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雷抒雁诗歌为什么能成功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雷抒雁的散文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直统统的白话文,写得极富情感,读后心情难以言表,喟叹、惋惜油然而生。如果一定要对这篇文章进行解析,必定索然无味。
下面抄录原文,并附四道阅读练习题,可能有助于对原文的理解和感悟。
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
“一种独特的诗声歇息了,中国现今诗坛一颗明亮的诗星陨落了。”2013年2月14日,当代杰出诗人、作家雷抒雁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享年71岁。
雷抒雁早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诗人的特质。上学的时候,很多东西他都能比别人早发现,要快半拍,还很勤奋,口袋里总是放着一个小本子,听到一句什么话,看到一个感兴趣的画面,他就记下来,成为了创作的素材库。
“钟的名字叫声音”,这是雷抒雁的诗句。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他同《小草在歌唱》《空气》《父母之河》《太阳》《告别永恒》等诗篇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将自己的诗视为人生的一道道“擦痕”,或伴着小草存在,或在树叶上留痕,甚至如同波纹一样在河流中出现和消失。但不管如何,他的诗作都有着分明的个性。
他是现今很少真正具有诗人气质和诗才的诗人。
由于对诗歌投入了一生的情感,所以雷抒雁始终关注诗坛的一举一动。2013年,《星星》诗刊扩刊,二十多天前,雷抒雁还向诗刊主编梁平提及此举是诗坛的一件大事,是大动作。去年,他为小学二年级学生赵若凡的儿童诗集《月亮生锈了》撰写评论,并提出恳切的期待:“孩子的写作,应该保持它的原生态,像蓄满水珠的云朵,让雨点自己降落。我读过许多孩子的作品,你感到那雨水像是‘人造雨’,极不自然,不时露出成人的‘马脚’。”
爱之深,责之切。他一度痛陈如今的部分诗人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缺乏厚实的生活和真情的投入,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力度热衷于流行一时的“网络体”、“微博体”诗歌,他指出这种诗歌没有提供诗最本质的东西,诗人没有用心沉静思考,随心地用键盘敲击,这跟跳迪斯科一样,想怎么扭,就怎么扭,很快就被人淡忘了,“用墨写的诗,斧头也砍不下来!”雷抒雁告诫同道们。
敢说话,敢说真话,雷抒雁把诗人气质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一次古体诗词研讨会上,雷抒雁正色地说:“今天参加会议的全是诗人,本来没有什么尊卑贵贱,在诗的面前一律平等,以诗论高下。可是你们弄这么个主席台,按官职排位,这还是研讨诗吗?”这风骨,这名节,真豪杰!
雷抒雁能够生长成为一棵诗歌常青树的秘密在于他生命至上的诗歌创作观。雷抒雁始终致力于表达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启蒙。沿着这个方向,他逐次拷问生命的重大系列命题,例如永恒与瞬间、生与死、城市生活体验与乡村生活经验。这个过程中,雷抒雁的诗歌进一步转向对生活世界的个体体验的关注,朴实贴切的语言表达,贡献着他过人的生活智慧,为新诗开辟一条稳健的道路。
雷抒雁的诗歌为诗坛提供了一种灼人的热度,一种深邃而大气的方向,一种“力”的美与震撼。诗人对大地和祖国的深情,真诚崇高的人格之魂,以及他丰赡的文学经验与业绩,都成了当代中国诗坛的精神象征。
“桥”是雷抒雁诗歌创作的重要意象,这恰好是诗人的自我象征,他连接了传统和现代的两端,从传统走来,向现代走去。他的诗作既有泥土气息,又有现代意味,在真挚中透着深刻,在大气中蕴含灵秀。
“我们全民族正在努力完成一个‘中国梦’。这正是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一个梦想。”这是他去世前二十多天的时候写下的励志之语,如今,诗梦犹在,斯人已逝!
(1)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D与A )
A.雷抒雁早就具备了一名优秀诗人的特质,这主要体现为他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奋努力,积累素材。
B.雷抒雁作为一个具有诗人气质和诗才的诗人,主要体现在他的分明的个性上。
C.雷抒雁关注诗坛,为诗歌投入了一生的情感,对《星星》扩刊表示了肯定,对赵若凡则有些许批评。
D.雷抒雁始终致力于表达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启蒙,以此作为诗歌创作的方向,为新诗开辟了一条稳健的道路。
E.以“桥”为代表的诗歌意象是雷抒雁的自我象征,具有泥土气息和现代意味,成为连接了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的纽带。
分析:E “具有泥土气息和现代意味”的是雷抒雁的诗作,只理解成“意象”,可选,但比较片面。BC都是错的,不能选。B诗人的气质和诗才主要体现在诗作的个性上。C雷抒雁对赵若凡的态度是期许,他批评的是不正常的现象。
(2)雷抒雁说,“用墨写的诗,斧头也砍不下来!”在文中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含义:诗人的写作要用心,要沉静下来,这样的诗歌才有思想的深度与力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用:这句话表现了雷抒雁对诗歌的热爱和责任感,表达了他对于热衷流行而缺乏思想深度和力度的诗歌及其创作者的批评。
(3)简要概括文中雷抒雁的诗作具有哪些特点?
①诗作个性分明,以诗作来表现人生;②坚持生命至上的诗歌创作观,诗作致力于表达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启蒙;③诗作大气、深邃、真挚、有力;④诗作既有泥土气息,又有现代意味。
(4)文章标题“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如果改成“诗人雷抒雁”好不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不好。文章用“雷抒雁的名字叫诗歌”作标题,具有强调作用,表现了雷抒雁最本质的特征,他的生命和诗歌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对诗歌倾注了毕生的热情,生命的全部就是诗歌,而且他的个性特征也是诗歌性质的,他的诗作都有分明的个性。同时也能表现出他是中国当代诗坛的精神象征。而用“诗人雷抒雁”作标题,“诗人”只是一个身份或职业,作为定语出现,属于客观的介绍,缺乏情感。
这首诗,是雷抒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写的,据雷抒雁介绍:这是一首哲理诗。所谓“哲理”,就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理。写《星星》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文学界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都是一个从虚幻浮躁向现实转变的时代。“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因为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美妙至极,无以伦比。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这首小诗就是那个时代大背景的写照,就是要告诉人们现实是很复杂的,也有黑暗的东西。这首诗警示人们: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有的未成年人迷失自我等等 。
怀揣着责任心和正义感,批判性和反思性较强,紧系生活与社会时代,其作者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代表之一
人生如雨
——雷抒雁诗歌《听雨》赏析
这是当代著名诗人雷抒雁的优秀作品,是其组诗《自然之恋》中的一首。全诗一共十四行,分三节。从表象上看,写出了诗人所听到的四种不同的雨声:初雨、夜雨、大雨、细雨,以及由此感受到的各种雨态。
第一节,“零乱无序/嘈杂,一如溃散之兵马......多少人在窗外喧哗?"写初雨;
第三节,“暴躁者如雷/正长天奔马!"写大雨;
还是第三节,“及至丝丝缕缕/啜泣不绝/却像一个迷路的娃娃"写细雨,或将停之雨。
这些初看并无过分奇妙之处,不过用了几个朴素而又新鲜的意象。而第二节似乎又与此两节有些离群,不按雨势接着写雨的大小强弱,却突然写起对于雨夜的感觉:“整个梦,如一面鼓/任雨点敲打"。
可好就好在诗人独巨匠心地用第二节把前后两节的三种雨势连接起来,使整首诗构成一幅跃动的人生图景:
“零乱无序/嘈杂,一如溃散之兵马"的初雨,是青春的诱惑、骚动、激荡。这是一种人生独到的体验。人生是严峻的,青春期尤其更难把握,"高楼欲倾/悬崖将摧",多少人因一念之差一步之错而导致了整个人生的崩溃。
可仍有“多少人在窗外喧哗?”这是青春的喧哗,是人生的喧哗,诱人的信念总是使苦苦追求人生的人们不得不进入骚动后的思考,所以一场冷静的夜雨“可窗而入/可耳而入","敲打"着如"鼓"的梦。
当然,人们都希望能够大展宏图,有人如愿以偿,“正长天奔马”!可正如再雄壮的雨势都会减弱,最终停歇一样,戏也终究要散场,人生艰辛的历程也会走到尽头,如“丝丝缕缕/啜泣不绝"。
有过人生的喜悦,也有过人生的痛苦,可到头来“却像一个迷路的娃娃”,有些伤感,有些迷茫。但是仍是美丽的感伤,美丽的迷茫。“迷路的娃娃”仍是那么迷人,仍是那么富于诱惑,所以,尽管人们都知道人生本来就是难以穷尽的,仍要不停地跋涉,不停地努力,不停地追求。
*附原诗:
《听雨》
·雷抒雁
零乱无绪
嘈杂,一如溃散之兵马,
高楼欲倾
悬崖将摧
多少人在窗外喧哗?
可窗而入,
可耳而入,
整个梦,如一面鼓
任雨点敲打。
暴躁者如雷,
正长天奔马!
及至丝丝缕缕,
啜泣不绝
却像一个迷路的娃娃
“雷抒雁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其母校西北大学举行,周明、阎纲两位在京的陕籍作家评论家专程赶来,而陈忠实、李星、肖云儒、晓雷、李国平、畅广元、杨乐生等我省著名作家评论家也参加了研讨会。著名作家周明说:“在雷抒雁诗歌朗诵会上,我几度流泪,我被诗人的真诚打动了。雷抒雁的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诗是时代的强音,而他是时代的歌者。”学者肖云儒评价雷抒雁的诗歌是“变革时代的桥梁”,“他把个人的生命体验和诗人的生命体悟相结合,在生命觉醒的过程中以诗的方式觉醒”。评论家李星说:“雷抒雁的诗赋予政治抒情诗以新的内涵,从小我之中可见大我”。《延河》主编常智奇说:“雷抒雁在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的中国诗坛占有重要位置,他以思想的强大给诗歌的诗情张开了翅膀。”
为祖国写诗
相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诗歌也许没那么红火,有人说这是因为“诗人越来越少,但写诗的人越来越多”。对此,雷抒雁说:“这是好事,证明热爱诗歌的人对诗还没有灰心。有人说我是‘人民诗人’,我觉得自己担当不起,但我希望自己能为人民多写点东西。诗像太阳,你只有努力向它逼近,但永远不可能靠近它。我从不认为自己占有了诗歌,因为我始终对文字心怀敬畏,我的诗是从我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诗歌应该像火把,能够照亮、温暖别人甚至燃烧别人。诗人自己首先要燃烧,才能写出好诗。要诗化事物,必须先诗化诗人自己的精神、心灵、思维,才能感觉到诗,才能感觉到生活中活跃着的、涌动着的精神力量。要有感而发,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诗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好的诗歌,必须有饱满强大的精神内涵,才能传得远,才能感动、俘虏读者。”“另外,我想说的是,如果说我有一点一滴的成绩的话,都得感谢故乡这片土地的培养,感谢我的朋友和师长的帮助。‘人民诗人’是对我的鞭策,希望我的每一句诗都是为了人民、希望我永远是人民的代言人、永远为自己的祖国写诗。”
用诗歌沟通人民
如今,诗歌逐渐被边缘化的现状令人堪忧。诗歌写作的绝对自由促使大量平庸之作“无痛分娩”,缺乏亲切感的作品破坏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对此,雷抒雁直言:“诗是死在纸上,活在嘴上。诗人在创作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他的读者和听众,让诗歌在人们的嘴边流淌。现在诗人主体情感的表达比过去强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主体的东西是无界限的,过于个性化,不太关照读者,用语习惯和情感爆发点更多私人性,别人难以介入。诗的语言、表达方式过于洋化,不适合国内读者的欣赏习惯,很容易形成阻隔,让人感觉别扭。写作考虑写作对象、主体表达的倾诉对象,要让读者接受,必须首先关照读者,寻找一种沟通的方式,增强感情,丰富内涵,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诗是一种生活
30年来,雷抒雁从未放弃对于诗歌的追求。他或歌唱英雄、或赞颂美好生活、或抨击腐朽黑暗。他说:“诗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就像鱼要用腮呼吸一样。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大学学报约我写一篇关于现代诗学的文章。这勾起了我对新诗的一直不间断的思索。我觉得有两个大的问题,其一,是对于现代诗学,我们总是在讲西方的诗学,而对中国传统的诗学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我为什么要做还原《诗经》的尝试呢?我就想回到我们诗歌的源头去看看,用我们现在的思维去读《诗经》。其实,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就是可爱的自由诗,尤其是《国风》部分,所表现出的形式自由与心灵自由比起旧体诗来都离我们现在的诗歌距离更近,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很多地方和我们现在是很一致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效仿中国诗歌所建立的传统,不能让它们尘封了,认为新诗是外来的品种,只重视西方的写作理论和经验,轻视和放弃中国的诗歌传统,这种是不对的。其二,新诗走过了近90年的路,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那么,我在想新诗亏欠于诗的是什么?新诗是否把白话汉语提升到了诗的境地呢?新诗对我们的语言作用太小。”
雷抒雁诗歌为什么能成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雷抒雁的散文、雷抒雁诗歌为什么能成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