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曾不崇朝怎么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怎么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题:
愚公移山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读什么?
答:
愚公移山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应读音为“zēng”
“曾不”连用的结构中,“曾”应读音为“zēng”,释为“乃”,即“竟然”之意,可以译为“连……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
依据如下:
“曾”
“曾”比较复杂,现在来看一段叙述。“曾不……”,此种结构在古文中频频出现,即使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它的踪影。例如:
(1)“曾不事农桑”,文下注为“却不从事农业生产”。(白居易《观刈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版)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文下注:“‘曾’,尚,还。”(《核舟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版)
(3)“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文下解释:“曾(cé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愚公移山》,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05年11月版)
(4)“曾不吝情去留”,文下解释:“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五柳先生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02年12月版)
(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文下注释:“指天地万物的变化连一瞬眼的工夫都不会停止。曾,竟,简直。”(《赤壁赋》,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007年6月版)
(6)“今吾且死,而候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文下注:“曾(zēng),竟然。”(《魏公子列传》,苏教版高中《语文》,2007年6月版)
(7)“曾不能疾走。”文下注:“曾不能,连……都不能。”(《触龙说赵太后》,人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第一册,2004年6月版)
(8)“‘曾’不知老之将至”,文下注音并注释为:“‘曾’,zēng;乃,竟。”(《兰亭集序》,人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第二册,2004年12月版)
“曾”到底念何音?如何注解?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P300),“曾”义项共九,其中(一)读zēng,其义项①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版,P1467),“曾”共八义项,其中(一)读zēng:其义项④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战国策·赵四》:“老臣疾足,曾不能疾走。”《说文》:“曾,词之舒也。”段注:“曾字古训乃。”
《汉字古今义合解》(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1057)“曾”共五义项,其中(一)读zēng,其义项①乃,《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孟子·公孙丑》:“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通过“苏教版”、“人教版”、《辞海》、《说文》、《辞源》以及《汉字古今义合解》,我们发现“曾不”连用的结构中,“曾”应读音为“zēng”,释为“乃”,即“竟然”之意,可以译为“连……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
曾不崇朝
平仄:平平平平
拼音: zē ng| cé ngbù chó ng chá o
文言文的曾有两种读音:
1.[ zēng ]
出处:周朝·尹吉甫《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白话译文:谁说黄河广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2.[ céng ]
出处:战国时期·刘向《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白话译文:老臣腿有疾患,不能走的太快。
曾拼音;zēng céng,注音:ㄗㄥ ㄘㄥˊ,部首:曰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2画
五笔:ULJF,仓颉:CWA,郑码:UDLK,四角:80606,结构:上下,电码:2582
区位:5288,统一码:66FE,笔顺: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释义:
[ zēng ]
1.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祖父的父亲)。~孙(孙子的儿子)。
2.增。
[ céng ]
1.副词。表示从前经历过:未~。~来过。
2.层。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曾祖[zēng zǔ]
祖父的父亲。
2.惯曾[guàn zēng]
经常。
3.曾飔[zēng sī]
高风,大风。
4.孔曾[kǒng zēng]
孔子与其弟子曾参的并称。
5.曾父[zēng fù]
曾祖。
崇:拼音:chóng
一、名词
崇 地名 商时 崇侯虎封地 今户县(1)《康熙字典.崇》:国名。尧时,崇伯鲧(音衮,司马迁《史记》:禹之父曰故曰鲧);商时,崇侯虎,今西安府鄠县(鄠音户,今西安市户县)。《毛诗.大雅.皇矣》: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是周文王伐崇侯虎之事也。
(2)《康熙字典.崇》:地名。《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注》在今澧州澧阳县(今澧县,澧音礼)。
二、形容词
(1) (形声。从山,宗声。本义:山大而高)
(2) 同本义 [lofty]
崇,嵬高也。--东汉·许慎《说文》。按,字亦作嵩、作崧。
融降于崇山。--《国语·周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3) 又如:崇亘(高峻绵延);崇崖(高峻的山崖);崇阿(高大的山丘);崇山(高山); 崇崇(高耸的样子)
(4) 高;高大 [high;tall and big]
崇,高也。--《尔雅》
与黄比崇。--张衡《西京赋》
崇崇圜邶。--扬雄《甘泉赋》
广与崇方。--《考工记·梓人》
大侯之崇,见鹄于参。--《仪礼·大射仪》
于是封之,崇四尺。--《礼记·檀弓》
明道德之广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崇墉(高大的城墙);崇榘(高峻的城墙)
(6) 高贵 [noble;high]
天子曰崇城,言崇高也。--《白虎通》
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宋史·黄祖舜》
(7) 又如:崇阀(高贵显赫之家);崇阶,崇秩(高位,高官);崇卑(高低,高下)
(8) 兴盛 [prosperous]
建明德而崇业。--张衡《东京赋》。注:"犹兴也。"
(9) 又如:崇业(兴业);崇盛(隆盛,极其荣宠)
三、动词
(1) 尊崇,推崇 [revere;advocate]
莽遂崇鬼神淫祀。--《汉书·郊祀志》
(2) 又如:崇正黜邪(推崇正气,摒弃邪恶);崇实(注重实际);崇德(崇尚道德。也指崇尚有德者);崇儒(尊崇儒学)
(3) 通"充"。充满 [fill]
主人坐奠爵于西楹南介右,再拜崇酒。--《仪礼·乡饮酒礼》
六成复缀以崇。--《礼记·乐记》
泛崇兰些。--《楚辞·招魂》
(4) 又如:崇奸(聚集许多恶人)
(5) 终,尽。通"终"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诗·卫风·河广》
周流四海,曾不崇日。--《荀子· 赋》
存亡之效,不崇朝而决。--《三国志·凉茂传》
(6) 又如:崇替(灭亡。即终替);崇朝(一个早上。比喻时间的短暂);崇日(终日,一日)
国风·卫风·河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注释】曾:读“zēng”,乃,竟。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