠"是说甘棠树刚刚长出小树苗。由于召公是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的,"召伯所茇",所以,在这些甘棠树还没长成大树的时候,不要把它伐了,也不要伤了它的树枝,这就是"勿剪勿伐"。第二句"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就是说要把甘棠树好好养着,别让它枯死了。为什么?因为"召伯所憩",就是召公曾经在这个地方休息过。第三句,说"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就是说一定要好好地侍弄这树,因为"召伯所说","说"在古时就是住宿,就是说召公曾经在这里住宿过。从《诗经》这几句诗,我们可以看出,召伯作为一个国家官员,在基层百姓中享有多么高的威望。召公通过认真替百姓做事,换来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也留下了这条成语
蔽芾”形容枝叶小,所以“芾”字在这里读作fèi;而不是fú。“芾”字读作fú的意思不同,指的是草木茂盛
出自《诗经》中。《召南·甘棠》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意思是:“可爱的甘棠树,不要砍伐它!召公在这里露宿过。可爱的甘棠树,不要伤害它!召公在这里休息过。可爱的甘棠树,不要攀折它!召公在这里暂住过。”
原诗:
《诗经·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注释:
(1)蔽芾(fèi):树木高大、树叶茂密的样子。蔽:诗中就是遮避风雨的意思。芾:指树叶出生的样子。《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有:“我行其野,蔽芾其樗。”的句子。
(2)甘棠:木本植物名,落叶乔木,即棠梨树,又名杜梨树,花粉红色,果实呈扁圆状,可以食用,味道甜,所以叫甘棠。
(3)翦:同“剪”。诗中指剪其枝叶。
(4)召(shào)伯:即召公,姬姓,名奭(shì),西周开国功臣,建立臣属于西周的诸侯国燕,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采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召伯、召公奭。
(5)茇(bá):本义为草舍,此处用为动词,指居住在草舍里。
(6)败:伐,毁坏。
(7)憩(qì):休息。
(8)拜(bá):“扒”字的通假字,一说屈、折。
(9)说(shuì):“税”字的通假字,休憩,止息。
我自作译文:
棠梨树枝繁叶茂,绿叶婆娑,不要去剪不要去砍,要爱护它,召伯曾在树下面居住过。
棠梨树枝繁叶茂,绿叶婆娑,不要去剪不要去折,要爱护它,召伯曾在树下面休息过。
棠梨树枝繁叶茂,绿叶婆娑,不要去剪不要去攀,要爱护它,召伯曾在树下面停留过。
历代诗旨辨析:
毛诗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
《左传·襄公十四年》:“ 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 杜预 注:“ 召公奭听讼,舍於甘棠之下, 周人思之,不害其树,而作勿伐之诗,在《召南》。”
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历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歌咏召公及“甘棠遗爱”的诗文,其中尤以薛成兑的七绝《召伯甘棠》流传最广,原诗:“蔽芾诗章留古今,召公仁政得民心。甘棠剪伐犹知护,足见当年遗爱深。”
我自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劝告的口吻告诉人们不要去砍伐攀折甘棠树,以对甘棠树的爱护的正面描写,侧面写出了人们对召公的怀念,这种由写树到怀人的表达方式,就是爱屋及乌的表现,也是一种深爱的表达方式。写树而不写人,又表达地极其含蓄委婉。通过怀人的表达进一步赞美了召公的贤能和美德。
甘棠树下祖祖辈辈生活的的人们通过口口相传,而让一代代的人们记住这棵树是召公当年歇息过的地方,我们可以设想,甘棠树到了春季,枝繁叶茂,满树的梨花盛开,肯定会有不懂事的小孩子攀折,那么大人就会告诉小孩子,这棵树是召公当年歇息过的树,不能攀折,要爱护树木。到了秋季,满树的梨子成熟了,硕果累累,嘴馋的小孩子肯定会攀上甘棠树,采摘梨子,一不小心就会弄折枝条,大人们也会告诫小孩子,不要去攀折这棵甘棠树,这是召公当年休息过的地方,当不懂事的小孩子慢慢长大后,他也就知道了召公是谁了,也就从父辈或者祖辈的口中知道了召公的贤能和美德,召公的贤能或许就这样通过这棵甘棠树而代代心口相传下去。
“甘棠遗爱”和其意义:
召公的贤能和美德,体现在一个叫做“甘棠遗爱”的故事里。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得比较明确:“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这就是“甘棠遗爱”这个故事的来源。
《史记》中说召公治理管辖的地方,实行礼乐之政,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察访民间疾苦,召公出行一切从简,休息时从不占用来百姓的房子,召公有一次来到宜阳县,只在一棵高大的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搭建草舍,白天就在甘棠树下听讼决狱,听政理政,解决民生疾苦,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召公都一律平等对待,晚上的时候召公就在甘棠树下搭建的草舍中过夜。
召公以身作则,勤勉政事,一视同仁的行政作风,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百姓,而为民众排忧解难的品德,使当地的人民深受感动。召公治理过的地方,人们都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发展生产,社会也很稳定,人民也很团结。召公死后,人们怀念召公,感其恩而戴其德,也许是睹物思人吧,召公曾在下面休息过的这棵甘棠树就成了人们的念想,人们还做了一首《甘棠》诗用以怀念召公德。“甘棠遗爱”的故事也成了为百姓遮风挡雨,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惠政于民的象征。
古老的甘棠古村,至今还流传着召公听政的三个故事。许多民间传说和地方志的资料中也都记载着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其中“甘棠遗爱”的故事更是源远流长。
第一个是“怀保小民”的故事:召公通过察访获悉,一个下人因为损坏了劳动工具,他的主人就把他捆绑起来责打。召伯就把他叫来,并谆谆教导,下人损坏劳动工具是小事,而你责打他,是不对的。责打劳动者,是损坏创造财富的行为。礼制要求不同分工的人,都要各安其位,各尽其责,社会方能繁荣发展。“怀保小民”体现了召公体察百姓疾苦,见微知著,悉心爱护普通劳动者的美德。只有“怀保小民”才能使社会安定、人民团结。
第二个是“婚嫁六礼”的故事:召公在乡间巡视期间,见两名男子为夺妻而斗殴打架。西周之前,女子的婚嫁是没有任何的仪式的,无证无凭,因而容易引起争论。召公为了解决这一现象,也为稳定家庭秩序,确立夫妻名份,从而制定出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婚嫁六礼”,“婚嫁六礼”为婚姻的庄严神圣和夫妻双方的义务责任,提供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的婚姻制度。
第三个就是“甘棠遗爱”的故事:召伯巡视乡里,不占用来百姓的房子,搭建草舍于甘棠树下。他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为了百姓安宁,宁可自己吃苦受累,这才是官员应该有的样子。甘棠,成了为百姓遮风挡雨,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惠政于民的象征。棠阴,已成良吏政绩的代称。
结语:
通过以上三个有关召公的故事,尤其是“甘棠遗爱”的故事,确实能看出召公的贤能与美德,召公作为位列三公的高级官员,能够与普通的老百姓深入交流,面对面的沟通,亲自了解民生问题,也不讲排场,摆官架子,这一点就深得民心;能够以身作则,勤勉政事,一视同仁,使人各得其所,这就是施行善政的表现;能够做到不搅扰老百姓,而在甘棠树下修筑草舍、听政休息,这就是关爱老百姓的表现。可见一个真正地为老百姓做好事,真正的为政清廉的人,老百姓是不会忘记他的。
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qì)。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shuì)。
《甘棠》一诗的主旨,自古至今,惟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认为是讽刺召伯之作,其他几乎众口一辞,均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如《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得比较明确:"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许多民间传说和地方志中的资料也都足以证明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流播广远。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听讼决狱、搭棚过夜,这种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而为民众排忧释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再说明其中原因,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方玉润《诗经原始》说:"他诗练字一层深一层,此诗一层轻一层,然以轻愈见其珍重耳。"顾广誉《学诗详说》说:"丕言爱其人,而言爱其所茇之树,则其感戴者益深;不言当时之爱,而言事后之爱,则怀其思者尤远。"陈震《读诗识小录》说:"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对此诗的技巧、语言都有精辟的论述,读者可以善加体味。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所以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许为"千古去思之祖"。
关于蔽芾甘棠暗示什么和蔽芾苷棠读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