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史记为什么写项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史记为什么要写项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读过中国古代史书的人都知道,史书中的“传”表示士大夫及名人的传记,史书中的“世家”表示诸侯的传记,史书中的“纪”表示帝王的传记,都是人物的传记,由于身份不同,被分为三六九等,这就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
司马迁是著名史书《史记》的作者,同时也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在西汉时期任职太史令,也就是记录历史的官员,作为汉朝的官职,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却把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最大敌人项羽的传记归为“纪”,这就是《史记 项羽本纪》。
司马迁与史记
换句话说,司马迁作为汉朝的官员,等于是公然承认了项羽的帝王身份,《项羽本纪》被放在《史记》中的《高祖本纪》前面,与《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等皇帝的传记放在一起,并且是按照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来排序的。
也就是说司马迁承认了项羽在中国历史上的合法性,否则也不会出现在《史记》中,为什么司马迁将项羽列入只有帝王才能称为纪的传记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汉朝的合法性来自项羽。
项羽
一般来说,一个新生朝代一定要有一个合法性来源,汉朝的合法性来源就是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这么来的。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首先起兵反秦,到刘邦率军攻入关中逼降秦王子赢,再到最后秦军主力在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秦朝天下其实主要是被项羽和刘邦共同灭亡的,秦朝灭亡之后,项羽成为事实和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因为项羽凭借灭亡秦军主力的超级战功,一跃成为秦末诸侯联军的首领。
同时,项羽在秦朝灭亡后,开启了分封天下,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关中的诸侯,按理来说应该被封为关中王,但是项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让刘邦封在关中,而是把刘邦封在了在当时看起来很贫穷落后偏僻的汉中地区,并封刘邦为汉中王,到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称帝后,刘邦用的国号仍然是“汉”,而这个汉就是来自项羽的分封。如果没有项羽的分封,刘邦的国号就不一定是汉,那么中国历史上就有可能没有汉朝。
项羽与刘邦
秦朝灭亡后,有一个短暂的时期天下共主是项羽的西楚国,也就是刘邦与项羽四年楚汉战争时期,这一段历史不能是空白,虽然是楚汉相争,但是楚在前,汉在后,楚大而汉小,刘备消灭项羽后,占领了天下所有的地盘,等于是继承了西楚国的地盘,所以刘邦的合法性来自项羽,既然如此,项羽肯定要被当成帝王了。
第二个原因:项羽是西楚霸王。
西楚霸王是项羽发明的一个称号,西楚是项羽西楚王朝的意思,西楚王朝有两位君主,第一位是楚怀王熊心,也就是被项羽所杀的义帝,第二位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西楚王朝在历史上是介于秦朝和汉朝之间的朝代,只有短暂的四年时间。
西楚霸王项羽
霸王这个词来自于春秋时期,意思是指实力强大的诸侯王,比如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在春秋时期相当于为周天子维持整个天下秩序的强大诸侯王,比诸侯王高一级,比周天子低一级,是一个特殊的诸侯王,当然也算是帝王了,项羽是西楚霸王,也相当于西楚王朝的帝王,既然是帝王,当然可以写进史记的“纪”中。
在史记中,分封制下的诸侯王与郡县制下的皇帝,其实都是帝王,不同的只是政治制度,而诸侯王与皇帝的传记在史记中都是以“纪”的形式写作的,一般来说,秦始皇以前的分封制度之下的所有帝王都是以朝代为名列入一个共同的纪,比如《周本纪》就是所有周天子的传记,而《秦本纪》则是所有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历任秦王的传记,而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则以单独皇帝为一篇传记,项羽作为秦始皇之后的第一个帝王,所以就以纪的形式被排在《秦始皇》本纪之后和《高祖本纪》之前。
项羽分封图
第三个原因:显示项羽的强大和帝王身份,才能彰显刘邦所建立汉朝的功劳。
项羽本人是中国历史千年一出的战神,被人称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中国历史上能有这个评价的,五千年来,只有项羽一人而已,项羽在当时是神一样的存在,而且数次在战争中击败刘邦,尤其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更是让项羽一战封神。
项羽不仅是战神和军事奇才,而且还是分封刘邦为王的天下共主,同时也是西楚国的霸王,算是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代帝王,如此神奇的项羽,居然被刘邦所击败,被刘邦这个出身低层、游手好闲,看起来像地痞流氓一样的刘邦所击败,那刘邦岂不是更厉害,抬高项羽其实就是抬高刘邦,因为他们两人就是对手,击败强大的对手就是一种抬高,这样才能彰显刘邦所建立汉朝的巨大功劳。如果把项羽归入普通的世家或者列传的话,根本就不能显示出项羽的强大和刘邦击败项羽的功劳,把项羽当成帝王一样的战神,才能达到抬高刘邦的目的。
楚汉争霸
第四个原因:《项羽本纪》中对项羽本人的称呼却是直呼直名,显示出项羽与其他帝王的区别。
项羽虽然被列入了只有帝王才配用的“纪”中,但在纪中司马迁对项羽的称呼却是直呼其名“项籍”,这是一种不尊重的称呼,在古代称呼很讲究的,比如“参拜不名”这个礼仪就是不称呼对方的名字,只称呼对方的官职,萧何与曹操在历史上都有这个待遇,只有不尊重对方才会直乎其名,显示出司马迁虽然把项羽列入纪,但又有所区别,这就是司马迁的用意。
[1]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可以看成他的解释。他说:“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总结起来主要的原因是首先项羽不和从前的帝王一样,由继承而来,而是个人从平民奋斗最终得到(更加应该得到嘉奖),其次,他亲率诸侯参与直接战斗颠覆了暴秦,而且他主持分裂天下,所有的政事都由其定夺,称号为“霸王”,这些都是千古未有的奇事奇人。基于以上原因,项羽该入本纪。
[2]也许他有意在《史记》中形成临近的互相对立而又对照的人格模版,暴烈英勇又憨直的项羽和豁达傲慢又狡诈的刘邦。两人的直接对照将使后人更加理解各人的胜利失败的因素,从而理解刘邦建立汉王朝并不是什么神授,而是他个人的努力与人民的选择结果。不排除司马迁非常喜欢项羽这个人物,给自己喜欢的人物一点特殊待遇也是人之常情。更加隐秘的理由也许是根植于汉武帝对他施腐刑而产生的强烈不满而采取的报复,那就是用项羽来压低汉武帝的祖宗汉高祖刘邦来取得一点快意恩仇。当然,这些都没有事实证明,仅仅个人想象推论。
能够被写入《史记》本纪的除了先秦的那几个朝代,就是五帝以及秦始皇以来的几个重量级人物了。那么项羽为什么能够入得了司马迁的法眼呢?显然,很多人被刘邦的胜利和项羽的失败所误导,没有理性认识到项羽在推翻秦朝当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可以这么说,在刘邦出汉中打败章邯之前,整个天下的共主是项羽。为什么是项羽?
第一:起兵早。项羽跟着项梁,很早就响应陈胜吴广起兵,而且在陈胜吴广失败之后,成为了最大的反抗组织,麾下拥有强大的兵力和资源,对于推倒秦朝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刘邦,都是因为城池久攻不下,前来投靠项梁,依靠项梁才获得飞速发展,后跟项羽结为兄弟。所以,项羽的反秦资历非常老。
第二:功劳大。当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亲率数万楚军跟秦军大战,九战九捷,将秦军主力彻底消灭,声威大震。其他诸侯都是跪着爬进项羽的军帐,不敢仰视。后来,项羽以霸王的身份分封诸侯,刘邦也被封在汉中,虽然很多诸侯对于项羽的分封方式十分不满,但是对于他江湖霸主的身份还算是认同的。
第三:武力强。自从楚汉争霸以来,项羽经常以少胜多,将刘邦大军打的丢盔弃甲,大败溃散,刘邦本人也数次狼狈而逃,有一次险些丢了性命。虽然刘邦能将其他诸侯打的满地找牙,但是跟项羽差的真不是一点两点。垓下大战之前,刘邦依然被疲惫的项羽军打败,不得已以封王的条件拉拢韩信和彭越合围项羽。若不是因为兵力数倍于项羽,韩信依然不能取胜。
此外,项羽死的也十分壮烈,突围后,与汉军大战,能够斩杀上百人,可以说达到了单兵作战的巅峰。他自知无力回天,将宝马送给乌江亭长之后,自刎而死。这份勇气,依然值得敬畏。所以,无论是从项羽的资历、功劳和能力上,将他列入本纪,并无不妥。何况,当年,刘邦的汉王就是项羽分封的,霸王跟帝王也没什么区别。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浓墨重彩可能是因为项羽的性格突出,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后,册封鲁公。
项梁阵亡后,援救赵王赵歇。破釜沉舟,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赢得巨鹿之战。率军攻破关中,举办鸿门宴,火烧秦王宫,杀死秦王嬴子婴。
分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此后,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自恃武力,刚愎自用,弑杀楚义帝,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
扩展资料:
家族成员
项燕:楚将,为秦将王翦所破,自杀。
项渠(项荣):项羽父亲,其中生渠暨梁,已经说了渠为梁之兄,这是有关项羽父亲的最早的项氏谱序记载。
项梁:项燕子,项羽季父,项羽由其抚养长大,后来被秦将章邯打败而亡。
项伯:项羽季父,秦时曾杀人,为张良所庇,故与张良有旧。从项梁起兵击秦,为楚左令尹。项羽伯,降汉,为射阳侯,赐姓刘。孝惠二年去世,嗣子雎有罪,不得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