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孔子称赞伯夷叔齐)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以及孔子称赞伯夷叔齐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伯夷和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如此的称颂?

因为二人品德高尚,有气节,司马迁作为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文人,对于这种忠君爱国品德高尚的人是十分推崇的,他要把这种精神进行宣传,要让每个人都向伯夷叔齐学习,同时他要向汉武帝表忠心,所以需要把二人放在首位,在古代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要让人对国家和皇帝效忠。

伯夷叔齐是商朝的贵族,周武王灭掉商朝之后,他们二人为了表示其忠贞之心,不做西周的子民,于是就躲入了山中,每日采野菜为食,后来因食物不足,又曾发誓不食周粟,最后被活生生的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这种行为也许在部分人看来就是傻,王朝更提本就是在寻常不过的事情了,更何况商灭周兴本就大势所趋,自己该吃吃该喝喝多好,何必为了一个朽烂的王朝而自我放逐,枉送自己的性命,但是这种气节却是后世人应当学习的地方。

近代以来我国面临外地入侵很多人选择当了汉奸,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是软骨头少了一种气节,气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只有气节的存在才能展现这个民族的风采,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要以中国为荣。

司马迁编撰史记时大体上也以这个为纲,他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记住中国的历史,而将这两人放在开头就是标明这两个人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必须要加以表扬,要让这种精神永世不灭,让它深入中国人的脊梁。

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

伯夷叔齐的 故事 发生于商周时期,被儒学尊为典范,史记匠才司马迁将其 典故 载入列传之首,流传至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伯夷叔齐故事介绍

伯夷、叔齐本为商代贵族孤竹君之子,孤竹君临死意欲将君位传于次子叔齐,但叔齐严守礼教,认为长子不继承君位,反倒让自己继承,是不仁不义之举,誓死推脱。而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

正因为如此,几百年后的孔子才把二人作为“贤”的代表。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后来又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自古多说二人高义,但汉代东方朔却说二人愚夫。而且颇有道理。二人“不食周粟”是“贤”还是“愚”,其实都有道理。 历史 是统治阶级编写的,特别是中国历史向来是官方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现在的统治。需要社会安定时,就赞扬伯夷叔齐这样“贤者”,需要改革时就批判这些“顽固派”。其实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需要。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 鬼神 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执行。商王更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

伯夷叔齐为何会被司马迁称颂

太史公司马迁把伯夷叔齐放在列传之首,足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褒奖之意之高。众所周知,《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载入《史记》的人都是代表着当世时代特征的领袖人物,具有其独有的精神高度与特点,而伯夷叔齐的身份仅为商朝的贵族,便享有如此殊荣,细细想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足以思考一番。

《史记》记述:伯夷、叔齐是殷末周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王生前指定小儿子叔齐继位。他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认为君命不可违,要尊重父亲的 决定 ,因此拒绝就位,并出逃外国。叔齐则认为伯夷贤德,治理国家最合适,又符合长幼尊卑秩序,便执意离开孤竹国,追随兄长伯夷而去。

之后又发生了武王攻伐商纣王一事,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伯夷、叔齐听说现在是周朝的 天下 ,他们都变成了周的子民,兄弟俩无法接受这种历史的必然更替。他们认为做弑君夺位的武王之臣民是可耻的,对商纣王是不忠不义的,因此逃到首阳山上采薇菜为生,坚决不食周粟。

以上两件 事迹 表明了伯夷叔齐是维护封建社会 规章制度 的守门人,从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正是维护封建大厦最为有用的思想禁锢,有利于 教育 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事件也会大量减少了,如此一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这一疑问,就顺理成章了。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作。在已天为大的原始社会,君王意识更是根深蒂固,因而周国举兵讨伐商朝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径,伯夷叔齐因此对此事件极为抨击。

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周国最终攻克商朝,建立周朝。悲愤之下,伯夷叔齐以遗臣自居,拒绝与周人来往,不食用周国土地上 种植 出来的食粮,二人隐居于首阳山,终日采集微草过日,不多时日,便因 营养 不足而去世,流传至今的史料记载中明确指出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在首阳山。

在商周时期,商王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在儒学影响的中国古代思想中,伯夷叔齐的典故是被众多文人学士推崇的,甚至在帝王将相阶层中也是经典之学,在这其中被赋予了更多封建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强化集权力量。

但若放置现今,如此固执己见、恪守陈规的做法,委实不符合历史进程中优胜略汰的步履,这样看两个人的眼光的确保守了一些,算是不识时务

猜你喜欢:

1. 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是什么

2. 春秋时期郑庄公简介

3. 各自为政典故

4. 各自为政的典故是什么

5. 中国周朝历史简介

司马迁作《史记》为何要把伯夷传列在第一位?

孤竹国是东夷的一个国家,殷商开国之君商汤分封的,国君姓墨胎,商纣王时的国君名初,字子朝。国王有三个儿子,老大伯夷,老二仲达,老三叔齐。国王临终把王位传给能力较强的老三叔齐,但是老三不干,非要让给老大,老大也坚决不当,两家伙相继逃亡,跑到西周姬昌那里养老去了。老二只好勉为其难当了国王。武王伐纣,伯夷兄弟俩从养老院门口把武王马头拦住,要求他先把父亲周文王埋了,不要出兵讨伐纣王。但是被一把推了个屁股蹲。殷商亡了周朝建立,兄弟俩发誓不吃周人的粮食,隐居首阳山采薇吃,结果饿死了。这本来就是两个无足轻重小人物,司马迁却把他们写在了列传第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提倡伯夷叔齐高风亮节的禅让精神。别的皇室兄弟都为了皇位骨肉相残兵戎相见,唯独这两兄弟不仅不当还互相让。孔子高度评价这二位,说他们“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意思是说,谁要是得罪了他们,他们也不想着找机会报复,他们想得到仁义的名声,最后也得到了。司马迁为了给伯夷叔齐广泛宣传,就把他俩放在首页头条,让每个读史记的人都明白,荣华富贵于我如浮云,粪土当年万户侯。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蝇营狗苟,伤了兄弟和气,不值得。

第二,两人是司马迁的精神寄托。司马迁最想过的就是伯夷叔齐这样的隐士生活,可惜人在庙堂身不由己,因为帮好朋友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还被施了宫刑。可以说用两人烈酒浇他心中块垒。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这让那些蝇营狗苟一心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的人羞得要死。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又说,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可是像盗跖那种不择手段杀人放火聚敛巨额财富却活的很滋润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这让司马迁都看不懂这个世道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话正确吗。为何坏人大行其道好人却遭了天谴。所以司马迁很受伤,想从伯夷叔齐的事件中找出答案。

第三,提出一种鲜明的价值观,人活一世身外无物,要的就是千秋万世之名。身前盖多少豪宅,吃多少鲍鱼,存多少巨款,养多少美女,死后一样带不走。只有一个好名声能够千秋万代流传后世。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伯夷叔齐的事迹虽然超脱众人,可是正是由于孔子的表彰和宣传方才广为流传。司马迁这里跟孔子学习,再次表彰伯夷叔齐,为二人张目,也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司马迁就是因为没钱被施了宫刑的。所以他认为,做人能留下千秋万世名才是主要的,钱不是追求奋斗的目标。他要向伯夷叔齐学习。

司马迁为何将伯夷列传放在史记第一篇,他有什么用意吗

具体原因司马迁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后人解读原因有以下几点。

1、时间。从时间上看,伯夷叔齐年代最久远,固放在第一。

2、褒扬君子。两人宁死不食周粟,这点契合了儒家的君子气节。

3、暗喻作者自身。伯夷叔齐可谓有坚持,有气节的君子,但是结局却是饿死山中,司马迁为写史记,宁愿放弃遭受腐刑,他认为自己也是有坚持的君子,这一点倒是和伯夷叔齐类似。所以在这一篇列传之中,司马迁多次发出了疑问,为什么好人不被天佑,坏人却能善终,这难道是天道。以此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发出属于自己的“天问”。

关于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和孔子称赞伯夷叔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