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司谏是谁,韩吏部是谁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韩司谏是谁,以及韩吏部是谁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朝宋朝有哪八大诗人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2、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3、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4、苏辙与其兄苏轼嘉祐二年(1057)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5、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6、王安石,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7、苏洵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8、曾巩,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

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

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中国韩姓有当皇帝的吗?

有,名字是“韩林儿”。

韩林儿(?-1366年),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

父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

韩山童牺牲后,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

至正十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

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

扩展资料:

韩林儿的离奇死亡: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田丰、王士诚寻找机会刺杀了察罕帖木儿,进入益都。元朝将兵权交给王保保,王保保率军将益都重重包围,陈猱头等向刘福通告急。刘福通便从安丰引兵支援,在火星埠与元军遭遇,被元军大败,逃回安丰。

元军急攻益都,挖地道进入益都,杀死田丰、王士诚,而将陈猱头套上械锁,押送京城,韩林儿势力大窘。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手下将领吕珍包围安丰,韩林儿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说:“如果安丰被攻破,张士诚的势力就会更强大。”

于是亲自率军前往支援,但这时吕珍已经进城,杀了刘福通。朱元璋赶走吕珍,拥韩林儿返回,让他住在滁州。

第二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又过了两年,韩林儿死去。有人说是朱元璋命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船到瓜步时,韩林儿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另说为朱元璋谋杀)。

当初,朱元璋驻扎和阳时,郭子兴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当时朱元璋孤军守城,而韩林儿因自称宋朝之后,四方起而响应,于是朱元璋便用其年号以号令军中。

韩林儿死后第二年,朱元璋才将这一年定为吴元年。当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平定中原,元顺帝逃至北方,此时距韩林儿死仅一年多时间。

韩林儿称帝共十二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韩林儿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字什么?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1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2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1]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4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5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6 曾巩,生于1019年9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1083年4月30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逝世,字子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南宋理宗时追谥为“文定”,世称“南丰先生”。汉族江右民系。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南宋宰相有哪几人

南宋宰相有史弥远,汪伯彦,秦桧,汤思退,李纲等人。

1,史弥远

史弥远(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 [1]  ),字同叔,号小溪,别号静斋。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权相、奸臣,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史弥远在韩佗胄死后的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升任右丞相,此后独相宋宁宗朝17年。

2,汪伯彦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奸相秦桧的老师,主和派重要人物。。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12月,宋高宗任命汪伯彦为右仆射。绍兴十一年(1141年)去,终年七十三岁。

3,秦桧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1138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

4,汤思退

汤思退(1117年—1164年),南宋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景宁汤氏第七世祖。南宋绍兴十五年(1154年)进士。历高宗、孝宗两朝,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即宰相,前后三任)。

5,李纲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弥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汪伯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汤思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纲

宋朝右司谏是个什么官

掌道德教导,发现民间堪任国事的人才,并考核乡里治绩。

宋端拱元年(998)改左、右司谏。掌讽谕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金沿置,元不置谏官,明初一度设置

阁王都有谁

阎王的说法进入中国后,进行了许多的加工和改造,无论在阎王的来历、生活还是工作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据传说,有不少人担任过地狱阎王,这些人有的是著名的官员,有的则甚至是默默无名的小民,而在众多的阎王中,最为有名的当数四大阎王:韩擒虎、包拯、寇准、范仲淹。

韩擒虎

隋唐时,有一员虎将名韩擒虎,传说他死后也做了阁王。《隋书·韩擒虎传》中曰:“其邻门见擒(虎)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子弟欲达之,擒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阁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日竞卒,时年五十五。”韩擒虎死作阎罗王的说法,被载入正史《隋书》中,可见当时中国阁罗影响之大。

又传说,当年韩擒虎率兵活捉陈后主陈叔宝以及担任和蕃使,以高超射艺威震单于君臣,后来,五道将军奉天符之命请韩擒虎为阴间之王,擒虎向朝廷特请假三天,隋文帝遂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第三天,忽然有一紫衣人及一红衣人乘着黑云来到大殿前,自称“原是天曹地府,来请大王”赴往。于是韩擒虎辞别皇上诸臣同僚及妻儿老小,到阴间走马上任,当阔王老爷去了。

包拯

包拯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阎王。包拯即包公,是北宋大臣,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以刚正敢言、不畏权贵、执法严峻,屡平冤狱著称于世。包公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清官,有关他的断案故事流行极广,长篇公案小说《包公案》是包公断案故事的集大成。元明时的包公戏也有不少,直到今天,《秦香莲》仍深受人们欢迎。包拯为阎罗的说法,在宋时就已流行,当时有句俗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其父曾任福建惠安知县、虞部员外郎。包拯自幼天资聪颖,读书勤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义之分,确然素守,期以勉循”,不单单是为了走当时文人们共同的科举入仕之路,还有着“辅佐君王,治国安民”的远大抱负。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包拯在二十九岁上考取了进士,步入仕途,授大理评事,实职为建冒知县。当时包拯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离,恳请在当地任职。但宋制规定任官回避当地,故让包拯到与庐州毗邻的和州担任掌管矿税的官,包拯还是没去在家照顾父母,“十年无宦”。父母去世后,他才在乡人的劝说下重登仕途,于景右四年(公元1037)出任扬州天长知县。三年后升任端州知州。任知州三年后被召入朝,任监察御史。后改任户部判官、户部副使和地方三路转运使,掌管中央财政。一年后擢知谏院任谏官。又过两年,出任都转运使、安抚使和赢州、池州、江宁府知州(府)。嘉右元年(公元1056)权知开封府,任天子脚下的地方官一年余,然后升任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枢密副使,总掌国家军政。不久,在处理政务时突然病倒,十几天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谧曰孝肃,故史称“包孝肃”。

们轻轻拂去数百年来民间传说中和戏剧舞台上包拯形象的神光,探视一下真实的包拯。

包公断案如神,秉公执法。他曾数次出任知县、知府(州),为一方父母官。古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兼掌财政司法大权,知县知府都有断案的职责。包拯任天长县知县时,大小案件都审断得当,为民众所称道。这既是由于包拯一秉公心,执法如山,更是由于他聪明过人,断案如神。包拯在天长县所断案例最著名的是“巧审牛舌案”:有个农民发现自家的耕牛被人割掉了舌头,不能进食,奄奄一息,便跑到县衙告状。包拯听后思索片刻,训斥这个农民说:“牛快死了,还告什么状,回家宰了卖肉得了。”这人心里不满却无可奈何,只好回去把牛宰了。很快,另一个人来县衙告发那个农民在家私宰耕牛,要包拯依法治罪。包拯当即喝令衙役将告状人拿下,问道:“你为何先割了人家的牛舌又来告状?”这人见已被包拯识破用意,只得从实招认。原来在牛的主人告状时包拯即作了这样的推理:割牛舌而不偷牛,不是图财而是为了陷害牛的主人。因为《宋刑统》规定私宰耕牛要治罪,所以为达陷害目的,割牛舌的人必定会来官府告发牛的主人。因此,包拯开始只让牛的主人回家宰牛,而割牛舌者也正中了包拯的引蛇出洞之计。

在开封知府任上包拯断案时的“巧取赃物”也广为传颂。说是有个人在酒肆喝酒,担心醉后丢失财物,便把随身带的银子交给酒保保管。这人第二天醒来取银子时,酒保不认账。两人到包拯处打官司。包拯一看便知酒保耍赖,但无真凭实据,便让二人在公堂上静坐半日,不许出去。暗中派人到酒保家中,诈称酒保已交待,令其家人把银子交了出来。当这些银子拿到公堂上时,酒保再也无法抵赖了。开封府原来规定,百姓到府衙告状不许直接进入公堂向知府递交状纸,而由“牌司”传递。“牌司”常趁机刁难告状人,索要钱财,甚至受恶人贿赂,阻拦受害人告状。包拯到任后,让百姓直接到大堂当面陈述,并且每逢坐堂都大门洞开,方便了要求伸冤的百姓。更为重要的是,包拯执法如山,不论高低贵贱,有恶必惩,有冤必伸,以致开封盛传“关节(即后门)不到,有阎罗老包”。有位显贵大臣借了别人的钱到期不还,债主告状,包拯审实后勒令大臣与债权人当场清账,迫使他如数归还了欠钱。开封附近的惠民河是由江南向开封遭运粮物的重要航道,河岸风景幽雅,气候宜人。有些权贵便在河边盖庄园别墅,使河道越来越窄。包公到开封府任后,立即下令沿河侵占官地修的庄园别墅全部拆除。有个官官仗势抗拒,并声称他从别人手中买了河边地。包拯查看了地契,发现“墨浮朱上”,即先盗盖官印,后来才填写文字,不符合正常的书契程序,因而断定此契是伪造。官官理屈词穷,不仅拆房退地,还因伪造地契而被罚钱。

包拯在开封府任上只一年多。素来天子脚下官难当,权贵居住,盘根错节,地方官难以行使职权,主持公道。但包拯却不避权贵,刚直不阿,秉公神断,为开封百姓所称道传颂。包拯离任时,按惯例在府衙门口的“题名碑”上刻上名字和任职时间,若干年后,唯有包拯的名字被抚摸得又深又亮,表明人们喜欢包拯的名字,怀念他的业绩,寄托某些希望。包拯死后,人们在府衙旁造一包公祠来纪念他。后来黄河淹开封,府衙一带成为洼地,包公祠处变成一湾清水,被当地人称为“包府坑”,并编织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希望包公的在天之灵保佑生民,希望人世间有朝一日能象包府坑的碧水一样清澈。包拯为官廉洁,生活俭朴,在宋代官场上也是难能可贵的。他离任端州时,只身而行,百姓过意不去,背地送他一块当地特产“端砚”,包拯发现后投入湖中。据说不久落砚处出现一座沙洲,人称“墨砚砂”,并有人刻诗赞曰“星岩朗耀光山海,砚清风播古今。”包公当官二十余年,不论官位高低,衣食用品一如旧时,不置房产,并劝子孙廉洁正气。他曾刻石立家训曰:“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毁之后不得葬于大垄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令子孙世代遵行。一个九百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做到这些实在难能可贵!

著名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包公审理“狸猫换太子”一案时,就有巧设森罗殿,装成阁罗,审出郭槐口供的情节。又有所谓“游仙枕

”可去阴曹地府,故民间流传着包拯“日断人间、夜断阴间”的说法。在传统戏剧《侧判官》中,就有包公下阴曹,探阴山,侧了绚私的判官等情节。四川丰都民间,还流传着包公死后做了阴曹大臣,铁面无私兴利除弊,协助阎罗天子废除受礼受贿之“阴律”的故事。既然包拯与阎王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死后担任阎王似乎也是顺事成章的事。

寇准

寇准是北宋名相,为人刚正,力主抗辽,又曾在刑部任职,符合条件。在流传极广的《杨家将》故事中,“寇准背靴”快炙人口,这是一位很得人心的人物。寇准,北宋华州下邱(今陕西渭南)人,累官至宰相。他为人豪直,多次遭权臣排挤,曾两次被罢相。但他为国为民忠贞直言的事迹,却永为后人所称颂。991年(淳化二年),宋太宗问时政得失。当时寇准官职不高,仅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但他职微不忘忧国志,直言不讳,揭露执法不公的弊政。他说:“祖吉违法受贿,赃少而杀了头;王淮是参知政事(副宰相)王河的弟弟,盗财至千万,只受杖刑却又留任这难道是执法公平吗?”太宗经过询查,知道寇准所奏属实,便严厉遣责了王河,升迁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998年,宋真宗即位,寇准转迁尚书工部侍郎。此后五六年间,他徙河阳,改同州、凤翔府、开封府,迁兵部,又转集贤殿大学士,1004年(景德元年),契丹族辽主耶律隆绪屡犯边境,告急文书如雪片飞往朝廷,那些权臣们都惊慌失措,只有寇准谈笑自如。真宗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南逃金陵(今南京),陈尧曳主张南逃成都。寇准力排众议,主张坚决抗辽,并要求真宗御驾亲征。在寇准等人簇拥下,真宗渡过黄河,与围攻渲州(今河南濮阳)的辽军对峙相持。士卒百姓们遥见皇帝华盖,士气大振,经10多天激战,辽军被迫后退,真宗利用此机会派曹利用赴辽营谈判,并嘱咐曹利用:“百万以下毕可许也。”寇准得知后,认为这样太伤国体,便派人去把曹利用找来,严肃地警告说:“你虽有皇帝的许诺,但你所答应的绝对不得超过30万,过30万,我必斩你头。”结果,宋辽双方签订的“澶渊之盟”。宋每年送给辽的白银果然不过30万。

寇准后来因参知政事王钦若以及宰相王旦、丁谓等人的毁谤而被真宗一再贬罚,最后被贬为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并死于此。然而,人民总是忘不了他,说:“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元朝大臣脱脱亦评价说:“准于太宗朝论建太子,谓神器不可谋及妇人、谋及中官、谋及近臣,此三言者,可为万世龟鉴。”在《宋人铁事汇编》卷五中,有寇准“当为天下主者,阎浮提王(即阎罗王)也”的说法,甚至有人在驿舍旁,挂起寇准图像,上面写着:“今作阎罗王。”(《通俗编》)寇阎罗当时受欢迎的情形,可以想见。

范仲淹

范仲淹也是北宋名臣,曾作过龙图阁直学士,被尊为“龙图老子”。范仲淹正直敢言,不怕得罪权贵,他以《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而名垂青史。宋人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记载了“范文正公(范仲淹)亦为阎罗王的传说。

范仲淹入仕后的开始10余年,一直担任地方上的小官吏。他在任上十分注意体察民间疾苦,一心想为国家兴利除弊。1021年,他到泰州(今江苏泰州)任盐仓监官。当时,泰州和附近的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市)位于淮水以南,东临黄海,经常受到海潮威胁。

唐朝时曾在这三州之地修建了一条海堤,但因年久失修,早已颓坏。所以,每年秋季海潮泛滥,沿海各州灾民纷纷携家外逃。范仲淹到泰州后,尽管修堤不在其职权范围内,但他还是越职向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论建议修复海堤。张纶双手赞同,立即奏举范仲淹为灾区中心兴化(今福建黄田北)县令,主持整个修复工程。

1024年秋,范仲淹率通、泰等四州民夫四万余人,修筑海堤。他亲临工地,甚至运土、夯土。筑堤工程进展顺利。不料有一日,突然雷雨大作,海潮如猛兽般冲上海滩,冲毁了刚刚筑起的堤岸,还吞噬了一百多个民工的生命,正在这节骨眼上,又发生了日食。一时谣言四起,说范仲淹激怒了海龙王,朝廷对修海堤也动摇了。在淮海转运使胡令的支持下,范仲淹力排众议,力陈修筑海堤的好处。后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一条长达三百多里的护岸大堰巍然挺立在东海岸边,保护着千百顷良田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劳,当地人民立祠纪念他,并命名新修海堤为“范公堤”。

1028年,因范仲淹每到一地都以政绩著称,其才干受到宰相王曾、副宰相晏殊的赞赏,晏殊于是举荐他进京任秘阁校理。不久,却因奏请太后还政仁宗而触怒了太后,被贬往河中府任通判。

刘太后死后,范仲淹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谏官),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民,范仲淹冒着被杀的危险质问仁宗:"如果宫中半日不食怎么样?现在许多地方百姓没饭吃,怎就置之不理?“仁宗只好派他到江淮一带去安抚灾民。范仲淹每到一地就开仓救济,并且免除了灾区的一部分赋税。为劝戒挥霍人民血汗的皇室,他还把饥民吃的野草带回来给仁宗,并请他转给妃女贵戚们看看。范仲淹如此大胆地上谏皇帝,震动了整个朝廷。不久又因上书而被宰相吕爽借皇帝手贬为苏州知府

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府时,由于当时太湖周围的河渠激塞,暴雨成灾,范仲淹奏准后,“疏五河”,导太湖之水入海,并亲临现场督修。终于使水患被解除,太湖周围的苏、常、湖、秀四州,成为当时全国最为著名的水稻产区。

两年后,范仲淹因治水有功又被召回朝廷,任天章阁侍制。范仲淹一到,吕夷简就派人暗中警告他:“你现在的职务是待从官,不是言官,用不着你多费口舌去议论国政。”范仲淹理直气壮地回答说:“议论国事正是侍臣的职责,我怎敢不尽力呢?”吕夷简没办法,于是把范仲淹挤去担任当时最复杂难治的开封做知府,想用纷繁的事务缠住他,使他无暇上书言事,哪想范仲淹到开封理政仅仅几个月,就使开封府“肃然称治”。于是民间流传这样两句歌谣:“朝中无忧有范君,京都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

1036年,范仲淹针对吕夷简等大官僚互相勾结,朋比为奸,遍插亲信、党羽于要职的污浊现象,把京官晋升情况绘制成一幅百官图交仁宗看,指明哪些人是按规定升迁的,哪些人是吕夷简私人关系提拔的,对吕夷简培植私党的行为进行无情地揭露。吕夷简恼羞成怒,以越职言事、暗结朋党、离间君臣关系等莫须有罪名,把他贬至饶州(今江西鄙阳)。

范仲淹三遭贬,仕途坎坷,可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使其虽已年过半百,仍勇往直前。1040年,范仲淹出仕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领延州知府。为安定边疆,从长计议,又主动招抚宋夏交界的少数民族,对受战争损害的美族人民则发放粮食、农具等,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并加强宋和西夏的睦邻关系,终于使久受战乱的西北边陲安定下来。人们为此歌颂他,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据史记载:当他死去的噩耗传至边地时,“弟首数百人,哭之如丧父”。

范仲淹曾在赠友人的一首诗中写道:

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

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

在这首诗中,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说对待生活只要求一个足以栖身的巢就够了,并不贪图富贵,但假若不能使天下人得到安乐,他自己也就无法安静。这确是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如此一位不屈不挠、忧国忧民者,死后人们将其奉为“阴间阎王”,其中的道理也是最明了不过的。

除了上述中国四大阎王之外,在古典神怪小说《子不语》、《聊斋志异》中,冥王又有名为“冥府总政”、“李大王”与“素大王”的,这些“阎王”不过是民间某一地区的传说、作者的杜撰,远不及四大阎王的名字响得多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