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是什么意思,造化之陶物 莫不有终期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是什么意思,以及造化之陶物 莫不有终期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曹操的诗词风格

曹操的诗歌,一反两汉几百年间文人诗歌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真能“以情纬文,以文被质”⑵,达到了情文并茂和文质相称的要求。这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1)曹操在诗歌中鲜明地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如《精列》:“厥初生, 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意思是说:亘古以来,自然界创造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人也这样,有生必有死。象圣人周公和孔子都死了,禹葬在会稽也变成一póu@⑴黄土了。既然如此,谁还能超越这个规律呢?所以聪明人是不为生死耽忧的。在《度关山》中,曹操强调人的作用说:“天地间,人为贵。”在《步出夏门行》中,曹操写道:“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认为人的寿夭,不是全由老天爷决定的;只要人们注意身心健康,保持乐观精神,也能使寿命延长。显然,这些都是用诗的语言表达的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2)曹操在诗歌中充分地体现出他的政治主张。如《对酒》篇, 描绘了一个政令严明、生产繁荣、“民无所争讼”的太平盛世,寄寓了他的政治设想。他提出的“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的社会规划,在当时是被部分实现了的。

(3)曹操真实地描绘了现实生活,创作了许多富有时代精神的诗篇。 如《薤露行》、《蒿里行》等篇,都被后代诗评家如钟惺、沈德潜等人称做“汉末实录”,起了一代“诗史”的作用。

以上说明:曹操诗歌的审美价值,首先是跟它先进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深刻的社会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曹操许多优美的诗篇,综合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经验,在历史上曾有助于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不能根据《三国演义》中那个被丑化了的曹操形象去评价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曹操,正如我们不应该用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曹操去否定《三国演义》中那个成功的曹操形象是同样的道理。当然,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曹操也有错误以至反动的一面,如镇压过黄巾大起义,杀了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孔融、杨修等,喜欢玩弄权术……。但瑕不掩瑜,他在统一中国北方和发展生产、安定社会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应该被抹杀的。他在诗歌审美活动中的优异成绩,也同样是应该受到重视的。

曹操的诗歌,不愧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所谓“风骨”,尽管近人有各式各样的解释,但都不否认它是指一种既有充实内容,又有强烈感染力的质朴、刚健、清新、明朗的艺术风格。就审美范畴说,它属于一种刚性的崇高美,或又称壮美。

《步出夏门行》写于公元二○七年曹操北征乌桓的途中。它一如曹操的其它诗篇,都是“借古乐府写时事”⑸的。它虽在戎马倥偬之间写成,却立意深远,笔力遒健。在组诗开头相当序曲的《艳》中,曹操抒发了他身经碣石心怀天下的豪情,为全诗定下了慷慨激越的基调。

组诗的头一首《观沧海》,历来被人们推为中国山水诗的创始之作。它说明那个时代的人们已把大自然作为审美对象,他们的审美感已大为丰富。但这首诗的卓越之处不只在此。更难能可贵的是曹操在这首诗中把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融而为一,通过对大海吞吐日月星辰那种壮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在曹操的笔下,景物都写得生气勃勃。沈德潜说曹操诗“时露霸气”⑹,是有几分道理的。所谓“霸气”,指的正是曹操志在统一的襟怀。你看:海水动荡,山岛矗立;树木葱茏,百草苍翠。祖国山河显得何等雄浑,何等有生命活力!在萧瑟的秋风中,洪波涌跃,一浪高似一浪。这又是何等顽强的斗争精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更是气象壮阔,想象宏奇。诚如沈德潜所说:“有吞吐宇宙气象。”⑺鲁迅说得好:曹操的“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⑻做文章如此,写诗歌也是这样。曹操敢于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诗歌中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点精神是令人赞赏的。

末一首《神龟虽寿》乃千古传诵之作。它显示了曹操在政治上乐观进取的昂扬斗志。曹操虽然认识到生总要转化为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他同时认为:在客观规律许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很大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形象地表达出人生有限而壮志无穷的辩证思想。全诗直抒肺腑,不假雕绘。它用质朴的语言,组成“气韵沉雄”的诗句。怪不得《世说新语》记东晋王敦每逢酒后便吟此四句,禁不住以如意击节赞赏,连唾壶也被敲缺了。

前人评曹操的诗歌时,多强调它的质朴和古直。在崇尚骈俪、追慕浮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的诗歌未受到应有重视是不奇怪的。但连独具只眼、自称重“自然英旨”的钟嵘在《诗品》中也把曹操诗屈居下品,这就不能不使后人感到是千古憾事了。

鲁迅对曹操的诗文作出了准确而又全面的审美判断。他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曹操敢于撇开陈言滥调,革除典雅的陋习,也如鲁迅所指出:“力倡通脱”,“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这无论就散文方面说,或就诗歌方面说,都是恰切的。下面试举一二例说明:

曹操的《薤露行》和《蒿里行》都是用挽歌叙写时事的。它完全摆脱了乐府古题的陈旧约束,直接反映了汉末动乱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它用质朴而又形象的描绘,有力地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种种恶果。方东树在《昭味詹言》中评《薤露行》说:“此诗浩气奋迈,古直悲凉,音节词旨,雄恣真朴。”评《蒿里行》说:“真朴、雄阔、远大。”如《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是一幅多么真朴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悲惨画面!“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再从画面中引出必然的慨叹。写到此,诗人已毋须另费笔墨,而人们渴望祖国安定、统一的心愿就昭然揭出了。这是何等质朴、古直,又何等真实、生动!

《苦寒行》是写曹操在公元二○六年春征伐袁绍余党高干时行军路上的情景。全诗用铺垫的手法,写得一层深似一层。起首写道路的艰难,山谷的凄凉;兼之以野兽出没,风雪交加。无怪乎诗人要“延颈长叹息”,心情为之“怫郁”不安了。后半进一步写水深桥断,日暮途迷,加上人饥马饿,无处栖宿。在这样困难的境况下,曹操统率的大军没有退却,相反还“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克服困难继续前进。诗中所描绘的凄凉景物,正好反衬出诗人的豪迈心情。读者透过诗中一些悲苦的字面,能清楚地触摸到诗人一颗刚毅、火热的心。方东树《昭味詹言》说它“沉郁直朴,……寻其意绪,无不明白;玩其笔势文法,诵之令人意满。”他所谓“直朴”,也就是古直和质朴的意思。

综上所述,可见曹操诗的质朴、古直,实乃一种造诣高超的艺术手法。明代王世贞说曹植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比不上他的父亲。为什么呢?就由于曹植的诗词藻过于华丽,缺少他父亲作品中那种质朴、古直的朴素美的缘故⑿。

在曹操的诗歌中,情和景是不断变化的,往往能于悲凉中觉其豪放;空间和时间也是不断转换的,常给人以壮阔、邃远之感。曹操擅长于用虚表实、举少总多、因小见大、化静为动等方法,以充分抒发自己的审美遐想。如脍炙人口的《短歌行·对酒当歌》就用了许多合乎艺术辩证法的手段,表达了诗人思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开头,诗人就因眼前景物起兴,用虚表实,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消逝。诗由写景变为写情,由对空间的描绘转为对时间的回顾。从表面看,似乎曹操在诗里提出了一个异常消极的主题,甚至给后世许多悲观之士引为口实;而实际上刚好相反: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应该及时努力的思想。它通过微吟、低唱的形式,倾吐出慷慨激烈的心曲。魏源说:“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⒀陈沆《诗比兴笺》指出:“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汉高祖刘邦思得猛士以守四方,曹操想求贤才以定天下,他们的思想基调确是很相似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八句诗中有六句引自《诗经》。以古喻今,自不免启人思接千载之上。“青青”写色,“呦呦”写声。诗中有色有声,便顿觉鲜艳、活泼多了。从表面看,曹操的话只有“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两句,但它通过借古以讽的手法,举少总多,联类无穷,宛转而清晰地吐露了深挚的情意。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yàn@⑷,心念旧恩。”“掇”一作“辍”,我同意作“掇”是。在这里,诗人奇想天外:明朗的月亮,什么时候能把它摘到手呢?后来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句应即由此脱胎。这两句写得委实精采!它除了显出诗人不失赤子之心想“上九天揽月”外,还作为一种比兴手法,因小见大,暗寓贤才何时求得、理想何时实现等丰富含义。诗人因求才不得而忧,又因贤才到来而喜。这一忧一喜、忽忧忽喜的矛盾心理,正完满地表现了思贤若渴的主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融情入景,因抬头见月明星稀,遂顿生孤寒寂寞之感。接着又化静为动,以乌鹊南飞喻人才外流。诗人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最后,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做比方,引“周公吐哺”作楷模,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忱。

这首《短歌行》立意深远,风格别致。它集抒情、写景、叙事、说理于一炉,而能相互发热增辉。全篇音韵铿锵有力。韵脚或八句一换,或四句一转,既摇曳生姿,又错落有致。真能给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

曹操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文学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有许多和人民对立的思想。他的抱负和愿望只能是为巩固地主阶级专政效力。他不可能真正表达劳动人民的感情,因此在他的诗中,人民只能是作为受难者的形象出现。他的理想,他的审美观念,连同他的欢乐和哀伤,都深深地烙上了封建统治者的印痕,显然包含着他“立功”“创业”的自私打算。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晚年),有时确不免也流露过一些人生无常的慨叹和虚无求仙的幻想。

曹操的诗歌在艺术上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就正如它在思想上不可能没有谬误一样。

曹操的审美标准无疑把政治放在首位。由于这样,他有时为了图解政治的需要,就不惜舍弃对艺术的追求。如《短歌行·其二》《善哉行(三首)》等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味说理的概念化倾向。这样做,不只降低了诗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就损害了诗的社会效果。象某些诲之敦敦而使人听之昏昏式的哲理诗,又怎能给广大读者以审美趣味呢?

生命,就像一盏灯

人活着,就像燃烧的火焰,不论多么辉煌灿烂,不论绽放多大光芒,照亮多少黑暗,终究都会熄灭。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尽管我知道人的生命一般可以延续好几十年,可我更觉得生命像一盏灯,不止油尽的时候方会灯枯,有时一阵风,一滴雨,也会令它熄灭。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注定有死亡之期,所谓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人知道此生难逃一死,死亡只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人真正畏惧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死亡之后失去了活着时所拥有的一切。人活着的时候,拥有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拥有阳光和惠风,拥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人死后,就失去了所有,包括自己的这一身臭皮囊。

人喜欢听风声雨声花落声,人喜欢看云卷云舒云飞扬,人喜欢感受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炽热,人喜欢感受秋天的阴凉冬天的寒冷……人不是惧怕死亡,人不过是眷恋世间万物,因此,人排斥死亡,但并不是畏惧死亡。

活着的时候就要好好珍惜每一天,把想做的事做了,想走的路走了,想见的人见了,这样才不会留下遗憾。死亡离我们多远我们并不清楚,有时很远,有时很近,也许在看不见的未来,也许就在明天。

眼睛还能瞧,就多瞧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洁白的云,鲜红的花和自己心爱的人……

耳朵还能听,就多听听这个世界发出的声音,比如鸟叫声,蝉鸣声,牛马的叫唤声,又或者爱人的呢喃细语声……。

天命-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英雄亦有迟暮之年!寿终有寿!寿终之时,江山带不走,一切的一切统统都带不走。众臣民皆贺万寿无疆,也不敌岁月的侵蚀,也难违天命。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天命难违!天命!天命……

高手进来下,谁能帮我解析一下曹操的《精列》?!

望文揣意,直译如下:万物从开始生成,皆属造化之神的作品,无不有其终结的时候。莫不有终期。前圣先贤都不能避免的结果,为什么心怀这样的忧愁呢?只想乘上螭龙,安居在我想去的那昆仑之巅,思想昆仑居。当发现我时不要以为绕远而觉奇怪,我向往的地方在蓬莱,志意在蓬莱。如我像周、孔二圣那样陨落的话,也像禹祖那样以会稽山为坟丘。会稽以坟丘。这样乐意而为的意思谁能猜得到?诸君对此不要担忧。年岁已老怎么办,过去和未来的时光是很少的!

在这儿试解一下通篇含义,如错辙乱谱,还望见谅。

这里理解的重点应放在几个重复句上,如:“思想昆仑居,志意在蓬莱,会稽以坟丘”等。若再提炼一下更精练,只三个主题词:昆仑,蓬莱、坟丘。乍一看这三个词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只要你了解了曹操所选定的索井西陵之风水宝地后,你就会觉得自然而然它是一体的。

分述:昆仑,中国万山之祖。全国三大干龙龙脉之根皆在昆仑山,因此昆仑山也被称为中国山脉的“太祖山”。而曹操寻得的风水宝地铧尖垴也是这一区域山脉之“祖山”,在这一区域内,铧尖垴有着与昆仑山相似的山之根、山之祖的地位。不过铧尖垴山系也属昆仑山脉之一小枝罢了。曹操言称“思想昆仑居”,实际应理解为“思想铧尖垴居”。看来曹操是真的喜欢上了这里的神山秀水仙境般的实景了。

蓬莱,“东海”之仙山。也是一个与曹操西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我过去介绍过,铧尖垴三河分水,这三条河流皆穿越冀州大地奔向“东海”,也涌向蓬莱山。成就了曹操的“到东海,与天连”的山巅情分和大海情结。上至昆仑西天,下达蓬莱东海,承载着曹操有生之年朝思暮想一统天下的宏图大愿。因这三河之水使铧尖垴与蓬莱有着“山之首,水之尾”的紧密联系,且这三河流经的地方又是曹操苦心经营,卓显功绩,心常挂怀的冀州大地。所以,与其说曹操“志意在蓬莱”,不如说志在魏国大地。之所以那么说是曹操行文自谦使然。

坟丘,“会稽以坟丘”,咏之像是讴歌先祖大禹,实是表达欲效仿禹祖以山为墓的丧葬形式。更是表达自己找到理想寿陵——“馍馍山”之后的满意心情,其形其景令主人公赞许和褒扬,放飞了自己的想像

这样东、西、中三个点连接起来,就是一首明白无误、意境联贯的完整诗篇。

精列之题,我理解应是精要之语的强调重列。而非“精气分解”之类,不管精列之本旨为何,但该相信的是曹操是一个能够活用生奇的大家。他的诗大气磅礴,豁达率真,我们读起来也应以直感直解为主,少些窥探婉转之情。我记得网上有人评论曹操的游仙作品时称:曹操“性不信天命之事”,所以,“他的游仙不过是排遣内心苦恼的一种形式,他的游仙诗中往往寄寓着他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我赞成这样的评价,曹操的诗是实承的,是言之有“物”的。曹操精列诗选用这样的谋篇结构——精要处重复而不多叙,只点无面,只点不铺,既强调了主旨、主题词,又做到了言有分寸,止于当止;既保住了个中秘密,又做到了倾心相诉。未因事关机密而只字不提,也未因提及此事而稍泄天机,畅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头结尾皆发人生苦短之慨,这是选定风水宝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看似游仙,实则真情。要想悟透诗中真意,除非获得其中密根。我觉得这首诗很质朴、很机巧,很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