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汪伦送了李白什么,以及汪伦送了李白什么礼物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谢邀:
开篇明义,《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泾州(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游历桃花潭时,临行前写给泾川名士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桃花潭是长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位于安徽泾县桃花潭镇境内。桃花潭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桃花潭因李白的《赠汪伦》而名扬天下,成为历史名胜。
《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赠汪伦》情真意切,读来朗朗上口,原诗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关于楼主的问题中的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前写下《赠汪伦》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有文献资料记载的,这个故事出自清代诗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大意是说,汪伦听说李白经过泾川,汪伦是泾州名士,生性豪放,喜欢结识朋友,仗义疏财。当时李白名扬天下,汪伦非常仰慕,简直就是李白的铁杆粉丝。有一次,汪伦听说李白将要途经泾州,就写了一封信,赶紧派人给李白送去。
在信中,汪伦诚挚地邀请李白到桃花潭一游,汪伦在信中还说这里有十里桃花,这里有万家酒店。古人有以书信求见的习惯,李白当初为了能得见荆州长史韩朝宗,也给韩朝宗写过一封信,信中就有“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句子。
李白接到信,很高兴地来到了汪伦所说的地方。汪伦盛情款待这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他陪同李白一起游览了泾川的名胜古迹和山水风景,没有发现汪伦信中所说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于是李白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就问汪伦信中所说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在哪里?
汪伦随即解释说:“桃花”,其实是一个潭水的名字,并没有真正的桃花;“万家”,其实是一个酒店的名字,因为店主人姓万,所以叫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其实这不是汪伦故意要骗李白,只是出于对大诗人的仰慕之情,因为汪伦担心李白不会到他的庄园做客,采用这种方法将他邀请至泾川的。
汪伦的庄园环境优雅,清新别致,汪伦盛情款待李白,在这样轻松惬意的环境中,两人把酒言欢,对酒当歌,相处非常融洽。李白也是出了名的豪放之人,与汪伦情投意合,成为知己好友。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白在汪伦的庄园里住了数日,就打算离开了。离别之时,汪伦给李白赠送了名马八匹,锦缎十匹,并亲自将李白送至桃花潭渡口。就在李白登船之际,汪伦在岸边唱起了送别的歌,跳起了送别的舞蹈。
面对此情此景,想到汪伦的真情厚谊,当即作诗一首,赠给汪伦,表达汪伦对自己的盛情款待,诗中也流露出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两句是抒情。诗人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诗人的情怀。李白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与情深融为一体,诗情与诗意也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了。
是的最后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读来隽永绵延,蕴含的情感更是耐人寻味。诗人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比桃花潭的水好深,那么这样的情谊该有多少深呢?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这首诗之所以显得情真意切,是因为字里行间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浮华辞藻的修饰,只是质朴平实的记述,在即将分别的时刻,耳听到歌声,转眼看到汪伦踏步唱歌的感人一幕。
李白以脚下的桃花潭水之深作比,直抒胸臆,将汪伦对自己的真情厚谊表露无遗,也将两人之间的情谊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读这首诗时,不由得会让人眼前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在桃花潭,汪伦踏步作拍,唱着送别的歌曲,李白和汪伦互相道别,说着彼此珍重的话语;汪伦目送李白乘坐的船渐行渐远,最后消逝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汪伦送了李白:良驹八匹,官锦十端。
解释: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中国,不知道李白这首《赠汪伦》的人,恐怕真的不多,首先题目很明了,就仨字,不难记。
其次,题目已经点名,在诗词当中重复打call的,整个全唐诗中,绝对稀缺。
也亏得诗仙这种顶级大佬,才能将这么明显的广告文,作得如此不着痕迹,那么当初汪伦打这波广告,出的广告费到底有多少呢?
按照野史来看,当年汪伦以十里桃花,万间酒店诓李白来这里度假,包吃包住,好酒可劲儿喝,管够;还亲自招待陪玩,游山玩水。
临别时,还送了李白两件礼物:良驹八匹,官锦十端。
包吃包住、陪旅游,这待遇对于诗仙李白这一级别来说,这也只是最基本的起步价,但汪伦后面给出的礼物,确实让李白,动容了。
唐朝时期的马匹,按照李白那个时代的市价来算,大概在35-40匹绢之间,因为当年回鹘曾经来大唐交易马匹,曾要出过天花板价格——40匹绢。
“回鹘恃功,自乾元后,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
那么一匹绢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呢?一匹绢大概是800文,而当时一斗米的价格在50文,按照成年男人一年口粮七石二斗来算的话,四十匹绢可以顶一个成年男人近9年的口粮。
官锦的价钱:
唐代以物易物比较盛行,锦、绫、罗、纱、绢等丝织物在当时都属于硬通货,而唐代丝织业分为官营和民营。
相比作坊类的民营莆田系,官锦不仅质量高,而且品牌形象好,价格自然要高不少。
但锦本身的价格就非常高。“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
古人也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在当时人们更多交换的其实是缯、绢这类相对廉价的丝织品。
织一匹绢,大概需要两人四五天的时间,才能织就而成。而织一匹锦,不仅需要专有的面料,同时耗费几倍的人工和时间,简直是丝织品中的限量版爱马仕。
那一年,汪伦好吃、好喝、好玩招待着李白,随后还送了他七十二年的饭票,以及十几个限量版“大额硬通货”。
在这么深的“友情”面前,连李白也不得不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呀。
赠汪伦是:
是汪伦给李白送行。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