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悯农作者是谁,古诗悯农作者是谁的作品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古诗悯农作者是谁,以及古诗悯农作者是谁的作品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悯农》的作者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

古诗《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居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中进士第,补国子助教,历任刺史、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司空公等职。中唐时期的“牛李党争”几乎伴随他一生的政治生活,最后得居宰相之尊。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青年时期,李绅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

《悯农二首》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 语近意深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义务教育教科书。

《悯农》是谁写的?

《悯农》是唐代李绅写的。

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全诗赏析: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悯农》作者是谁?

《悯农》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

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擢尚书右仆射,改门下侍郎,封赵国公,为相四年。出为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悯农》作者的蜕变

李绅出身地地道道的官宦家庭,他是唐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祖辈和父辈也都做官,父亲虽然官不大,但也做到了县令一职,他自己则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高位。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完这充满美德的名句,人们一般都对作者充满深深敬意,想诗人必定是品德醇厚、简约节俭之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前期深抱儒家济世情怀的李绅,在仕途大进之后,悯农心渐失,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酷吏。

宋初人编的大型类书《太平广记》记载:“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时人相谓曰:‘李公宗叔翻为孙子,故人忽作流囚。’于是邑客黎人,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主吏启曰:‘户口逃亡不少。’绅曰:‘汝不见掬麦乎?秀者在下,粃粏随流者不必报来’。”

意思是说在李绅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惶不安,于是纷纷渡江淮而逃难。李绅死后,被定性为酷吏,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李绅的蜕变依然让人伤心和失望,毕竟这是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天下名句的人发人深省

李绅的蜕变,给后人起码提出了以下警示:一是人会随境遇不同而发展变化,有的人不是越变越好,而是有可能由好变坏;二是节俭美德的养成,并不是会写作、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可以一锤定音

《悯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

李绅是唐朝诗人,生于772年,祖籍亳州谯县,出生于湖州乌程县。李绅在年轻时,节约简朴,做了大官后,耳濡目染之下,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成了“朱门酒肉臭”的贵人。

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背景

李绅从小就勤奋好学,27岁就考取了进士,当了翰林学士。有一年夏天,李绅回亳州探亲访友,遇到浙东节度使李逢吉进京奏事,途径亳州。他们是同榜进士,又是经常在一起吟诗作乐的好朋友,当然要小聚一番。

当日,他们一起来到城东的观稼台游玩。观稼台是曹操修建,站在观稼台上,眼前阡陌交织,河川纵横,一览无遗,非常壮观。李逢吉感慨之余,吟诗道:“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官职的升迁能像登台这么容易就好了。很明显,李逢吉想的是个人命运前途。

李绅想的却不一样。他看到田野里农夫正在冒着炎炎烈日,辛苦地劳作,吟诗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还不过瘾,立即又吟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让李绅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美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