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夏朝有哪些诗人?)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夏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以及夏朝有哪些诗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代姓夏的名人都有谁?

1、夏育

东汉后期将领,乌丸校尉。东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农历四月,鲜卑攻打汉朝北部边塞。农历八月,汉朝派夏育从高柳县,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郡,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匈奴单于从雁门郡,三路同时出兵讨伐鲜卑,出塞千余里,结果,汉军大败,损失兵马十之七八。

2、夏无且

夏无且(jū),生卒年不详,秦王嬴政侍医,“荆轲刺秦王”一事之中的关键性人物。曾“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而被载《史记》之“刺客列传”。《战国策》上也有记载。后来秦王嬴政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3、夏贺良

夏贺良(?-前5):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哀帝时,任待诏,谓汉家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4、夏承皓

夏承皓(956-1004):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夏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以子夏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

5、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姓

夏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夏竦有文武才,政事、文学都有建树,是一代名臣、学士,宋人杂记、笔录中记夏竦事迹时,对夏竦多尊称为夏英公、夏郑公、夏文庄、宰相夏公等。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夏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夏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北宋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雨,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人物生平

少年才华

夏竦少年时就很有才华,超迈不群,出类拔萃,写诗作赋,非常敏捷。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家中长辈为了让11岁的夏竦进一步深造,于是领着夏竦拜了进士姚铉为老师。一天姚铉给夏竦出了一道写作练习,题目为“水”、体裁为“赋”,限定字数为一万,夏竦想了一阵,于是提笔开始写起了“水赋”,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把“水赋”写出来了,高高兴兴地把习作交给老师姚铉。姚铉将夏竦的习作扫视了一眼,估算出字数仅有三千,顿时脸上露出了怒色,把习作往夏竦手中一塞说:不用看了,你为什么不围绕“水”的前后左右更广的范围去写呢?夏竦于是根据老师的提示重新扩写了一篇“水赋”,再次恭恭敬敬地把扩写后的“水赋”交给老师姚铉。姚铉一看,字数达到了六千,高兴地说道:“可教矣”。

12岁时,夏竦作《放宫人赋》,援笔立成,而且赋也做得好。宋真宗咸平四年,夏承皓监通州(今江苏南通市)狼山盐场,夏竦17岁,随父在通州狼山,作《渡口》诗:“渡口人稀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残云右倚维扬(今江苏扬州)树,远水南回建邺(今江苏南京)船。山引乱猿啼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值钱。”北宋王辟之说:以后之题诗没有超过他的。

改任丹阳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入侵中原,夏竦的父亲夏承皓率领宋兵抄近从偏僻的小路前往抵抗契丹,晚上与契丹军队相遇,夏承皓立即率领宋兵向契丹军队发起攻击。在战斗中,夏承皓不幸被流箭所伤,卒于战场。朝廷抚恤夏承皓家属,赏夏竦一个名为“三班差使”的小武官。一天,夏竦拿着创作的诗集,等候在宰相李沆退朝回家的路上,左等右等,终于看见宰相李沆一队人马退朝往回走,于是拦住宰相李沆的马头,躬身拜下,将诗集恭恭敬敬地献给李沆,李沆读到诗中的“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很赞赏,继续看下去,全卷都是好诗句。第二天宰相李沆上朝,将夏竦的诗集呈给宋真宗看,并说夏竦父死家贫,请给他换个文职,真宗就任命夏竦为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

应试方正

宋真宗景德年间,夏竦年仅20岁出头,应试贤良方正科,对策廷下,刚出殿门,翰林待读学士杨徽之看他年轻且诗文小有名气,于是上前邀过夏竦说:“老夫它则不知,唯喜吟咏,愿丐贤良一篇,以卜他日之志”。并掏出吴绫手巾摊展在夏竦面前,夏竦乘兴题诗一首:“帘内衮衣明日月,殿前旌旆动龙蛇。纵横落笔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杨徽之一看,点头称赞道:“真宰相器也!”

夏竦的诗在当时就有名气,为人看重。江休复说:“夏英公少年作诗,语意惊人,有‘野花无主傍人行’之句。”又说:“江州(今江西九江)琵琶亭诗板甚多,李卿孙惟留夏英公诗:‘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泪满青衫。’”

大中祥符年间,夏竦任玉清昭应宫判官,丁谓任玉清昭应宫使,是夏竦的上司。一天,丁谓在斋厅宴请官僚,有杂技表演助兴,丁谓对夏竦说:以前没有咏杂技的诗,你可以做一篇。夏即席吟诗道:“舞拂挑珠复吐丸,遮藏巧使百千般。主公端坐无由见,却被旁人冷眼看。”丁谓一听,知道夏竦是在讽刺他,气得脸都白了。

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丁谓担任参知政事,“请大治城西炮场,酾金水,作后土祠”;“三司使”林特提出在上林苑中修建复道,用来连接玉清昭应宫;“发远使”李溥提出将海上巨石搬运到会灵观池中建三神山。当时朝廷群臣都迎合真宗皇帝讲求符瑞、神仙,没有人提出异议,只有户部员外郎夏竦上疏反对,认为这些工程过于阔远,并不是秉承天意,从而阻止了这项耗费巨资的工程上马。

外有政绩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十二月,夏竦调任知黄州,庞籍是他在黄州的下属,官任司理参军,夏竦对他“异礼优待”。有一天,庞籍生病在床,自以为这病好不了,请夏竦给他办理后事。夏竦亲自来看望他,对他说:“你不会死,以后还会做穷宰相,而且还长寿,这病会好的,你不要担忧。”庞籍说:“我做了宰相,还会穷吗?”夏竦说:“在宰相这一等级中你是算穷的。”庞籍后来果然做了宰相,他晚年退休后,写诗记这事说,“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

宋真宗天禧三年,夏竦又调任知襄州(今湖北襄樊)。这一年襄州发生大饥荒,百姓开始流亡,盗贼乘机偷窃。夏竦打开公廪,向灾民放粮,同时又劝说全州的富人拿出余粟,共募集到十余万斛,用来赈救灾民。在夏竦积极努力下,全襄州度过饥荒达四十六万余人。巡按使姜遵将夏竦的事迹上书皇帝,皇帝赐书褒谕。后来民众想到夏竦的恩惠,将皇帝所赐诏书刻成石碑,永志不忘

知任三州

天圣元年,宋仁宗即位,升夏竦为户部郎中,历任寿州(今安徽寿县)、安州(今湖北安陆县)、洪州(今江西南昌)三州知州事。

夏竦知洪州时,“洪俗尚鬼,多巫觋惑民”。夏竦了解情况后,加以取缔,将洪州巫师 1900 余户勒令改归农业及攻习针灸方脉,收缴到的神像、符箓、神仗、魂巾、魄帽、钟、角、刀、笏、沙罗11000余件,全部焚毁掉,并上疏要求下令严禁,以革妖风。天圣元年(1023年)十一月,仁宗看了夏竦的奏疏后下诏“更立重法,自江浙以南悉禁绝之”。

拒使契丹,表作“对偶精绝”

天圣三年(1025),夏竦“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宫判官、判集贤院”,仁宗命他奉使契丹。夏竦因为父死于契丹入侵,不愿拜见契丹国主,上表说:“父殁王事,身丁母忧。义不戴天,难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夷乐之声。”坚决推辞不肯前去。他这个表被当时认为是“四六(骈文)对偶精绝”。

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

在山东省青州有座万年桥,原称南阳桥,俗称北大桥,是一座有千余年历史的古桥,它横架在流经青州市城区的南阳河上。过去,曾是青州南北二城的唯一通道。此桥历史之悠久,价值之重要,规模之恢宏,建筑技术之高超,在齐鲁大地上是有名的。

这就是景祐元年(1034年)夏竦调知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兼安抚使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的青州南阳桥,造就了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为防水患,几经筹措,垒巨石固河两岸,用数十根大木相贯,无柱,架为飞桥,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不久,这种造桥技术就被推广到汾、汴等地。青州虹桥的建筑成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

防备西夏

宋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西夏国主元昊领兵进攻渭州(今甘肃平凉)。同年四月,诏夏竦为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判永兴军,韩琦、范仲淹为副使。新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命部将任福统军迎击元昊的西夏军。

韩琦在任福出发前交待得一清二楚:自怀远城经得胜寨(今宁夏西吉东南)直趋羊牧隆城(今宁夏西吉西北),出敌之后对西夏军发动攻击。各堡垒相距才四十里,道路便利,辎重在近,审时度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出敌后据险设伏,敌退回时进行攻击。“及行,诫之至再。又移檄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任福不听命令,在好水川与西夏军交战,元昊佯败,诱任福军入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陷入元昊所设的包围圈中,在羊牧隆城(今西吉东南)附近,全歼宋军,任福战死,西夏军也伤亡惨重,史称好水川之战。好水川之战宋军失利之后,追究责任,韩琦先上书自劾。夏竦派人收拾宋军尸体,在任福的衣装中得到韩琦嘱诫诸将的公文,上表称好水川之役失败责任不在韩琦,“犹夺一官,知秦州,寻复之”。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四笔》卷第十二的“夏英公好处”中写道“英公此事贤矣,而后来士大夫未必知也,予是以表出之。”

夏竦薨后,当时任宰相的宋庠写了二首《宣徽太尉郑公挽词》以表哀悼。挽词中宋庠对夏竦的才学、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对夏竦之死感到很悲痛,并慨叹夏竦没有做宰相以施展他经国济民的才干。

关于打香篆的诗句

1.描写檀香的诗句

1、《谅公洞庭孤橘歌》

年代: 唐 作者: 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飞花檐卜旃檀香,

结实如缀摩尼珠。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2、《望江南》

年代: 宋 作者: 廖刚

无诸好,方面镇全闽。

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

依约是蓬瀛。贤刺史,龙虎檀香名。

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

和气万家春。

3、《南歌子·桂魄分馀晕》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桂魄分馀晕,檀香破紫心。

高鬟松绾鬓云侵。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更阑云雨凤帷深。

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4、《桃源忆故人·寒苞初吐黄金莹》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寒苞初吐黄金莹。色染蔷薇犹嫩。

枝上紫檀香喷。洒落饶风韵。

南枝一种同春信。何事不忺朱粉。

自称霓裳孤冷。怨感宫腰恨。

5、《短歌寄鼓山长老》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积青冥中。

六月赤日烧不熔,飞禽瞥见人难通。

常闻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行围坐绕同一色,森森影动旃檀香。

于中一子最雄猛,称尊独踞鼓山顶。

百千眷属阴□影,身照曜,吞秋景。

我闻岷国民归依,前王后王皆师资。

宁同梁武遇达磨,过后弹指空伤悲。

6、《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夏竦

柳带分阴接殿基,笙歌还拥翠华归。

前宫晓赭匀妆脸,别馆春红晒舞衣。

槐影对笼苔点细,桐花西倚夕阳稀。

夜来梦上檀香阁,犹映珠帘避贵妃。

7、《颂古》

年代: 宋 作者: 释道颜

老僧正在东司上,不将佛法为人说。

一般屎臭旃檀香,父子之机俱漏泄。

2.关于焚香的诗词

《焚香昼睡比觉香犹未散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燕梁寂寂篆烟残,偷得劳生数刻闲。

三叠秋屏护琴枕,卧游忽到瀼西山。

《山斋疏陋每焚香旁舍闻之而斋中不甚觉盖香随》

年代: 宋 作者: 郑刚中

闻时清透骨,聚处细成緺。

灰厚火得所,山深风奈何。

四窗都纸破,比舍得香多。

利彼与自利,吾心宁有他。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年代: 元 作者: 沈禧

暮云收尽紫霄宽。灏气袭衣冠。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

道人星下礼蒲团。宝鼎*沈檀。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

《因诵张司业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之句拟其体》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寂寞江边舍,欹斜架上书。

焚香一童子,寻竹众鸡雏。

更甚昔人懒,宁论今世疏。

但惭为吏在,不得跨鲸鱼。

《病起掇黄花数本焚香清坐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钱时

秋风雕鹗刷天涯,有底男儿只恋家。

病后暂收文字眼,焚香清坐看黄花。

《鹊桥仙·焚香清坐》

年代: 宋 作者: 李仲光

焚香清坐,呼童沦茗,聊当一杯春酒。不须歌舞倩红裙,为祝百千长寿。

诗书万卷,绮琴三弄,更有新词千首。从今日日与遨游,便是天长地久

《斋中焚香宴坐》

年代: 宋 作者: 宋庠

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

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

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

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

《焚香》

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3.形容香的诗句有哪些

香气扑鼻,馥郁,香气四溢,香气芬芳,

香气悠久,芳香,芬芳,清香四溢,香溢四方,香喷喷,

芳香四溢,玫瑰芳香,洋溢,馨香四溢,金桂飘香,

香苦酸醇,油城墨香,稀香,丹桂飘香,国色天香,

香暖,香薰,天香云外,香魂,十里飘香,菊香遍野,

冰封香裹,闻香识人,红消香断,酒里飘香,久而弥香,

细香,暗香,淡淡竹香,暗香自怜,墙内开花墙外香,

百花飘香,日长暗记残香篆,香如故,纷纷坠叶飘香砌,

金柚飘香,衫惜暗香 ,有香有色 ,喷香,清香味甜,

香闺,生香真色,莉香,七里飘香,香消,红袖添香

鸟语花香,馥郁芬芳,香稷馨香,香气袭人、香销玉殒,

4.关于荼靡的诗句有哪些

1.《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金沙荼靡径》

朝代:宋代|作者:方岳

露浥晴光对洗妆,柔条无力不成行。

阿环淡伫阿娇丽,一种风流各自香。

2.《伤靡草》

朝代:唐代|作者:雍陶

靡草似客心,年年亦先死。

无由伴花落,暂得因风起。

3.《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会合良艰期,系匏各异县。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4.《靡草》

朝代:宋代|作者:胡宏

雨急妙合互藏精,万物森然各有神。

靡草露机坤是复,野龙交战指迷津。

5.《酒泉子·谢却荼蘼》

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5.关于香气的诗句

黄庭坚•咏香诗词

复答子瞻

置酒未容虚左

论诗时要指南

迎笑天香满袖

喜君新赴朝参

迎燕温风旎旎

润花小雨斑斑

一炷烟中得意

九衢尘里偷闲

博山炉

飞来海上峰

琢出华阴碧

炷香上褭褭

映我鼻端白

听公谈昨梦

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梦耶

烟寒已无迹

石香鼎

薰炉宜小寝

鼎制琢晴岚

香润云生础

烟明虹贯岩

法从空处起

人向鼻头参

一炷听秋雨

何时许对谈

6.关于嗅觉的诗句

1、逐气寻香云水客。——宋·释正觉

2、月落星稀露气香。——宋·魏了翁

3、御香闻气不知名。——唐·韩偓

4、雨气兼香泛芰荷。——无名氏·《浣溪沙》

5、一园兔丝花气香。——宋·黄庭坚

6、夜气与香俱纵。——宋·程垓

7、香篆烟销夜气清。——宋·黄庚

8、香云佳气交盘结。——宋·胡文卿

9、香压满园花气。——宋·晁冲之

10、香带氛氲气。——唐·寒山

1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

12、桃花气暖玉生香。——向子諲

13、瘦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

14、室香罗药气。——唐·白居易

15、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刘眘虚

1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17、气远天香集。——唐·王湾

1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19、梅香密气融。——唐·元稹

20、花蕊香浓气暖。——宋·张元干

21、花气薰人百和香。——宋·张元干

2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

23、花气浑如百和香。——宋·赵彦端

24、荷香兰气供摇箑。——宋·吕渭老

2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

26、朝霏作雨连天湿,春气熏人到骨香。四望水亭无正面,有花多处背湖光。——朱继芳

夏竦是如何在诗中运用“蜂腰”与“燕尾”得到官职的?

夏竦,字子乔,北宋诗人。因父亲为朝廷战死,而得到一个三班差使的职务。但他自幼读书,精通百家,不适合干这个差使。有一天,夏竦携带诗稿,待到宰相李文靖退朝时,拜于马首将诗稿呈上。李文靖读了他的诗,觉得佳句甚多,特别对“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二句更喜爱,又将夏竦的诗呈送给真宗皇帝,并述说夏竦的父亲为朝廷战死的情况,希望能给夏竦安排一个更为合适的职务。于是,真宗皇帝将夏竦的三班差使改为润州金坛主簿。“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二句诗,受到很多人的称赞。用蜂腰来形容被云雾遮断的山势,用燕尾来比喻分流的溪水,又形象又新奇,可谓奇思妙想了。