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为什么说人情不似春情薄(为什么说人情薄如纸)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词人为什么说人情不似春情薄和为什么说人情薄如纸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出自哪里

醉落魄

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注释:

恶:狂。

却:去,走。

译文:

阴阴的春日春情漠漠,在海棠花的下面,东风在不停地吹着。可我们赏花的人不像那春天情意淡薄,守在海棠花枝旁,不让东风把海棠花吹落。

我端起酒杯,细细地品着酒,酒醒了,愁思却还和昨天一样。东风啊,我能不能和你商量商量:不要再苦苦地要吹落海棠花了,不如把我的愁思吹走吧!

“人到多情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出自纳兰性德的《摊破浣溪沙》,就是纳兰容若啊!!不过原句有一个字不同,是“而今真个悔多情”。不知道是不是亲~打错了的说!!!

前面一句的意思是:人如果多情,感情就会由浓转淡。情淡了,也就无所谓爱的死去活来,心痛了!但是,如今他并不是什么多情的人,(纳兰是个痴情种)所以他看不开情爱,情殇啊,唉!

后面一句的意思是:回想起以前的甜蜜时光,如今两人却分离了。所以是断肠回首处,伤心回忆嘛。泪偷零就不用我说了吧,伤心的!唉,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PS:这首诗大略是纳兰毁一生平来着,这两句大概是为她生命中的某个女子写的。但是他生命中值得他作诗留念的有好几个,不过有先后,他是痴情人呀!

如果还有他的诗不会可以问我,蛮喜欢他的!!!!脸熟我哦

作者在大林寺桃花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看看这个吧

常恨春归无觅处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在江西庐山。诗前有序,记叙同游者凡17人,夜宿大林寺,其时为四月初九。大林寺位居庐山顶上,山高地幽,寺内气候要比平地迟滞两个多月。此时,虽已四月天气,可寺内桃树始花,犹如一二月间,这正是本诗的背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芳菲,指美盛的花草。刘禹锡《春日书怀》诗云:“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时序流转,人间四月,花草凋零。“山寺桃花始盛开”,可山寺幽深,桃花迟发,时至四月,犹见春意盎然。这情景,正暗合了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花隐曲径尽头,禅房深处,益显春色的弥足珍贵

“长恨春归无觅处”,春去杳然,无处寻觅。惜春的遗憾是人之常情,“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唐人雍陶的慨叹,正是对春光匆匆的惋惜。于是,“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宋人管鉴在《醉落魄》中,表达了人情坚贞,不忍花落的一厢深情。惜春无奈,挽留无方,于是百计寻春。黄庭坚诗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落想天真,情深意切,表达了对春天的无限眷恋之情。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在历述惜春寻春之情后,结句别出心裁,另辟新境,给人以发现的惊喜:“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以桃花比拟春光,使人眼前一亮,恍然别造了一个世界。不意烂漫春光竟久违人间,深藏在此。

写这首诗时,适逢白居易谪贬江州司马。按理说,这正是诗人心灰意懒的时刻。想不开,斤斤得失,天地必如牢笼;想得开,不计荣辱,胸中自有新的天地。这首咏景小诗,恰恰表现了白居易豁达的襟怀。天涯何处无芳草!天地辽阔,是处皆有佳境。这是云水襟怀的胜利,这是自由心境的胜利。

3,高中语文,古诗翻译!必给好评!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强劲猛烈。标题中说“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写春风、春光一般是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也不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

“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因此“东风”对花猛吹乃至摧残。正因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侧重写人对花的态度,对海棠的爱怜和保护,反衬海棠花的艳丽,是脱俗之笔。

过片之后,写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进一步说明了它在词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词主旨更为鲜明。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词人没有说是因为什么发愁,酒只能暂时麻醉神经,却不能从根本上排解忧愁,酒醒后“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来写“酒”与“愁”的诗词很多,如柳永有“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凤栖梧》),又有“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诉衷情近》)。意境与该词相近,这说明管鉴在某些方面受过他以前的一些词人的影响。

但“殷勤”以下三句,则属作者创新。“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海棠”句相呼应,他要与那吹得迅猛异常的“东风”“约定”,“规劝”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前句说,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后句说,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这里的写法颇为微妙,一是把“东风”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观事物中。把内心活动包含于客观景物之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历来有之,所谓“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夕堂永日绪论》),自然和谐而恰到好处,这首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