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朱庆馀行卷怎么样,以及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自古以来,我们东方文化就讲究含蓄美。而古代人比现代人更加含蓄,尤其男女之间在表达爱情的时候,非得整一出如烟似雾、朦朦胧胧的戏码,让人猜不透、摸不着,让人抓狂,以至于欲罢不能。
男女之间的含蓄是见得多了,可有看过两个大男人之间的含蓄?当读到张籍的《近试上张水部》和朱庆馀的《酬朱庆馀》两首诗时,我不经莞尔一笑, 这含蓄的境界算是“黄豆切细丝——功夫到家了” ,要说他们的含蓄境界排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自称排第一。
唐朝的张籍和朱庆馀也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朱庆馀在考取进士前,张籍已经是水部员外郎了,虽然官职不高,但已经是文化界的名人了。
当时, 科举考场流行一种"行卷"的风气 ,所谓的"行卷"就是考卷上考生的名字不糊住,主考官可以直接看到试卷是谁写的,这跟我们现在的高考完全不一样,我们是密封一层又一层,生怕考生与阅卷老师串通一气了。唐朝那个时候却不需要考虑这一点,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勾搭主试官,谁有能力谁上。
但古人又讲究含蓄,本来可以一两句话说清楚,却非得写那么一首诗,装装文艺范。一方面可以向当时的名人展示一下才华,另一方面还可以探听一下自己在考生中的水平、地位。
话说这朱庆馀也跟我们一样,考试之前总有那么一点忐忑不安,没考上之前心里没底啊。他一看别人都去"行卷"了,自己不主动去走动走动,也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啊。
于是,朱庆馀盯上了张籍,因为张籍是韩愈的大弟子,既借了张籍的名,又罩上了韩愈的光环,真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要知道韩愈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名的伯乐,他的大弟子肯定没得说,要是能搭上这条船,可谓是一帆风顺。
经过重重考虑,朱庆馀写了一首诗,上程张籍张水部,以求指点一二。诗原文如下:
《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要是不看标题,只看字面内容,不过就是写一个新婚的媳妇,洞房花烛过后,等待拜公婆的情景,化了妆后还一个劲地问丈夫,到底这妆化得咋样?符不符合主流?公婆会不会喜欢?把这新媳妇的忐忑不安的心理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果只读到字面意思,那就太肤浅了,也枉费了作者这一片心了。
透过作者作诗的时机和当时的背景,作者原来以"自己"比喻成"新媳妇",把"主考官"比喻成"公婆",把自己的"考试试卷"比作"化妆",把"张水部"比喻成"新郎",这样一看,也忒含蓄了。要是不了解当时情况,谁能看得出这背后的玄机?
通俗点讲,朱庆馀就是想问问张籍,我的水平大概是什么境界,有没有考中进士的希望?如此而已,结果朱庆馀发了一个大招,他心想:“我就把我想问的话藏在诗里,给你张水部打个哑谜,倒不是向你炫耀才华,就看你能不能接得住这"含蓄"的大招了。”
张籍作为韩愈的大弟子,那水平也不是盖的,你"含蓄"地发招,那我就"委婉"地回一首诗给你,看懂了,算你本事,看不懂,估计你也考不上了。
《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也就是一越女化完妆后,觉得自己漂亮,但思量过分了又有点不自信,相比于那些美丽的外表,不如唱一曲菱歌更能抵万金。
如果只看字面意思,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跟前面朱庆馀的诗联系起来,那就有看头了。
凑巧的是朱庆馀是越州人,正好以越女作比。等于张籍直接告诉了朱庆馀:“你文学底子不错,也不要没有自信,我相信你有真才实学,中个进士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张籍还是对朱庆馀比较欣赏的。只是他们两个人打哑谜,却苦了我们,需要花费一番大心思去琢磨他们的"含蓄"。
不过值得肯定的一点,对于他们两个人的"含蓄"境界,估计历史没有谁能超越了,一问一答,趣味横生,流传千古。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只有在那个时代才能出这种境界!要是放在现在,估计直接拎上两瓶酒登门拜访了,三杯酒下肚,直接问起来,也就没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了。
如果光读诗的内容,你可能会觉得这首诗写得是一位准备出嫁的女子在出嫁前的那个晚上的事情。于是乎你会说,诗人写得诗跑题了。
诗人并没有跑题,只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向考官展现自己。在唐朝,这叫做行卷。这首诗便是非常有名的行卷作品。
·行卷·
行卷的产生,与科举考试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从隋唐开创科举考试以来,读书与考试做官联系在了一起,无数读书人想要改变命运,便拼命读书,想要金榜题名。当然,科举考试不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唐朝的科举考试试卷是不糊名的,考官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如果考官认识考生,那么考生就有可能占得先机。那么如何让考官记住自己?那就在考试前给考官写首诗,至少让自己的名字在考官那里“混个眼熟”。行卷也是应试者的重要活动。行卷这样的行为只有在唐朝才有,宋朝开始科举考试开始糊名,行卷也就没有了价值。
行卷的内容,贵精而不贵多,少者一卷,诗数首,赋几篇,多者连篇累牍。当然行卷的内容也不会直截了当,都会用象征意义的意象,非常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张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白居易、元稹、李绅等人交往密切,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曾任水部员外郎,故又称张水部。他是当时考试的主考官,而朱庆馀是那次考试的考生,考前他写了这样一首诗给主考官张籍。
·赏析·
整首诗浅显易懂,还是很好理解的。
古代风俗中,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婚夫妇去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重点,便是新娘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
诗的第一句描写了在新婚之夜,洞房里的蜡烛一直没有熄灭。“停”在这里的意思是“放置”。蜡烛彻夜燃烧,没有熄灭。洞房里为什么彻夜不眠?那是因为新娘在化妆,她要在第二天破晓的时候拜见公婆。这是一件大事,新娘为了要给公婆留下一个好印象,便拼命化妆,让自己更加漂亮,更加夺目。新娘花费了很多时间,但依然不能确定自己的妆容是否达到了极致,只能向自己新婚的丈夫询问意见。由于是新娘子,还带着些羞涩,不敢高声询问,只能低声地、轻轻地问自己的眉毛画的怎么样,是淡了,还是深了?诗的后两句把小媳妇谨慎害羞的神情表达得非常到位。
如果仅是“闺意”之作,已经表达得非常生动具体了,但作者的本意不在于此。他将自己比作这位即将见公婆的新娘,而自己即将到来的考试就是拜见公婆。诗人认为自己为了考试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了,但不知道自己准备得到底怎么样,能不能考得上。只能悄悄地写这样一首诗给张籍,问问自己的文采到底行不行。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或许你在上学的时候,特别是上大学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前与老师取得联系,期待考试时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做法有时候是奏效的,有时候则是无效的,行卷也是一样。朱庆馀的运气不错,张籍不仅看到了这首诗,还觉得他写得不错,回他一首《酬朱庆馀》。在日后的生活中,张籍也总是推荐朱庆馀,提携朱庆馀,朱庆馀也因为这首诗而闻名。
下一期“哲哥读唐诗”,我们就来聊聊张籍的这首《酬朱庆馀》。
上一期【哲哥读唐诗】,我们讲到了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馀借一位即将见公婆的新娘来向主考官表达自己对考试的担忧。这就是科举考试中的“行卷”。作为主考官的张籍,看过朱庆馀写得诗后,也回了一首诗,便是《酬朱庆馀》。
·张籍·
张籍是唐代中后期的诗人,他说韩愈的大弟子,在文坛有极高的地位。曾官至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所以也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张籍的作品很多,现存有四百多首诗。
张籍最著名的诗是《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这首诗同样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诗中特别出名的便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用这样的方式婉转地拒绝了藩镇李师道的“挖墙脚”。
张籍这次是给行卷的朱庆馀写回信,其实张籍自己也写过行卷作品,当时写给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老师韩愈。这次张籍在提携后生方面,的确是继承了老师的作风。
·赏析·
整首诗张籍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女,通过对采菱女的夸奖来夸奖朱庆馀。
朱庆馀是越州人,所以张籍在诗的开头就称为是越女。越地出美女,本来就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打扮,就更加光鲜亮人。表现上张籍是在夸妆后的采菱女漂亮,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本身天资聪明,又勤奋努力,自然能脱颖而出。
“自知明艳更沉吟”是与朱庆馀诗中的“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呼应。朱庆馀诗中的那位新娘化了一整晚的妆,还是不知道自己的眉毛画的好不好。采菱女天生丽质,却因过分爱美,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美不美,不太自信了。朱庆馀就是这样,为了考试准备了很久,却在考前不自信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考官的赏识。张籍对此做了肯定的回复,同时也赞美了朱庆馀。
诗的最后两句是张籍让朱庆馀吃下定心丸。齐纨是指齐地出产的细绢,是非常精致漂亮的丝织品,许多姑娘都穿着这样的衣服,张籍却写到“未足人间贵”,说明世人都不太看重。那么世人看重的是什么呢?是“一曲菱歌敌万金”。采菱女一曲值千金。《采菱》是古曲,是高雅的曲子,一支高雅的曲子比万金都值钱,这是让世人所看重的。
张籍表面上是在夸赞采菱女的隽永,实际上是在回答朱庆馀的疑问,并且在肯定朱庆馀。在张籍眼中,朱庆馀不是一位徒有外表、华而不实的人,而是有真才实学的。朱庆馀的文章很有价值,金榜题名是没问题的,也让朱庆馀定心。
这首诗的表达同样非常含蓄,从侧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出来。诗的前两句是对朱庆馀诗的回应,后两句在夸赞,也对朱庆馀做了很高的评价。爱才的张籍一直推荐朱庆馀,使得朱庆馀短时间内名声大震,被传为佳话。
谢邀:
开篇明义,《闺意献张水部》一诗,还有《近试上张籍水部》与《近试上张水部》两个诗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写给张籍的。因为张籍当时担任水部员外郎一职,所以在诗题中才有了这样“张水部”这样的称呼。
朱庆馀此诗的投赠对象是张籍,张籍是韩愈的门生,当时以擅长诗文享誉诗坛,那首脍炙人口的《秋思》就是他的代表作。
张籍对青年学子关爱有加,乐于提拔后进,朱庆馀在长安求学期间,就曾经给张籍投过自荐性质的行卷诗文,并且得到了他的赏识。所以朱庆馀以姓氏加官职这样的方式称呼张籍,是一种敬称。如同后人称呼杜甫为“杜工部”是一个道理。
朱庆馀的这首行卷诗《闺意献张水部》很有特点,诗意含蓄蕴藉、委婉动人,得到了张籍的认可和赏识。为什么说是一首很有特点的诗呢?
因为朱庆馀是以闺情诗的风格写出来的,诗中将自己比作新娘子,情态语言楚楚动人,诗作内容完整,言辞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简直就像一首上乘的闺情诗,原诗如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其实,朱庆馀的这首诗是一首行卷诗,那什么是行卷诗呢,这还得从唐代的科举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说起。原来在唐代,仕途与文坛上有影响力的人以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都可以为朝廷推荐人才,并且可以参与决定科考名单的名次。
对于当时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金榜题名、蟾宫折桂也就意味着拿到了仕途的入场券,成功入仕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和际遇。所以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一个靠前的排名,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给在仕途与文坛上有影响力的人,以求推荐。其实这就是一种自荐的形式。此后形成风尚,就将这种拜谒的诗文称为“行卷”。
同样的道理,选择一门好的婚姻,对女孩子来说则意味着幸福与快乐。所以,不管是苦读的学子,还是待字闺中的女子,科举及第和美满姻缘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因为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人生大事。
如前文所说,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希望得到赏识,并通过名人的引荐,从而得到主持考试的礼部官员的青睐。
然而朱庆馀诗作的言外之意,在于倾诉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乎自己仕途顺利与否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理反应。
从朱庆馀的这首诗的另外两个题《近试上张水部》与《近试上张籍水部》,读者可以得到一些补充信息,也可以帮助读者更进一层的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意图。
知人论世,知人论诗,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这是很有时代特征与典型性的一首诗。单是看这首诗的技艺手法,也是令人感到惊叹的,而诗作中流露出的殷切期待与蕴藉的感情就格外动人了。
可是正式的考试快要来临时,朱庆馀心中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他还是担心自己的作品得不到主试官的赏识,亦或担心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
因此他以新娘子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以“闺意”二字为抒情线索的诗歌,以便征求张籍的意见。
其实朱庆馀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担心也是人之常情,尤其对于一位抱着极大希望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来说,落选无疑是他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所以,寄寓在诗中的情感就非常真切了。开篇句“洞房昨夜停红烛”,是以新娘子回忆的口吻说出来的,他回忆起昨晚洞房花烛夜的情景:洞房布置得温馨而浪漫,有着浓重而热烈的仪式感,红红的蜡烛通夜不灭。
这对新婚燕尔的新郎新娘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旖旎的夜晚。新娘和新郎沉浸在新婚的欢愉中,两人有说不尽的情话,这个夜晚是他们美好而又甜蜜的新婚生活的开始。
早晨起来,他们还有一个有关新婚的礼仪需要参加。原来按照唐代的风俗,在第二天清早,新娘子要早早去拜见公婆,给她们奉茶递水,道一声问候。亲切的问候声既可以拉近一家人的距离,也可以消融新娘子的局促,从而与家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而这首诗所描绘的重点就是这句“待晓堂前拜舅姑”,这是新娘子早晨拜见公婆前的心理状态。由于拜见问候是一件大事,所以她大清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拜见问候公婆,堂前行礼。
这时,她心里还是有些许的紧张,自己的打扮是否得体?会不会在初见公婆的时候显得局促,会不会因为有失礼仪而尴尬?能不能讨公婆的欢心呢?一连串的问号在她的脑海中回旋。
因此,下面两句便是对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的描写。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新娘子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
这一形象像极了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朱庆余的形象,朱庆馀即将面对主考官的心理状态,他同样也是觉得自己没有把握,才写信征求张籍的意见。
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让旁人听到,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
诗中对新娘子神情、心理、动作、语言的描写不可谓不精细,对人物形象刻画得不可谓不细致,饱满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张籍收到朱庆余的诗,一读之后大为赞赏。作为回赠,张籍也写了一首诗,他对朱庆馀的期许做了明确的答复。
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证明朱庆馀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的应试诗文得到了主考官们一致的认可,这其中当然也有张籍的推荐发挥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朱庆馀自身的学识和才华。试想一下,朱庆馀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张籍是决然不会推荐的,即使推荐了,也不会通过主考官层层的严格考核。
朱庆馀的这首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闺意”二字为诗歌的抒情线索,以“入时无”三字为全诗的核心主题,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诗意不言自明,令人拍案称奇。
话说回来,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来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人际关系,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朱庆馀的这首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可以说这是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和特点,也是这首诗为人们所称道的原因。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