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为什么不言禄(介子推不言禄中介子推是个怎样的人)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介子推为什么不言禄,以及介子推不言禄中介子推是个怎样的人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介子推不言禄

他的意思是说,晋文公称帝,是上天的旨意.旁边随从逃难的人不应该将功劳归在自己的身上.在生活中,盗窃别人财物的人,别人都叫他们为小偷.何况,这些人是盗取了上天的功劳归为自己的.

左传《介子推不言禄》原文+译文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盲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象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介子推不言禄吗?

说起介子推,恐怕人们都会为它远离功名利禄的悲壮之举而感慨,甚至忿忿不平,被认为是中正不阿、视富贵如粪土的典范,为世人所歌颂。

介子推真的不言禄吗?若将视线从他光芒四射的前身转至后背时,我们会发现,介子推不是不言禄,而是言的很厉害,没有张口说,而是用决绝的叛离在说。

其实我们没有权利去苛责古人,但一些困惑所发出的疑问还是有的。

一个人,乃至一个人人称颂敬仰的志士伟人,其心性都难以回避阳光与阴影同时的占据,只不过哪一个占的多寡而已,介子推也是一样。

《左传》中讲,在逃亡中,一直忠心侍奉晋文公的介子推,结束逃亡后,晋文公忘记给他加封受禄了,这里是晋文公忘记了,而不是故意冷落嫌弃他,有些许不重视,但主要还是忽略。若完全视功名利禄如土的话,介子推何必要诋毁那些加功进爵的人呢?何必埋怨晋文公?又何苦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告诉给自己的老母亲,让老人家分忧呢?介子推也不要有什么不满,你再大的能耐也不能一人担乾坤吧!

介子推为了撑住自己贤士的面子,把满腔的忿慲压在心底。

既然舍了生命中一些庸俗,何来忿怨?文公没有给介子推爵禄,但也没有降级啊,你介子推还是你介子推,大概不会影响吃饭穿衣,更谈不上心中有什么块垒了,说明,他的内心还是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因为过分在乎,致使他不能够与那些他漫骂为盗贼的人比肩挨身地在朝为官,晋文公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使得介子推心理上严重的失衡了。

为了不失自己所谓风度,介子推不言禄,但他言怨,又不能象个泼妇破口大骂,外在的沉默聚成内心巨大的波澜,此便是介子推不言禄的心态和状况。压抑,郁闷,使他难以承受,最终,他选择了逃避。

再换一个角度想,介子推有因晋文公的不辩真伪好坏而愤然离去的缘故,可若真为晋文公着想,何不把私下里说给母亲的一番心底话谏言给文公呢?若已洞穿文公的狡诈为人,也可以弃官种田去。可能介子推真的不看重封土与爵位,但他确实在意那个虚无缥缈的名气,那个在他心里暗自掂量过无数遍、导致他心灵的天平失衡的东西。

介子推没有向文公告辞,便带着老母亲隐居深山,弄的文公悔恨不已,到处寻找他,那把引介子推出山的大火也没有让他走出山林,他没有以宽阔的胸襟原谅晋文公的错误,最后,他抱树焚身而亡。

在悲叹介子推命运的同时,不禁让人沉思。

试问,介子推在乎功名利禄吗?若说他在乎,但他舍弃了繁华而走向空寂的深山;介子推不在乎功名利禄吗?说他不在乎,可他致死都心存不甘。

在这里,于丹《庄子心得》中有一句话可以拿来借用:许多人一生败在在乎上。

介之推不言禄的历史背景

晋献公有九子,因听信宠妾骊姬之谗,改立其子奚齐,而逼死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即晋文公)出奔蒲,献公命寺人披攻打蒲,重耳越墙而逃,被披追上砍掉一只袖子。晋献公死,重耳的弟弟夷吾继位而为惠公,惠公又派披到狄追杀重耳,重耳再逃,流亡国外十九年后回国为晋文公。又遭惠公旧臣吕、郤谋杀。

本文讲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亡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反而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最后而死的故事。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

介之推不言禄

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

回答说:“(既然)斥责这种行为是罪过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吃他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

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

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

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介子推不言禄的故事是怎样的?

这 也 正 是 清 明 节 的 传 说 的 由 来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介之推不言禄赏析

作品原文及注释译文

介之推1不言禄

晋侯2赏3从亡者4,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5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6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7之,而二三子8以为己力,不亦诬9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10,上赏其奸11。上下相蒙12,难与处矣。”其母曰:“盍13亦求之?以死谁怼14?”对曰:“尤15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16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17为之田18。曰:“以志19吾过,且旌20善人。”[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介之推: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

2、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

3、赏:赐有功也。

4、从亡者:从文公出亡在外之臣,如狐偃、赵衰之属。

5、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

6、惠、怀:惠公,怀公。惠公是文公重耳的弟弟,是怀公的父亲。

7、置:立。

8、二三子:相当于“那几个人”,指跟随文公逃亡诸臣。子是对人的美称。

9、诬:欺骗。

10、下义其罪:义,善也。言贪天之功,在人为犯法,而下反以为善也。

11、上赏其奸:奸,伪也。言贪天之功在国为伪,而上反以此赐也。

12、蒙:欺骗。

13、盍:何不。

14、怼(duì):怨恨。

15、尤:罪过。

16、文:花纹,装饰。言人之有言,所以文饰其身。

17、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

18、田:祭田。

19、志:记载。

20、旌:表彰。[2]

白话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流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因此爵禄也没有给他。

介之推说:“献公之子九人,只有君侯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之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天不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又是谁呢?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力量,不是骗人吗?偷别人的财物,还被称为盗,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同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赏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赏赐?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大。并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可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答道:“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了。”他的母亲说:“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同去隐居。”于是他们隐居而死。

晋文公寻找介之推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记载我的过失,并表彰好人。”

创作背景

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发生内讧,公子重耳出逃至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他只逃往齐国,途中没有吃的,大家只能吃野菜充饥。重耳咽不下野菜,侍从介之推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瘤一拐,经过追问才明白经过,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重耳对跟随他出逃的人都重重封赏,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也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重耳一样会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此文即为记叙介之推决定隐居时与母亲的一段对话。[2]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故事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叙事富于故事情节性与戏剧冲突性,这是《左传》文学艺术特色之一。介之推追随晋文公流亡在外长达十九年,曾割股之肉给晋文公充饥,但在回国后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向晋文公索取封赏,而是超然隐遁,可谓高人。此文通过介之推与其母的对话来表白介之推的心迹,颂扬了他不居功孤高自守的品德。全文共一百九十四字,却生动地刻画出功成身退、正直清高的介之推形象。介之推认为君王上应天命,功臣不应邀功请赏,这一出世高蹈的思想,成为后世清高淡泊的隐士所奉行的准则。

全文采用对话的形式叙事写人,主要通过介之推母子的三次对答,细致入微、系统完整地揭示了介之推不言禄、隐而死的前因后果,再现了他在仕与隐、进与退之间抉择、徘徊的心路历程。介之推选择隐,直接起因是“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但是如果仅凭这个原因,那么介之推未免也太过意气用事,逞一时之气而不能做到真隐。实际上,其深层的原因则是他认为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后回国即位,“天实置之”,而晋国从亡大臣却“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晋文公又赏罚不明,所以这时朝政是“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即是说晋国此时是“无道”,因此介子推选择了隐。有其心不见得有其行,他的母亲曾三次设问试探。开始他言辞过激,只批评他人;第二次他语言明快,反躬自省;第三次语言缓和,将是非名利置之度外。他的母亲由怀疑到相信,最后尊重、支持他的选择。三次设问,从为文的角度看是故作波澜,从言行的角度看是考验,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内在选择,三问三答,犹如层层剥笋,最终露出了笋心。

全文语言凝练,概括性强,不少句子如“天实置之”“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已成为成语。文中对话亦写得十分巧妙,细致入微。[3][4]

关于介子推为什么不言禄和介子推不言禄中介子推是个怎样的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