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李侗的侗怎么念,以及李继侗的侗怎么读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奇姓:片 pian(4声) 姓氏分布: 山东境内,济南、泰安、临沂、淄博、聊城等地有片姓人居住。全国范围内,山西、浙江、辽宁、黑龙江等地有片姓人分布。 同姓名人: 褐颂:(生卒年代待考),明万历年间著名将领,曾以“游击将军”和“中军都督”之职赴朝援战,并荣立赫赫战功。 莱芜片家镇有1400多年的历史 “‘片’是个很常见的汉字,可作为姓氏就很罕见了,字典里面关于‘片’的解释里也没有所谓姓氏的义项。每次和人打交道自我介绍的时候要么组词、要么手写,比较麻烦。‘我姓片’,有时候人家取汉字谐音,开玩笑就说我是行骗的,呵呵,又尴尬又好笑。”来自莱芜片家镇的片宪元说。 片家镇可谓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据片宪元介绍,片家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48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莱芜古时候叫嬴城,如今在片家镇南面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碑石,是北魏嬴城东迁片家镇时其县令贾璞先的后人贾思玄为先祖歌功颂德而建立的经幢。“早些时候这里叫‘镇里’,已经有片姓人居住了,大概是明朝的时候,片氏家族日益繁盛,成为这里的头等大姓,于是‘镇里’改名为‘片家镇’。” “从现有保存的树木、墓石等来看,片氏家族公墓——片家林也有1400多年历史了,东南角的一座罐状坟墓俗称油篓坟,是西汉时候兴建的,至今保存完好。”律师出身的片宪元说,尽管现在还缺少充分的史料证实片家镇就是片姓的发源地,但就目前片家镇保留的古迹来看,是其他片姓人分布或聚居地所不能企及的,“其它地方都不及这里片姓的历史悠久,可以说国内绝大多数片姓人都是出自片家镇的。” 各地片姓人与片家镇的渊源 如今,片姓在片家镇的势力已不及当年,同姓人只有200多人,尽管如此,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地位仍然不曾减损。 据片宪元介绍,目前分布在泰安、临沂、聊城、淄博等地的片姓人都是明朝时从片家镇迁出的,“临沂沂水县高桥有个片姓人聚集的村子,大概有片姓人110多口,属于片氏第三个分支;泰安道朗镇有100多片姓人,大概10年以前曾到片家镇续过家谱;聊城莘县也有不少片姓人,大概五六十人吧。应该说片家镇目前还是我省片姓人最大的聚集地。”网友片文生补充说,在临朐县和沂水县沙沟镇也有不少片姓人。 “据我所知,现在在山西榆林、浙江、辽宁一带也有片姓人,辽宁一带的有些同姓人为满族。应该说他们多多少少都和片家镇有关联。”片宪元说。 目前定居于宁波的片桂香、片桂琴、片桂兰三姐妹的祖籍就是山东莱芜,“在老家莱芜有个片家镇,一个镇上的人大多姓片。”片桂琴相信片姓人和片家镇都有些渊源。据片桂香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片家镇的许多男性都外出谋生,后来散落到了全国各地。父亲片锡发就是在这个时候离开老家,一家先从莱芜迁往辽宁抚顺,后至黑龙江大庆,最后辗转迁至宁波并在此定居,“在抚顺和大庆两地,都有和父亲一起出来闯荡的片姓人。”片桂香说。 韩国片姓来自中国 “大概是2004年的时候,有一个叫片洪记的韩国人曾经在网上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发帖,询问国内有没有片姓人,我也很想了解这个姓氏在韩国的情况,可是很可惜,一直没有联系上。”片宪元进一步介绍说,“据说明朝时,中央曾派了三位游击将军前往朝鲜平叛动乱,其中一位来自浙江的将军就姓片,不知道他和今天朝鲜、韩国的片姓有什么渊源。” 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秋华曾于2004年6月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上发表过一篇名为《明万历援朝将士与韩国姓氏》的文章,指出万历年间,明廷援朝抗侨将士立下赫赫战功。战后许多将士落籍朝鲜,亦有许多将士的子孙东渡定居。这些华裔在朝鲜朝廷和地方都受到重用,在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贡献,对使朝鲜的姓氏结构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千、片、贾、施四大姓氏就是经由他们传至朝韩的。文中提及的浙江片氏将军名为片竭颂,曾先后以“游击将军”和“中军都督”之职先后两次赴朝援战并荣立赫赫战功,曾收到朝鲜宣祖王的亲笔慰问书信。战后,片竭颂定居朝鲜庆州(今庆尚北道属市)金鳌山。1601年,片褐颂的三个儿子片丰世、片丰源、片山甫自浙江赴朝探亲,随后留居朝鲜并以中国故乡浙江为本贯,奉片褐颂为东渡始祖。“韩国经济企划院1985年国情调查时,片氏已有169户、1326人。” 南宋学者李侗为片姓远祖 南宋著名学者李侗,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是程颐的二传弟子,认为万物统一于天理,提出“理与心一”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认识方法。朱熹曾从游其门,并将其语录编为《延平答问》,而李侗对朱熹十分器重,把贯通的“洛学”传授朱熹。 据《片氏宗史谱》记载,片氏本姓李,是唐宗室后裔,而李侗便是片氏的远祖。李侗的9世孙李址曾于明正统年间任吏部侍郎、翰林学士,他曾因立储之事直言劝谏而触犯龙颜,又被奸臣所害而被捕入狱。皇上息怒后释放了李址,并说他“卿一片丹心,联赐汝姓片氏,加太子太师。”于是李址改为片址,片氏由此而来。
读音是 li dong 分别是三声和四声
后者是年幼无知的意思
供参考!
chūn rì
《春 日》
shâ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
děng xián shí de dōng fēng mià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wàn zǐ qiān hong zǒng shì chūn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
1、《春日》原文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3、译义: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5、作者简介: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