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齐大任什么意思,思齐大任则百斯男翻译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思齐大任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思齐大任则百斯男翻译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思齐大任,父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什么意思?

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题解]

赞美文王善于修身、齐家、治国,这同他祖母和母亲的教育、妻子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注释]

1、齐(摘zhāi):肃敬。《毛传》:“齐,庄。”

2、周姜:《集传》:“媚,爱也。周姜,大王之妃大姜也。”

3、大姒(似sì):《毛传》:“大姒,文王之妃也。” 《郑笺》:“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令。”

4、惠:恭顺。《郑笺》:“惠,顺也。”

5、恫(同tóng):痛。《毛传》:“恫,痛也。”

6、寡妻:嫡妻。《毛传》:“刑,法也。寡妻,适(嫡dí)妻也。”

7、御:《玉篇o彳部》:“御,治也。” 《集疏》:“刑寡妻,至兄弟,以御家邦,即身修、家齐、国治之道也。”

8、雍雍、肃肃:《集传》:“言文王在闺门之内则极其和,在宗庙之中则极其敬。”

9、射:厌倦。《通释》:“临者,临视之义。保者,保守之义。”

10、肆:故。戎疾:灾难。不:语助。殄(舔tiǎn):绝。

11、烈假:瘟疫。瑕:远。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不,语词。不闻,闻也;不谏,谏也。式,用也。入,纳也。言善言则用之,进谏则纳之。”

12、斁(杜dù):败坏。《集传》:“古之人,指文王也。”

13、誉髦斯士:《毛传》:“古之人无厌于有名誉于之俊士。”

[参考译文]

大任端庄又谨慎,她是文王老母亲。周姜为人最可爱,大王妻子住京城。大姒继承好名声,百个儿子先后生。

文王孝顺敬先公,神灵满意无怨恨,神灵放心无伤痛。他用礼法待妻子,一视同仁对弟兄,推行全国都遵从。

和和气气在宫廷,宗庙祭礼更恭敬。临朝理事最清明,不知厌倦保百姓。

大的祸乱已肃清,害人瘟疫不发生。好的意见都采纳,逆耳忠言也能听。

如今成人品德好,小孩也都能深造。文王教育不知倦,英才辈出个个高。

思齐的汉语意思是什么

思齐的汉语意思是向他(她)看齐。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

示例: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扩展资料

《思齐》也是《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篇目,为中国先秦时代的诗歌。全诗二十四句,毛传将其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郑玄作笺,将其改为四章,每章均为六句。

《思齐》这首诗赞颂周家贤母,说明文王之所以能得天下,更赞颂文王的功业,并能听善言,选人才,反映出传统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满体现。

《诗经·思齐》——君王率先垂范

【原文】

思齐大任(1),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2),京室之妇(3)。

大姒嗣徽音(4),则百斯男(5)。

惠于宗公(6),神罔时怨(7)。

神罔时恫(8),刑于寡妻(9)。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0)。

雝雝在宫(11),肃肃在庙(12)。

不显亦临(13),无射亦保(14)。

肆戎疾不殄(15),烈假不瑕(16)。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17)。

乃召司空(15),乃召司徒(16)。

俾立室家,其绳则直。

缩版以载(17),作庙翼翼(18)。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无歝(18),誉髦斯士(19)。

【注释】

(1)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齐(zhai):端庄。大任:太任,指周文王的母亲。

(2)媚:敬爱。周姜:太姜,周文王的祖母。

(3)京室:周王室。

(4)大姒(si):太似,指周文王的妻子。嗣:继承。徽音:美好的名声。

(5)则百斯男:意思是说子孙众多。

(6)惠:孝顺。宗公:宗庙的先人。

(7)时:是。罔,无。

(8)恫(tong):伤痛。

(9)刑:法则,这中指做典范。寡妻:周义上的正妻。

(10)御:治理。

(11)雝雝:和谐的样子。宫:家。

(12)肃肃:庄严恭敬的样子。

(13)不显:丕显,指国家大事。临:视察。

(14)射:不明显,隐蔽。保:提防,警惕。

(15)肆:因此,所以。戎疾:大灾难。不: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殄(tian):断绝。

(16)烈假:指大病。瑕:过,去。

(17)入:容纳,采纳。

(18)歝(yi):厌倦。

(19)誉;同“豫”,乐于。髦:选拔。

【译文】

仪态端庄的太任,就是文王的母亲。

德高敬重的太姜,做了王室的主妇。

太姒继承好名声,养育众多的子孙。

文王孝敬先祖宗,神灵对他没怨恨。

神灵不使他伤痛,为了家人做表率。

自己兄弟也守法,以此治理国和家。

文王在家很和睦,宗庙祭祀也恭敬。

国家大事亲视察,隐蔽小事也警惕。

古今大难已断绝,大病灾难不再有。

听到善言就采用,下臣进谏便采纳。

故今成人德高尚,弟子孩童可造就。

文王诲人永不倦,乐于选拔好人才。

【读解】

人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此话的意思是说领头的人总是跟随的众人效法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对众人有看直接影响。好榜样会产生好影响,坏榜样会产生坏影响。因此领头的人与普通人就有了差别:普通人有时可以不顾及影响问题而随心所欲,而领导者则必须考虑影响而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应当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即使是细小的枝节问题,也得从大处着眼来考虑和处置。

周文王被誉为一代圣贤君主。这首祭祀他得乐歌,再赞颂他得美德得同时,也顺带赞颂了他得祖母、母亲、和妻子,让人感到家庭中的美德似乎像遗传似地代代相传

当然,美好的德行肯定不会像传宗接代似地遗传。但是,良好的德行环境,宗会对身处其中的人产生或明显或隐蔽的影响,宗会有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这也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子们的祖先对这一点尤其看重,既反反复复讲述这个道理,又搜寻罗列例证,使得这方面的观念在生活于这种文化传统之中的人们心目中已牢牢地扎下了根。

中国历史上能像周文王那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君主大概不多,这样他的榜样便显得特别可贵。榜样不多的事实也表明,美德无法靠遗传获得,同时,它促使我们反思榜样不多的原因。

身处高位的人,尤其是在权利顶峰的人,大概很难抵御权利的巨大诱惑与冲击力,特别是在传统的世袭制度之中,权利对于富家子弟来说,似乎是上天的特别恩赐,不经过个人努力奋斗取得。得来轻易得东西,用起来便也轻易。运用权利获得了好处的结果,-可以反过来 *** 更大的欲望。如此循环往复,岂有不滥用权利的道理。也许,周文王与其他做不了表率的君主的差别,正在于他知道得江山不易,守江山更不易吧。

诗经情话

❤ 发掘国学真善美,传播健康正能量 ❤

投稿邮 箱: yiduolian@foxmail

喜欢我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进行关注。

或搜索公众账号: shijingqinghua

点击 下方 查看更多 ↓↓↓

诗经 思齐 翻译

〖原文〗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