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为什么写小松(杜荀鹤的小松的诗意)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杜荀鹤为什么写小松和杜荀鹤的小松的诗意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杜荀鹤的《小松》怎么解释?我要译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读杜荀鹤《小松》有感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杜荀鹤是晚唐时人,生于乱世,看到当时朝廷的混乱黑暗,故多以"诗旨未能忘救物"(《 自叙 》),借诗歌抒发对时弊的不满。

《小松》也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小松刚破土时,小得可怜,被淹没于“深草”之中,毫不起眼。但他内心的倔强让他毫不屈服,直插云霄,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发觉松的伟大。杜荀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人们不关心、爱护人才的慨叹,一种报国无门的苍凉油然而生

生逢如今伟大的时代,不会再有被埋没的悲哀,只要你足够有才,就会有你施展才华的舞台。

但读这首诗,还是有种感慨,那就是与时代无关的东西,人性。很多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一段毫不起眼的日子,周边的人谁也不会把你当回事,你像一堆空气一般地活着,并且因为你的与众不同还会受到周边人的嘲弄、敌意、排挤,这时候读读这首诗,或许就会豁然开朗。好好把握你的沉潜期,社会上很多人是屈从于权威的,当你毫无建树时,你就是可有可无的小白,所以不要气馁,其时更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做一番事,认清你自己,你是蓬蒿、野草,还是参天的松。

认准了这一点,面对野草的嘲笑,就会多一分淡定、多一分从容,认真走自己的路,好好过自己的人生。

杜荀鹤小松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

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托物讽喻,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卑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古诗《小松》作者杜荀鹤采用了怎样的写

古诗《小松》作者杜荀鹤采用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视为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

小松 杜荀鹤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原文:

小松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扩展资料: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

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所以诗人感叹说: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诗情与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里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松

杜荀鹤《小松》的创作背景

该诗通过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