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由俸禄请为什么(受俸禄也什么意思)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何由俸禄请为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受俸禄也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古代官员的俸禄是直接发银子还是粮食?

古代官员的俸禄是直接发粮食的,一直到了明朝中后期才开始发银子,这是因为之前的税收也是收粮食,所以俸禄就发粮食,后期由于张居正推行的税收政策改为了收银子,所以官员俸禄索性就发银子了。

我们现在在公司或者工厂里上班,到了发工资的时候都是直接将工资打到银行卡里,这里所说的工资就是指钱,这个大家都明白,当然了有些待遇比较好的单位,会在过节的时候或者年终的时候给职工发放点奖励,这时候可能会有粮食以及饮料等等,不过这可不在工资的范畴,只是一种额外的嘉奖。那么为什么我们发工资的时候是发钱而不是发物品呢?其实非常好理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目前来说每个人都需要钱,钱能解决生活中的绝大部分问题,甚至能救命,所以发钱,也等于是投其所好吧。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发工资的时候发钱已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简而言之,工作就是为了赚钱,总不能说工作是为了赚粮食或者其他吧?但是在明朝中后期之前的古代呢,朝廷的官员们的俸禄却不是银子,而是粮食,所以官员的俸禄都是以石为单位的。各种不同职位的官员们俸禄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分到的粮食也不同,一直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朝廷才开始给官员们发银子作为俸禄。那么为什么明朝中后期之前是发粮食而之后又改变了呢?因何而改变的呢?

实际上这要牵扯到国家的税收问题。在明朝中后期之前,国家税收都是收粮食的,因为朝廷官员们的俸禄也就是粮食了,民以食为天嘛,在这之前温饱才是主要问题,所以粮食的地位也很高,市面上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拿粮食去换,不像现在,粮食足够了就已经有了浪费粮食的习惯。明朝中后期之后,由于张居正对税收政策的整改,从此之后国家纳税都是纳银子,所以官员的俸禄也就相应改成了直接发银子了。

古代官员的俸禄是怎么发放的

古代的官俸是由户部(如今的财务部负责的)其实很少发放现金(就是金银之类的)如果发放就是关于到各地户部的办事处去领取,而更多的是领取折实 就是将俸银折为具体的物品例如粮食布匹等等至于如何领取看看下面的就能有所了解了

有一个官俸折实怎样领取的问题。居延汉简有不少实物,可以借此了解汉代的做法,如前面引述过的用一匹布、2斤8两絮比值800百钱,折抵某人两个月俸禄的简牍,大概就是管仓人员发放折实布絮时的记录。唐代发放折实的办法,在《唐六典》等政书中有记载,大抵是:京朝官的禄米、布帛等,由司农寺属下的太仓署负责发放,地方官员的禄米、布帛,由各州郡仓曹负责发放。发放时间是半年一给,一年两次。存世的敦煌文书,尚有《给副使李景玉天宝四载春夏两季禄》的牒文。牒文由豆卢军上河西支度使(近似大军区财政厅长或军需处主任)颁发,文内载明由本州正仓给布若干,给粟若干,折估若干。其程序,当是李景玉从支度使署拿到牒文,再去正仓领取,并留下该牒做凭证。

宋代官俸的领取凭证称"券历",内含各种以实物形式发给的补贴,通称"给券",具体名目有馆券、驿券、仓券等区分,均由持券者到指定地点领取。《夷坚志》记:有个叫吴公诚的官员退休时,梦见有人相告:"公犹有俸金七百千在官。"惊醒后,"取券历会之,凡积留未请者,正如其数"。就是把在职时发给而尚未请求兑现的给券计算一遍,恰好是七百千之数。老吴慌了:这不就是说我再无寿数可以从国库领取退休俸禄了吗?遂将此梦告诉儿子,决定不求兑现,"庶稍延我寿"。其后,退休官员应得的"半俸"券历,他照拿不误,唯有那一笔在职时的七百千积欠,始终不动。"后一年而卒,计挂冠后所入半俸,适满七百千"。原来该梦的预言,是说从他退休算起,尚有相当于七百千折色的实物和现金可拿。等三年守丧期满,"其子与郡守有旧,悉以向所当得者复给之"。由该故事的首尾所述看,券历的兑现,就同现在凭票子领月饼一样,都有截止期限。只因小吴与郡守有交情,得由地方财政兑付,否则或有拒付之虞,至少折实的那一部分肯定是作废了。

《明英宗实录》和《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中,都有一段可资了解明代京官领取禄米情形的记载,大致情节为: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也先俘获后,首都惶恐。兵部侍郎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并建议将沿河漕运官军调集北京,编入神机营训练备战。户部以为这样一来,就得做好放弃通州粮仓的准备,紧急调运则一时能力无逮,若不焚烧就是资敌。情急中,受皇太后诏命监国的王采纳于谦提出的办法,下令马上预支在京勋贵文武官员自当年9月到下年5月共9个月的俸禄,其余军人预支半年,全由通州仓取给。运取粮食的车马役夫,由各机关在顺天府和军队的配合下自行解决。命令颁布,大家拍手。原来以往的通州粮仓只供军食,百官禄米均由临清以南三仓供应,现在改从通州取给,各单位都可节省一笔运输成本。另外,明代官俸折实的花样特别多,总是受禄者吃亏,前已有述。如今一下子预支9个月,况且毫无"俸钞折色",确是大敌当前加惠群臣的意外之喜。于是从北京到通州的道路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凡"有车之家,能于通州运粮二十石纳京仓者,官给脚钱银一两"。很快,通州仓屯粮全部出空,皆大欢喜之际,还传来了让人松一口气的消息:瓦剌也先听说通州仓粮食散尽,京畿坚壁清野,自忖就地取食已不可能,便掉转马头返回漠北去了。

上述史事,大概可以算是官俸折实的一段轶闻,能够与之媲美的故事,记载在《南朝宋会要》里:南朝宋明帝后期,军旅不息,经济崩溃,京师百官的禄俸全部折为口粮,搞到最紧张时,每天发放一次,号称"日料"。遥想太仓署前大小官员天天排起长队的情形,正与京通道上的景观相映成趣

综合上述汉简唐制和明代故事,以及前面讲过的清代官员凭米票领取漕粮,似乎历代官俸折实,哪怕是以石统计的重量,都要由受禄者自己或派人去仓库领取。自备车马或雇用脚力的成本开销之外,当然还少不了验核凭证、过秤计量等一应手续。细节性的资料,曾在《朝野佥载》中看到一则:唐代,监察御史李畲请太仓将他的禄米送货上门。李畲的母亲当场过秤,结果发现多出来三石,便问缘故,仓吏说:"给御史发米,一向不用过秤。"又问车脚几钱,仓吏说:"给御史送米,一向不收脚钱。"李母大怒,即命仓吏将多余的三石米带走,并算清脚钱。等儿子下班回家后,一顿臭骂。"〔李〕畲乃追仓官科罪,诸御史皆有惭色。"这样看来,至少有三点可资见识。其一,只要肯付脚钱,仓库可以服务到家;其二,官仓老鼠大如斗,折实发放糊涂账。只要有人罩住就行,而负有检举劾奏特权的御史,尤为仓鼠辈着意拉拢的重点对象。其三,御史多吃多占习以为常,因知所谓铁面无私、风纪监察之类,在多数情况下是只能当唱高调欣赏的。

明朝的俸禄很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进入仕途去做官呢?

在说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朱元璋订制的官员的俸禄是不是很低。实事求是地说是不高,但也不是那么低。起码衣食无忧。知县月支米七石,岁支米八十四石。相当于现在2400元左右。正一品官 87石 ,相当于现在28000元左右。朱元璋曾言:“俸禄好比井中之水,虽然不高,但总有水”。这和朱元璋出身有关,天生反感官员。这里就不说了。

可以说,俸禄过低,迫使官员“不得不贪”。反腐最严格的大明确是封建时代腐败最严重的朝代,实在是莫大的讥讽。但实际上明朝官员并不依靠俸禄生活,所谓工资基本不动。XX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就是说明朝官员的实际“收入”并不低,大大高于法定官俸,陋习成久官场恶疾浸入明朝政治生态,这也是最终成为明朝覆灭的一个主要原因。至于为何要当官,很简单,士农工商。当官排在第一,当官可以不服徭役,不当差。不纳粮。等等隐性收入和潜规则收益大大高于名义上的收入。当官自然是好。

最为关键一点就是明代官僚有免税特权,(在同一时代,英国官员俸禄过400英镑就得缴税)所以普通人一旦中进士任官,就会有大量人来投献土地(范进中举),所以明代官僚士绅阶层出现大量的兼并,就此获得的地租收入,足够官僚生活富足。这也是崇祯时期国库空虚的原因。朱元璋死后,随时物价和各个方面上涨,而明朝官员的俸禄始终如一,必须承认明朝官俸制度和宗室制度是非常失败的案例,由于不贪污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好和宗室又过于腐败。使得腐败普遍性地存在于整个官僚阶层,成为明朝官僚机器上无法根除的癌症。

《明史.食货志》里也说,“自古官俸之薄,无有若明代者。”,整个明朝通过科举层层选拔产生的进士多达24000余人(不是官员),入取率大约只有4%,可谓十分严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当官既然不挣钱,这些精英阶层又为何样要当官,到底是为什么呢?就是一旦当进士和官员以后,就会有无数的捞钱的机会

到了明代中晚期,李东阳记载:“郡对士大夫,其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可见土地兼并到了何种地步。明代官员不靠俸禄生活,依靠“常例”敛财这些都属于正常一系列的收益来作为收入。所以俸禄低在明朝进士人眼里不算事。

古文 比较常见字词

当然

但你也要理解那些词的意思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 表恢复的:复、还

??7) 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 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6.通“如”:好像,如同。7.通“尔”,你,你的。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什么。2.怎么样。3.哪里。4.多么。:5.为什么。6.怎么。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5)“何为”: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5.同“于”。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2.才,这才。3.却。4.是,就是,原来是。5.竟然。6.而,又。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2.将,将要。3.而且,并且。4.况且,再说。5.尚且,还。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2.像,好像。3.你(的),你们(的)。4.此,如此,这样。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所谓”:所说的。(3)“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1、成为,变成。2、做。3、作为,当作。

4、是。5、以为,认为。6、被。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8、治理。9、装作。

10、给,替。11、对,向。12.因为。13则“于”,在,当

十、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2、:哪里,怎么。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5、相当于“之”。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十一、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十二、因

1、于是,就。2、依照,根据。3、依靠,凭借。4、趁着,趁此。5、通过,经由。6、因为。7、缘由,机缘。8、沿袭。9、继续。

十三、于

1.对,对于。2.在。3.与,跟,同。

4.到。5.从,自。6.在......方面。7.比。

8.被。9.受。10.向。11.给

十四、与

1、解释为:和、跟、同。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3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十五.则

1.却,可是。2.那么,就。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5.就是。6.原来是。7.同“辄”,总是,常常。8、原来已经

十六.以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7、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8、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9、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11、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十七、者

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句。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6、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7、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8、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9、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10、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十八、.之

1、他,她,它(们)。2、的。3、往,到......去。4、这,此。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6、我。7、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8、作定语后置的标志。9、向。

明朝的俸禄制度是怎样的

有关明代俸禄制度的研究,从顾炎武到赵翼以及当代的

许多学者都给与了足够的重视与研究,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

真知灼见。本文的重点想从造成明代薄俸的原因及其危

害方面作些补充性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明代俸禄制的形成

明代俸禄以品级制度为基础,其共分为十八等,实行年

俸、月俸双轨制。明代官员俸禄制度的确定最初始于洪武四

年(1371年)。是年,明太祖命中书省、户部制定文武官员的

俸禄标准,规定:“正一品九百石,从一品七百五十石,..正

九品六十石,从九品五十石。省、部、府、县、卫、所、台宪诸司

官验数月支。” 作为俸禄制度的补充,明初沿用历代做法,

“听武臣垦荒为业,文吏悉授职田”。 洪武十三年,重定内外

文武官岁给禄米、禄钞之制,“制赐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俸

之数。公、侯、省、府、台、部、都司内外卫官七百六十人,凡田

四千六百八十八顷九十三亩,岁人米二十六万七千七百八十

石”。0明太祖在给户部的敕书中指出:“稽古建官,略知等第,

其依品级次第.. 朕观古今之无品也,则以禄为式,是尚质

量也,惟魏之定品是尚文也。其与文质之道,虽华朴之有殊

亦模范之可径,守之不紊,履之不烦。今之任官烦资,食禄法

品,勒石昭示,命户曹司之,毋紊轻重之条,依期而给与之,斯

之公良哉,故兹制谕。”④这一年,明太祖普遍增加了俸米岁

额,从五石到二百石不等。同时,因“大明宝钞”的发行按官

品增加了禄钞这一项目,所增加的禄钞从3O贯到300贯不

等:正一品至从四品均300贯;正从五品150贯;正从六品90

贯;正从七品60贯;正从八品45贯;正从九品3O贯。史载:

“洪武时,钞一贯,抵米一石。”⑤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和经济

实力的不断增强,明政府有条件改善官员的待遇,增俸的范

围开始扩大,幅度也大为提高。综合洪武时期来讲,此次官

俸定制应是官员生活较为宽裕的一个时期。

明代官俸制度的最终确定乃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先是

对公、侯、伯的俸给制度进行改革,“令公、侯、伯皆给禄米,论

功定数,责成他们各归旧赐田于官”⑥,废除了明初“勋戚皆赐

官田以代常禄”⑦之制;其次,把核定官俸与文武官员的品、

阶、勋相结合,根据官制统一按月发放官俸,规定:“正一品月

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

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

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

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而止。” 这次俸禄改制与洪武十三年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9卷

相比。正一品增加44石,正从八品和正九品分别增加1~3

石,其余则大多减少了俸禄,多的减至188石,少则2石不等。

显然,这一次改制大大降低了官俸的基本标准,进一步缩小

了品级岁俸的差距。此后历代相沿,“自后为永制”。

二、明代俸禄制的类别及其演变

明代俸禄类别繁多,在各朝有较大的差异,大体分为本

色和折色两大类。在具体发放过程中,呈现出十分繁杂的特

点,尤其是俸禄的折支是一种严重的变相降俸。明代最常见

的折支有米折钞、米折物、米折银等几种形式。下面分述之:

1.米折钞。洪武七年(1374年)设宝钞提举司,第二年印

制“大明宝钞”,通行民间。但由于宝钞的发行不设钞本,发

行额没有限制,且又易于伪造,致使“大明宝钞”迅速贬值,形

2 论明代俸禄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同废纸;通货膨胀直接冲击了明代正常的俸禄体系,折钞与

减俸无异。

官俸折钞始创于明太祖,史载:“洪武时,官俸全给米,问

以钱钞兼给,钱一千,钞一贯,抵米一石。” 洪武九年二月令:

“文武官吏俸、军士月粮,自九月为始,以米、麦、钞兼给之。

其陕西、山西、北平给米十之五;湖广、浙江、河南、山东、江

西、福建、两广、四川及苏、松、湖、常等府给米十之七。其悉

以钱钞准之。储麦多者,则又于米麦兼给。每钱一千,钞一

贯,抵米一石;麦减米价十之一”。 洪武十八年十二月,“定钞

二贯五百文代米一石,充禄赐”。 至洪武二十二年九月,乃

“命庄浪、河州、洮州、泯州、西宁、凉州、宁夏、临洮八卫官吏

月俸,每石折钞二贯五百文”。 总体而言,明太祖时期,米折

钞制仅是局部施行,且折支比例无常。

折钞全面施行则是从明成祖统治时期开始的。其定例

如下:“在京文武官一品、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品、四

品米钞中半兼支;五品、六品六分米四分钞,七品、八品八分

米,二分钞。每新钞二锭折米一石。该各衙门按月自赴该库

关支。” 至于折钞的具体数额在各朝略有异:永乐时,每米一

石钞十贯;洪熙时,每米一石给钞二十五贯,在洪熙元年颁布

的郊恩诏》之谕令日:“天下诸司文武官吏俸给,每石折支钞

二贯五百文,近年米价腾涌,日用不给,除原本色米外,其余

俸米每石折钞二十五贯,候年丰粮积,再行定夺。” ;宣德初

年,“米一石用钞五十贯” ,宣德八年,每米一石减至十五贯;

正统中,每米一石钞十贯;成化时,每米一石给钞十贯。据洪

熙元年尹松的上书:“四方米贵贱不同,每石四十五贯者有

之,六七十贯者有之,官员俸米所折之钞仅能买不及其所折

数目之一半。”0综观有明一代,米钞兼支例几经变化,愈折愈

少,脱离市场行价,以致“卑官日用不赡矣”。

2.米折物:胡椒、苏木、绢布等。永乐初年,决定京官俸

给,“春夏折钞,秋冬则苏木、胡椒。五品以上折支十之七,以

下则十之四至十之三”。 永乐二十三年,令在京文武官员折

俸钞俱给胡椒、苏木,胡椒每斤准钞一十六贯,苏木每斤八

贯。宣德九年(1434年),进一步提高胡椒、苏木价格,胡椒每

斤准钞五十贯。与永乐二十三年相比,均提高了6.25倍。

而八年的米钞比例为钞十五贯折米一石,这意味着相当于胡

椒每斤折米6.67石,苏木每斤折米3.33石。成化二年。“1日

例,两京文武官员折色俸,上半年给钞,下半年给苏木、胡

椒”。 胡椒、苏木作为一种调味品和染色品,大抵从外国进

74

口;在明朝人眼里,是只有宫廷才能享有的一种奢侈品。将

这种奢侈品作为俸禄发放,且朝廷规定的折色比例远远低于

市场行价,官员用薪俸所折之胡椒、苏木在市场上只能换回

极少的必需品。实际上朝廷是用这种折支的办法掩盖其对

官员俸禄的克扣。

折绢布始于明宗宣德六年,规定:“以承运库中的生绢折

支在京文武官员的俸给,绢每匹折米二石。八年,令两京文

武官员折色俸,每钞十五贯折米一石,仍以十分为率,七分折

绢,三分折布,绢每匹准钞四百贯,布每匹一i百贯。” 此即所

谓的米折绢和米折布;不难看出经过折算后,绢一匹折米26.

7石。布一匹折米13.3石。到了成化七年,户部尚书杨鼎请

“以甲字库所积之布估给。布一匹当钞二百贯。是时,钞法不

行,一贯仅值钱二三文,米一石折钞十贯,而布值仅二三百

钱,布一匹折米二十石,则米一石仅值十四五钱”。 成化十六

年,又令“以三梭布折米,每匹抵三十石,其后粗阔布亦抵三

十石”。 然而当时,“三梭布一匹,极细者不过值银二两,而米

价遇贵则有一石值银一两者。今布一匹折米三十石,轻重已

自悬决,后乃至以粗阔棉布值银三四钱者,亦抵米三十石,则

是粗布一匹而价银至三十两,自古未有也”。

3 论明代俸禄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以正五品官为例:一个正五品官员的年俸米为192石,1

匹布按成化十六年3O石之折算比例折支给官员,而1匹细

布价值不过2两白银,其年俸实际值银仅6.4两;1匹细布如

此。更何况仅值银三四钱的粗阔棉布之折支。显然,明廷米

折绢布的情况达到了一个荒唐的境地。因此,史家叹“自古

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3.折支银两。清人赵翼在廿二史 .明官俸最薄条》

中记载:“成祖迁都北京。以漕运不便,百官俸米,皆另赴南京

关支,惟英国公张辅,以功大许北京支领。其百官俸米,领票

后卖于商人赴领,每十石只直银一二两。周枕以江南正苦粮

重,建议量折银,每石银四钱,以充百官俸。折银之例始

此”。 续文献通考.田赋考》亦记载道:“先是京师百官月俸,

皆持帖赴领,南京米贱,时俸帖七八石,仅易银一两。江南巡

抚周枕,请减重额官田,极贫下户两税,准者金花银。每两当

米四石,解京充俸。至是副都御史周铨言,行在各官俸支米

南京,道远费多,辄以米易货,贵买贱售,十不及一。朝廷虚

糜廪禄,各官不得实惠。请于南畿、浙江、江西、湖广不通舟

楫地。折收布、绢、白金(银)。解充京俸。”

同时,据(明会典》载:成化二十年,令五府六部等衙门官

员三分四分本色俸,每石暂折银七钱,以后如旧例。至孝宗

即位,重令上述衙门官员的本色银折俸关支。弘治四年,折

银官员的范围又扩大至该支南京本色俸者。米一石折银七

钱。 百官折银情形乃与米钞例相似,任随其意,缺乏一个合

理的折支尺度,取之于民与发之于官的比例相差很大。诚如

顾炎武所云:“百官所受俸,亦米也,或折以钞,其后钞不行而

代以银,于是粮之重者愈重,而俸之轻者愈轻,其弊在于以钞

折米,以布折钞,以银折布,而世莫究其源流也。”0在米折银

的时候,明廷并未严格执行这一措施。而是在银、物之问反复

的折腾;加之商人的盘剥,高者为原来的几分之一,低者仅为

原来的几十分之一,直接导致了清廉官吏入不敷出的状况日

益严重。

4.废除职田。明代薄俸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废除了历代

的职田制度。古代职田制度是官员俸禄制度的重要补充。

自秦汉实行土地私有制以来,历代均承袭授百官田为职田的

制度,以此作为官员俸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初仍有职田

制,史载:“勋戚皆赐官田以代常禄。”国洪武十年,“赐百官公

田,以其租人充禄。指挥没于阵者,皆赐公田”。 明太祖实

录》亦载:“制赐百官公田,以其租人充俸之数。公、侯、省、

府、台、部、都司内外卫官七百六十人,凡田四千六百八十八

顷九十三亩,岁人米二十六万七千七百八十石。”但随后“令

还田给禄米”。 职田的取消,大大降低了官员的实际俸禄水

平,尤其是地方官的俸禄。明史.职官志》载:“周自卿以下

有田不税,晋有刍田,后魏宰人之官有公田,北齐一品以下公

田有差,唐制内外官给职田。” 然“惟本朝官仰俸薪,别无所

赐,郡邑所在,田皆起科,亦不闻有公田之名”。0顾炎武分析

道:“前代官吏,皆有职田,故其禄重。禄重则吏多勉而为廉。

. . 是国初此制未废,不知何年收职田以归之上,而但折俸

钞,其数复视前代为轻,始无以则吏之廉矣。”

职田制度对于增禄,稳定地方低级官僚队伍有着重要意

义;职田制度的废除加大了明代官员收人的不稳定性,也大

大增加了明政府整顿吏治的难度。

三、明代薄俸制的原因及其危害

与唐宋时期的厚禄相比,明代的俸禄可谓相形见绌,不

同日而语。对此,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清乾嘉时期的

考据学家赵翼对此都有专门的论述。顾炎武在总结明亡时

深情的说道,“今日贪取之风,所以固胶于人心而不可去者,

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 明代官俸的折支制度,以钞

折米,又以米折钞,而官员几经折腾到手之钞则如同废纸一

4 论明代俸禄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般。以致顾炎武认为折支制度是造成明代官俸低微的主要

弊端。

折支制度无疑是造成官员俸禄低微的直接原因,但是我

们如果进一步思考,明代为什么要这样折腾百官,使官员俸

禄连养家糊口都有困难呢?我们认为造成明代薄俸的状况

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明代俸禄之薄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直接关

系。朱元璋出生于一个典型的贫困农民之家,父母兄长“农

业艰辛,朝夕彷徨”,他自己年幼时亦饱受官吏欺压和饥寒流

离之苦,对社会各阶层的人情世故有很深的了解,并目睹了

元末“百官多贪暴”的黑暗政治现实。朱元璋的阅历和思想,

决定了他对土豪劣绅们奢侈豪华的生活有一种本能的仇恨,

而对官吏们的腐败蠢民尤为深恶痛绝。其执政后即贯彻“重

典惩贪”的治国思想,并告戒群臣,“朕向在民间,尝见县官奸

而弄法,蠢政害民,靡所不至。遂使君听不宣,政事日坏;加

以凶荒,弱者不能聊生,强者去而为盗”。 一向以简朴著称的

皇帝,虽视“前代差已薄”,但在他的观念之中乃认为,官员的

俸禄只要足够养家糊口略有剩余即可。正是朱元璋的这种

心理致使其几次调整官俸,导致官俸越来越薄。

其次,战后的明王朝百废待兴、财政紧张,而各种俸禄,

如宗藩俸禄、勋戚俸禄、军士俸饷、百官俸禄,成为一种沉重

的财政包袱,从而造成了明代一开始就不得不实行低俸,而

其中宗藩俸禄尤为明廷之痼疾。庞大的宗俸支出使得明政

府每年耗费巨额财政来维持其“食禄而不治事”的寄生生活,

给国家财政造成了严重负担,客观上影响了官员的实际俸禄

水平。

明朝初年,诸王公主人数不多,国家财政尚能支付。至

明中叶以后,宗室人口繁衍迅速,数量庞大,史称:“国初支庶

不繁,定制因略;金麟趾蠡斯其丽不亿,视昔时数百倍矣。”

根据徐光启计算,宗藩人数大约每3O年增加一倍,洪武时

“亲郡王以下男女五十八位”,而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则

“见存者不下八万”。∞以河南开封之周王府为例:“洪武中河

南开封惟一周府,今(嘉靖初)郡王已增三十九府,将军至五

百余,中尉仪宾不可胜计。”∞嘉靖时担任礼部尚书的梁材道:

“河南初封周王一府,岁支禄米一万石。今增郡王、镇、辅、俸

等将军、中尉、郡县等主君并仪宾等,至一千四百四十位员,

共岁支禄米六十九万二百五十石。”o同时,梁材列举了山西、

山东宗藩及禄米数量,指出:“山西宗藩数为1851人,岁支禄

米872306石;山东宗藩数为361人,岁支禄米139237石。”

嘉靖后期,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林润上书朝廷,不无忧虑的谈

了宗禄问题给国家财政带来的沉重负担,他说:“今天下之事

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 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

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如山

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

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就是二万石。是二省之

粮借令全输,已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俸、军饷皆出其中

乎!” 礼科给事中张国彦也说:“天下岁供京师者止四百万

石,而宗禄粮则不啻倍之,是每年竭国课之数,不足以供宗室

之半也。”

再次,漕运困难。漕运是我国两千余年封建集权王朝的

生命线,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补给线。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

视,视为国家之大政。史载:“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

陆兼挽,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0后因“海运多险,陆挽亦

艰。” 永乐九年二月乃命尚书宋礼、侍郎多纯都督周长浚会

通河,历经数年,“自是漕运直达通州,海陆运俱废”。 在明

代,京杭大运河承担着漕运之重任,漕粮北运主要倚仗大运

河。因此漕运的兴衰客观上也制约了明代官俸政策的推行。

附表:明代(1421~1570)的漕粮实运数: (单位:万石)

分析上表可看出:与明初相比,运河每年漕粮的实际运

5 论明代俸禄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量总体呈递减趋势(明初平均为40O万石左右);至明末万历

三十年,漕运抵京仅百三十八万石。总之,因大运河中段借

黄河作道,常因黄河的多决、改道,漕运屡遭破坏;加上官府

腐败、漕运军官克扣食赃,沿途贩卖渔利,造成了漕粮短缺,

明政府只得以漕粮改折加以应付。漕运的困难,致使漕粮不

能及时到位,此亦为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相离的明代官员俸

薄、采取折银方式之重要原因。

复次,官僚机构的不断膨胀,官俸支出的增幅远远不及

官僚队伍的膨胀速度。洪武时,全国武职人员约2.8万人,

到成化年间,已增至8.1万余员;文职人员,洪武时约2.4万

人,正德以来,仅吏员就增至5.1万余员。在嘉靖年间,刘体

健就上书指出:“以历代官数,汉七千八百余员,唐万八千员,

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明代文职官数在国初五千四百有余,

武职官员在国初为二万八千余员,自宪宗五年,武职已逾八

万,全文武官数盖十余万。至武宗正德年间,文官二万四千

六百八十三员,武官十万,卫所七百七十二,旗军八十九万六

千,吏五万五千,其俸禄粮约数千万,全国夏秋粮大约二千六

百六十多万石,出多人少,俸给无法提高。 由于冗员冗官享

受政府俸禄人员的范围大大扩大,个体官俸就大为减少,以

致造成各级官吏所得大多人不敷出,严重影响了官吏的实际

生活水平。

明代薄俸制对当时政治与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显著的。

明代的薄俸制,在“百姓财力俱困,如初飞之鸟”∞的明

初,对缓解国家财政困难、树立廉政之仕风虽有一定积极意

义;但明中叶以后,则加深了吏治的腐败和政治的腐朽,造成

“贪风不息,廉吏难支” 的局面。俸薄如此,使得小官舞弊以

救贫、大官贪污以致富,导致吏治败坏,加重了百姓负担,扩

大社会矛盾,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笔者认为,明代大小官

员之所以竟相走向贪污的道路,除与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腐

败、贪婪的本性所决定外,与明代官员俸禄制度的重大缺陷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俸禄厚薄与廉政之间的关系前人早有许多深刻的

阐述。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西汉孝

宣皇帝在给低级官吏加俸的诏书中指出:“今小吏皆勤事而

俸禄薄,欲使其勿侵渔百姓,难矣。” 宋太祖更是一针见血

出:“吏不廉则政治削,禄不充则饥寒迫,所以渔杀小利,蠹耗

下民,由兹而作矣。” 对于明朝的官俸现状,其时人亦颇多议

论。永乐时任双流知县的孔友谅说:“国朝制禄之典,视前代

为薄。今京官及方面官稍增俸禄,其余大小官员自折钞外,

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首之资,以道路往来,费

安所取资。贪者放利行私,廉者终萎莫诉。” 正统年间御史

陈泰也说:“今在外诸司文臣去家甚远,妻子随行,禄厚者月

给米不过二石,薄者一石,又多折钞,九载之间,仰事俯首之

资,道路往来之费,亲故问谴之需,满罢闲居之用,其禄不赡,

则不免失其所守,而陷于罪者多矣。”

在俸禄普遍低微的情况下,众多官员侵渔百姓,相互影

响,势必造成贪污成风。到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均留有贪污之痕迹。史称:“嘉靖时期,贪官暴吏,布满中外;

嘉隆以后,更是‘惟贿是举,而人皆以贪墨以奉上司。”旧微薄

的俸禄,使得明代官场“礼义沦亡,盗贼竞作,贪婪和无耻之

风弥漫”。 在薄俸制下,更是使得廉吏生活拮据,难以维持生

计。洪武年间,官至正三品的通政使的曾秉正,去职时竟“贫

不能归,鬻其四岁女”。 成化年间,曾以廷试第一名为翰林修

撰的罗伦,在被贬为福建市舶副使时,因微薄的官俸不足开

支,只好靠卖字谋生;大清官海瑞,在死的时候,同僚在其家,

更是只见麻布帐子破箱子,只好由其同僚凑钱办了丧事。

在这样一个连正常生活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的朝代,即

6 论明代俸禄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使重典酷法也无法阻止官吏涉牵贪贿之途。顾炎武一针见

血地指出:“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不可去者,以给俸

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国在明代官员其家庭成员普遍多达数

十人的情况下,单单靠低微的俸给,绝大多数是无法满足其

生活享受的,入不敷出是迫使他们竞相走上贪污之路的重要

原因。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官员的俸禄在历史上为典

型的“薄俸”。笔者认为,俸禄水平与廉政密切相关,在封建

时代厚禄未必养廉,但是适当的俸禄水平是确保吏治清廉的

必要条件;“俸薄不足以养廉”,“吏俸薄则犯赃者必多”;0只

有俸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然后严肃法纪,才能收到止贪励

廉的功效。诚如明代正统年间御史陈泰上书所言:“乞量增

禄廪,俾足养廉,然后治贪污,则贪风息”, 单靠重典惩贪难

以收到成效。官吏的俸禄水平需因时制宜,适应社会经济的

发展,适时调整官员待遇;俸禄水平偏低,影响官吏的积极

性,与其地位和作用不相称,弱化行政效率;同时易造成官吏

生活拮据,导致贪风盛行,殃及百姓。一个朝代官俸的设计

科学与否应遵循这样原则:一般官吏的俸禄需足以养家,使

其无后顾之忧,并不得低于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

魏晋南北朝加官很多的情形下是如何计算俸禄的?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一个特别混乱的年代,这短短五个字却是包含着我国三百多年的乱世,魏晋南北朝,它其实是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东晋时期还有南北朝。这4个时期中出现过很多的政权,一直到隋灭陈之后,隋朝一统天下,才结束了这三百六十九年的乱世。在古代不似现代一般以货币为主发放俸禄,更多的时候是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俸禄的结算。

一、叠加计算

对于古代的事情,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当时的文人学者还有史官笔下记录的史书,从而了解到当时的世界,从《魏书·高阳王雍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魏晋南北朝的官员俸禄其实是由叠加计算而出的,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以布匹粮食来进行结算。所以如果一个官员做到了高官的位置或者一人身兼多职都会领到一笔不菲的俸禄。

二、不同政权不同发俸

秦朝以前也是一个乱世,群雄并起的一个时代,当秦始皇结束这个这个乱世后统一了很多细节,比如尺度,语言等,同时还更改了俸禄制度,使用粮食为俸禄,而后汉朝、魏晋南北朝也沿用了此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帝更改了制度,颁布均田制之后,官员以公田为俸禄,卸任时公田再移交给下一任官员,为公家所有,非私有财产。而西晋时期也是不以货币为俸禄,而是以粟米,不同于孝文帝的均田制,而是使用占田制,以官级高低为标准,逐级递减,总的来说就是高官厚禄,小官低俸。

其实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存在一种食物链的现象,只是现代比之于古代实在是好的太多太多,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没有王权至上,没有奴隶主,这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没有乱世,没有硝烟,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成为国之栋梁,为国家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