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御柳,御柳指的是皇宫的柳树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一什么御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御柳指的是皇宫的柳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寒食》中的“御柳”到底是什么意思?

周三和孩子们学习了韩翃的《寒食》,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对第二句中的“御柳”的含义有疑惑,翻阅了许多资料,几乎都认为“御柳”指的是宫廷里的柳树。

结合上下句我不认为“御柳”在这里是一个名词,而应该是一个“动词+名词”形式,

即 “御”+“柳”。

“御”指驾驭,控制。

“柳”指柳树。

理由如下:

1. 驾驶车马:御车、御者。

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统治、治理:“百官御事”、御下、御众。

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御用、御旨、御赐、御驾亲征

4. 抵挡:防御、御敌、御寒。

要问柳条为啥斜?二月东风似剪刀。

可见是东风控制了柳条,使之倾斜,不是柳条自己倾斜。

退一万步,就算是“御柳”指的是皇宫里的柳树,古代皇宫戒备森严平头百姓并不能像现在这样买张门票就能进皇宫自由溜达溜达了。

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无处”可以推测诗人的视野应是整个长安城;

第三、四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蜡烛由皇宫传到五侯家,如果只在皇宫里,是无法看到散入五侯家的轻烟的。

你怎么看?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御柳是什么意思

御柳,旧指宫禁中的柳树。

除韩翃的《寒食(寒食日即事)》之外,唐.沈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中有:“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闱。” 唐.曹松 《长安春日》中有:“御柳舞着水,野莺啼破春。” 明.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中有:“上林春去宫花落,金水霜来御柳黄。”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御柳”是什么意思?

“御柳”指皇家花园的柳枝。

1.原文: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3.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4.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5.创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的御柳是什么意思

御柳:御苑中的杨柳

唐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注释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③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简析]

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