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簟凉生什么意思,枕簟凉拼音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枕簟凉生什么意思,以及枕簟凉拼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古诗翻译赏析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

①枕簟:枕头和竹席。

②客身:流落之身。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

③台城: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④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世说新语·言语篇》记晋南渡士大夫“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藉卉饮宴。周侯(顗)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⑤王谢宅:指东晋王、谢士族的宅邸。

⑥烟草:被烟岚笼罩着的草色。

参考译文

疏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枕席生凉,肃杀秋风吹动梧桐叶,声似报秋,自己千里飘零,亦如同这风中桐叶。

一梦醒来,古台城上,月色已逐渐暗淡,江潮涨得水与岸平。惟愿再追寻昔日新亭的慷慨之声,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见,惟见烟草青青。

赏析

当时邓剡(在厓山兵败)被俘虏,并与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经建康时,邓剡作了此词。该篇词作上片由悲秋直抒身世飘零之感,下片转而怀古。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古话说得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此词一开篇,便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李后主亡国后所作《浪淘沙》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和此词中所讲的“客身”皆指亡国之虏沦落于异域的生活。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中借己情感之转折,演绎出作词的生活。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到哪里去呢,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自己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它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所表达的意思相符。李白慨叹历史之已成陈迹,而邓剡却多了一层亡国的实感。从情感之深切,邓剡实多一层。作为结句,它能融情入景,从而引读者于审美活动中直接领悟人生哲理。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译文翻译

疏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枕席生凉,肃杀秋风吹动梧桐叶,声似报秋,自己千里飘零,亦如同这风中桐叶。

一梦醒来,古台城上,月色已逐渐暗淡,江潮涨得水与岸平。惟愿再追寻昔日新亭的慷慨之声,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见,惟见烟草青青。

注释解释

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

客身:流落之身。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

台城: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便须:即便。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王谢宅:指东晋王、谢士族的宅邸。

烟草:被烟岚笼罩着的草色。

创作背景

元十六年(1279年),邓剡在厓山被俘虏,并与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经建康时,邓剡作了此词。

诗文赏析

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词的.上片,“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

词的下片,“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词人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因为真实的遭遇而显得格外深沉,结句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苦的亡国之音,袅袅不绝。

南歌子全词意思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藉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星河,是天河的别称。星河转移,时间悄悄流逝。而人间,灯静帘垂。“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李商隐《无题》),这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情绪世界。但词人并不明言“情”的内涵,只说“凉生枕簟”。李清照《醉花阴》也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描写。这细微的,弥散性的凉意,透露了词人独守空闺的孤寂情怀。作为封建社会的妇女,她必须把这种情怀淡化、雅化,故曰“凉生”,“凉初透”,这是一个缓慢的,浸润的过程,不是激烈的、爆发式的,但它更绵长,深沉,无处不在。情不能堪时,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其(jī),语助辞。“夜何其”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半)”。轻轻一问,点明了卧后清宵的漫长。

下片紧承罗衣从衣饰的角度写闺思。莲、藕,都是民歌常用的意象,它与怜、偶谐音,用来表现爱情生活,引起对男女情爱的联想。销金贴翠,指用金、翠装点衣上的花色,极言其美艳;莲小藕叶稀,又暗示别易会难,爱情生活的短暂。结末笼括上下片:天气一如畴昔,服饰仍是旧时,只有情怀大不似从前了。

相对不变的是气节、衣物;易变的是时事、人情,只有在“不变”的对照下,才更显出“变”的剧烈。词人没有明说变化的内容,但联系词人所处的南北宋之交的社会动乱,与此相关的,词人夫死家破的乱离生活,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及赏析

这首《南歌子》为李清照流落江南后所作。下面是我整理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宋代: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赏析

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以对句作景语起,但非寻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铸其中。“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转”字说明时间流动,而且是颇长的一个跨度;人能关心至此,则其中夜无眠可知。“帘幕垂”言闺房中密帘遮护。帘幕“垂”而已,此中人情事如何,尚未可知。“星河转”而冠以“天上”,是寻常言语,“帘幕垂”表说是“人间”的,却显不同寻常。“天上、人间”对举,就有“人天远隔”的含意,分量顿时沉重起来,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诉,词一起笔就先声夺人。此词直述夫妻死别之悲怆,字面上虽似平静无波,内中则暗流汹涌。

两句蓄势“凉生枕簟泪痕滋”一句。至直泻无余。枕簟生凉,不单是说秋夜天气,而是将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泪痕滋”,所谓“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至此不得不悲哀暂歇,人亦劳瘁。“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原本是和衣而卧,到此解衣欲睡。但要睡的时间已经是很晚了,开首的“星河转”已有暗示,这里“聊问夜何其”更明言之。“夜何其”,其(jī),语助辞。“夜何其”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半);夜如何其?夜绣(向)晨”,意思是夜深沉已近清晨。“聊问”是自己心下估量,此句状写词人情态。情状已出,心事亦露,词转入下片。

下片直接抒情“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为过片,接应上片结句“罗衣”,描绘衣上的.花绣。因解衣欲睡,看到衣上花绣,又生出一番思绪来,“翠贴”、“金销”皆倒装,是贴翠和销金的两种工艺,即以翠羽贴成莲蓬样,以金线嵌绣莲叶纹。这是贵妇人的衣裳,词人一直带着,穿着。而今重见,夜深寂寞之际,不由想起悠悠往事。“旧时天气旧时衣”,这是一句极寻常的口语,唯有身历沧桑之变者才能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许多感情。“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句的“旧家时”也就是“旧时”。秋凉天气如旧,金翠罗衣如旧,穿这罗衣的人也是由从前生活过来的旧人,只有人的“情怀”不似旧时了!寻常言语,反复诵读,只觉字字悲咽。

以寻常言语入词,是易安词最突出的特点,字字句句锻炼精巧,日常口语和谐入诗。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浪淘沙邓剡本诗中酒的作用?

邓剡《浪淘沙》邓 剡

邓 剡

疏雨洗天晴。枕簟凉生①。井梧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②。月淡潮平。便携酒访新亭③。不见当时王谢宅④,烟草青青。

注释 ①枕簟(diàn):枕席。泛指卧具。②台城:东晋时所造,在今南京玄武湖畔。③新亭:《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④王谢宅:指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当时左右朝廷的两姓豪门望族。

山水图(之一)(局部) 【清】 高岑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帝昺祥兴二年(1279)厓山兵败后,邓剡与文天祥一道被押北上。后邓剡因病停留建康,病情好转之后,元军将帅张宏范谒请他为家中老师,教授自己的儿子。邓剡在建康停留了很长时间,后来终于等到机会“从黄冠归”。这一首词,便是写于他羁留建康的那段日子。

相比于一门十二口同时死贼火中的悲恸,相比于厓山之役目睹南宋君臣、后宫、将士纷纷投海自尽的惨烈,此刻的邓剡,开始了痛定思痛的人生,所以这首词中找不到亮色,也没有雕琢,起笔只是淡淡写道:“疏雨洗天晴。枕簟凉生。”

“枕簟凉生”,表明季节已从夏季转入秋季。一层秋雨一层凉本是自然节序,但“凉生”二字,还是暗示了内心的悲凉。“井梧一叶做秋声”,这一句写秋声,没有像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写得那么夸张:“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也没有如刘禹锡所言那么直白:“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始闻秋风》)词中只是用了一个寻常的典故:一叶知秋。心境的衰飒与景物的萧条无痕地糅合。“谁念”二句,写到自身,比喻流转,非常微妙,见到梧桐落叶,想到自身如叶,飘零的身世与飘零的桐叶如一。梧桐落叶,预示秋深,客身飘落,暗喻国亡。

下阕时辰由白昼进入夜间,再度写景,融心中悲情入眼前之景。台城为东晋时所造,在今南京玄武湖畔。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极言相思之深。此处写“梦断古台城”,极言悲苦之深。“月淡潮平”一如首句中“疏雨天晴”的疏宕,深夜中淡泊的月光,拍岸的潮水,这景色为古台城增添着寂寞,也为寂寞的内心诉说着伤悲。“便携”一句,用东晋新亭集会典故,东晋士大夫体会过的亡国之悲,如今邓剡正亲身体会着。“携酒访新亭”,其实是因为现实中无人可语,唯有向古老的历史中寻找命运同悲者。南宋词人常用此典:如李演《贺新凉》:“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汪元量《莺啼序》:“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楚囚对泣何时已。”

晚唐的刘禹锡感叹历史兴衰不定,有《乌衣巷》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邓剡化用《乌衣巷》诗意,将历史的无情与亡国的现实融合,使此词歇拍归入一片清冷的荒凉:“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没有了飞扬的力量,也不再见愤慨、悲壮的情绪,国家消亡,南宋灭亡,家人惨死,友人睽隔,一切都过去了,唯有他还活着,孤单地活在世界上,体会又一年的秋声。本词以淡语写深悲,融实事于历史,是一首国破家亡之后的悲凉之作。(黄阿莎)

关于枕簟凉生什么意思和枕簟凉拼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