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在德不在险(在德不在险什么意思)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为什么国家在德不在险,以及在德不在险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北宋初期换都问题上,为何说赵光义“在德不在险”?

北宋赵匡胤在黄袍加身成为皇帝之后,将都城定在了开封。有一次,他回到洛阳祭祖,看到洛阳非常繁华,地理位置也易守难攻,于是他就和大臣们说出了迁都的想法,无奈都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赵匡胤又对弟弟赵光义说了迁都的想法,赵光义用五个字“在德不在险”劝谏,最后赵匡胤也就没有迁都了。赵光义之所以会反对迁都,我认为他既有出于对国家的考虑,也有自己的私心。

迁都劳民伤财,而且一个国家并不是靠国都险要才得以保全。北宋的首都在开封离洛阳很远,要把洛阳作为国都的话,还得召集一个批能工巧匠,以及花费大量的银两去修建宫殿等等。加上北宋初建,百姓刚刚安定下来,并不适合再给百姓加重负担。从历史上也看出,国都之险并不能够改变国家灭亡的命运。大汉、唐朝国都易守难攻,可是最后还是改朝换代了。可见,想要实现长治久安,最主要的还是好好治理国家。

迁都洛阳会削弱赵光义的势力。赵光义本人已经是开封的府尹了,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假如开封不是国都了,那么赵光义就会远离权力中心,这是间接削弱了自己的势力。所以,这也是赵光义会不同意哥哥想法的原因之一。

由于大臣们和弟弟赵光义的劝谏,赵匡胤最后也放弃了迁都的想法,以后的历朝皇帝们也没有想着迁都,开封就一直是北宋的国都。我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别国灭掉,不然的话,就算占据了天险,最后还是一样不能改变被灭的命运。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这句话是何意思?

纵使地形有利,却难以成为(国家的)保障,

(要巩固政权)靠的是施行仁德,而不是依仗(地形、关城)险要.

如何理解关于北宋初期换都问题上,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呢?

开宝九年,赵匡胤和赵光义一行巡视西京洛阳,就在这次西巡中,赵匡胤提出要将都城从开封迁移到洛阳。结果遭到了起居郎李符和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的反对,赵匡胤没有采纳,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劝阻,赵匡胤听后,只得放弃了迁都的念头。

关于赵匡胤迁都之议,后世一般认为,赵匡胤的意图其实是想通过迁都,削弱开封府尹赵光义的势力,因而遭到赵光义的激烈反对。

甚至有人认为,赵光义所谓“在德不在险”,是对赵匡胤赤裸裸的挑战,意思是我赵老二的地位,靠的是德行,你想通过迁都削弱我没有用!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赵光义也不是随便一说,背后还是有意图的。

甚至有人认为,正是赵匡胤迁都释放出来的信号,让赵光义闻到了火药味,当年十月份的“烛影斧声”就是因此爆发的。

一次搬家事件的讨论,引出这么多是是非非,这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真相究竟是什么?

史料记载的可靠性分析

迁都之议《宋史》并没有记载,而是记载于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这是一本个人史学著作,博采正史、实录、野记、政书、个人笔记等资料,被认为是历史参考价值极高的一本史学著作。

不过,关于迁都事件最早并非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而是另一本著作,即王禹偁的《建隆遗事》。《建隆遗事》因为记载的内容多有谬误,已经被认为是一部伪书,不可靠。

既然记载不可靠,李焘还是采用了,要么李焘有其它史料证明这段记载是可靠的,要么李焘别有深意,那么他究竟为何采用呢?

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继续往下探讨。

赵匡胤为何要迁都洛阳

按照记载,赵匡胤迁都的意图,有以下几点:

一、“见洛阳宫室壮丽, 甚悦”。洛阳宫殿壮丽,毕竟是古都,前朝建筑尚存,比开封更具皇家气度。

二、“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赵匡胤本人出生在洛阳,喜欢洛阳的风土人情,个人偏好。

三、“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迁都洛阳还不是最终的结论,将来早晚要迁都长安,洛阳只是权宜之计

四、“吾将西迁无它, 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 以安天下也”。洛阳和长安有山河之险,可以免除都城防御大量养兵之弊。

四条理由角度各不相同,第一条是基于未来统一天下后,必然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皇宫建筑,开封基础条件差,重新建耗费颇多;第二条纯属个人偏好;第三条基于现实,不能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第四条才是最关键,都城的天险有利于防守,仿效汉唐。

不过,从这四个理由的逻辑关系来看,其实有点混乱,也就是说,赵匡胤对迁都的问题,很可能是临时起意,并没有做深入分析。也有另一种可能,他是顾左右而言他,这些理由或许并非真正的动因。

比如,既然将来要迁都长安,何不一步到位?既然条件不成熟,为何不等一等?赵匡胤为何要迫不及待地“欲留居之”,迁都有那么急迫吗?

李符和李怀忠的理由是否成立

起居郎李符的反对理由有八条:

“京邑凋敝, 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 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

这八条理由大致可以归类为“二不二有”:配套设施不完善;经济条件不具备;供应体系有缺陷;时间节点有问题。李符认为,洛阳既存在天然缺陷,又难满足现实条件,不可行。

李怀忠的反对理由只有两条,很关键:

“东京有汴渠之漕, 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 都下兵数十万, 咸仰给焉。陛下居此, 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 皆在大梁。根本安稳已久, 不可动摇。若遽迁都, 臣实未见其便。”

开封这地方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它的优势在于四通八达,漕运体系完备,作为京畿重地,有利于全国的物资运送。它的劣势也在于四通八达,没有天险,军事上叫“四战之地”,很难防守。

所以李怀忠认为,都城定在洛阳的话,这么多士兵吃啥喝啥,运送任务太繁重。另外目前的府库重兵都在开封,根本一动,国家就可能出现大的动乱。

相对于李符,李怀忠直击根本——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如何理解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

李符和李怀忠的话都没有说动赵匡胤(上亦弗从),这时候赵光义站出来了,他先说“迁都未便”(迁都洛阳条件不成熟,不利的地方太多);赵匡胤抛出最终目的地是长安,赵光义又叩头“切谏”;最后赵匡胤说,迁都是为了据天险去冗兵安天下,赵光义抛出了那句名言:

王又言:“在德不在险。”上不答。王出, 上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 今姑从之。不出百年, 天下民力殚矣。” 甲辰, 始下诏东归。

最终,赵匡胤虽然认为不迁都,早晚会搞得天下民力殆尽,但也不得不听从了赵光义的建议,下诏回京。

“在德不在险”出自于春秋时期吴起的一段话,意思是说,要想让国家长治久安,靠的是君主的德治,而不是依仗山河天险。起因是,魏武侯看到魏国山河险固,很高兴地说:“哎呀太好了,我们魏国有这么多天险,真是国家的宝啊!”吴起说:“不修德行,再多的天险也靠不住!”

这话没毛病,但是赵光义把这句话放在这个环境里就有问题了。假如赵匡胤不修德行,企图把都城搬到有天然防御优势的洛阳,然后以此为恃,安于享乐,你赵光义可以这么说。赵匡胤既不是安于享乐的人,也没有仪仗天险享乐的意图,你这么说岂不是驴唇不对马嘴?

“修德”是大帽子,任何时候都没错,可是“修德”就不需要“险”吗?辽国人跟你讲“德”吗?西夏人跟你讲“德”吗?赵光义这话显然是混淆概念,把天险对军事的重要性这个概念,强行扯上德治,似乎这两样东西是矛盾的。

赵光义这么说岂不是有点“蛮不讲理”,至少文不对题!那么,赵匡胤就没听出来吗,他怎么就听从了呢?

“在德不在险”的深意,及迁都背后的隐情

毫无疑问,从个人得失来看,迁都受损最严重的就是开封府尹赵光义。

这一点史学家早有定论,赵光义在担任开封府尹期间,已经营造了一个政治势力集团,迁都就意味着他的政治优势遭受重大打击。

所以,人们认为赵光义这句“在德不在险”,内含个人私利,用这个大帽子扣在赵匡胤头上,其实是口不择言的说法。

赵匡胤迁都难道仅仅就是他所言的四条理由?显然不是,从他混乱的表达中就可以看出其内心的矛盾之处。赵匡胤不是不明白迁都有利有弊,没有证据表明,李符和李怀忠是晋王党,这说明,迁都却是“弊大于利”,可行性比较低。

那么,赵匡胤在思考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何匆匆忙忙抛出迁都的说法呢?我觉得赵光义的势力已经到大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赵匡胤不得不出手了!问题是,赵匡胤对这个危险发觉太晚了,一时很难找到不引起动乱,又能迅速瓦解晋王势力的对策,所以,迁都之策即便可行性地,也要尝试!

对赵匡胤来说,迁都何尝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虽然希望渺茫,也想试一试。

李焘记载这段故事背后的含义

长期以来,关于赵光义即位的疑云一直没有定论,“烛影斧声”也成了永久的历史迷案。关于赵光义弑兄夺位的说法,在当时就存在。

不过,作为大宋的臣民,大家即使心知肚明,又有谁敢说破呢?别说没有证据,即便证据充足,又有谁敢触龙鳞呢?

不过,史学家有史学家的智慧——曲笔!他们可以用曲笔的方式,记录下一些影影绰绰的事迹,给后人留下一些疑点和证据,让后人有迹可循。

我认为,李焘采纳《建隆遗事》中的这段记载,其目的就是为此!

怎样理解吴起的“在德不在险”

吴起说:“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则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吴起指出当年的三苗氏、夏桀和殷纣的立国之地都是山河险要,看似固若金汤,但是这些君主因为“德义不修”、“修政不仁”、“修政不德”,最终都落得了亡国的下场。如果说吴起引用三苗氏、夏桀和殷纣的典故提醒魏武侯“山河之固”不足以立国,可能是出于国家社稷长治久安的深谋远虑,那么吴起最后那句“若君不修德,则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怎么听都像是在向刚刚上台的老板示威。从士大夫的角度来看,帝王修德无非是善待臣民,吴起非常露骨地警告魏武侯如果不善待以吴起为首的臣民,那么这些人就有可能“为敌国也”,也就是在吴起的率领下集体跳槽到竞争对手那边去。失去了类似名将吴起这样的人才,魏国就算有山河之固也难免重蹈三苗氏、夏桀和殷纣亡国的覆辙。

国之固在德不在险—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著,辽海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卷一周纪一安王十五年中有一段话:

原文: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翻译: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

可见,国之固在德不在险。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意思

地形有利难以成为(国家的)保障,(要巩固政权)靠的是施行仁德而不是依仗(地形、关城)险要

为什么国家在德不在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在德不在险什么意思、为什么国家在德不在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