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楚东南拆,吴楚东南拆后面一句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什么楚东南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吴楚东南拆后面一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吴楚东南坼”下句是什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1)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城西门上,唐开元初张说做岳州刺史时所建,宋时重修。它下临洞庭湖,为登览胜地。(2)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3)吴楚:春秋时两个诸侯国名,其领地约在我国东南部,即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一带。坼(che彻):裂开。(4)乾坤:天地,或指日月。日夜浮:这是形容洞庭湖水浩森无际,波涛汹涌,日夜不停地把天地日月浮动在水面上。《水经·湘水注》:“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其中。”连上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雄伟的气势。(5)亲朋:亲戚、朋友。无一字:没有一点音信。字:文字。这里指书信。(6)老病:年老且又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他困居长安时,就已害过肺病,漂泊西南时,又患过风痹,右臂偏硒,左耳已聋,一身都是病痛,出蜀后全家都在水上漂荡着,所以说“老病有孤舟”。有:在。(7)戎马:战马,这里借指战争。代宗大历三年(7689)八月,吐蕃不断侵扰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州(今陕西省县)等地,九月代宗命郭子仪领兵五万屯驻奉天(今陕西省乾县)防卫。(8)凭:倚靠。轩:栏杆。

[简要评析] 大历三年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受阴,漂泊在江陵、公安等地。岁暮才从公安来到了岳阳,这首诗就是登岳阳楼后所作。诗人忧患余生,这时更加窘困,心情自是郁闷悲凉。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个人不幸的哀叹上,而是把个人的不幸和国家的安危联系起来,从而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这也正是杜甫计歌艺术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诗一开头,就以“昔闻”、“今上”起联,笔调轻快,用极其自然的对偶句,抒写了登楼时欢畅心情,也点明了诗的题目。因为这是登临渴慕已久的胜地,心情是愉悦的,所以接着的一联,诗一开头,就以“昔闻”、“今上”起联,笔调轻快,用极其自然的对偶句,抒写了登楼时欢畅心情,也点明了诗的题目。因为这是登临渴慕已久的胜地,心情是愉悦的,所以接着的一联,一气贯下,以雄健飞动的笔力,描写了登楼所见的壮丽景色。洞庭烟波,浩森无际,诗人以如椽巨笔,用了十个字,就生动地烘托出了湖水浮天动地、裂楚分吴的壮阔气势,骇目惊心。这和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同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杜甫中开了对洞庭湖实景描绘,运用“空写”手法,使洞庭湖在诗人笔下,另具壮采,表现为吞吐宇宙、劈划山川的雄伟意象。后两联因面对茫茫湖水,感事悟怀,不禁感慨万端。诗人羁旅他乡,关山阻隔,亲朋竟无一字,于今既老且病,寄身于一叶孤舟,这是何等的凄惨。诗人毕竟是伟大的。尽管他是这样的弧苦悲寂,但梦魂萦绕的,还是这苦难的现实。他忧国伤时,唱出了如此感人的肺腑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北望中原,烽烟遍地,国家的危险,人民的痛苦,都在这一声沉痛的叹息中,深深地表达了诗人的无限关切和哀伤。缠绵深厚,沉重悲凉。

吴楚东南拆下一句是什么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赏析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

2、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

3、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全诗如下: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扩展资料:

译文如下: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整个天空全映在湖面上。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参考资料:登岳阳楼-百度百科

补全唐代诗人杜甫登岳阳楼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什么佛

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其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6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三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是什么意思?

意思: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扩展资料: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显得雄浑大气,气度超然。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登岳阳楼(杜甫诗作)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一莲杜甫把什么登上所见浩瀚无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杜甫把岳阳楼观浩瀚无边的八百里湖的壮观景象描写了出来。

这联诗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