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为什么唐朝诗人大多写汉朝事,以及为什么唐代诗人以汉代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你想问的是韩_的《寒食》吧?主要的原因也是为了避免落人口实。
虽然在唐朝年间并没有出现后来清朝那般严厉的文字狱,但是很多作者都为了防止自己被人落了口实而被人所举报,因此在写诗时候,尤其是写关于唐朝的诗作的时候都是以汉朝来借代唐朝的。
唐朝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因此唐朝人们无不坚信自己的朝代是与汉朝是并不相上下的,并且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而这也是被后世学者所肯定的,汉唐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大盛世,也都是同时期世界上属于一流的强大王国。因此唐朝人以汉朝人自居,也并没有什么让人惊讶的了,这就是为什么韩_在写《寒食》一诗当中会用汉宫代指唐宫的原因了。
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代表,唐朝时候国力强盛,设立安西都护府,联系和管理西域少数民族地区,而秦朝和汉朝同样也是国力强盛时期,北击匈奴,保护了国内的安全。诗人借古喻今,通过描写秦朝和汉朝,抒发期望国家强大,人民安康,边境减少战争的意愿。
汉朝作为古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成为后来众多朝代崇拜和追念的对象。其中在唐朝的诗歌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唐人对汉朝的有着强烈的崇拜和喜爱,唐朝的诗人也将这份情感写进他们的诗句中。汉朝的率先统一以及强大富裕的国家实力深深的影响着唐朝诗人,因此唐朝诗人将汉朝情节写进诗歌中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汉朝的统一
汉朝作为我国的一个封建统一的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汉朝期间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平台,汉文化的发展也为古代中国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柱。汉朝为后代朝代所创造的一切被后世无数诗人写进诗句中,其中在唐朝诗人的诗歌中最为明显。
二、汉朝的历史影响
汉朝华丽炫美的诗歌被无数后人所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吸引着无数后人去研究汉朝的诗文。其中唐朝的诗人最喜爱引用汉朝的典故,他们常常通过借用汉朝的典故来批判社会现存的问题并借此来表达自己对于统治者治理的建议或是不满。唐朝的诗人最喜爱以古喻今的诗歌写作手法,在他们心目中汉朝虽然与他们相差四百年,但汉朝确实唐朝建立之前唯一一个安稳发展的国家,除了汉朝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统一稳定的王朝,因此唐朝诗人认为汉朝与唐朝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唐朝诗人的诗歌中常常描述关于汉朝的情节。
汉唐两个朝代所创造的一切文明都是我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不断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学会以史为鉴,并不断学习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文人写文章喜欢借古讽今,泼妇骂大街擅长指桑骂槐。无非是古今之间,桑槐之间,有可以相互类比的元素。
唐朝诗人喜欢以汉喻唐,也是一样的道理:汉朝和唐朝,实在有太多相似之处,可以让唐朝的诗人可以借汉朝之酒杯,浇灌本朝之块垒。
总体来讲,唐朝诗人引用汉朝故事,一般是用在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彰显大国风范,提升民族自豪感。
大汉与盛唐,都是中原帝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后人每念及此,没有人不会心向往之。哪怕是文弱书生,想到大汉帝国征战四方,开疆扩土勒石西域的历史,也会小心脏激动的扑通扑通。
正所谓“汉家旗帜满阴山,不谴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在唐朝的边塞诗里面,汉代英雄的名字,汉代边关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诗歌里面,构成了唐朝边塞诗浓浓的汉家滋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学时候就学过的这首唐诗,至今念起,心头依旧有洪波涌起。
第二,以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影射当今唐朝帝王的兵火无休。
汉朝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国家强大的巅峰,也是在汉武帝时期用光了西汉积攒半个多实际的元气。
不客气的讲,汉武大帝,既是汉朝的伟人,也是汉朝的罪人。汉武之后,西汉国力就走向了下坡。
穷兵黩武,连年征战。除了满足皇帝的征服欲,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相反,战争就意味着骨肉分离,家破人亡,生离死别。
这里,铁锤不妨贴出几首这样的唐诗,看看诗人们是如何压抑着心中的愤怒,饱含着对苍生的热泪,控诉汉朝战争对人民的伤害。
先看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好一个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当年铁锤只是十几岁少年,读到这一句,都不仅热泪盈眶。远在家乡的亲人还在盼望战士回家,谁知道心爱的人已经成为异乡的一堆白骨。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让人心碎的结局吗?
真的有!
那就是张藉的《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即便是威武的大汉军队,也有吃败仗的时候。这个时候遭受的就是无情的屠杀。这一次杀了什么人呢?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丈夫战死在沙场,妻子已经怀孕有了孩子。这样的人间悲剧,在汉朝上演,一样会在唐朝上演。
唐朝的诗人,用汉朝的战争悲剧,控诉唐朝皇帝没有能力平息边疆的战火,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样的诗歌,读来让人心碎。
第三点,直接拿汉朝皇帝比喻唐朝的帝王。他们一样的的荒唐。
“汉皇重色思倾国”,唐朝皇帝又能好到哪里去?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汉武帝长年用兵让民间十室九空,安史之乱,又何尝不是把大唐帝国践踏的千疮百孔!
再看看李益的 《统汉峰下》: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这首诗真的是辛辣的讽刺。大汉窦将军打败了匈奴铁骑,在燕然山上勒石纪念自己的丰功伟绩。
但是现在又留下了什么呢?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北方天空上孤零零的月亮,照着空无一人的沙场。死了那么多生命,究竟给社会、给朝廷换来了什么呢?
还有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朝皇帝半夜招来贾谊,就为了问那些荒唐无稽的事情,却不重用贾谊的经天纬地之才。那么唐朝的皇帝,又有几个会任人唯贤,让那些有抱负的读书人可以施展胸中的才学,为唐朝百姓服务呢。
总结一下:唐朝诗人喜欢拿汉朝的故事比喻唐朝的现实,是因为唐朝和汉朝有很多相似之处。既有广阔的疆域,强盛的国力;也有穷兵黩武,生灵涂炭的悲剧。言为心声,诗以言志。唐朝的诗人们无非是要借古喻今,表达他们对当时现实的态度而已。
诗词歌赋是古代特有的文化瑰宝,现如今的人们大部分已经不会诗词歌赋。但是诗词歌赋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汉朝和唐朝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这两个朝代都是历史上的强大王朝。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唐朝诗人尤其喜欢“以汉喻唐”,“以汉喻唐”是指用汉朝的名称典故来反映唐朝的事情,这是唐诗中非常常见的现象。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强大的封建王朝,为何唐朝诗人喜欢“以汉喻唐”?其实,不仅仅是唐朝诗人,历史上很多朝代的诗人都喜欢以一个朝代比喻另一个朝代。漫游古韵,最爱这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生活在遥远东晋的王羲之,在千年以前便有了穿越古今的时空观照意识。
历朝历代皆有热爱回首的人,唐代亦如是。唐朝诗人最为喜爱的就是比喻汉朝。这一点可以从唐朝诗人的诗词歌赋中看出来。比如说“汉皇重色思倾国”、“秦时明月汉时关”、“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家大将西出师”等等,这些诗词都是唐朝时期“以汉喻唐”的代表。
在唐朝诗人的笔下,“汉皇”、“汉关”、“汉家”、“汉将”等词汇是经常出现的。在恢弘的唐诗王国里,汉家优雅曼妙的姿态随处可见。唐朝诗人笔下的诗词歌赋有很多,比如说“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清平调》)“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苏武》)“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塞下曲》)等等。
李白身在唐朝心在汉,“汉宫”、汉臣“苏武”和“汉皇”,诗仙笔尖热力腾腾的仙气也不免要为“汉家”的地气儿让道。作为大唐王朝的诗仙,李白的作品无疑是这个朝代的代表作。要知道,从西汉建立一直到唐朝时期,这一过程经历了八百余年的时间,汉朝的人们万万想不到,八百年之后,唐朝的诗人会对他们如此的崇拜。
即使是唐朝的皇帝,也是汉朝的忠诚粉丝。“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这首诗就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在大唐,以唐王为标杆,自上而下,对大汉的钟情者比比皆是。那么,唐朝诗人,也有很多对汉朝皇帝的赞美之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说“汉武好神仙,黄金作台与天津。”“武皇南面曙欲分,从下来玉杯冷。”“汉天子,观风自南国。浮舟大江屹不前,蛟龙索斗风波黑。春秋方壮雄武才,弯弧叱浪连山开。”那么为何唐朝诗人会这么喜爱汉朝呢?就连唐太宗都对汉朝进行了诗词歌赋的描写,这岂不是说明唐朝整个朝代上下都是如此吗?
首先来说,唐代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朝代与汉代联系在一起。汉唐时期,武艺和国际声誉都比较强,所以汉唐时期是中国的鼎盛时期。人们把汉唐全盛时期称为汉唐全盛时期。汉唐时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恋汉”,巧借汉代,唐代诗人心中激荡着的英雄之气与万丈豪情得以喷发,汉王朝盛世景观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得以重现。
汉朝国力强大,以汉代唐,镜照自我在于,朝代兴衰更替是一致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之所以出现“以汉喻唐”,就是因为唐朝诗人借助汉朝,来表达对唐代统治者昏庸无能或者对统治者的举措失当的不满,不能直言,便以汉为典,曲意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要比直接表达好很多。
唐朝人喜欢自比为汉朝,诗中大量评议汉事,借用汉人事来比拟唐事以寄托诗人的赞赏或讽刺之情,有的还直接以汉代唐。汉朝是我国封建时期第一个延续较长时间的王朝,对我国影响极大,唐朝有这种自比于汉朝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