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巾为什么要黑芮(葛巾是什么样子的)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葛巾为什么要黑芮和葛巾是什么样子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知乎上的葛巾是谁

黑一次是手痒

两次是嘴贫

黑三次是上瘾

专注黑芮二十年

是爱啊

聊斋故事《葛巾》

常大用,洛人[1]。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2],心向往之。适以他事如曹,因假缙绅之园居焉。时方二月,牡丹未华,惟徘徊园中,目注句萌[3],以望其拆[4]。作怀牡丹诗百绝[5]。未几,花渐含苞,而资斧将匮[6];寻典春衣,流连忘返

一日,凌晨趋花所,则一女郎及老妪在焉。疑是贵家宅眷,亦遂遄返,暮而往,又见之,从容避去。微窥之,宫妆艳绝。眩迷之中[7],忽转一想:此必仙人,世上岂有此女子乎!急反身而搜之,骤过假山,适与媪遇。女郎方坐石上,相顾失惊。妪以身幛女,叱曰:“狂生何为!”生长跪曰:“娘子必是神仙!”妪咄之曰:“如此妄言,自当絷送令尹[8]!”生大惧。女郎微笑曰:“去之!”过山而去。生返,不能徙步[9],意女郎归告父兄,必有诟辱之来。偃卧空斋,自悔孟浪[10]。窃幸女郎无怒容,或当不复置念。悔惧交集,终夜而病。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11],心渐宁帖。而回忆声容,转惧为想。如是三日,憔悴欲死。秉烛夜分,仆已熟眠,妪入,持瓯而进曰:“吾家葛巾娘子,手合鸩汤[12],其速饮!”生闻而骇,既而曰:“仆与娘子,夙无怨嫌,何至赐死,既为娘子手调,与其相思而病,不如仰药而死[13]!”遂引而尽之。妪笑,接瓯而去。生觉药气香冷,似非毒者。俄觉肺膈宽舒,头颅清爽,酣然睡去。既醒,红日满窗。试起,病若失,心益信其为仙。无可夤缘,但于无人时,仿佛其立处、坐处,虔拜而默祷之。

一日,行去,忽于深树内,觌面遇女郎,幸无他人,大喜,投地[14]。女郎近曳之,忽闻异香竟体,即以手握玉腕而起。指肤软腻,使人骨节欲酥。正欲有言,老妪忽至。女令隐身石后,南指曰:“夜以花梯度墙,四面红窗者,即妾居也。”匆匆遂去。生怅然,魂魄飞散,莫能知其所往。至夜,移梯登南垣,则垣下已有梯在,喜而下,果有红窗,室中间敲棋声[15],伫立不敢复前,姑逾垣归。少间,再过之,子声犹繁;渐近窥之,则女郎与一素衣美人相对着[16],老妪亦在坐,一婢侍焉。又返。凡三往复,三漏已催[17]。生伏梯上,闻妪出云:“梯也,谁置此?”呼婢共移去之。生登垣,欲下无阶,恨悒而返。

次夕复往,梯先设矣。幸寂无人,入,则女郎兀坐,若有思者。见生惊起,斜立含羞。生揖曰:“自谓福薄,恐于天人无分[18],亦有今夕也!”遂狎抱之。纤腰盈掬,吹气如兰,撑拒曰:“何遽尔!”生曰:“好事多磨[19],迟为鬼妒。”言未及已,遥闻人语。女急曰:“玉版妹子来矣!君可姑伏床下。”生从之。无何,一女子入,笑曰:“败军之将,尚可复言战否?业已烹茗,敢邀为长夜之欢。”女郎辞以困惰。玉版固请之,女郎坚坐不行。玉版曰:“如此恋恋,岂藏有男子在室耶?”强拉之出门而去。生膝行而出,恨绝,遂搜枕簟,冀一得其遗物,而室内并无香奁,只床头有水精如意[20],上结紫巾,芳洁可爱。怀之,越垣归。自理衿袖,体香犹凝,倾慕益切。然因伏床之恐,遂有怀刑之惧[21],筹思不敢复往,但珍藏如意,以冀其寻。

隔夕,女郎果至,笑曰:“妾向以君为君子也,而不知寇盗也。”生曰:“良有之。所以偶不君子者[22],第望其如意耳。”乃揽体入怀,代解裙结。玉肌乍露,热香四流,偎抱之间,觉鼻息汗熏,无气不馥。因曰:“仆固意卿为仙人,今益知不妄。幸蒙垂盼,缘在三生[23]。但恐杜兰香之下嫁,终成离恨耳。[24]。”女笑曰:“君虑亦过。妾不过离魂之倩女[25],偶为情动耳。此事要宜慎秘,恐是非之口,捏造黑白,君不能生翼,妾不能乘风。则祸离更惨干好别矣。”生然之,而终疑为仙,固诘姓氏。女曰,“既以妾为仙,仙人何必以姓名传。”问:“妪何人?”曰:“此桑姥。妾少时受其露覆,故不与婢辈同。”遂起,欲去,曰:“妾处耳目多,不可久羁,蹈隙当复来[26]。”临别,索如意,曰:“此非妾物,乃玉版所遗。”问:“玉版为谁?”曰:“妾叔妹也。”付钩乃去[27]。

去后,衾枕皆染异香。由此三两夜辄一至。生惑之,不复思归。而囊橐既空,欲货马。女知之,曰:“君以妾故,泻囊质衣,情所不忍。又去代步,千馀里将何以归?妾有私蓄,聊可助装。”生辞曰:“卿情好,抚臆誓肌[28],不足论报;而又贪鄙,以耗卿财,何以为人矣!”女固强之,曰:“姑假君。”遂捉生臂,至一桑树下,指一石,曰,“转之!”生从之。又拔头上簪,刺土数十下,又曰:“爬之。”生又从之。则瓮口已见。女探入,出白镪近五十两许;生把臂止之,不听,又出十馀铤,生强反其半而后掩之。一夕,谓生曰:“近日微有浮言,势不可长,此不可不预谋也。”生惊曰:“且为奈何!小生素迂谨,今为卿故,如寡妇之失守[29],不复能自主矣。一惟卿命,刀锯斧钺,亦所不遑顾耳!”女谋偕亡,命生先归,约会于洛,生治任旋里,拟先归而后逆之;比至,则女郎车适已至门。登堂朝家人,四邻惊贺,而并不知其窃而逃也。生窃自危;女殊坦然,谓生曰:“无论千里外非逻察所及,即或知之,妾世家女[30],卓王孙当无如长卿何也[31]。”

生弟大器,年十六,女顾之曰:“是有惠根[32],前程尤胜于君。”完婚有期,妻忽夭殒。女曰:“妾妹玉版,君固尝窥见之,貌颇不恶,年亦相若,作夫妇可称嘉偶。”让闻之而笑,戏请作伐。女曰:“必欲致之,即亦非难。”喜问:“何术?”曰:“妹与妾最相善。两马驾轻车,费一妪之往返耳。”生恐前情俱发,不敢从其谋。女固言:“不害。”即命车,遣桑妪去。数日,至曹。将近里门,媪下车,使御者止而候于途,乘夜入里。良久,偕女子来,登车遂发,昏暮即宿车中,五更复行。女郎计其时日,使大器盛服而逆之五十里许,乃相遇。御轮而归[33],鼓吹花烛,起拜成礼。由此兄弟皆得美妇,而家又日以富。

一日,有大寇数十骑,突入第。生知有变,举家登楼。寇入,围楼。生俯问:“有仇否?”答云:“无仇。但有两事相求:一则闻两夫人世间所无,请赐一见;一则五十八人,各乞金五百。”聚薪楼下;为纵火计以胁之。生允其索金之请;寇不满志,欲焚楼,家人大恐。女欲与玉版下楼,止之不听。炫妆而下,阶未尽者三级,谓寇曰:“我姊妹皆仙媛,暂时一履尘世,何畏寇盗!欲赐汝万金,恐汝不敢受也。”寇众一齐仰拜,喏声“不敢”。姊妹欲退,一寇曰:“此诈也!”女闻之,反身伫立,曰:“意欲何作,便早图之,尚未晚也。”诸寇相顾,默无一言。姊妹从容上楼而去。寇仰望无迹,哄然始散。

后二年,姊妹各举一子,始渐自言:“魏姓[34],母封曹国夫人。”生疑曹无魏姓世家,又且大姓失女,何得一置不问?未敢穷诘,而心窃怪之。遂托故复诣曹,入境谘访,世族并无魏姓。于是仍假馆旧主人。忽见壁上有赠曹国夫人诗,颇涉骇异,因诘主人。主人笑,即请往观曹夫人。至则牡丹一本,高与檐等,问所由名,则以其花为曹第一,故同人戏封之。问其“何种”,曰:“葛巾紫也[35]。”心益骇,遂疑女为花妖。既归,不敢质言,但述赠夫人诗以觇之。女蹙然变色,遽出呼玉版抱儿至,谓生曰:“三年前,感君见思,遂呈身相报;今见猜疑,何可复聚!”因与玉版皆举儿遥掷之,儿堕地并没。生方惊顾,则二女俱渺矣。悔恨不已。后数日,堕儿处生牡丹二株,一夜径尺,当年而花,一紫一白,朵大如盘,较寻常之葛巾、玉版[36]瓣尤繁碎。数年,茂荫成丛;移分他所,更变异种,莫能识其名。自此牡丹之盛,洛下无双焉。

异史氏曰:“怀之专一[37],鬼神可通,偏反者亦不可谓无情也[38]。少府寂寞,以花当夫人[39],况真能解语[40],何必力穷其原哉?惜常生之未达也[41]!”

注释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1]洛:洛阳的省称。

[2]曹州:州、府名。明改曹州为曹县;清雍正时升为府。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县。甲:数第一。齐、鲁,均春秋时国名,在今山东省境,故以齐鲁代称山东地区。

[3]句萌:草木的幼芽;弯的叫“勾”,直的叫“萌”。句,同“勾”。

[4]拆:开,指花开。

[5]百绝:百首绝句。绝,诗体的一种,共四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6]资斧将匮:盘缠将尽。匮,缺乏。

[7]眩迷:眼力发花,视物不明。

[8]令尹:周代楚国上卿称令尹。秦汉以来为地方官之异称。此指县令

[9]徙步:移步。

[10]孟浪:卤莽,冒失。

[11]问罪之师:指追究有罪者。古代两国作战,一方宣布对方罪状,然后出兵讨伐,称为“兴问罪之师”。

[12]手合鸩汤:亲手调合的毒药。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羽毛浸酒,饮之即死。

[13]仰药:仰首饮药;指服毒药。

[14]投地:伏地,指行拜见大礼。

[15]敲棋:下棋。下棋时棋干敲得棋盘发出声响,故下棋也称”敲棋”。

[16]对着(zhāo招):对弈。着,下棋落子叫“着”。

[17]三漏已催:已至三更。催,谓时间催人。

[18]天人:犹言天仙,对美丽妇女的美称。

[19]好事多磨:指男女相爱,多经波折。董解元《西厢记》:“真所谓佳期难得,好事多磨。”

[20]如意:器物名。头部作灵芝或云朵形,柄微曲,旧时把它当作供玩赏的吉祥器物。

[21]怀刑:畏法。《论语·里仁》:“君子怀刑。”朱熹注:“怀,思念也。怀刑,谓畏法。”

[22]偶不君子:偶而一次不当君子。

[23]缘在三生:注定的因缘。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24]“但恐杜兰香”二句:意谓耽心葛巾下嫁,不能长久。干宝《搜神记》:“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传。……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所谓“离恨”,当指此。又见《太平广记》卷六二引《墉城集仙录》。

[25]离魂之倩女:指钟情的少女。故事见唐陈玄祐《离魂记》。详《胭脂》注。

[26]蹈隙:乘机、抽空。

[27]钩:所藏物。此指水精如意。

[28]抚臆誓肌:意谓竭诚图报。谢朓《辞随王子隆牋》:“抚臆论报,早誓肌骨。”抚臆,抚胸。誓肌,誓死。

[29]失守:丧失平日的操守。

[30]世家:世代显贵之家族。

[31]“卓王孙”句:意谓世家女私奔,其家因怕出丑,不敢张扬其事,为难男方。《史记·司马相如传》,临邛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恋,两人一同逃到成都。卓王孙知道后,对司马相如也无可如何。这里以此故事取譬。长卿,司马相如字长卿。

[32]惠根:佛家语,指通达道理、成就功德的根牲。惠,通“慧”。

[33]御轮而归:古婚礼亲迎之礼。《礼记·昏义》,谓亲迎之日,新婿到女家行“奠雁”礼,然后亲自御新妇车。婿“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

[34]魏姓:隐指牡丹葛巾出于魏家。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魏相家。”明王象晋《二如堂群芳谱》谓出于魏仁溥家。

[35]葛巾紫:牡丹品种名,也见《群芳谱》。

[36]玉版:牡丹品种名,单叶细长,白如玉版。见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37]怀:思念;指爱恋。

[38]偏反者:指花。《论语·子罕》引古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这里借“偏反者”作为所思念的花,暗指葛巾。

[39]“少府寂寞”二句: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盩厔县做县尉时,所作《戏题新栽蔷薇诗》:“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少府,唐代县尉的别称。

[40]真能解语:指葛巾能解人意。唐明皇曾把杨贵妃比作“解语花”,见《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

常大用,是洛阳人,特别喜爱牡丹,听说曹州牡丹甲齐鲁,就一心想去看看。恰好因为有别的事来到曹州,常大用就借住在一家官宦人家的花园里。当时是二月天,牡丹还没开放。他整天在园中徘徊,注视着那幼芽,希望它早日开花,并作了一百首怀牡丹诗。不久,牡丹渐渐含苞待放,而他的盘缠也快用完了。他就找了些春天的衣服典当点钱生活,整日流连于牡丹园中,忘了回家。

一天凌晨,常大用来到牡丹花园,看见一位女郎和一位老婆婆已经先在那里。他怀疑是富贵人家的家眷,就赶紧回来了。黄昏时候,他又去,又看见她们,就从容地躲在一旁。远远地偷看她们,只见那女郎穿着十分艳丽的宫装,令人眼花缭乱。常大用迷惑不解,转念一想:这一定是位仙人,人间哪有这么美丽的女子!急忙返回去寻找她们。他转过假山,正好遇到老婆婆,那女子正坐在石头上,他们相互看见都吃了一惊。老婆婆用身子挡住女郎,呵叱常大用说:“大胆狂生,你想干什么?”常生直挺挺地跪着说:“娘子必定是神仙!”老婆婆斥责他说:“如此妄言,就该捆起来送到县官那里!”常生非常害怕。女郎微笑着说:“我们走吧!”就转过假山走了。常生往回走,连脚也迈不动了。心想那女郎回家告诉父母,必定有人来辱骂他。他仰面躺在床上,后悔自己卤莽冒失;又暗自庆幸女郎脸上没有怒容,也许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一会儿后悔,一会儿害怕,折腾了一夜晚病倒了。第二天太阳老高了,不见有来兴师问罪的,常大用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他回想起女郎的音容笑貌,又转害怕为想念了。这样过了三天,憔悴得快要死了。

这天深夜,仆人已经睡熟了,常生还点着蜡烛没睡。忽然上次见过的那个老婆婆走进来,手中捧着个杯子说:“我家葛巾娘子亲手调和了毒药,要你赶快喝了。”常生听了非常害怕,随后就说:“我与娘子从来没有什么怨仇,何至于赐我死呢!既然是娘子亲手调和的,与其相思得病,不如服毒死了好!”于是接过杯子就喝了下去。老婆婆笑着接过杯子走了。常生觉得药味又凉又香,不像是毒药。一会儿,觉得胸中宽松舒畅,头脑清爽,酣然入睡。一觉醒来,红日满窗。常大用试着起来,病全好了,心中更加相信她们是神仙。没有机会巴结她们,只能在没人的时候到她站过、坐过的地方,虔诚地跪拜,默默地祷告。

一天,他正在园中散步,忽然在树林深处,迎面遇见那女郎。幸好没有别人,常生高兴极了,立即跪在地上。女郎过来拉他,常大用忽然闻到女郎身上有种奇异的香气,就手握着女郎雪白的手腕站起来,只觉女郎皮肤柔软细腻,令人骨节欲酥。正想说话,老婆婆忽然来了。女郎叫常大用藏到石头后面,指着南边说:“夜里你用梯子翻过墙去,见四面红窗的房子,就是我住的地方。”说完匆匆走了。常生怅然若失,像掉了魂,不知道女郎到什么地方去了。到了夜里,他搬了梯子登上南边的墙头,看见墙里边已经有个梯子放在那儿。常生高兴地踩着梯子下去,果然看见有座四面红窗的房子。听到屋里有下棋的声音,不敢往前走。在外面站了很长时间,只好翻墙头回去。一会儿,再过来,棋子的声音仍然频频作响。常生慢慢靠近窗户偷看,见女郎同一个素色衣服的美人正在下棋,老婆婆也坐在那儿,有一个丫鬟在旁边侍候。他只好又返回去。往返了三次,已经三更天了。常生伏在梯子上,听到老婆婆出来说:“梯子!谁放在这里的?”叫丫鬟来一起把梯子搬走了。常生爬上墙头,想下去没有梯子,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去。

第二天夜里常生又去,梯子已经放在那儿。幸亏寂静无人,常生进去,看见女郎独自坐着,似乎在想什么事。看见常生,女郎吃惊地站起来,羞羞答答地斜过身子站着。常生作了个揖说:“我自以为福分浅薄,恐怕同仙人没有缘份,想不到会有今天!”说着就亲热地拥抱她,只觉得她腰身纤细只有一把,呼出的气息像兰花那么清香。女郎撑拒着说:“你怎么这样性急?”常生说:“好事多磨,慢了怕鬼嫉妒!”话没说完,就听见远处有人说话。女郎急忙说:“玉版妹子来了,你可暂时藏到床底下!”常生听从了。不一会儿,一个女子进来,笑着说:“败军之将,还敢和我再战一场吗?我已经烹好了茶,特来邀你痛痛快快地玩一夜。”女郎借口困倦推辞。玉版再三请求,女郎坐着坚决不去。玉版说:“如此恋恋不舍,是不是有男人藏在房里?”强拉着她出门走了。常生爬出来,恨死了玉版。就搜索女郎的枕头席子,希望得到一件女郎遗留的东西。可是房中并没有香奁等物,只有床头上放着一个水晶如意,上边系着条紫巾,芳香洁净,十分可爱。常生揣到怀里,翻墙回到住处。整理自己的衣衫时,闻到沾染的香味依然浓郁,使他对女郎的倾心爱慕更强烈了。可是想到趴在床底下的恐惧心情,又怕被人发觉受到惩罚,想来想去不敢再去了。只有把如意珍藏起来,希望她能来寻找。

隔了一夜,女郎果然来了,笑着说:“我向来以为你是个正人君子,想不到你竟是个小偷!”常生说:“确实如此!之所以偶然一次不做君子,是希望能得到如意。”说着就把她揽在怀里,替她解掉衣裙。女郎洁白的肌肤刚露出来,温热的香气便四处流散。偎抱之间,觉得她鼻息汗气,无处不香,常生就说:“我本来就认为你是仙人,如今更知道不是假的。有幸得到你的赏识,真是三生有缘!只是怕像杜兰香的下嫁,终成离恨!”女郎笑着说:“你过虑了。我不过是钟情的少女,偶然为情爱动了心。这件事你一定要谨慎秘密,怕那些爱搬弄是非的人,捏造黑白;那样你不能插翅飞走,我也不能乘风驾云,遭受灾祸而分离比好离好散就更惨了!”常生认为她说得很对;但始终认为她是仙人,就再三询问她的姓氏。女郎说:“你既然认为我是神仙,仙人何必留姓传名呢?”常生问:“那老婆婆是什么人?”女郎说;“她是桑姥姥,我小时受过她的照顾,所以待她与别的仆人不同。”接着就起来想走,说:“我那里耳目多,在外面不能待得时间太长,有空我还会再来。”临别的时候,向常生讨还如意,说:“这不是我的东西,是玉版遗留在我那儿的。”常生问:“玉版是谁?”女郎说:“是我的叔伯妹妹。”常生把如意还给她,她就走了。

女郎走后,常生的被子枕头都沾染了异香。从此女郎每隔两三晚上就来一趟。常生迷恋她,不再想回家;但是盘缠全花光了,就想卖马。女郎知道以后,说:“你为了我的缘故,才花光了盘缠,又典当了衣服,我实在过意不去。现在你又要卖马,一千多里路你怎么回去?我有点积蓄,可以帮你一点忙。”常生推辞说:“感谢你对我的真情,无论怎样我也无法报答你。如再贪心花费你的钱财,我还怎么做人呢?”女郎坚决要给他,说:“就算是暂时借给你吧!”接着拉着常生的胳膊,来到一株桑树下,指着一块石头说:“搬了它。”常生就把石头搬了。女郎拔下头上的簪子,在土上刺了几十下,又说:“把土扒开。”常生照做了,已经能看见瓮口了。女郎把手伸进瓮里,取出将近五十两银子。常生拉住她的胳膊制止,她不听,又拿出十几锭银。常生强迫着放回去一半,把瓮掩埋好了。一天夜里,女郎告诉常生说:“近几天有些流言,看情景我们不能长聚了。这事我们不能不先商量一下。”常生吃惊地说:“这可怎么办?我一向小心谨慎。如今为了你的缘故,就像寡妇丧失了平日的操守,不能也作不了自己的主。我一切听你的,刀锯斧钺也顾不得了!”女郎出主意说一块逃走,叫常生先回家,约定到洛阳相会。常生收拾行装回家,准备回家后再来迎她。他刚到家门口,女郎的车子也到了,于是一同进门拜见家人。街坊四邻都惊奇地来祝贺,并不知道他们是偷着逃出来的。常生暗暗担心,女郎却很坦然,告诉常生说:“不要说在千里之外寻访不到,就是知道了,我是世代显贵人家的女儿,家里也不敢把我怎样!”

常生的弟弟常大器,这年十七岁。女郎看到他,对常生说:“弟弟本质聪明,前途比你强多了。”大器已定下了完婚的日期,未婚妻忽然死了。女郎说:“我妹妹玉版,你曾经偷偷地见过,相貌很不错,跟弟弟年龄相仿,结为夫妇可称是天生的一对。”常生一听就笑了,用开玩笑的口气请她说媒。女郎说:“如一定要娶她,并不很难。”常生高兴地说:“有什么办法?”女郎说:“妹子同我最要好。只要两匹马驾一辆轻车,派个老婆子跑个来回就行了。”常生害怕他们自己过去的事会暴露,不敢听从她的主意。女郎一再说:“没有妨碍。”就让驾车,打发桑姥姥去接。几天后,来到曹州,快到门口时,桑姥姥下了车,叫车夫在路上等着,自己乘黑夜进了院子。过了很久,才同一个女子一块出来,上车就往回走。夜里就睡在车里,五更天再走。女郎计算她们归来的日子,叫大器身穿盛装去迎接。大约迎出五十里,才相遇。大器上车同她们一块回到家中,鼓乐齐奏,洞房花烛,拜堂成亲。从此兄弟俩都娶了个漂亮媳妇,家境也一天天富裕起来。

一天,几十个骑马的强盗突然闯进常生的家。常大用知道有了变故,带领全家登上楼顶。强盗进来,把楼围住。常大用俯下身子问:“我们可有仇?”回答说:“没仇!但有两件事相求:一是听说两位夫人的美貌是世上没有的,请让我们见一见;再有一件是我们五十八个人,每人向你们讨五百两银子。”说完,强盗们把柴草堆在楼下,摆出放火烧楼的架势来威胁。常大用只答应了给他们每人五百两银子,强盗不满意,要放火烧楼,家人吓得要命。女郎要同玉版下楼,常大用劝说她们,不听。二人穿着华丽的衣服下了楼,站在离地面只差三层的台阶上,对强盗说:“我姐妹都是仙女,暂时来到尘世间,还怕什么强盗!我就是赐给你们万两黄金,恐怕你们也不敢接受!”强盗们一齐仰拜,连声说:“不敢。”姐妹二人正想回楼上,一个强盗说:“这是欺骗我们!”女郎听了,返回身站住说:“你想干什么?趁早说出来,还不算晚!”强盗们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说话的。姐妹俩从容地上楼去了。强盗们抬头看不见她俩了才一哄而散

两年以后,姐妹俩各生了个儿子,这才自己透露说:“我家姓魏,母亲被封为曹国夫人。”常大用怀疑曹州没有姓魏的官宦家。而且如果是大户人家丢失了女儿,怎么能耽搁到现在也不闻不问呢?不敢追根问底,心里却很奇怪,就借口有事又去了曹州。进曹州境内察访,官宦世族根本没有姓魏的。于是,常大用仍旧借住在旧主人家。忽然看见墙壁上有赠曹国夫人的诗,他感到很奇怪,就向主人打听。主人笑了,请他去看看曹国夫人。到那儿一看,却是一棵牡丹,和房檐一样高。常大用问主人花名的由来,主人说这棵牡丹在曹州名列第一,所以同人开玩笑,封它为曹国夫人。常大用问它属什么品种,主人说:“葛巾紫。”常大用心中更惊奇,怀疑女郎是花妖。

回到家后,不敢质问,只是述说那首赠曹国夫人的诗,观察女郎的表情。女郎听了立刻皱起眉头,变了脸色,猛然走出房门,呼喊玉版把儿子抱来,对常大用说:“三年前,我感激你对我的思念,才嫁给你报答你!如今你既然猜疑我,怎么能够再在一起生活!”就和玉版举起孩子远远地抛出去,孩子落在地上一下子不见了。常大用吃惊地看着,两个女子也忽然不见了。常大用悔恨不已。

几天后,孩子落地的地方长出两棵牡丹,一夜间就长到一尺多高。当年就开了花,一棵紫的,一棵白的,花朵大得像盘子,比平常的葛巾、玉版花瓣更加繁茂细碎。几年后,枝繁叶茂,各长成一大片花丛。把花移栽到别的地方,又变成了别的品种,谁也叫不出名字。从此牡丹的繁荣茂盛,洛阳可算是天下无双了。

  共17张

葛就连环画册

异史氏说:“既然爱恋专一,能通鬼神;那么花朵也不是无情之物啊!白居易不是说过:‘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吗?只要能善解人意便是好夫妻,又何必去追究其根源呢?可惜大用还算不上一个达人!”

《天道》王明阳:既加速了芮小丹爱情的进展,又为芮小丹之死埋下伏笔

《天道》是曾经非常火爆的一部电视剧,它改编自豆豆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主要讲述了刑警芮小丹和暂居在古城的丁元英相识、相恋的故事,最终以芮小丹殉职和丁元英离开古城结局。

在整部电视剧中,王明阳这个人物对推动丁元英和芮小丹爱情发展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后面芮小丹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1、在爱情里,有招有式的感情不怕,没招没术的感情,就该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

芮小丹追击逃犯时,王明阳用枪指着芮小丹的头,扣动了扳机,一颗哑弹让芮小丹死里逃生

稍稍平静过后,芮小丹哭着给丁元英打电话:“我差点就死了,我怕我死了再也看不到你了……”

丁元英面对如此女子,惟有举起双手投降:“此生得一红颜知己足矣。”

接受女人,意味着丁元英要跨过心理障碍,意味着要重新建构生活模式。

丁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了骨子里,他喜欢清净,习惯一个人待着,这对女人而言是消极、孤僻、不思进取。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在结婚六个月后就离婚,宁肯花钱嫖娼、鬼混,也不愿再和女子有所牵连。

芮小丹对丁元英动了那种心思,亲手打开了地狱之门。她把自己的一腔爱意向丁元英释放,丁元英拒绝了“你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个东西,天知地知,不会有结果。”

芮小丹承受着那种蚀骨的痛,把深深的思念埋在心底,用工作来麻痹自己。

王明阳事件促使丁元英踏出自己原来画好的圈,接受了芮小丹的爱。

王明阳在被捕后的审讯过程中极端不合作,这让大家一筹莫展

丁元英告诉芮小丹,王明阳需要“画上一个句号,这是人性本能的需要,是人性,你帮他找块干净的地方归宿灵魂”。

于是,在丁元英的指导下,芮小丹成功让王明阳交代了犯罪事实。

芮小丹此时才感叹自己和丁元英差距有多远,因为他不止会扒拉铜板,还会扒拉灵魂。

丁元英也在相处过程中慢慢开始欣赏芮小丹,并且越来越爱。

芮小丹努力工作,“怕懈怠了没有饭吃”。提前定好了未来的计划:去法兰克福留学,学习律师。她的现在以及她所设想的未来完全是自己的生存支点,丝毫没有给“从属”与“依赖”留有空间。

这个完全人格独立的女人毫无疑问赢得丁元英的尊敬和欣赏,“金银珠宝,不足以点缀你这样的女人。”

2、只要你一分钟是警察,你这一分钟必须要履行警察的天职,你就没有避险的权力。

芮小丹喜欢刑警,能干一天是一天,只有自己跑不动时才会离开这个职业。

因为喜欢,所以优秀。她在警官大学擒拿散打获女子组第三名,全省公安系统手枪射击比赛女子组第一名。

内心的喜欢和过硬的素质,成就了小丹的职业生涯,也让她经常近距离接近危险。

芮小丹进入“马王黑恶集团专案组”,和同事一起围捕罪犯的时候,一颗哑弹让芮小丹死里逃生。

幸运女神会一直光临吗?答案是不会。

在芮小丹顺利完成吴成祥案件、即将返回古城时,芮小丹碰巧遇到了“魔王”黄福海及其抢劫杀人团伙。

面对危险,芮小丹义无反顾

“我是刑警,因为怕死而辞职,我做不到。……”同样作为刑警,她也不会因为怕死而渎职。

芮小丹电话和丁元英告别,随即和刑警队联系,报告突发状况。

随即,芮小丹和四个歹徒进行了周旋。

随着一声爆炸声,芮小丹半边脸被炸毁,双腿也炸没了。

看到大批刑警到来,芮小丹知道黄福海难逃法网,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如果没有王明阳的一颗哑弹,怎样让丁元英放下害怕女人到骨子里的执念去接受芮小丹?恐怕很难。

王明阳的一颗哑弹侧面反应出芮小丹的工作性质非常危险。只要继续从事刑警职业,危险警报就无法解除,芮小丹的结局在意料之中。

历史上有一个李夫人,非常受皇帝宠爱。但是,在病重之际不让汉武帝看到生病的容颜,只让汉武帝记住自己“北方有佳人”的一面。

李夫人死了,却活在了汉武帝的思念里。

芮小丹也是这样吧,自己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留下的是永恒的美和丁元英对她的爱恋。

罗贯中是否故意丑化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三国演义》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被翻拍成各种影视剧,还有很多相关的游戏、动漫,可以说作品是非常多的。不过这毕竟是一部小说,其中必然会夹杂很多作者的个人情感,比如对周瑜这个人物,或许罗贯中就是对他进行了一些丑化的。毕竟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基本上在古人的作品里面就看不到任何说周瑜小肚鸡肠坏心眼的话。那么为什么罗贯中要丑化周瑜呢?他这样做只是为了突出刘备诸葛亮吗?

1.罗贯中是否丑化周瑜

在《三国演义》及其前后的民间传说、评书评话中,为了衬托诸葛亮,周瑜被做了一些矮化处理,比如草船借箭,以及更过分的三气周瑜,处处让诸葛亮占上风。这让古林今来的周瑜支持者们很是不爽。

其中一条罪名是:“罗贯中居然把周瑜的羽扇纶巾给诺葛亮了!”这条罪名较早的出处,是在20世纪诗人聂绀弩先生所做的《三国演义前言》里面,原文如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迢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每一句话都是说周瑜的,《三国演义》把‘羽扇纶巾’等都拿给诸葛亮了,剩下的只有小乔。”

恰好,广大读者对于苏轼这首《念奴娇》,都是中学语文课就背过的,看了顿时大悟:果然,羽扇纶巾是周瑜的,罗贯中太坏了!问题是拿一首宋词的句子,真能证明一部明清小说描写的某个三国事件是假的吗?

其实,所谓羽扇纶巾,就是头戴青丝做的头巾,手持羽毛扇子,算是古代时尚的读书人打扮,文士风流的范儿。不过三国那会儿还没纶巾,戴的多是葛巾(葛布做的头巾),到东晋谢安兄弟才用青丝做头巾,把葛巾换成了纶巾。当时很多人都是这个扮相。孙策征服江东,派虞翻去劝降豫章太守华歆,虞翻就是戴着葛巾去劝降,之后华歆又戴着葛巾投降孙策。后来曹操派蒋干去劝降周瑜,也是“布衣葛巾”去的。

历史上有没有”羽扇葛巾”的明确记载呢?有,而且真是诸葛亮,而不是周瑜。晋人裴启《裴子语林》说诸葛亮在渭水畔和司马懿交战时,“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这应该就是后世诸葛亮标淮形象的由来。

可见,“羽扇葛巾”的扮相,确实是属于诸葛亮的,虽然并非是谙葛亮的专利,但最有影响力的羽扇葛巾者就是诸葛亮。周瑜在史书上并未有羽扇葛巾的记录。当然,周都督儒将风范,风流倜傥,苏东坡在赤壁感慨时,给周瑜脑补上“羽扇纶巾”的扮相不算离谱。但我们绝不能凭苏东坡这一句话,就反过来说罗贯中抢了周瑜的装备给诸葛亮。要知道苏学士浪漫成性,又怎能把他的话当历史依据呢?

此外,还有一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被丑化“嫉贤妒能,人品恶劣”。其实这也是误读。

罗贯中确实把周瑜写得心胸狭隘,气量不足。但即使从《三国演义》来看,周瑜也绝非嫉贤妒能之辈。他对诸葛亮处心积虑地陷害,不是对诸葛亮个人的嫉妒,而是站在国家利益上,担心诸葛亮日后会对江东造成威胁。所以他才会让鲁肃、诸葛瑾设法说服诸葛亮投奔江东。果真如此,周瑜是绝不会嫉妒诸葛亮才能,反而会与他配合愉快。这一点,从周瑜对庞统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按照《三国演义》设定,“风雏”庞统与诸葛亮齐名,才能也在周瑜之上,而周瑜对他毫无猜忌,反而非常尊重。在评话杂剧中,周瑜临死还推荐庞统去辅佐孙权,可谓是敬才爱才,哪有丝毫嫉妒的影子?

真正被《三国演义》写得嫉贤妒能的,其实是可怜的庞统。历史上庞统开朗豁达,与人为善,结果在《三国演义》中被写得自卑心和自负心都很强,一心和诸葛亮争功,把诣葛亮的苦心劝告当作“孔明怕我取了益州,抢了功”,甚至公然在刘备面前说诸葛亮的坏话,最终惨死在落凤坡。

2.罗贯中丑化周瑜是什么目的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所气死?答案是否定的,周瑜这个人,不仅不心胸狭小,而且才能出众,不一定比诸葛亮差,就更加不可能嫉妒诸葛亮了,因为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诸葛亮嫉妒周瑜才对。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说法?首先,周瑜这个人,长得帅,不管在史书上面还是三国演义里面,都没有否认过这一点,都是承认的。但是这两本著作里面,也就说了一句诸葛亮长得高,然后就没有什么描写了。可见在外表方面,周瑜是碾压诸葛亮的。

刚刚拼的是外表,现在来拼才华。你说诸葛亮会弹琴,曾用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诸葛亮用没用空城计我不知道,但是弹琴这方面,诸葛亮还是完败。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周瑜是个音乐达人,当初孙策为了给自己的兄弟生活体验,还买下来了一个乐队给他,比音乐周瑜一点不虚。

那我们比战功,诸葛亮虽然打过了几次胜仗,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战役不多。再看看周瑜,周瑜帮助孙策,两人用十年时间打下了江东的基业,基本上后来的孙权都是吃孙策的老本。就连刘备对于周瑜这个人更是赞誉有加,所以怎么可能说出那种小心眼善妒的话?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既生亮,何生瑜”才对。可是为什么罗贯中要黑化周瑜?

当然后世的人是揣测不了罗贯中的想法的。所以只是猜测。其中有则轶事或许能够解答这个问题。据传罗贯中当年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屡次不中。然而有个姓周的同窗,随便一考,就当上了大官。这使罗贯中十分的嫉妒,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把历史上有名的周瑜写成了一个善妒的人,还让他英年早逝,可以说这样的罗先生十分的可爱了。

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个猜测。还有种说法就是罗贯中自己写书的时候,自己都嫉妒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他写周瑜的时候,发现周瑜不仅大气,儒雅,才华出众,不管是文方面还是武方面,都有杰出的天赋。不仅如此,你说他还长得帅,还是官二代,你说气不气?还有更气人的,还娶了小乔这个千古美女,这不是人生赢家是什么?罗贯中看到这周瑜这么优秀,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面对一个这么优秀,无可挑剔的人,罗贯中内心说没有嫉妒是不可能的,哪怕现在的读者在看到这些记载的时候,都不由得惊叹,真是个完美的男人,可惜的是,英年早逝。罗贯中为了让自己的心理平衡点,只能寄托在自己所写的文学作品上面,于是三国演义里面,记载周瑜的都是些半褒半贬的言辞,对于周瑜所立的功绩,罗贯中还是如实记载,但是对于人物性格,他略加改动,塑造了另外一个更加活生生的周瑜,而不是那个完美的跟天上神仙一样的周瑜。可以说的,罗贯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的成功。

罗贯中之所以黑化周瑜,以我个人的看法,完全就是因为小说的必要性,当然我也不排除罗贯中自己内心的不平衡。一个如此完美的人,没有任何缺点的人物,是写不下去小说的,于是选择了局部的丑化,来使小说更加生动形象。显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是成功的,也塑造出了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周瑜。

3.历史上周瑜是怎么死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29]。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芮成钢知道葛巾在知乎黑他吗?

但至少有一点,我从来没有为黑而黑过芮先生,每一次黑他,都是有真凭实据的。那些黑我的人,麻烦你们拿点真凭实据出来好不?引自 葛巾专栏文章 《恨铁不成芮成钢》 (刚想找该文链接,发现该文已被葛巾老师删除。其实我觉得很遗憾,在我看来她的评论跟梁欢老师点评阿信唱功一样,还是有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性的,顶多可能是语言稍微调侃了些。)

我得承认回答地过于严肃,抠题目里字眼了。仔细看看方才发现这其实是个偏娱乐的话题。 Orz

葛巾(上)

今日读书读到这样一句话——“孙策进军豫章,华歆为太守,葛巾迎策。”其中,华歆和葛巾搭配,我感到十分不协调。但感觉只是感觉,要搞清楚,我还得跑野马一圈。

我想知道葛巾是怎么回事。一开始,搜索查阅的结果并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弄清楚了古代男子会在头上戴些什么。将这些一一道来十分无趣,不如跟你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西汉元帝的。只是这样提一下,我们并不容易记住故事的主角是谁。有故事的人很多,但不是人人都会被记住。这是常情,也是憾事。所以,我选择为主角多讲一句:著名的“昭君出塞”是汉元帝的决策。

汉元帝的发际线生得较低,乌黑浓密的头发覆盖了额头的大部分。到了知美丑的年龄,他对自己的发型(或许还有面相)感到不满意,就不想再让人们看到自己这个样子了。发型既不能改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唯有遮住——用一块丝织品围裹于额前脑后,头顶露出。这是帻。

汉元帝用了帻,并未创造了帻。二十岁那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帻。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因其时体犹未壮,又称弱冠。汉元帝前,冠下无帻,汉元帝开了先例,加冠后仍然在冠下戴帻,等到五年之后,他继位做了皇帝,冠下戴帻首先在朝中文武百官中流行,继而地方官吏,最后盛行于民间,当然,平民是没有资格带冠的。

关于葛巾为什么要黑芮和葛巾是什么样子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