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巫臣为什么要逃离楚国(楚人亡大夫申公巫臣)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申公巫臣为什么要逃离楚国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楚人亡大夫申公巫臣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被美蒙蔽,被怒驱使的申公巫臣,为何会影响晋、楚、吴三国局势?

人天生就有对美的认知,人本身也有愤怒的权力。“爱美”和“愤怒”,都会成为人行事的原始驱动力。对于申公巫臣而言,这两点正是他人生的最好注解。他曾是楚庄王的重臣,因私怨叛楚归晋,被晋国重用。他不但一肩扛起晋、吴两国的外交工作,更悉心教授吴国强兵之术,使吴国伐楚并尽取属楚之蛮夷,使楚国子反、子重疲于奔命。可以说,正是申公巫臣,间接造成了晋、楚、吴三国局势的演变。

关于他最有名的事情就应该是叛国了,而且叛国的原因仅仅是一位女人。这个知名重臣的“无间道”行为引发了一连串国际事件,大概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在楚庄王逝世不久、楚共王初立之际叛逃,显然让楚国难堪,更何况夺美失利的子反要报复他。暴跳如雷的子反请求给晋国重礼,好让晋国对巫臣永不录用,以断绝巫臣的生存空间。但年轻的楚共王念在巫臣为先君尽忠多年,决定不去追究。明智一时的楚共王却没能阻止他的臣子作难。子反和另一个怀恨在心的子重联手,灭了巫臣留在楚国的族人,顺便也灭了黑要全家,瓜分了他们的采地。

由此,也可以猜想,如果夏姬继续留在楚国,黑要也迟早要死。申公巫臣是一个操纵春秋历史的小人物。他坏了子重的田邑,搅了子反的桃花运;把楚国的先进战术教给吴国,使吴国崛起而不断地侵犯楚地,自己得到了夏姬图的一生快活,却害惨了楚国的那些贵族亲旧。

第112篇 屈巫

【读史日历】(第112篇 屈巫)

巫臣,本名屈巫,字子灵,春秋时期著名人物。为了夏姬从楚国出逃,后来闻知全家被灭族,愤恨不已,决心与楚国决裂,遂将姓名改为“巫臣”。后又为申氏,所以又称申公巫臣。

屈巫具有很高的才干,曾辅佐过楚庄王和晋景公,左传上记载了许多与他有关的典故。由于他的好色和叛国,后代的史家没有对他引起太大的关注。

屈巫原来是楚庄王大夫,出自楚国公族之一的屈氏。因慕夏姬之美,而用计携夏姬出奔晋,辅佐晋景公。他建议晋国联合吴国,夹击楚国。后闻知宗族为子反、子重所杀,于是为晋国献“联吴疲楚”之计,又亲自到吴国,教吴国人驾驶战车。这成为楚国衰落、吴国崛起的序幕,使吴国走向争霸的舞台。

公元前597年冬,楚庄王讨伐萧国,宋国的华椒联合蔡国解救萧国。萧国人囚禁了楚国的熊相宜僚以及公子丙。楚庄王说:“不要杀他们两个人,我立即退兵。”可是萧国人还是把二人杀了。庄王大怒,于是率重兵围困萧国,萧军抵挡不住溃败了。

屈巫对庄王说:“很多士兵们都苦寒于冬天的气温。”庄王听了,就亲自巡视军队,拊问慰勉将士。将士们感到如同穿了绵袄一样温暖。

公元前596年,楚庄王破陈国,他见到夏徵舒的母亲夏姬十分美丽。楚庄王、子反(庄王的弟弟)都想娶夏姬,都被巫臣婉转的劝说了。可是,楚庄王把夏姬嫁给了连尹襄老。

不久连尹襄老死于战场,连尹襄老的尸体被晋国将军荀首带回。巫臣以接连尹襄老的尸体为名,送夏姬到了郑国(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并于路上成亲。

两人由郑国逃到了晋国,被晋景公任命为邢大夫。子反大怒,诛灭巫臣全家。巫臣知道这件事后,在给子反的信上说:一定要使你疲于奔命而死。

巫臣建议晋国联合吴国,夹击楚国。晋景公给了巫臣三十辆战车(约合两千人),巫臣亲自到吴国,教吴国人驾驶战车。这成为楚国衰落、吴国崛起的序幕。

晋景公派遣申公巫臣出使吴国,借道于莒国。巫臣和莒君渠丘公站在城池边说话,巫臣说:“城墙看起来很破败了!”莒君说:“敝国偏远穷陋,处在蛮夷之地,哪个会打我的主意呢?”

申公巫臣回答:“那些处心积虑企图开疆辟土以求有处于自己国家的,什么地方没有呢?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多的大国。只是这些大国有的打小国的主意,有的暂时顾不上而已。一个勇敢的匹夫尚且知道关闭好内外门户,何况是一个诸侯国呢?”

鲁成公九年冬十一月,楚国令尹子重从陈国出兵征讨莒国,围困国都渠丘。果然如巫臣的预料,渠丘城防失修,很快就兵败城陷。城中百姓溃逃到莒城。初五日,楚军进入渠丘城。楚军进而围困莒城,莒城的城守也很差,十七日,莒城也被攻陷了。楚军乘胜进入郓城,这都是莒国没有战备的缘故。

    以上种种,都显示屈巫具有很高的才干。

楚才晋用:为何楚国的人才都喜欢跑到晋国去避难,帮助晋国攻打楚国?

翻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会看到春秋时期的主旋律是尊王攘夷而争霸,战国时期的主旋律则是变法改革而称雄。再往细了看春秋时期,除去初期的齐国和末期的吴越争霸,中间则是晋楚百年的争霸史。晋楚两国实力相当,时不时上演争霸战,这也导致很多中小国家尤其是夹在晋楚两国中间地带的国家,如郑国、陈国、蔡国等朝晋暮楚,成了墙头草,谁强跟谁,谁弱背叛谁。而伴随着晋楚争霸的还有另一个可能会被忽视的现象,即楚才晋用。

春秋时期,楚国人才流失是很严重的,如果单纯的只是人才跑到别的诸侯国去定居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楚国的人才往往到了别的诸侯国就会反过来对抗楚国,这给楚国带来了不少的祸患,楚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外逃人才就是巫臣和伍子胥。巫臣曾对子重和子反留下这样一句话: “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伍子胥则对自己的好友申包胥留下了这样四个字:“我必覆楚”,巫臣在晋国确实让楚国疲于奔命,而伍子胥到吴国也确实差点就让楚国灭了国。

当然,伍子胥选择的出逃诸侯国是吴国,而不是晋国,这里需要对伍子胥所处的时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伍子胥父兄被杀的时候,晋国六卿之乱已经相当严重了,晋国国君式微,伍子胥这个时候不可能选择去晋国,即便到了晋国,他报仇的计划也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只能选择对称霸有了企图心的吴国来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而在伍子胥之前的百年时间里,楚国的大部分人才都流失到了晋国,在晋楚争霸中没少帮着晋国坑楚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楚才晋用”这个成语,楚才晋用反过来坑楚。

虽说伍子胥因为局势的发展并没有选择到晋国去,但是他的祖父伍举却差点出逃晋国,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47年,伍举的岳父申公王子牟因为犯了罪而逃亡,连累伍举被楚国人怀疑提前知道王子牟的出逃或者帮助了王子牟出逃。很难说伍举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是很明显的,楚康王也好,楚国的大夫们也好,都是怀疑伍举的。因此伍举只能也选择了出逃,他先是到了郑国,然后想继续北上到晋国去。对于到晋国去,伍举是有顾虑的,此时他年纪已经不小,并不愿意背井离乡,但是又害怕在楚国遭受非难。

在去晋国的路上,伍举与好友蔡声子相遇,将这件事告诉了蔡声子,蔡声子承诺一定要让伍举返回楚国,后来伍举就真的被迎回了楚国,得到了更高的官职和爵位。蔡声子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到楚国后对楚国的令尹子木说: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这就是成语“楚才晋用”的出处,当然,只有这么几句话,子木是不可能被说服的。蔡声子就列举了几个“楚才晋用”的典型例子,他们分别是析公臣、雍子、苗贲皇和巫臣。并将“楚才晋用”的原因告诉子木,即楚国的刑法太重。但其实,蔡声子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楚国刑罚确实重,但最根本的却还是楚国内部的权力倾轧,卿大夫之间的争权严重,在斗争中失败的一方,通常就会选择离开楚国到晋国或者别的国家去。

那么,蔡声子为何选择析公臣、雍子、苗贲皇和巫臣这四个人来举例说明的,实在是因为这四个人在晋楚争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是不利于楚国的角色。这里就简单说一下这四人都做了些什么。

析公臣和晋楚绕角之役:

楚庄王继位后,楚国若敖氏一族开始作乱,先是公子燮和斗克发动叛乱,两人一度劫持了楚庄王,当时有传言说析公臣提前知道叛乱的事,但是并没有上报或者制止。析公臣害怕楚庄王的责罚,于是逃到了晋国。公元前585年,楚国攻打郑国,而晋国由栾书领六军救援郑国,晋楚两军在绕角相遇,最初晋军明显已经不敌楚军,但是,析公臣也在军中为晋军出谋划策,他太知道楚军的情况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析公臣对栾书说:

“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

栾书采纳了析公臣的建议,于是楚军溃逃,两年后,晋军乘势攻打楚国的小弟蔡国,然后入侵楚国,俘虏了楚国的申骊,然后有攻进了沈国,俘虏了沈国国君。

绕角之战距离奠定楚国霸业的邲之战只有十二年的时间,之后,晋楚争霸中,楚国一直在走下坡路

雍子和彭城之役:

雍子在楚国的时候遭到了伯父的诬陷,但是楚国人并没有为雍子去调解,雍子只能逃到了晋国。晋悼公即位之时,楚郑联军趁机攻占了宋国的彭城,宋国的华元跑到晋国求援,晋国出兵救宋,夺回了彭城,并在靡角之谷与楚军相遇。最开始,晋军想避开楚军回去,但是雍子却为晋军出主意,他说:

“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简兵搜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明日将战。”

简单来说就是老弱病残的都回去,兄弟两个都在的回去一个,其实就是组建敢死队,吃饱喝饱,兵车检查好,马喂饱,帐篷什么的都烧掉,第二天准备战斗。而且雍子还让晋军将之前俘虏的楚军放了回去,这样一来,增加了晋国的士气而让楚军放松了警惕,最终楚国溃逃。

巫臣与崛起的吴国:

巫臣出逃晋国颇有点为了女色而背叛楚国的意思。此事和陈国的夏姬有关系,当初,陈国内乱,楚庄王出兵平叛,顺便俘虏了引起陈国内乱的夏姬,并想占为己有,申公巫臣出言阻止了楚庄王,后来子反又想得到夏姬,同样为巫臣所阻,最终楚庄王将夏姬赐给了一个老头。老头战死沙场后,巫臣出主意让夏姬回到了郑国等他。

楚庄王去世后,楚共王继位,巫臣借着出使齐国的机会到了郑国并带着夏姬跑到了晋国为官,做了邢邑的大夫。楚国子反和子重知道后,竟趁机灭了巫臣的全族。巫臣自然不可能听之任之,他给楚国的两人写了一封信,要让两人疲于奔命,意思就是让楚国也疲于奔命。巫臣尽心辅佐晋景公,并提出了“连吴疲楚”的计策,帮助吴国强大起来。

吴国和楚国是邻居,吴国想强大起来,但是军事上确实比较落后,巫臣亲自到吴国,教吴国人制造战车、驾驶战车,将中原的先进军事技术和文化传播到了吴国,后来巫臣又将自己的儿子狐庸留在了吴国,继续帮助吴国强大起来。

强大起来的吴国自然很喜欢攻打吴国,真的就让楚国疲于奔命。楚国在和晋国的争霸中本就稍落下风,又有吴国这个劲敌,楚国的衰落不可避免

苗贲皇和鄢陵之战:

苗贲皇的出走在析公臣之后,楚庄王元年,公子燮和斗克叛乱,到了楚庄王九年,若敖氏的斗越再次发动叛乱,当时楚庄王北征,斗越就杀死了蒍贾,然后攻打楚王室,不过最终的结果是,若敖氏被灭,斗越的儿子苗贲皇逃到了晋国,并被封在了苗地。

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爆发,楚军从早上开始就压制晋军,晋军出于劣势,苗贲皇提出建议:

“楚师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若塞井夷灶,成陈以当之,栾、范易行以诱之,中行、二郤必克二穆。吾乃四萃于其王族,必大败之。”

楚国的精锐之师是中军的王族之师,晋军想要战胜楚军,就必须填井平灶、坚定信心、排开阵仗抵挡楚军的进攻。栾氏、范氏之军负责引诱,中行氏、郤锜、郤至必能攻克子重和子辛。用四军之力对抗楚国的中军,必然取得胜利。

晋军采纳了苗贲皇的建议,鄢陵大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子反自杀,公子茷被俘虏,楚共王被射瞎了一只眼睛。鄢陵之战让楚国彻底失去了称霸的机会。

有意思的是,“楚才晋用”主要发生在邲之战和鄢陵之战之间的时间段内,邲之战中楚国获胜,楚庄王俨然成为一代霸主,楚国争霸成功;而鄢陵之战中晋国大胜,晋国的霸主地位再次无法撼动。从邲之战到鄢陵之战,不过才22年的时间。

晋国之所以能如此之快的从楚国手中彻底夺回霸主之位,离不开楚国的这些出逃人才。他们的出逃,让楚国失去了可用之人,也让晋国得到了可用之人,用楚国人对抗楚国,晋国是做的很成功。而楚才之所以选择晋国,自然也是因为晋楚争霸的缘故。这些人才无论是想保全性命还是报仇,晋国都是他们的不二选择,毕竟当时唯一有实力压制楚国的就是晋国。

申公巫臣不爱江山爱美人,带夏姬私奔下场如何?

自古以来,很多朝代都出现了很多英雄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为博红颜一笑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春秋时期,楚国的巫臣申公,他为了当时著名的美人夏姬抛弃了身份和地位一起远走他国,最后落得他的家族都被楚国的君王给杀死了。

申公这个人在当时楚国的时候是非常有名望的,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而且的话每次都能给准确的预测到事情下一步的发展。由于他出众的才能,他在楚国是非常得到楚庄王的重用的。但是这一切从楚庄王把当时著名的美人夏姬带回楚国开始之后就改变了。这个申公他见到了夏姬的容貌之后,就深深地被这个中年的女人的魅力所吸引了。

但是他知道这个是楚庄王带回来的女人,他是想要把她纳入自己的后宫的。而他身为一个聪明的人,他自然也知道这个女人进入后宫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他自己也一直非常的想要得到夏姬。因此他就就私底下接近夏姬,表明自己想要跟她在一起的心意。而年过40多的夏姬,本身也是个放荡的人,加上申公有意的勾引,两人的感情也算是定了下来。

后来在申公的谋划夏夏姬没有顺利的成为楚庄王的王妃,而是申公带着夏姬两人逃出了楚国,并且投奔到了楚国的对手晋国那边。晋国非常的欢迎这个申公。毕竟的话他的名声在春秋时期是非常响亮的。因此的话他在晋国得到了重用,但是当楚国的君王得到他投奔晋国之后,就开始对他在楚国的家人诸人进行了残酷的虐杀,最后导致申公巫族的族人全部都被杀死了。而申公这个人也因此成为了春秋,那个时候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典型代表。

楚共王的巫臣叛楚

楚共王是楚庄王之子。他这一辈子始终生活在父亲的光环和阴影下,人们经常会用他与其父亲进行对比参照。楚共王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他温和得甚至使人觉得他有点迂腐。

楚庄王驾崩不久,申公巫臣利用出使齐国的机会携夏姬私奔到楚之敌国晋国之处,在楚国引起轩然大波。此夏姬被喻为春秋战国时期五大美女之首。

楚庄王灭掉陈国时,面对夏姬的美貌很动心,想把她纳入后宫。就是被申公巫臣所劝阻。楚国司马公子侧也想娶她为妻,也被申公巫臣的一席话吓得打消念头。哪知道申公巫臣这几年期间,一直在处心积虑地娶夏姬为妻,这自然引得公子侧暴怒。他向年幼的楚共王建议,用以重币把申公巫臣从晋国引渡回国。楚共王拒绝了他。公子侧基于申公巫臣为了一个克夫的寡妇不惜冒犯楚国之法,忘掉自己的使命,叛逃晋国,欺骗楚庄王等大罪,要求诛灭其九族。楚共王很快把申公巫臣的功过从公私分开来说,认为申公巫臣为楚庄王谋划则忠,但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则不忠。既不否认他的叛国,却把性质与罪大恶极区分开来。年幼的楚共王当时的决策,就是从政治方面考虑,甚至可以说是深谋远虑。 如果按照公子侧泄私愤的做法,等于把申公巫臣推到绝路上,使他一心事晋。后来公子侧与令尹子重灭申公巫臣之族,使申公巫臣亲赴吴国,为吴训练军队,为了取信于吴,还把儿子留在吴国,可见他对自己祖国的决绝。这样晋吴联盟,在楚国后背上插上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