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肯到清秋日,如何肯到清秋日写的是哪种植物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如何肯到清秋日,以及如何肯到清秋日写的是哪种植物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描写的植物是什么?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描写的植物是秋天的柳树。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柳》,全诗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今昔荣枯变化的悲叹。

【唐】 李商隐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翻译】:

春日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婀娜多姿,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仿佛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既然秋色已深,那你(柳)为何又肯捱到秋天来啊!而眼前只有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

【赏析】:

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

首二句“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写(柳枝)曾在繁花似锦、令人陶醉的春日,如同婀娜多姿的舞女一样,在乐游苑的宴会上随风起舞。“舞”,生动地写出了春柳的婀娜多姿,也写出了柳枝的欢乐。

乐游春苑,即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人们节日游乐场所。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指美好的春日令人陶醉。

后二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以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对比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柳在春日是那样地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眼下时值深秋,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清秋”,秋色已深。“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感叹。

如何肯到清秋日?描写的是什么植物?

“如何肯到清秋日”描写的是柳,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柳》。

原诗: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译文:

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又为何肯捱到秋天来啊,现在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诗歌赏析

这是李商隐任职东川柳仲郢幕府时借咏柳自叹身世的诗。前二句追忆京城乐游苑春日之绿柳。东风和暖,春光融融,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姿态娇媚,婆娑欢快,犹如舞女翩翩的锦裙拂着华美的地毯;乐游苑内,更是春光宜人,繁花似锦,又如游苑的仕女,意态翩翩,令人心醉神摇。此二句用拟人辞格形容柳枝的风采,写出了春日的美好可爱

后二句写眼前梓州深秋之衰柳。秋风肃杀,柳叶枯黄,残阳黯淡,蝉声衰弱,这凄厉的声音和悲凉的景象,能不令人悲痛,“如何”陡然一转,又是反诘,加重了感情的浓度;“肯到”呼应首句“曾逐”,由得意到失意,二字显得自然贴切,水到渠成。“已”“又”二字,有递进之势。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描写的植物是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描写的植物是柳树。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柳》,全诗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今昔荣枯变化的悲叹。

原文: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译文: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是乐游苑让人断肠的春天。为什么在今天这萧瑟的秋日,已经身披夕阳又要满带鸣蝉。

柳树的寓意和象征:

柳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生命力也很顽强,所以柳树寓意着学业有成,事业顺利和前途顺遂;又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柳树寓意着挽留。柳树象征着春天,在许多古诗中,柳树和春天密不可分

1、前程似锦:柳树的寓意为前程似锦,因为它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耐盐碱能力,即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旺盛生长,适合送给好友,寓意事业有成。

2、生机旺盛:柳树枝繁叶茂,萌芽早,落叶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3、挽留思念:柳树的枝条柔韧细弱,叶片苍绿优雅,微风吹过枝叶轻轻摆动,就像在挽留远行的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