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海亭颔联描写了什么,表海亭古诗鉴赏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表海亭颔联描写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表海亭古诗鉴赏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表海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读几遍文章好好的把内容吃透然后去独立思考了对你的学习是有所帮助的

表海亭赏析

表海亭这一名字频繁在中国古文学诗词当中的时代还是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富弼三人先后担任青州知府,他们为宦青州时,表海亭是他们经常登临的地方。范仲淹做青州知府的时候已是垂垂老者,他已经没有了《岳阳楼记》当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种忧国忧民的惆怅,写到“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让我们看到一个珍惜自己余光的老者的心境。欧阳修则写道“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和范公的心境是很不同的,而苏轼的《登表海亭》写的则是青州的美景,相同的一座古亭,而诗人的心境不同,寓意和韵味竟差异至此,可见在表海亭上既能够看到青州美景,也能体察到百姓疾苦,正是这样,我们才会对表海亭更加感兴趣。能够看到不同角度的事物,这是表海亭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在表海亭上远望,是青州八景的“云门仙境”、“驼岭千寻”和“劈峰夕照”构成的三山玉障,南阳河奔流而下,青山秀水构成的仙境,的确是让诗人开怀。而表海亭的脚下,确是两城之间的万年桥,青州最繁华的地方,往往也能看到饿殍乞丐,这样一个地方,赏山赏水即可,体察民情即可。这边是表海亭的不同凡响之处。

到了明代,冯裕的《登表海亭》写到“独坐孤亭对碧山,太公踪迹尚依然。 海邦千里遗东表,牧野崇朝答上玄。 万古乾坤春寂寂,两阳日夜水潺潺。 鹰扬事业浮云过,留得丹书与世传”,又是另一种心态。我们已经没有机会登临表海亭,即使进在咫尺,因为战争的炮火夺走了这一胜景。如果今天她还矗立在南阳河边,每个登临的人又会有不同的感想。

我们今天能做只能是看看奔流的南阳河,抚摸一下那可古树,望着桥上的人来人往,体味古贤人的心境。更加期盼的是,表海亭能够重建,再次矗立在南阳河畔,登临其上,写诗作词,让她重新成为我们心中的那一块圣地。

律诗颔联颈联尾联分别指的是什么?

shǒu lián、hàn lián、jǐng lián、wěi lián

1、首联,是指七言律诗中的第一联(一、二对句)。

2、颔联,是指七言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

3、颈联,是指七言律诗的第三联(五、六对句)。

4、尾联,是指七言律诗的第四联(七、八对句)。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扩展资料:

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的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可以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

表海亭欧阳修,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颈联写诗人因病瘦弱,形销骨立万念俱灰,只能借酒消愁。由此可知他的老病无助。

2、尾联写家乡二项田园是否荒芜,何时才能自驾柴车回到故里?可见诗人渴盼归隐,思家心切。

3、从诗歌的整体来看,观察的视角是由上而下;写作思路是由写景到抒情,抒发孤寂、愁苦之情。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