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古文怎么说,儿子古文怎么说祝福语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儿子古文怎么说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儿子古文怎么说祝福语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儿子的别称是什么古代称自己的儿子是什么

1、古代常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儿子、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古代对他人儿子的称呼需要尊称,称其为: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等。

2、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

古代父亲对儿子的称呼

古代父亲对儿子的称呼:犬子、小儿、儿、男儿、息男、儿子、闺男、囝男、孩子、小子。

犬: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扩展资料:

古时其他亲属称谓:

家: 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 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 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 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亲属称谓

儿子的文言文指代

1. 在古文和文言文中“儿子”是什么意思

儿子

1. 包括亲生子(亲子)、继子、养子等,并非都具有血缘关系。由于女性后代不具有本家传宗接代的责任,所以人们常常习惯将女性子代放在儿子之外称呼。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 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

宋▪苏轼《将至广州寄迈迨二子》诗:“北归为儿子,破戒堪一笑。”

2. 婴儿

《吕氏春秋·异宝》:“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 高诱 注:“儿子,小子。”

3. 子女

《汉书·高帝纪上》:“老父曰:‘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君相贵不可言。’”儿子,指汉惠帝、鲁元公主。

4. 后辈在长辈前的自称。

《汉书·匈奴传上》:“单于乃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

2. 古文中的“子”有哪些意思

〈名〉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子,十一月乾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

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

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

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

——《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

——《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幽也。

——《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传》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亲之成其子也”。

——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4)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5) 又 有子存焉

(6) 又 (7)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

(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子,指晋襄公。

墨,动词,染黑。衰,通縗,丧服,粗麻布做成。

绖,头巾和腰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8)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 (9)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无子,有女二人。——唐·陈玄佑《离魂记》 生二子,长永绶,贡士;次永康(袁可立祖),生五子。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10) 又如:子侄(本指子与侄。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 (11) 子孙。

(12)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13)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石崇《王昭君辞》 (14) 人的通称。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15)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16)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赵彦卫《云麓漫钞》 (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子年少。

——晋·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明·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子曰:学而时习之。

——《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19)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20)地支的第一位。 (21)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

——《尔雅》 (袁可立)戊子(1588年)举于乡,己丑成进士。——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22)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23)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仪礼·士丧礼》 (24)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

——《西游记》 (25) 又如:子夜 (26) 专指女儿。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

——《诗·大雅·大明》。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 明·陈与郊《文姬入塞》 (27) 又如:子媳(女媳) (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此三子者。——《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聊斋志异·促织》 (29) 姓 〈形〉 (1) 小。

时大武军子将 郝灵荃奉使在突厥。——《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3) 嫩的或易咀嚼的。

如:子姜 (4) 幼小。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曹操《四时食制》 (5)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6)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如:子公司 〈动〉 (1) 通“慈”( cí)。

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天迪从子保。

——《书·召诰》。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唐·柳宗元《封建论》 (2) 又如:子谅(慈爱 诚信);子惠(惠爱 百姓);子育(抚爱养育 如己子) (3) 收养为子。 完母死,庄公 令夫人 齐女子之,立为 太子。

——《史记·卫康叔世家》 (4) 结果实。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

——《齐民要术·种李》注 (5) 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副〉 (1) 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睡不稳,子倚着个鲛绡枕头儿盹。

——《西厢记诸宫调》 也子强如你,但衣食。——《刘知远诸官调·正宫锦·缠道》 子喝一声,那时唬煞。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 又如:子有(只有);子索(只得;只索) ;连 (1) 相当。

3. 文言文中,“子”“某”分别是什么意思

【子】

①幼小的,小的(例:子畜)

②对人的称呼(例:士子)

③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例:孔子)

④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子丑寅卯

⑤你(例:执子之手)

⑥孔子的专称(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⑦儿女(例:孀妻弱子)

⑧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例: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⑨作姓。

⑩ 通“慈“(例:天迪从子保。——《书·召诰》)

⑪结果实(例:。。五岁者始子。——《齐民要术·种李》注)

⑫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某】

①指一定的不明说的人或事物(例: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②自称之词,指代“我”或本名。多表谦虚之意(例:某启。——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③虚指代词(例:某人)

***参考资料:

1. /link?url=dFZrmsYFEQb_WYYYIKJDfb7cHiB5Tr7VJxz4yghy0PNIAM0Gr5k2FfJyqpCrYnnBlQZis5336Kw3TSMzuIc_6zJ-UC0YL1GpdKxIgH_bP0q(百度百科--子)

2. /link?url=Ky4u4jTo5prKb9O0ODEfWR-9G5ENN73iN33Wf8tDIgU-H6BQHoYCv1WCmxmZlp4z4pbylbhVkAwn90p6E9KYe7Nvj1nBm7dlLCBfg0A3(百度百科--某)

4. 子是什么意思在文言文里

1.古人表字 如孔子又如司马迁:字子长 名〉 (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子,十一月乾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

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

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

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

——《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

——《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幽也。

——《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3)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4) 儿女。

古人称子兼男女。 孀妻弱子。

——《列子·汤问》 (5) 又 有子存焉。 (6) 又 (7) 又 孙又生子。

子墨衰绖。(晋襄公的丧服都染成黑色。

子,指晋襄公。墨,动词,染黑。

衰,通縗,丧服,粗麻布做成。绖,头巾和腰带。)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8)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 (9)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无子,有女二人。

——唐· 陈玄佑《离魂记》 (10) 又如:子侄(本指子与侄。后用以通称晚辈);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儿子的宾客) (11) 子孙。

(12)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13) 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石崇《王昭君辞》 (14) 人的通称。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15) 又如:樵子;舟子;子马(人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称);孤子(年少死了父亲的人);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旧时学生称老师);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16)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赵彦卫《云麓漫钞》 (17)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子年少。

——晋· 干宝《搜神记》 而独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子之说。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8)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子曰:学而时习之。

——《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19) 又 子墨子解带为城。

(20) 地支的第一位。 (21)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子日困敦。

——《尔雅》 (22)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子,又以纪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 (23) 用以纪日 不辟子卯。

——《仪礼·士丧礼》 (24) 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西游记》 (25) 又如:子夜 (26) 专指女儿。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诗·大雅·大明》。

毛传:“长子,长女也。” 曹丞相因念令先君是绝代儒宗,夫人是名公爱子,不忍埋没这白草黄云之外。

—— 明· 陈与郊《文姬入塞》 (27) 又如:子媳(女媳) (28) 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此三子者。

——《战国策·魏策》 非郑尹而快孙子。——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程氏子以蠹贫。

——《聊斋志异·促织》 (29) 姓 〈形〉 (1) 小。 时大武军子将 郝灵荃奉使在 突厥。

——《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3) 嫩的或易咀嚼的。如:子姜 (4) 幼小。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曹操《四时食制》 (5)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6) 属于别人的,受别人控制的。

如:子公司 〈动〉 (1) 通“慈”( cí)。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天迪从子保。——《书·召诰》。

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 子以爱之。

——《礼记·缁衣》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 柳宗元《封建论》 (2) 又如:子谅(慈爱诚信);子惠(惠爱百姓);子育(抚爱养育如己子) (3) 收养为子。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 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史记·卫康叔世家》 (4) 结果实。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齐民要术·种李》注 (5) 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副〉 (1) 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睡不稳,子倚着个鲛绡枕头儿盹。——《西厢记诸宫调》 也子强如你,但衣食。

——《刘知远诸官调·正宫锦·缠道》 子喝一声,那时唬煞。——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 又如:子有(只有);子索(只得;只索) (1) 相当于“虽然”。

老子老呵,犹兀自万夫难敌。——杨梓《敬德不服老》 (2) 又如:有子有(有虽然是有;虽则有) 〈代〉 (1) 。

5. 简短的文言文

智子疑邻

朝代:先秦

作者:韩非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参考翻译

作者:佚名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注释

智其子:以为他的儿子很聪明,聪慧,机智。

宋:宋国。

雨:下雨(名词作动词)。.

坏:毁坏,损坏。

筑:修补。

盗:偷盗。动词活用作名词。

富人;富裕的人。

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暮:晚上。

而:无义。表示承接关系。

果:果然。

亡:丢失。

父:(fǚ,第3声,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邻居家的老人。

甚:很。

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15、家:家里的人。

古今异义

1、亡古意:丢失 今意:死亡

2、其邻人之父亦云古意:说 今意:常做“云朵”讲,在空中悬浮的有水滴、冰晶凝聚形成的物体

一词多义

1.暮:

夜晚(暮而果大亡其财)

年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果:

果然(暮而果大亡其财)

结果( 未果, 寻病终)

3.亡:

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

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4.其:

其子曰(代词;代他的)

其家甚智其子(代词;代这)

5.之:

他/她。(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

6.而: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承接)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6. 古文的称呼

文言文的日常称呼用词。

(1)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敝人:称自己。

(2)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侄:称人侄儿。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乔梓:称人父子。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扩展资料

古代称呼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古代兄弟称呼

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古代父母称呼

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

儿子用文言文怎么称呼

1. 把在文言文中怎么称呼

一)

【把】:【篆书】字形从手,巴声。【形声】。

【本义】:抓住,拿:把酒问青天|把盏言欢|把握。

【转注】:①控制,掌握:把犁|把舵②看守:把风|把门③手推车,或物的柄:车把|火把4.可以用手拿的小捆:草把|稻把⑤量词:出把力|一把米⑥介词,和将相当:把话所明白

【假借】:放在量词百、千、万等数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丈把高|个把月|百把两

(二)

【把(木霸)】字形从手,霸声。【形声】。同音假借,简化为把。

【本义】: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刀把子|印把子

【转注】:花,叶或果实的柄:花把|梨把

文言文中读轻声,ba

2. 古代称自己的儿子称什么

古人一般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或者“小儿”等。

如果家中不止一位儿子,则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儿子排行次序。

老大称伯或孟,老二称仲(有时也作中),叔子则不一定是第三子,幼子(最小的儿子)称季。如果一个人有三个儿子,那么第三子可以称“叔子”,也可以称“季子”;如果一个人正好有四个儿子,那么叔子就是第三子;如果有四个以上的儿子,那么除老大、老二及幼子之外的所有儿子,都可以称为叔子。

因为“叔子”的不确定性,所以后来就改用了其他表示法。如:老大称长子,老二称次子,老三称三子,老四称四子,老五称五子,……,最小的儿子称幼子。

扩展资料:

儿: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

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现在文中"儿子"在古代怎么说

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古代称自己的儿子称什么

古人一般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或者“小儿”等。

如果家中不止一位儿子,则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儿子排行次序。

老大称伯或孟,老二称仲(有时也作中),叔子则不一定是第三子,幼子(最小的儿子)称季。如果一个人有三个儿子,那么第三子可以称“叔子”,也可以称“季子”;如果一个人正好有四个儿子,那么叔子就是第三子;如果有四个以上的儿子,那么除老大、老二及幼子之外的所有儿子,都可以称为叔子。

因为“叔子”的不确定性,所以后来就改用了其他表示法。如:老大称长子,老二称次子,老三称三子,老四称四子,老五称五子,……,最小的儿子称幼子。

扩展资料:

儿: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

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儿子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